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三鄉詩文社的建立的論文

論文3.13W

三鄉,原來是一個鎮,現在是一個片區。1984年,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吹遍了祖國大地,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沉靜的山村,頓時活躍起來,不少有知之士走上農田,走出山門,走向城市,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開始進城打拼。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少海內外的華僑、港澳臺同胞和久居外地的幹部、鄉賢非常渴望能瞭解家鄉改革開放的情況,家鄉的建設和變化。

三鄉詩文社的建立的論文

1984年12月,在時任三鄉鎮政府文化站站長李國泰倡議下,得到原三鄉鎮黨委黃聲洪書記的關心和支援,成立了“梅縣三鄉詩文社”,制訂了章程,擬定了宗旨,落實了任務。爲加強聯絡、溝通廣大華僑、三胞、海內外熱心人士,詩文社同時創辦了季刊《山棯花》,每季度定期作爲“集體家書”的形式,以反映家鄉、聯結家鄉情爲職責,深得廣大海內外鄉親和家鄉人民的歡迎和喜愛。詩文社從剛開始的時候的20多人,現發展到120多人,除以文會友、以詩會友以外,還成立了武術隊、文藝隊;詩文社從原來借房辦公,到如今建起了自有財產的“思鄉樓”和“人文公園”、“人物展覽館”。 32年來,詩文社共收到了三鄉鄉親的捐款200多萬元;《山棯花》雜誌從開始的鋼板刻印,到打字機油印,到現在的電腦排版印刷,提高了辦社、辦刊的`質量;《山棯花》每期從開始印200份到現在的1200多份,發行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三鄉鄉親手中。此外,詩文社還編寫了廣東省建國後首部鄉鎮地方誌、三鄉歷史巨着—《三鄉百年史話》和10多部地方文史叢書。

透過《山棯花》的聯絡,詩文社真正起到了橋樑與紐帶的作用,大大地激發了廣大華僑、三胞愛國愛鄉的熱情,修公路、造橋樑、捐醫院、建學堂、興辦公益,造福梓桑。由葉桂材先生捐資200多萬元,重建了三鄉中學;由羅桂祥先生、廖安祥先生、鍾可利先生、陳瓊芳先生、張其焱先生、張其勇先生、鍾桂英女士等捐資1000多萬元,重建了四和小學、黃坳小學、中和學校、春硯學校和德新小學;由鍾奇可先生、李益梅女士、鍾可利先生、張婉羣女士、鍾其奕先生、丘漢元先生等捐資300多萬元興建了石樓小學、上村小學、黃沙小學、甲坑小學的教學大樓,解決了老區兒童“上學難”的問題。與此同時,由廣大華僑、三胞捐資人民幣1600多萬元,開通、鋪築了石樓、四和、甲坑、小都、上村、黃坳、黃沙、林農的縣級水泥公路,解決了全鎮人民“行路難”的問題。此外,三鄉還集資了200多萬元,鋪設了自來水管道97364米,解決了老區人民“飲水難”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三鄉熱心捐資興辦公益事業的捐款達3500多萬元。

32年來,三鄉詩文社按照“弘揚國學文化,增加客家文化內涵”的辦社要求,不斷加強礪煉,不斷提高內功。特別是在梅嶺詩社、梅江詩社的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三鄉詩文社的詩詞水平,均有較大的提高。同時,透過詩詞進校、詩詞進農村,大大地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弘揚了社會正氣,構建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最近,三鄉詩文社所作的《飲水思源永不忘》、《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贊橋溪古韻》、《新城贊》等作品,在《梅州日報》、《源流》雜誌等媒體上發表,深受讀者的好評。

我們堅信:三鄉詩文社一定會越辦越好,《山棯花》一定會越開越豔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