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微博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交互作用論文

論文2.17W

論文摘要】針對微博的特點分析,闡述了體育教學中對師生交互作用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探討了體育教學中教師運用新興資訊技術手段的方法,將微博帶入到其教學環境中,實現微博與課堂教學的結合,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做到教與學的雙贏。

淺談微博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交互作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微博 體育教學 交互平臺

1前言

微博,是一個基於用戶之間聯繫的資訊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透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微博網絡,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資訊,並實現即時分享。以個人面向網絡的即時廣播,透過羣聚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形成一個自己的聽衆羣落;用微博的方式,將個人的觀點和見解發布給自己的聽衆,以最精闢的詞彙來表達最高深的觀點〔1〕。2010年12月2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發佈的《2010中國微博年度報告》顯示,截至10月,中國微博服務的訪問用戶規模已達到12521.7萬人。報告顯示,微博已經成爲繼網絡論壇、博客、跟帖這三者之後,最強大的網絡輿論載體,也是網友在需要發佈資訊時的第一選擇。

2微博的特點

2.1無限的資訊互動

微博的內容組成只有140字左右,而且不必考慮文章的結構性,內容範圍寬泛,發佈方式多樣,操作方式簡捷,這些特點更適合生活節奏快的現代人。因此,微博已成爲很多網民所喜愛的一種社交溝通渠道,與以往的打電話、發郵件等都有極大的區別。在這個資訊平臺上,對話是開放式的。微博在網絡上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交流平臺,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人際關係網絡化。

2.2強大的即時傳播

一條評論、轉發和關注度高的微博在互聯網及移動通信平臺上發出後,在短時間內的互動性轉發就可以將資訊傳達給較多的受衆。基於這樣的傳播優勢,微博可以藉助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手段,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發佈資訊,使聽衆可以更快捷、更直觀、更形象地接受資訊。

2.3靈活的交互方式

微博用戶不受時間、地點、格式的限制,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透過手機、電腦等以簡單的表達方式,發佈到自己的微博中。用戶微博上的資訊一旦更新就會自動轉發到關注者的微博上,關注者被動地進行資訊的接收,保證了資訊不會漏發,關注者可以隨時瞭解被關注用戶的狀態〔2〕。此外,雙方也可以成爲互爲關注的對象,這樣被關注用戶也可以及時地掌握關注者的動態。由此可見,微博的資訊交互不僅是點對點,也是點對面的,其交互方式靈活多樣。

3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交互的現狀

3.1傳統教學中的師生交互

傳統的教學理念認爲,在教學中的所有行爲都是由教學本質和教學規律事先規定好的。因此人們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初就已爲教學規定好了內容途徑和方法,具體的教學過程則是教學規律或教學方案的體現,這種理念的基本假設是教學過程受客觀規律和規則的制約,好的教學是遵循規律的結果,不良教學是違背規律的結果。由於這種教學方式過於關注教學規律的實現而對教師和學生的能動性以及教學中的互動重視不夠,使原本豐富的教學過程成爲線性的教學流程,它扼制了教學中教師的機動空間,限制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進而嚴重阻礙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於被動的狀態,容易產生消極心理。

3.2體育教學中的師生交互

體育院系的大量招生造成學生生源結構日趨複雜,學生的技術應用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僅靠教師單一的課堂教學,難以照顧到所有學生。體育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技能與技巧的學習水平以及運用的能力。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課程的綜合性極強,又是以學生自學爲主,課後複習非常有侷限,缺乏研究討論課堂內容的氛圍,且大多數體育院系的師資生源嚴重不對稱,不能滿足小班化教學、個別化指導的需要。這樣勢必會造成學生學習困難,實踐能力弱,畢業生質量下降,影響今後就業。作爲體育院系的學生,所學課程多以技術實踐課爲主,如果在理論教學中沒有掌握好方法,那麼在實踐過程中,就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利用微博構建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交互平臺

