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青少年人際困擾與心理健康的探析論文

論文1.68W

青少年是未來國家發展的希望,關注其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現階段,隨着城市化的推進,城市空間的隔斷越來越明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成長的青少年,在交際方面存在着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便成爲其成長的主要困擾。就目前的調查分析來看,青少年的人際困擾發生率非常高,而這種困擾又會造成青少年負面情緒的增長,所以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顯著。基於這樣的認識,分析青少年人際困擾的產生因素,並做好相應的心理健康指導,這樣可以針對性地解決青少年人際困擾的產生。

青少年人際困擾與心理健康的探析論文

一、青少年人際困擾產生的原因

人際困擾指的是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而產生的關係不和諧,交往不協調,並伴有焦慮、孤獨、抑鬱等消極情緒的體驗過程。因爲人際困擾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突出的影響,所以分析困擾產生的原因並針對性控制意義重大。

(一)情緒因素

從目前的分析來看,青少年人際困擾的產生,其主要原因包括情緒因素。青少年在心智發育等方面存在着明顯的不成熟,所以在情緒控制方面做得不夠好。就目前的分析來看,大部分青少年情緒外露十分嚴重,這種情緒的明顯外露在人際交往中會引起部分人員的不滿,所以在長久的`情緒外露中,青少年可能因情緒表達的不善而被別人冷落或者疏遠。總而言之,就是情緒控制的不到位使得人際困擾的產生概率大大增加。

(二)認知因素

認知因素是產生人際困擾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從人際交往的實踐調查來看,大部分人員喜歡和自己處在同一認知層面上的人進行交流,而就青少年而言,有的人認知水平比較高,在人際交往中容易被其他人孤立;有的人則是因爲認知水平比較低,受到了其他人的嫌棄。再者,因爲認知上的差異,青少年在交流方面困難程度加大,所以人際困擾也會產生。

(三)交往技能

交往技能也是人際困擾的重要影響因素。從目前的分析來看,青少年受自身性格的影響,其交往技能存在着較大的差別。比如性格開朗活潑的青少年,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總是能和別人打成一片;而那些比較靦腆、羞澀的青少年,因爲羞於表達,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處於弱勢。簡言之,就是青少年的人際交往技能水準影響了其人際交往的關係。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設

(一)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設來看,一項重要的措施是學校要加強心理教育。學校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強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是在學校,要設定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透過課程的開展讓青少年重視心理健康的作用,從而在自我暗示的情況下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第二是在校園內,要建立具有專業性的心理輔導辦公室。針對教學中發現的青少年心理問題,辦公室老師可以進行主動的約談,這樣,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其成長會更加健康。第三是在學校的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的內容,從而達到間接教育的目的。

(二)家長要實時地對青少年進行心理了解和指導

家長是青少年的陪伴者,也是其行爲和心理的指導者,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實時地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的瞭解和指導。簡單來講,青少年的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所以在情緒產生的時候會有比較明顯的表現,如果這些情緒得不到釋放,其心理壓力會不斷增大,這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基於這樣的認知,家長要實時關注青少年的情緒表現,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和青少年進行交流,這樣,青少年的情緒在交流中得到釋放,而家長也可以在交流中瞭解青少年的具體心理。瞭解心理狀況後再進行指導,青少年的心理成長會更加健康。

(三)分析心理健康的構成因素,並進行因素強化

心理健康的建設需要對影響心理的因素進行全面的瞭解,而就目前的分析來看,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成長環境、基礎認知以及個人的情緒。從這三個因素的具體分析來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最大,所以在心理健康建設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對其成長環境進行調整和改善,使其處於對青少年有益的狀態。另外,積極地進行教育強化,幫助青少年增強認知並提升控制情緒的能力,這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設效果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三、結束語

人際交往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在不斷的交流過程中,總會產生一些困擾,如果這些困擾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那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會受到重大影響。所以分析人際困擾的產生因素,並探討心理健康建設的有效手段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吳錫改,劉亞慧.論青少年人際困擾與心理健康[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08):35-38.

[2]李藝敏,李永鑫.青少年人際關係能力對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社會適應性的作用[J].心理科學,2015(01):109-115.

[3]姚遠,張順.家庭地位、人際網絡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J].青年研究,2016(05):29-37,95.

[4]張梅.體育鍛煉對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的影響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