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探析加強中職德育課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論文2.76W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校 德育課 實效性

探析加強中職德育課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論文摘要:德育課在中職教學中處於學校重視不夠、學生不喜歡的尷尬局面。要加強中職德育課教學,提高其魅力,文章認爲,教師應做到:提高對德育課重要地位的認識;緊貼實際,提高教學實效;創新方法,注重人格教育。

德育既是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又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正處在形成時期,進行德育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對困難。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學生的主流價值觀淡薄,逆反心理嚴重,加之很多學校把德育課作爲一門考察課,而不是一門考試課,導致很多學生沒有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經常發現許多學生在談個人思想時津津樂道,對時事政治也是頗爲關心,相反一上德育課就無精打采,德育課成了學生們的“休閒課”。要改變這一狀況,上好德育課,我認爲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確立德育課的重要地位

教育部在《關於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改革與教學安排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基於此,要真正充分發揮德育課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必須提高對德育課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中等職業學校要把德育擺在重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和削弱,要重視德育課在學校德育中的功能。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要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的規律,確定德育課教學內容和要求,增強針對性、實效性,突出職業教育特色。要重視德育課這個學校德育的主渠道,並充分利用這個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主法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把德育課內容與學校開展的學生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爲德育課提供發揮作用的平臺,在活動中體現德育課的育德功能,也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會到德育課的重要。

其次,要改變學生對德育課的認識。要讓學生明白中職德育課不是可有可無的一門課,而是中職生的一門必修課。除了知識的豐富之外,它還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助於我們提升綜合素養,提高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解決能力;有助於提前瞭解職場要求,爲做合格的職業人做好鋪墊。例如,學習哲學基礎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樹立辯證看待問題的觀念,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能一分爲二地對待等。

二、緊貼實際,進一步提高德育課的實際效果

學生不樂意上德育課.不願意接受德育書本上所講內容,尤其是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更沒有積極性。最主要的問題是,老師把德育課上得太單調,所講內容太空洞,離學生生活太遠。因此,我認爲要把德育知識融人到社會生活,尤其是學生熟悉的生活,使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書上所講內容不是空洞的、遠離生活的,而是在生活中現實存在的。同時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並創設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由此德育教學的效果一定會很理想。育德與迴歸生活應該說是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因此把德育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透過身邊的實例去探討、體會、理解德育課所講的道理,並自覺內化自己的情感體驗,是每一位德育課教師努力的方向。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讓生活走進課堂,強化理念。

德育課要想真正實現育德的目的,首先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對教育目標的確立不能過於理想化,要求也不能成人化,更不能死板單純地教授一些大道理,試想滿口硬生生的大道理充斥於學生的耳邊,學生何樂之有,何得之有,心不悅,又何謂誠服?不妨用身邊貼近的小事,傳達一個意味深長的真理,讓學生勿以事小而不放心上,撼動其心靈。例如,在上《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這一課時,爲了讓學生對我國對外開放的必然性有一個很好的理解,我從學生熟悉的學校運動會人手,設定問題,在層層遞進中,引導學生明白道理。爲了體現育德於生活,我又結合學生所學專業設定了一個問題:如果你現在是一個美容院(電腦公司)的出色的(技術骨幹)美容師,領導爲你配備了助手,你願意將自己的技術與其共享,幫助其提高嗎?爲什麼?由於問題緊貼學生實際,學生積極踊躍地回答,在問題的解決中培養了開放的心態,達成了目標。

(二)要讓學生參與體驗,豐富形式。

簡單的灌輸,單純的說教,常讓學生“麻木不仁”、無動於衷,教師應該不拘泥形式,大膽創新,設計出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隨着社會媒體的日趨豐富,課堂中也應時髦一些,適時播放錄像,聽聽新聞錄音及與上課內容相關的一些歌曲,運用課件使理論性的內容形象化。鮮活的畫面,真實的聲音,有趣的事件會讓學生興奮不已,熱情高漲,在參與過程中積極吸收、消化知識。

(三)要立足於現實,注入時代活水。

學生需要的是務實的精神食糧,而不是虛無的空洞理論,所以德育課只有與社會現實問題相結合,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才能永葆青春的魅力。要在德育課中注人時代活水,教師要重視社會重大現實問題的引入和分析。例如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材料,編輯成小報,分類別進行點評。學生的點評和質疑帶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些感性的認識有待於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正是學生求知慾被調動和激發起來的好時機。老師要抓住這一好時機,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展開討論,從而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又解決了問題,達成了教學目標。

三、創新方法,進一步加強德育課的人格培養

人格教育我國古代已有之。《三字經》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就是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的“赤”和“墨”則是封建社會傳統的人格標準的兩個極端象徵。當今許多世界一流的大學都把培養善良的人格品性作爲教育宗旨。通俗地說人格教育就是人們常說的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社會的人。可以說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作爲學校德育主戰場的德育課教學要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人格培養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更是意義重大。

學生人格的培養,首先要求教師注意發揮自身的示範作用。在學校中,學生往往以教師作爲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學生、感染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以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在潤物細無聲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健康的人格。另外,要正確引導學生,要求教師還必須課上課下一致,做到“三尺講臺無雜音”。無法想象,教師在課堂上大談人格教育,對學生大談社會理想、人生目標,而在課下卻對學生牢騷滿腹,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會給學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其次,要求教師在教學及學生管理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在批評、教育學生時,語言使用要恰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使用挖苦、諷刺、嘲笑的語言批評學生、侮辱學生,讓學生難堪,下不來臺,心靈受到傷害,使原本不太完善的人格發生扭曲,這不利於學生心靈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