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初探論文

論文2.29W

2009年,我進行的“合作學習中成員管理研究”課題成功結題,在此基礎上,我把該成果遷移到了班級管理中,經過一年半的實踐和嘗試,探索出了一條比較有效的管理模式——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初探論文

一、調查摸底,組建小組。

小組的組建本着“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小組成員的調配主要採用互補式,將思想素養、文化成績、行爲習慣優秀的同學、中等同學與處於低層次的同學調配在一起。4人組成一個合作小組,小組間各方面量化總分基本相等,如,將調皮、自制力差的同學與穩重、自制力強的同學排在一組,將幹部與普通同學排在一起;將性格內向、訥言、膽小的與外向活潑的同學分在一起,這樣構成強弱搭配,性格互補。一方面使不同層次的同學相互影響,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小組間平等地展開競爭。

二、確定編號,明確任務。

首先,把小組內的成員根據實際情況編爲1—4號,其中1號和4號是同位,2和3號是同位,一個小組爲前後位。1號可以更好地幫助4號,2號和3號實力相當,可以互相學習,同時四個人在一起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學習。1號暫定爲組長。

其次,確定本組名稱及格言,由組長組織全組討論確定小組名稱及本組的自勉格言警句,對此學生興趣盎然,新意疊出。小組名稱諸如“老鷹小組、機器貓小組、孫悟空小組、夢幻組合”等。老鷹小組就希望本組成員能夠像蒼鷹一樣翱翔在學習的天空,能夠越飛越高;機器貓小組希望本組成員能夠像機器貓那樣機智、聰明;孫悟空小組希望本組成員能夠像齊天大聖那樣具有超羣的學習本領,小組格言諸如“我奮鬥,我快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志者事竟成”……這些座右銘都是學生自己寫出來或者借鑑的,都對學生具有積極的作用,倡導他們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同學、面對集體、面對學習,將有利於指導學生的生活。

最後,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分配任務,有的負責作業的收交和檢查,有的負責衛生,有的負責紀律,有的負責課外學習。真正實現“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

三、動態管理。

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沒有競爭就沒有突破,爲此我把競爭機制引入班級管理。

1、組內競爭。

在小組內1——4號的次序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彙總紀律、衛生、學習、養成習慣等各項評價指標,小組成員的序號隨時調整,小組長也會隨時變化。3號有可能變成1號,4號有可能變成3號,這就大大加強了小組內成員間的競爭意識,一號爲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會好好表現,四號爲了改變自己的位置,也會努力學習。

2、班內競爭。

在全班內,各小組展開競爭,班長根據各小組的表現情況每天進行記錄,如作業完成情況、衛生打掃情況、養成習慣(如佩戴紅領巾)等,每週一彙總,在週一的班隊上進行公佈,每月進行一次評比,前三分之一爲優秀小組,進行表彰和獎勵。每個人都有上進心,每個小組都想成爲優秀小組,小組成員爲了小組的名譽,會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互相督促,這樣在整個班級內就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局面。

3、個人競爭。

在全班內開展優秀個人評選,首先各小組推報一名優秀組員,班長把每位成員的表現情況進行彙總,根據得分,每月評出三位優秀個人,班內給三位同學照像並把照片貼到光榮榜上。

一年半的實踐與嘗試,收穫如下:

1、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加輕鬆、有效。

有了小組爲單位的競爭和自我管理,班主任所面對的就不再是幾十個單獨的個體,而是十來個團體,化零爲整,只要對每個小組進行管理就可以達到管理班級的效果。

2、小組合作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在班級管理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學生在小組內的競爭中發展自我,在組與組的競爭中不斷進步。

3、加強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監督能力和協調發展能力。

每個成員在組內都不想給本組扣分,都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多給小組加分,提高小組的團體總分,這在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種相互監督的作用。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肯定還是會出現扣分的情況,比如遲到、缺交作業、作業評分不理想、破壞紀律等行爲。那麼這些學生首先會因爲給小組扣分產生自責而自我糾正錯誤,達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另外,組內其他成員必然會想辦法幫助該學生改正錯誤,比如犯錯誤時的提醒、學習上的幫助等。這就達到了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協調、共同進步的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班級管理的小組合作模式,這是一種探索和嘗試。小組合作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方面,要探討的東西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