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探析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論文

論文6.95K

貧困生是一個從經濟角度進行概念劃分的羣體,它是我國學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個羣體的定義,從教育部的相關檔案中可以得知,貧困生指的是家庭經濟苦難無法支付教育費用或者在教育經費支付上存在困難的學生。我國的經濟發展存在着不均衡的情況,各地區之間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條件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不同的地區對於貧困生的家庭經濟量化評比標準也有所差異,但是總體上認可了難以支付教育費用這樣的一個特徵,也就是說,貧困生是一個教育領域的概念。隨着社會的發展和貧富差距的存在,我國高校貧困生羣體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構建積極的人格、思想、行爲和心理將有利於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從而爲他們的心理干預治療提供幫助。

探析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論文

一、積極心理學的概述

積極心理學在上個世紀末開始在西方國家興起,屬於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具體指的是以積極作爲人情緒的主體,主要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透過普通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和試驗手段來對人的內在積極品質和心理活動進行一個探討,充分發掘人本來就有的積極力量和情感,推動人們積極、樂觀情緒的建立和心理素養的養成,從而促使人類和社會達到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狀態。在社會環境變化,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們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多,心理狀況越來越受到關注,從而積極心理學的作用發揮也越來越明顯。哈佛大學還專門開設了關於積極心理學的網絡公開課程,以此來發揮積極心理學對人類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二、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一)高校貧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貧困生是高校學生中的一些羣體,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特殊,這個羣體容易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根據心理調查機構的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在高校的貧困生中,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佔到了12%,有一般心理問題的有21%,剩下的23%則是有輕微的心理問題,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貧困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問題。近年來,隨着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的基數越來越大,高校貧困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地上升。在高校中,貧困生因爲自身的心理問題而休學或者出現極端行爲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問題上,最主要集中在自卑、過度的自尊、虛榮心強和嫉妒四個方面。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在高校的貧困生中,有51.6%的學生是有自卑的心理問題的,並且自卑已經成爲了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中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如果貧困生的自卑心理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他們就會變得敏感、多疑,並喪失瞭解決問題、應對困難的勇氣,容易出現退縮和逃避現實的情況,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人格的扭曲。由於家庭經濟條件不理想,很多貧困生的自尊心會比較強,對外界的事物特別敏感,容易出現過度的自我保護情況,對於他人的看法和評價過度在乎並存在一定的曲解現象。同時貧困生還出現了虛榮心,愛攀比的行爲,以不符合經濟能力的物質消費來提升自己的整體存在感,並容易對他人產生嫉妒,嚴重的時候會有犯罪行爲的產生。

(二)高校貧困生心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越來越多高校開始注意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並且組織相應的資源開展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在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高校對貧困生的心理問題關注程度還不夠,更多的關注放在了物質方面,不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生的問題,反倒讓他們在物質條件支援的情況下出現了攀比的行爲;其次,很多高校的資助工作和育人工作是脫節的。我國政府在貧困生的幫扶方面出臺了許多的政策,從獎助學貸四個角度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同時各高校也會有相應的勤工助學崗位,以此來緩解貧困生的經濟壓力。這些幫扶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主要用於解決貧困生的經濟問題,以此幫助他們更好地接受教育,改變惡性循環的狀態。但是很多高校在政策的落實方面忽略了育人的目的,給學生形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獲得的心理,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意識和感恩的心理;最後,在管理和教育方面,高校的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有脫節的情況的。高校的學習模式相對比較自主,學生自由性很強,這樣的模式使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比較少,不利於管理工作的開展。很多高校負責學生資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的部分是不同的,因而也在育人和資助工作的聯合上不能得到很好的組織建設支援。

三、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一)構建積極、和諧的校園環境氛圍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環境對於人體是有着較大的影響的,尤其對於人的心態,會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積極心理學的領域裏,環境對人的作用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因素。如果環境是輕鬆的、愉悅的,那麼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會更加放鬆,從而心理狀況會處於樂觀、積極的狀態。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多個層面入手,不僅要從教育的內容和環節上進行把關,也要注重環境氛圍的影響。透過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氛圍,從而爲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外部因素的影響。校園環境氛圍的營造分爲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其中,軟件指的是人文環境和氣息,這是一種非物質化的潛在因素,但是有時能起到更爲明顯的作用。硬件就是環境裏面的物質、物品,例如校園佈局、設施基礎等等。

(二)培養積極的人格品質

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步就是要培養他們積極的人格品質,積極的人格品質內容很廣泛,感恩、好學、寬容等等都是積極的人格品質。在積極心理學的觀點裏,人格品質的養成比心理問題的解決更加重要。要想培養這些積極的人格品質,就需要有積極的心態和積極的認知觀。在積極人格品質的培養方面,首要的是抓住貧困生這個羣體身份的根源,透過教育引導讓學生明白家庭經濟困難不是他們造成的問題,不需要自卑,相反應該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狀,對於自己的困難要有客觀的認知態度,不要將其作爲博取他人同情的資本。在積極人格品質的培養方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培養貧困生應對挫折的能力。這個能力在教育階段很多時候表現爲一種心理能力,要讓他們在挫折中學會自我調節,充滿自信,主動克服自卑的心理狀態。

(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

任何教育的良好開展都需要有一個完善的體制,從而促進教學的更好開展。一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對於貧困生的`心理疏導是有很大的幫助,教育體制越完善,所產生的效果就會越明顯。在心理健康教育體制的完善方面,高校要確保基礎組織結構的落實,確保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並且有專職的心理健康諮詢師。在學生層面,要有心理健康輔導員和宣傳員,並且在學生羣體中有一定的聯絡員和資訊反饋員,確保資訊渠道的暢通。此外,心理健康教育體制的完善還要從教育的內容入手,除了常規的教育引導之外,要多鼓勵貧困生參與集體活動,讓他們在與他人的接觸中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網。同時,還可以發揮優秀榜樣學生的作用,讓他們與貧困生結對子,互相幫助,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他人的溫暖。心理健康教育體制雖然是一個教育模式,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還要注重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和心理危機的干預。雖然高校貧困生中存在心理疾病的學生大多數是屬於輕微的症狀,但是我國的高校學生基數大,如此一來,有嚴重和一般心理健康疾病的貧困生就不在少數。對於這種情況,高校要建立起個體心理危機干預機制,並將其作爲一個重點工作來看待,防患於未然。透過瞭解、調查等途徑進行深入的摸底,給每一個學生都建立一個記錄檔案,透過檔案進行跟蹤和記錄,以備不時之需。對於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學校要儘快地採取治療的措施,對於心理問題加重的學生要建立危機干預機制,提前監控和干預,避免引發嚴重的後果。

(四)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心理和意識層面的教育,因此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進行創新,才能更好地打破學生的心理防線。傳統的教育模式在當前的情況下要進行一些創新的調整,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到來的今天,高校的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藉助新媒體的力量,透過一些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相關的教育。這樣的一種方式方法創新是符合積極心理學的原理的,因爲創新其實就是一種積極的象徵,只有學生所處的周圍一切都具備創新的因素,學生纔能有着積極的心理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