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班主任教育與管理的有效性分析論文

論文2.11W

摘要: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決定着班主任工作的好壞,關乎學生的發展。本文從理念的角度分析入手,明確教育與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關係和作用。而後提出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途徑和方式,爲提升班主任工作效能提供借鑑。

班主任教育與管理的有效性分析論文

關鍵詞:班主任 教育 管理 有效性

班主任是與學生密切相連的羣體,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存在直接性,在學生政治素養的形成、學習成績的提高、探索能力的養成以及高尚人格的形成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不僅有利於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於學校工作的順利展開和老師自身修養的不斷完善。是班主任職業操守和素養的重新定位和認識,具有深遠的研究意義。

一、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有效性的理念解構

(一)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理念簡述

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是在班主任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班主任工作修養方面認識的擴展。班主任理論把握得越深刻,班主任教育就會做得越好,班主任實踐經驗越豐富,班主任管理工作就會做得越出色。班主任教育和管理能力是班主任的基本素質體現,班主任的水平不到位,會形成一種隱形的教育不到位,即由難以具體指出的教育問題形成的平庸、淺薄、短視等。極易造成管理的硬性刻板,學生逆反心理的加劇,因而要重視班主任的專業學習和教育理論的培養,必須要求班主任工作的科學化、理論化和規範化,認清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是相互結合很緊密的一體兩面,沒有教育的管理是無力的管理,沒有管理的教育是蒼白的教育。所以從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來看,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是一致的,不可分離的。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是一項立意要高、要求要高、經常要進行的工作,是提高班主任的基本方面,而且是必需的內容。

(二)解讀班主任教育過程的有效性

班主任教育的有效性不僅僅指透過課堂教學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匯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使學生“學”中獲“育”。教育過程的有效性可以從三方面解讀。首先,教學工作是班主任作爲一名職業教師的基本職責。這與其他非班主任任課老師一樣,主要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要成爲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必須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善於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方法,使課堂充滿誘惑,提高課堂授課的科學和藝術。其次,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證。以學生素養的養成爲主要目標,從學生現實生活入手,強調做人的基本要求,引領學生不做有悖良心、有損他人的事情。透過有創意的情境設計和活動,啓導學生感悟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藉助多元主體對話,在對話中實現人格互動,促進學生人格感悟;發揮家庭、社會育人功能,營造精神家園。德育只有融入現實生活,寓德育於活動中,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做人的真諦,才能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讓學生感到在這樣的班級中學習是他們的幸運。再次,教師既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積極傳播者,又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體力行者。班主任的人生觀、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的形成。教師是學生的表率、楷模,班主任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三)解讀班主任管理過程的有效性

班主任管理以加強班級管理爲主要內容,注重管中育人。班級管理的有效性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透過不斷協調的綜合性活動,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後,所達到實現共同目標的程度。班級管理包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學生學習的管理、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的管理,學生課外活動的管理、學生體育和衛生的管理、教學設備的管理等。班級管理內容多而具體,需要對班級各項工作進行有效的規劃、組織、指導和控制,以求得班級管理工作總體的最優化。

二、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方法和有效途徑

(一)建立班主任工作評價制度,激勵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評價的內容是評價班主任對工作任務的履行情況。班主任工作的評價主體是學校領導、學生、學生家長、其他教師及學校有關部門。評價內容包括工作效能評定(包括學生表現狀況、班級管理成效、其他工作成果),履行職責評定(包括職業道德的表現、德育工作情況、體育衛生情況等),個人素質評定(敬業精神、學習創新能力、心理素質等)。評價的目的是爲了對班主任工作實行科學統一的管理,既可以總結和推廣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和及時發現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又能調控班主任工作,激發班主任內在活力,使班主任工作不斷達到新水平。

