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農業科技鄉村發展前景論文

論文1.59W

1促進農業科技的發展要依靠幾項新舉措

農業科技鄉村發展前景論文

1.1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既積極推進改革,又充分考慮農業科技地域性、週期性、公益性的特點。1)優化專業結構,使產前、產中、產後3個環節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學合理,當前的重點是加強產前,特別是產後的科技力量;2)優化佈局,逐步改變農業科研機構按行政區劃設定的格局,建立以生態類型區爲基礎的新型科研組織體系;3)擴大開放,更多的吸收國外有益的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進資金和先進的設備、設施。

1.2切實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多元化,推廣形式的多樣化,執行機制市場化。在改革的基礎上,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下大力氣把農民和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爲主導,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民、企業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宏大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

1.3圍繞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針對農業產業化對技術的需求,篩選一批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適當引進進行組裝配套,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推廣,並透過科技攻關計劃、國家重大成果推廣計劃、星火計劃,大力推進農村的科技進步,積極引導東部鄉鎮企業上水平、上規模、出效益。

1.4切實提高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能力1)突出應用研究,努力解決嚴重製約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性技術難題。2)抓好基礎研究與基礎性工作,爲農業科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特別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機理、雜交優勢機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3)要加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生物技術、資訊技術、遙感技術、核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與產業化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形成一批農業高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4)要針對21世紀養活16億人口對技術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與技術儲備。

1.5建立一個宏大的、高質量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幅度地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我國的人口多,主要農產品人均佔有量還很低,農業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大。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農業科技體系。

1.6抓緊建立和完善農業資訊體系透過資訊體系的完善,使科研單位更迅速方便地瞭解農業生產實踐對科技的需要,使生產經營單位更容易地瞭解和得到農業技術資訊,促進科研面向生產、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1.7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作爲科研成果轉化和農科教結合的突破口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按照實現農業區域佈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統一規劃和指導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較完善的農業科技示範基地。

1.8增加科教興農的投入要透過多種途徑,增加各級政府、全社會對農業科技的投入,特別要增加各級財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撥款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於重點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設。

2重視發揮科技的綜合作用,藉助綜合國力,深層次地改變農業生產的重大機制問題

由傳統的糧食開發機制轉向大食物開發機制。由於我國食物資源的豐富多樣和人口衆多,透過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類食物的資源成爲人的食品以及創造出新的食品種類,其革命性變革的巨大作用將是不可估量的。由傳統的種植業2元結構機制轉向3元結構機制。使“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轉爲"糧食作物—飼料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這是挖掘飼料潛力,增加我國優質飼料的重要途徑。由傳統的耕地資源開發機制轉向整個國土資源開發機制。我國廣大的丘陵山區、草地、海陸水面和灘塗都可發展各具特點的農業產業,特別是透過高新技術的運用,可以開發出人類未曾有過的農業產業,前途不可限量。由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加工機制轉向多次增值的現代化農產品製造業機制。使農產品在農村多層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現代化產業。

3全面啓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緊迫性

3.1適應世界農業科技革命的需要由於以育種技術和農業化學技術爲主導的農業技術革命的帶動,到20世紀中葉,農業得到高速的發展。相應地,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計算機和資訊技術導致資訊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新材料、航空與航天、自動控制等現代技術的興起,使農業面臨啓動一場新的科技革命,並將以生物技術和資訊技術爲主導。這次新的農業技術革命將導致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再次振興。

3.2再次振興農村經濟的客觀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生了兩次革命性進展。第1次是農業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順了農村的經濟關係,是農業生產力巨大的全面釋放,奇蹟般地快速達到農業生產的成倍增長,爲終止我國農產品長期短缺的歷史創造了根本條件。第2次是鄉鎮企業的廣泛興起,使農村進行了歷史性的產業大調整,農村工業佔全國工業增幅的主要地位,開拓了農村勞動力的重要出路,把農民引向小康。這兩次革命性進展,已各持續了一段時間。現在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將以突出科技爲特點。

3.3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方針、道路一些基本問題的客觀需要我們應着眼於以下幾個在20世紀尚未解決好的基本問題:缺乏可靠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科學技術還沒有真正成爲農業強有力的第一生產力,靠天吃飯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3.4及時解決農業發展中面臨現實矛盾的客觀需要農產品質量差、農業效益低,是當前一個突出問題,它導致農民收入低,結構調整難。在“入世”之後,對農業的挑戰更爲激烈,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顯露出來。在未來人口增長和需求多樣化進程中,資源和市場的雙重製約更加突出。鄉鎮企業技術推動的發展後勁不足。鄉鎮企業是農村非農產業轉移剩餘勞動力的主渠道,由於產品升級、佈局調整等問題,使其發展面臨轉折時期,難度較大,減弱了農村經濟實力,成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

4戰略思路和目標

4.1戰略指導思路要切實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科學技術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根本方向,促進科技與經濟和市場的有效結合。堅持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開發研究的有機銜接和有效配置,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既要加速常規技術的組裝配套、大面積推廣,又要力爭使農業高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業或集團;既要抓好農業增產技術,又要加速發展調整結構、提高效益、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技術;既要造就一批學術帶頭人、進階管理人才,又要培養一大批農業科技企業家,並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4.2總體目標“十五”期間要把爲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技術支撐作爲核心任務。到2005年,使我國農業科技關鍵領域科技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農業科技總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五年,科技在農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氣象業增長中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35%、55%、55%和60%以上,農業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到2020年,農業科技的基本任務是:滿足食物安全的技術需求。爲實現糧食總產達到6億t、肉類總產6500t,人均日攝入能量10450kJ、蛋白質75g、脂肪75g等目標,提供技術保障。爲農村經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爲實現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達到小康提供技術與示範樣板區,帶動輻射面涉及全國範圍。爲農村國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爲科學使用農業資源,發展新興產業,爲基本控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提供技術與示範樣板區並輻射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