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論文

論文1.59W

在如火如荼的新課改實驗之際,情境、激趣、質疑、探究已深入課堂,教師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特點,創設質疑情境,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使學生成爲主動學習者、質疑者和思索者,從而使教師成爲真正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新課改後課堂教學中電教媒體的充分利用,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使課堂教學氣氛更活躍,探究更強烈,學習更主動。

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論文

一、緊扣目標質疑

緊扣目標,創設質疑情景,能促進學生高效完成任務。研究表明:人在主動投入的活動中明顯意識到疑難時,會自覺發問以求解決。教學中,教師緊扣目標,用電教媒體設定一個既能震顫學生心絃,又能產生認識上的困惑的情境,必然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在講授《豐碑》時,利用電教媒體匯入:一位身着單薄衣服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幹坐着,晶瑩的冰雪已爬滿了他的身軀;風雪嗚咽,一支隊伍靜立跟前,久久地沉默……生動的畫面迅速地佔據學生的心靈。教師及時而問,看到這場面,大家想說什麼?一語拉開了話匣子,這位老戰士是誰?爲什麼會得到全軍的尊重?爲什麼會被凍死?…… 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促成了積極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課文的難點、疑點也隨之迎刃而解。

二、弘揚個性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弘揚個性,創設質疑情景,可以使學生擺脫習慣和迷信權威的思維定勢,打破傳統經驗的束縛和影響,從新的視角來認識事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如能抓住時機運用電教媒體巧妙地凸現教材疑點,則會促成學生個體認知與教材觀點的衝撞,喚起學生敢於挑戰教材的膽識。如我在《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聲情並茂地展示了《草船借箭》的起因及準備過程。畫面剛剛結束,學生就議論紛紛。有的說,周瑜心胸狹窄;也有的說,周瑜爲了吳國的利益才陷害諸葛亮的,可見周瑜也是有智有謀。有人說,魯肅忠厚老實,也有學生說,魯肅背叛了周瑜,教育論文《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激發學生創新思維》。這樣的情景,充分表現了學生被激活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正是教師所期盼的。即使有誤,也要在保護質疑的前提下,諄諄善誘。此時,教師首先對這種勇於發表自己見解的批判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同時,運用適當史料,引導學生對當時戰亂背景作充分分析,使學生明確孫劉聯合抗曹,首先要做到內部大團結,才能共圖大業,周瑜不應該產生妒忌而陷害諸葛亮,魯肅的所作所爲正是爲了顧全大局。經常設定這類情景,提供批判性質疑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形成不輕易認同別人的觀點,敢於提出自己獨特見解的創新個性。

三、拓寬思維質疑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宋代朱熹的話,精闢地闡明瞭質疑的好處。學生要具備創新思維品質,質疑水平僅僅滿足於辨惑求解,停留在敢於批判性上是不夠的`,還要開拓思維視野,產生繼續探究的勇氣,努力求異求新。教師要深掘教材中值得深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因素,用電教媒體創設生動的,具有鼓動性的情景,促使學生提出探究性的問題。如《田忌賽馬》一文,當田忌出招“以下對上”時,我用多媒體大屏幕直觀地顯示孫臏的思路,並故意讓田忌的“動畫馬”顯示出不可一世的樣子,而且口出狂言:“齊威王完了,看誰能識破我們的計謀。”一語激起千重浪,學生們又是討論又是比劃。一會兒,有學生提問,如果齊威王善於觀察和分析,第二場調整對策,也來個“以下對上”,田忌還有把握贏嗎?學生的探究性思維有了深度,不但想出了勝負易主的方法,而且找到了當年齊威王爲什麼會輸的真正原因,體現了思維的縝密性和創新性,達到了一般課堂思維品質訓練所無法企盼的效果。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找準訓練點,正確理解“臺上一分鐘,臺上十年功”的內涵,不斷研究教材、教法,不斷提高自身駕馭電教媒體的能力,充分發揮電教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思維創新意識,從而突破重點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