(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和對班主任的教育培養

一是制定班主任選拔任用和考覈獎勵制度,選聘政治覺悟高、責任心強、熟悉班級管理、教學經驗豐富、作風民主、辦事公道、深受學生愛戴、在教師中有較高威望的教師爲班主任。對師德表現,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表現突出的班主任予以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二是形成班主任的培訓制度,包括班主任的思想、職業道德、工作方法、專業理論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其他內容進行系統的學習。逐步培養起班主任隊伍的教育信念、價值取向、知識結構、職業興趣、監控能力、教育行爲、教育效能的特徵體系,促進班主任形成自己的專業角色意識,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與責任感,激勵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從而真正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集體管理和個體管理“雙管齊下”

集體管理主要指以班集體全體學生爲主體單位的管理活動。學生組成一個班集體後,他們就是一個有組織的羣體,班主任管理班級絕不是把學生“看”住,而是要透過教育組織工作,發揮全體學生的多方面積極性、主動性,使其成爲一個團結向上、井然有序、按班級目標正常執行的集體。要達到這一目標,一要樹立集體觀念與集體榮譽感,增強班集體凝聚力。班主任應把班級活動作爲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凝聚劑。注意培養全班同學的共同興趣,發展班級特色,以班級特長作爲催化劑,透過一系列有益的活動,培養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活動參與習慣,增強凝聚力。而且正確的輿論導向也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學生對班級總目標的認識,還是同學關係的協調、良好班風的塑造,都需要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二要抓好班幹部隊伍,發揮帶頭作用。班幹部是連接學生和老師的紐帶,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注意工作方法,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教育他們樹立爲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可以透過定期的綜合素質考察,發現品德、學習和能力兼優的學生,經過任課老師推薦,同學們民主投票選舉的方式,選出同學們信任、老師滿意的班幹部。

個體管理和集體管理相輔相成,班主任除了集體管理外,還應該深入細緻地做好個體管理工作。個體管理主要注重兩方面,一是抓骨幹。班級骨幹是班級目標的積極實踐者和帶動者,他們一般都是各方面表現較好的學生或某方面突出的學生,並且能對其他同學產生一定影響的學生。班主任要客觀準確地從學生的思想作風、心理狀態、學習態度、辦事能力、羣衆關係、主動精神等方面發現和培養學生骨幹,在公平的基礎上相信、放心、放手讓骨幹發揮積極性,指導、鼓勵他們不斷去克服困難,在學生中提高他們的威信和影響力,帶領其他學生更好更快地成長和提高,逐步形成班風優良的班集體。二是抓學困生轉變。尊重學困生,做好其思想工作,幫助其建立起自信是轉化工作的首要任務。做好任課老師、班級同學、家長、學困生自身的思想轉變工作。用心去了解學困生學習能力不如人的根本原因,有的是智力不足,有的是不夠勤奮,有的是受外界因素影響,有的是自身心理因素影響等。然後運用合理的指導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和潛能。

(四)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爲本開展班主任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以人爲本”就是把每一個學生當作教育的目標,確立和尊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學校的一切活動都爲滿足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設計和組織,着力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諧的素質、鮮明的個性,尤其注重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獨立和個性自由,從而創造一種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一是實現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關鍵是全體班級集體的成員,形成主人翁責任感,形成自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透過組織學生參與具體的班級管理(目標的確定、工作計劃制訂,成果考評)和課外實踐活動,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儘自己之所長、自己之所能來處理事情。二是深入瞭解學生,加強學生心理輔導。班主任要學會和學生間進行對等溝通,從益友的身份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特別關注學生心理的變化,要注重對學生心理知識的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主導性,對可能出現心理偏差的同學要有預見性和預防性措施,對已經出現心理偏差的同學要及時予以糾正。而善於表揚是體現心靈關懷,穩定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老師的賞識就是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催化劑。由外到內的正向激勵能滿足學生內心的積極因素,形成自我肯定的意識。這種自我肯定的多次沉澱,就會積累學生的成功感,就會打下自信的基礎,這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努力、不斷探索的過程。需要班主任、學生、家長、任課老師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援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譚保斌。班主任學[M]。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

2。白銘欣。班主任的科學與藝術[M]。北京:華齡出版社,1996(4)。

3。劉興平。班主任與差生轉變[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4。孫銀連。以人爲本在班主任工作中應用[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