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析論文

論文2.12W

高職學校培養的大學生不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根據教育部、省高校工委《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和《加強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對新入學的大學生進行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根據測評結果,掌握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以求在更高層次上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析論文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活動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心理狀況的主流

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活動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質成爲至關重要的基礎性素質。隨着社會的發展,心理素質的作用變得愈來愈重要,如多種價值觀念衝突、競爭的加劇、貧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調整、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關係的淡化以及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的增加。凡此種種,使大學生面對急劇變化和迅速發展的社會環境往往感到心理不適,甚至引起一定程度的心理活動障礙,影響其健康成長和學業進步。因此,大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正確面對現在和創造未來的輝煌。國際教育基金會總裁石浚漢先生說:“人類問題的核心在於人的心,如果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世界,就必須從改變人心人手。”

(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適應不良大學生環境的適應不良主要發生在入學後一年內,以女生突出,在這個時期,大學生沒有獨立生活及在外的經驗,遠離父母和家鄉,面對社會化的大學生活,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心理上產生強烈的震盪,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調整。主要表現爲:心情鬱悶、感到孤獨、想家、對環境不適應、情緒低沉、不思學習級睡眠不好。個別大學生甚至千方百計創造回家的機會,以逃避新的環境。

2.焦慮焦慮是一種害怕、緊張、焦急、擔憂和混合交織的情緒體驗,當人們在面臨預料到某種不良後果或威脅時,便會產生這種體驗。它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的喪失,罪疚感與失敗感的增加等。

3.抑鬱情緒通常表現爲情緒低落,暗自傷心落淚,淒涼悲哀,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不願與人交往,學習成績下降,感到處處不如意,甚至悲觀厭世,覺得活着沒意思,嚴重時有輕生之念。而過於持久的或過度的焦慮會損傷他們的正常的心理活動,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如神經衰弱、焦慮症等,從而嚴重影響大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二、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

因爲應試教育導致家長、學校的過度保護,學生缺乏心理承受力及應對困難等鍛鍊,除了學習以外的事,家長一手包辦,導致許多學生心理髮育不健全,雖然上了大學,但心智還停留在小學水平。當大學生面對社會的時候,便有了許多不順心和不適應,而他們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便有了大學生做出過激行爲的一幕了。學習、生活、就業的壓力也是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一個主要原因。隨着改革的深入,中國與世界進一步接軌,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精神壓力也在無形中愈來愈大,他們的心理健康面臨着極爲嚴峻的挑戰。大學學習生活很緊張,但一些學生依然感到內心十分寂寞,生活空虛無聊、一些不善言辭、性格內向、不好交際的大學生,更容易感到孤獨難忍,或因個體需求得不到滿足感到壓抑空虛。人際關係處理不當。大學生交往是廣泛的,有同鄉、朋友、師生、異性和社會團體等,影響因素多,同學之間有不同的城鄉背景,不同的性格,尤其那些個性孤僻內向或者具有攻擊性、反抗性的學生中,他們由於性格上的不合羣,而被同學排斥、誤解和冷落,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困惑與精神壓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對大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艱鉅的系統工程,有必要對大學生進行綜合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舉辦心理講座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講座主要開設“大學生情緒調節與控制”“大學生人際困惑與突破技巧”“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和“大學生自我心理調適”,開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從認知人手,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學習心理保健技巧,讓學生把心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促進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採用多種形式搞好心理諮詢工作

實施多種形式進行心理諮詢,如面談、電話諮詢及網絡諮詢。利用QQ的聊天的方式開展大學生心裏諮詢活動,針對篩選出的有心理困惑的學生,在心理諮詢辦公室進行個別諮詢。諮詢方法上多采用以來訪者爲中心的策略,給予心理支援,注意轉變其認知。有顧慮的學生可選擇電話諮詢和網上聊天。

(三)進一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工作體系

加強教師、輔導員、學生會和思政工作人員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形成全院師生關心心理健康教育、各部門支援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在學院黨委的統一指導下,心理諮詢辦公室和輔導員老師的相互配合,共同構築系統完整的心育體系,使之成爲提高大學生素質和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