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企業環境管理論文

論文2.3W

企業管理一般認爲是根據企業的特性及生產經營規律,按照市場反映出來的社會需要,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規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激勵一種活動。本文的內容是企業環境管理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和參考。

企業環境管理論文

企業環境管理論文1

[摘 要]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作爲每一個經濟活躍因子的企業,在其管理因素中,環境管理重要作用日益凸顯。筆者在本文首先簡要介紹現代企業管理與環境管理的概念,然後重點就企業自然環境和人文管理兩個方面的給予了詳細探討。尤其是企業人文環境管理方面,筆者做了較系統和全面的闡述,相對現有企業環境管理的一般理論從更多角度提出了創新。

[關鍵詞] 企業管理 環境管理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全球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無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作爲一個經濟活躍因子,在其諸多管理因素中,環境管理重要作用日益彰顯。傳統的或者說一般意義的企業環境管理都指的與企業相關的自然環境的管理。筆者在本文不僅對此有所說明和介紹,更進一步的提出企業環境管理中內、外部人文環境管理的問題,並給予探討。

一、企業環境管理概述

首先我們簡單介紹和說明一下企業管理和企業環境管理的概念。雖然對此,在學術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明確的定義,但是從一般內容上,還是有比較廣泛的認可的。

企業環境管理仍屬於企業管理的範疇,但在某些方面已經超出了企業管理的活動制約,如在企業自然環境管理中,筆者認爲既有從企業自身利益出發進行的主動環境管理活動,也有從社會利益出發而令企業施以的被動環境管理活動。下面將詳細闡述。

二、企業自然環境管理

2007年初,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發佈了我國第一個正式的由於環境損失造成的向下調整的GDP估算報告。根據報告,我國需要840億美元來清理2004年所產生的環境污染,相當於2004年當年GDP的3%。黨的十七大上,胡總書記在建設小康社會的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這些顯示了我們黨、政府與社會從唯GDP的發展論,轉而追求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理論。

對所有企業而言,生態文明時代已然悄然到來。隨着消費者環保道德意識的提高,生態環境問題逐漸成爲消費者評估產品的重要標準,而從“生態文明”被中國從黨的十七大如此重視之後,企業與社會關注目標益發趨向建設一個和諧、優美的自然環境這一共同目標。企業自然環境的追求和經營,將直接關係企業的發展,甚至是生存。

和諧、優美的自然環境將爲一個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它需要企業從戰略角度加以重視,並由此直接攸關企業未來的制勝戰略。

三、企業人文環境管理

企業人文環境一般指圍繞着企業羣體的活動空間和影響企業羣體工作、生活、發展的社會和物質條件的綜合體。企業人文環境管理有企業內部人文環境管理和企業外部人文環境管理兩類。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基本單元,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能離開整個社會而獨立存在,它總是與社會各方各面有着絲絲聯繫,國內和國際環境的某些變化都將對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企業的每一個管理者必須對自己企業所處的外部人文環境資訊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加工、整理並用於企業戰略決策管理。

企業既是國民經濟的一個基本單元,又是一個具有獨立意義的個體。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關係、協調與合作,攸關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乃至生死存亡。任何企業都是其內部各個部門以及員工的綜合關係的總和,這些關係總和構成了企業內部人文環境。因此,企業的每一個管理者必須對自己企業所蘊含的內部人文環境資訊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加工、整理並用於企業戰略決策與發展管理。

認清、瞭解和管理企業所處的內外部人文環境是企業管理的關鍵,應當給予充分重視,下面將分述之。

1.內部人文環境管理

企業內部人文環境包括企業內部各部門以及各個員工之間的關係、協調和協作等。企業內部人文環境涉及部門,如:企業最高管理層、財務、研發、採購、生產、銷售、廣告、推介等部門,這些部門與部門之間密切配合、協調,是企業內部人文環境管理的主體。管理部門根據企業最高管理決策層規定的企業任務、目標、戰略和政策,做出各項管理決策,並在得到企業上層領導的批准後執行。管理層、財務、研發、採購、生產、銷售、廣告、推介等部門相互聯繫,並相互協作和相互影響。

企業內部人文環境管理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拳出擊,在充分物質保障基礎上,打造企業的優良團隊精神,營造爲企業獻身成爲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同時需要更加關注員工個人的個性張揚和主觀能量的釋放,激勵員工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動能;創造信任、關心、理解和尊重員工的親情化企業人文環境,爲員工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等。透過創造優美、和諧的企業人文環境,用管理層對員工的誠心和尊重,換取員工對企業的關心和支援,以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增強向心力和競爭力,營造出更加和諧完美的企業內部人文環境。

