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現代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論文2.86W

摘要:以互聯網爲代表的現代技術已經深入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教育也不例外。現代技術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給教育帶來了深入的變革。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把不靈活的教育方式和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和形象。基於此,文章探討了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如何恰當使用以提高教學效率。

現代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現代技術;小學科學;優化課堂

傳統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現代教育技術更新教師教育觀念,以計算機爲核心的現代資訊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活力,小學科學課教學更是如此[1]。下面,筆者將談談現代教育技術對小學科學課程的良好推動作用。

一、運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實驗,優化課堂結構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認知事物的重要手段。課堂實驗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然而,在實驗中,總是有些實驗效果不太明顯,從而影響了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運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實驗,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如在講解“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筆者爲了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清實驗的過程,於是在教學之前,就用手機先將實驗過程錄製了下來。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時,學生們根據觀看的實驗過程再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很快就解決了這一堂課的知識難點。又如,講解“電”這一單元“簡單電路”一課時,要讓學生學會組裝簡單電路,如果教師只是自己動手操作而讓學生在講臺下邊看,學生不僅看不清楚,而且也會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量。筆者運用現代技術,把乾電池、開關、小燈座、導線、小燈泡、電池盒等材料放在實物展示臺上進行操作示範,學生看的清晰多了。教師把講授轉化爲演示,既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運用現代技術,化靜態爲動態,豐富感性認識

小學生好動,對動態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能夠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因此,作爲科學教師,就要想方設法讓靜止的教材活起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運用現代技術,把靜態的教學手段與動態的音像教學相結合,使學生由被動聽講變爲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並結合現代技術手段進行智能訓練,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學“凝結”一課時,凝結現象對於小學生而言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靜態變化,要形成概念十分困難。因此,筆者製作了一個關於蒸發的課件,讓玻璃杯內的小水珠長上翅膀飛到冰冷的玻璃杯蓋上,從而凝結出一滴滴的小水珠。這比起僅靠觀察插圖來說顯得更加生動、有趣。

三、運用現代技術,化抽象爲具體,解決教學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有些科學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不容易直接感知。如果空洞地以分析、說教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致來。此時,如果將現代技術應用到小學科學教學中,就能讓學生快樂地、輕鬆地學習。比如,在講解“葉的光合作用”一課時,光合作用現象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就可以藉助視頻,使葉的光合作用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直觀瞭解光合作用。在視頻中,先展示光合作用過程,突出表現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植物葉中的葉綠體把從根部吸收上來的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加工成養料和氧氣,並利用動畫的形式來演示“葉綠體工廠”的加工過程。這樣,學生學起來既輕鬆又有趣。

四、運用現代技術,化宏觀爲直觀,提高觀察效果

適時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如,在講解“食物的消化”一課時,教師可以透過互聯網搜尋一些視頻或者動畫資料,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瞭解消化過程,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五、運用現代技術,增加課外知識

小學科學教材中,有些知識學生很感興趣,希望能夠繼續“挖掘”。如在講解有關化石的內容時,學生很想了解更多有關化石的內容。爲此,筆者就在原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了補充,增加了課時量。學生根據“化石”這一大主題,確定自己小組想要研究的小專題,來到學校電腦室上網查尋資料,然後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並在資訊技術教師的幫助下製作成演示文稿在班級裏進行交流。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致,同時也增長了學生的課外知識。

六、運用現代技術,能將知識點系統化、整體化

學習完一個單元后,筆者都會對整個單元的科學概念進行梳理和總結。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簡單到複雜地進行梳理,從現象到本質地進行梳理,也可以設計一些有層次的問題進行整理。這時候,運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再合適不過了。總之,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又能有效提高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不過,在使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時,萬不可喧賓奪主。教學中現代技術輔助教學,應把握“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如此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改進小學科學教學的固有面貌。

參考文獻:

[1]劉力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科學課堂[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