4.1構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網絡虛擬課室

在資訊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將微博這種新技術合理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是新時代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體育院系的學生往往個性鮮明、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接受新鮮事物快,教育方式往往以個體爲中心,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明顯不合時宜。而把資訊技術運用於體育教學的理論教學中,正好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可基於微博的'衆多優勢,構建師生交互平臺,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理論教育相結合,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學習,提高學習質量。據調查,目前30.3%的大學生開通了微博,其中70%的學生每天都會花費至少30分鐘透過電腦或手機來瀏覽、轉發、評論微博,透過微博進行交流和學習。據《北京日報》報道,截至2010年12月12日,50多所“211工程”高校推出了自己的官方微博。

在這個“全民微博”的時代,體育教師更應合理地發揮微博的優勢。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微博,必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特點,合理地組織教學形式,同時應不斷地從中摸索經驗、分享心得,從而形成相應的教學模式,實現微博應用的日常化。在微博的網絡虛擬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透過互相添加關注,從而成爲彼此的關注者,就可以及時瞭解彼此的動態。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學習疑問和對課程的建議及時地反饋給教師;教師也可以及時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瞭解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學習行爲、認知程度及運用能力的狀態,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觀點和教學方法,從而總結出一套更加適合學生情況的教學模式,做到教與學的雙贏。學生在藉助微博進行學習時可以控制自己的進度,可以在更廣的範圍內選擇適合的教師個體或者教師團隊。由於沒有了面對面的束縛感,可以暢所欲言,所以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僅僅限於學習上,也可以是在生活上的,這樣教師就可以更加清楚學生的思想動態,透過及時、正確的指導,從而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4.2構建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平臺

在全國體育院系中,同一專業方向的教師較少,共同討論學科問題的範圍有限。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增加不同地區教師之間的交流,在微博上組建不同學校同專業學科的微羣,或把同一學科的不同課程用微博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學科學習的微羣;或把不同院校同一門課程的微博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大的課程微羣。在這個微羣裏,教師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與本學科的同事、同行進行交流討論。在新浪的微羣裏,一位名爲“龍LOVE柳州”的用戶於2011年1月14日創建了“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羣”,全國職業技術學院高校教師、專業教師都可以加入這個微博客羣進行討論交流。截至目前,全國知名體育院系的足球教師已有21位在新浪開通微博,並互相關注;相關的足球媒體人和球員教練上百人都開通了微博。因此教師不僅可以透過網絡獲取各種需要的教學資源,也可以基於微博開展教師與相關人士之間同步或者異步的學習活動,透過交流、協作的方式共同學習,從而促進教師個人知識的增長,促使其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專業能力的提升。

4.3構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的平臺

體育教學非常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多實踐課程通常要由學生分組協作完成。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在教師組建的微博平臺中學習,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微博中構築學生之間的協作性學習的平臺。學生不僅可以和本校的學生進行交流學習,還可以和其他院校的學生進行探討性學習。微博的開放性使得發佈資訊的內容更加靈敏、公開、透明,學生使用手機就可以登陸微博,學習的時間、地點不受限制。同時,自己發佈的資訊,也可以被別人關注和以最快的速度傳播。透過別人對自己資訊的回覆、關注,也可以瞭解到自身的不足。微博的興起,爲當代大學生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滿足了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強烈需求。微博平臺的建立,既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匯聚在一起共同探討學習,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增加自己的知識面,瞭解及獲取到更多、更新的知識,緊跟時代的步伐。

5結論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交互性所存在的問題,可以將微博整合到體育教學中以期解決問題,然而微博技術的誕生之初並非專爲支援教學而設計和開發,因此,體育教學與微博的整合性學習環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產生,它不是體育教學平臺與微博平臺簡單的超連結,也不是要排斥其他交互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而是與這些技術形成有效的互補。體育教學在發展的“瓶頸”時期尋求課程表現形態的突破以及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變化是二者整合的內在要求,而微博技術的優勢和所能承載的教育價值爲整合提供外在的可能。體育教學與微博的整合是資訊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一個創新應用,是用原有的體育教學支撐技術和微博技術共同表現於體育教學,並形成一種整合性的網絡開放學習環境。關於體育教學與微博整合的具體模式,還需要去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劉芹妹,孟琦ter,向教育“推”來了什麼?〔J〕.現代教育技術.2009(10).

〔2〕高欣峯.微博在網絡學習社區中的角色淺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