2.外部人文環境管理

企業外部人文環境包括企業外部各個社會組織單位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協作和競爭等,企業外部環境一般包括:經濟、技術、政治與法律、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外部環境是客觀存在的,它對每一個企業都有影響。鑑於此,企業外部人文環境管理需要企業管理部門應當收集、加工、整理、協調這些外部環境對企業產生影響的資訊數據,以進行有效管理,進而根據企業最高管理決策層規定的企業任務、目標、戰略和政策,做出各項管理決策。

筆者認爲企業外部人文環境管理通常可以分爲三類環境管理:客戶環境管理;合作、協作環境管理;競爭環境管理。

(1)客戶環境管理

客戶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企業客戶環境管理就要以客戶爲中心,把科學的管理與資訊技術結合起來,實現市場、銷售、反饋、服務、處理等工作統一管理。客戶環境管理可以幫助企業規範業務流程、提高客戶羣挖掘能力和客戶服務質量、高效管理客戶資源,達到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企業客戶環境管理廣泛適用於各個行業進行客戶檔案管理、客戶資料管理、客戶服務管理、客戶資訊管理的強大理念、方法和工具。

企業客戶環境管理將可以有效解決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市場的擴大,客戶越來越多,多次出現客戶資料丟失情況,重點客戶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很多老客戶選擇了競爭對手。第二,企業與客戶相關重要文檔(如標書、合同等重要檔案)都分散存放在企業的電腦中,沒有統一管理,每一次人員流動都會造成客戶資料的流失,因交接問題造成的業務中斷時有發生。第三,企業內部的一些業務人員出現了賣單的情況,把企業準客戶資料賣給競爭對手,致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

(2)合作、協作環境管理

合作單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有力保障和盟友。企業合作、協作環境管理就要以企業合作、協作單位爲管理對象,把科學的管理與資訊技術結合起來,實現二者之間市場、銷售、反饋、服務、處理等工作統一的管理。

(3)競爭環境管理

企業競爭對手既是企業生存的挑戰又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企業競爭環境管理就要以企業競爭對手爲管理對象,把科學的管理與資訊技術結合起來,實現二者之間資料收集、反饋、處理等工作統一的管理。

企業競爭環境管理涉及對象相當複雜和繁多,涉及內容也是不勝枚數,筆者僅就競爭對手網站資訊的考察和處理給予探析。如下:第一,站在顧客的角度瀏覽競爭對手網站的所有資訊,研究其對顧客心理的把握度。第二,研究競爭對手網站的設計方案,考察其運用屏幕空間展示企業形象、產品及業務資訊。第三,調查、弄清對手開展業務的地理區域,以此從自我客戶資訊中研究對手實力和業務的情況。第四,調查對手網站是否有別的企業圖形廣告,以此來探析該企業在行業中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協作關係。第五,定期監測對手動態變化,時時把握競爭對手的新動向,在競爭中保持主動地位。

作爲一種企業管理思想和方法,企業環境管理理應引起各界的普遍關注,並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把企業環境管理引入企業整體管理中,用以分析企業自身和外部執行環境狀況的變化,發現存在的問題,爲現代企業管理層科學決策提供大量的資訊資料,引導和激勵工作人員更好地工作,有效改善外部自然和人文環境。相信,一個良好的企業環境管理將在很大程度上爲企業贏得一個和諧、通暢的發展內外部環境,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與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趙魏玲:鄉鎮企業環境管理分析及對策.科學之友,2007,(01)

[2]周羣豔 周德羣:企業環境管理行爲的動機分析.重慶環境科學,2000,(01)

[3]許 前:建立環境管理體系規範企業環境行爲.科學管理研究,2001,(01)

[4]趙永剛:解析“三角經營商法”.商場現代化,2004,(15)

[5]姬志剛:計算機、網絡與資訊社會.科技諮詢導報,2006(20)

[6]汝 瑩 鍾朝宏:企業環境管理與環境報告基本框架的比較.資源與人居環境,2007,(05)

企業環境管理論文2

摘 要:對如何搞好企業的環境管理進行了探討,闡述了當前企業的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介紹了企業環境管理的主要內容及實施策略; 細化企業環保管理制度;加強企業環境風險管理;持續推進清潔生產;加強同當地環保部門的聯繫.

