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讀寫例話》在小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論文

論文1.84W

《讀寫例話》是小語高段課本中安排的一項教學內容,主要以某一篇課文爲例來進行分析說明第一類課文(講讀課文),幫助學生分析學習第一類課文的內容。遵循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邏輯思維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並掌握一些有規律的讀寫知識。

《讀寫例話》在小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論文

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常把《讀寫例話》放在一類課文之後教學,這樣安排既可趁熱打鐵,又可因勢利導。因爲學生對剛學習過的第一類課文的內容還相當熟悉,此時趁“熱”來教學《讀寫例話》,一方面鞏固了所學的一類課文的內容,另一方面又體現了《讀寫例話》的實踐性和理論性。透過理論歸納總結所學的第一類課文,把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完成了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這是知識遷移的最好時機,學生也能較快地掌握這兩類課文相互之間的承接關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把《讀寫例話》放在第三類課文之後教學,是極爲不利的。從兒童的`心理學角度來看,小學生的遺忘性記憶較快,此時來教學《讀寫例話》,學生對教師分析的第一類課文的內容、結構早已模糊,即“熱”已過,“鐵”就難打了,則需花更多的時間來識記或回憶第一類課文的內容,而且收效甚微。因此,只有把握好《讀寫例話》教學的時機,才能更好地利用例話爲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服務。以小語第十冊第五單元的訓練重點爲例:本單元《跳水》是第一類課文,透過學習這篇課文,要求認識聯繫和變化的原因,認識事物間是怎樣聯繫的,又是怎樣變化的。“孩子爲什麼跳水?”是由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致使孩子“丟開桅杆,走上橫木”,最後船長開槍逼兒子跳水。透過這一系列過程間的事物的聯繫與發展變化,學生即可知道這是人與人、人與猴子之間發生了聯繫,這種聯繫隨着事情的發展變化到了非跳水不可的地步,最後孩子跳水得救。在學生還在熟識這一過程時,及時地進行《讀寫例話》教學,從而使學生得知: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繫的,事物在發展變化,這種聯繫也在不斷地變化。這就深入淺出地給學生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觀點,即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事物在發展變化,這種聯繫也在不斷髮展變化。這樣,學生就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遵循從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規律。教學完《讀寫例話》後,教師再有機地組織好本單元教學重點、難點、知識點,使學生真正懂得學習《讀寫例話》的作用,這就可指導學生分析二、三類課文,檢驗學生掌握理性認識的程度,把這種理性認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從而鞏固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師利用學生從《跳水》和《讀寫例話》中所獲得的知識、能力,來指導學生分析本組訓練中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二類課文)一文,學生就知道發生聯繫的事物是:漁夫、老太婆、金魚。以及他們又是如何聯繫變化的。最後來進行《我和獅子》(三類課文)一文的教學,學生就能夠找到發生聯繫的事物:我和獅子愛爾沙。由於我和愛爾沙相處感情日益加深,發展變化到送愛爾沙迴歸大自然時,幾次與我難捨難分的地步。學習本單元使學生懂得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互聯繫變化的,事物之間有直接的聯繫和間接的聯繫,有簡單的聯繫和複雜的聯繫,這些事物聯繫又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我們只有認識這些聯繫,才能掌握它們的規律,更好地爲人類服務。這樣以《讀寫例話》爲軸心,遵循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教學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可以發揮《讀寫例話》在單元訓練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