關鍵詞:企業 環境管理 管理對策

在我國工業化的過程中,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染物已成爲我國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其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加強企業環境的科學管理,做好企業環境污染的綜合整治,對改善我國環境質量,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然而目前我國企業的環境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企業對環境管理認識不足,理念落後,仍然把追求近期利益放在第一位。(2)企業對環境保護不夠重視,環境管理工作執行不到位,“未批先建”、不執行環保“三同時”政策的現象時有發生。(3)企業環境管理的方式落後,仍在採用傳統的污染治理模式,即“先污染,後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後,企業越來越不能忽視環境給其帶來的巨大影響,一方面,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政府對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另一方面,社會公衆的環境意識逐漸增強,而且公衆對企業環境形象聲譽以及產品環境友好性的態度直接影響企業利益。種種變化都表明了我國企業已經處於環保壓力影響企業發展生存的新形勢,其關乎企業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在新形勢下企業更有必要加強內部環境管理要,以應對環境給企業所帶來的影響。筆者認爲企業內部環境管理主要要做好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健全企業環保管理體系,細化環保管理制度

企業要適應新形勢下的環保壓力,必須要建立完善的企業環保管理體系及相關環保管理制度。企業的環境管理應建立由廠長(總經理)總負責,生產副廠長(副總經理)具體負責,職能機構爲環保部,環保部的主要職責可以概括爲規劃、管理、組織協調、監督、考覈、統計。要設定監測機構,負責生產裝置的排放監測和廠區的環境監測。企業分廠的廠長兼管環保,車間設有專職或兼職環保員。此外,還要加強企業環保管理制度的建設,如企業排污的管理、企業污染物防治設施的管理、企業危險廢物的管理,企業職工的環保職責以及企業環保責任追究考覈等等。企業還需要結合當地政府環保機構和企業自身特點制定企業近期或長期環保管理目標與計劃,由企業專門的監督檢查機構監管。透過企業完善的環保管理體系及管理制度,加強企業職工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增強職工的環保素質,規範企業的環保行爲,達到最大限度生產經營活動給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2 加強企業環境風險管理

近幾年,國家突發環境事件頻發,紫金礦業污水滲漏、大連海洋石油污染、吉林化工桶被衝入松花江、南京棲霞區化工廠爆x等等,其不同於一般的污染事故,它總是突然發生,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處置難度大。在這些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過程中不僅給地區環境帶來嚴重危害而且也給企業造成了經濟利益與信譽的巨大損失。因此,企業加強環境風險管理顯得尤爲重要,是現代企業環境管理的核心。

筆者認爲加強企業環境風險管理,首先要做到對企業的突發環境事故正確處理。這就要求企業首先要按照突發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標準制定有效的應急預案,並納入當地政府的應急管理體系。應急預案中要明確應急組織機構、報告方式、聯繫組織方式等。其次,企業應急物資要儲備充足,有專人負責。對於應急物資的.使用、應急處置、人員疏散要做好培訓,並定期組織演練。對突發環境應急事故要科學處置,在污染區域要設定警示標誌,對在事故處置過程中產生的“三廢”要嚴格控制,並要加強對污染區域的監控,防止發生二次污染。另外,企業還要與當地環保部門加強資訊的互通,及時披露相關情況。總之,企業要全面地考慮到由環保方面帶給企業發展的種種不確定性,並提出相應的預防和處理對策,進一步以較少的環境成本獲得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3 持續推進清潔生產

現在企業管理者不理會環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由於我國環境管理的落後,大部分企業的環境管理仍然採用末端治理的方式,隨着國家污染減排與防治工作形式的日益嚴峻,末端治理的潛力已經非常有限,因此企業要積極開展進清潔生產工作,實現從源頭減少消耗,控制污染,保護環境的目的。透過清潔生產對企業的現狀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診斷,瞭解企業目前所處的環境污染和資源利用的水平和狀況,找出企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對本行業的各種技術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搜尋和論證,爲企業的發展和技術升級指明方向,同時進行相應的技術方案的儲備,依靠改進工藝技術、實施精細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杜絕各種浪費等措施,使企業降低成本,減少污染,從而未達到經濟與環境持續協調發展的“雙贏”模式。

4 加強同當地環保部門的聯繫

地方政府環保部門是環保法規、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機構,它對企業的環保工作行使監督、檢查、指導和支援職能。企業的環境管理部門必須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區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企業同地方政府環保部門加強聯繫可以及時瞭解到當地省、市、地區的環保法規的最新動態,有利於企業較好的開展環保工作。地方政府環保部門對企業的例行監測數據爲企業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可有針對性的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環境風險隱患。另外,加強同地方政府環保部門的聯繫,在其指導下進行政策扶持的環保工程項目建設,可申請環保項目專項補助資金,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

環境保護是當今世界發展必然趨勢,企業也將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面對更大的環保壓力,這就需要企業的環境管理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利用新的理論方法進行充實和完善,讓企業在新形勢下能夠更主動、更積極、更正面的應對環境所帶來的壓力,從而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榕.加強企業環境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J].企業管理,2007,8:42-43.

[2] 高鳴霞.論企業的環境管理戰略[J].企業經濟,2002,4:83-84.

[3] 孫廣智,王連弟.談工業企業的環境管理[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1997,9(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