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基於團隊實踐與協同學習的創新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論文1.83W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學習型組織團隊實踐協同學習

基於團隊實踐與協同學習的創新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團隊實戢與協同學習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逢徑,而實行團隊實踐與協同學習的關鍵是組建學習型團隊。文章分析了學習型團隊的內涵與特徵,嗣述了學習型團隊的組織體系以及團隊實戰與協同學習的過程與內容。

在知識經濟時代,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知識老化週期變短,學生需要在有限的學年內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由於團隊實踐和協同學的學習模式可以使學生加強團結協作,形成知識互補,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迅速,有助於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拓寬專業基礎、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因此,實施基於團隊實踐與協同學習的創新教學模式無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而實行團隊實踐與協同學習教學模式的關鍵是組建學習型團隊。

1學習型團隊的內涵與特徵

學習型團隊,指的是具有不同背景、知識、技能和擁有不同資訊的成員,相互依賴,透過溝通與協作,強調知識互補,爲統一的目標和標準共同負責而奉獻的少數人所組成的種羣體。一個高效運作的學習型團隊必須具備的基本特徵包括:明確的目標、異質的成員、靈活的組織、依存的關係、良好的協同、優秀的文化、整體的績效、合理的支撐服務體系。

2學習型團隊的組織設計

團隊按組合的狀況可分爲兩大類:一是緊密類團隊,例如科技創新班、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等;二是鬆散類團隊,例如問題解決型團隊、工具應用型團隊等。

2.1團隊結構

團隊一般都由組織者、核心組、團隊成員、輔助人員四個組成部分搭成基本構架。這樣組合的特點是:組織結構簡單緊湊,成員組合多元高能。

(1)組織者。在團隊中以一般隊員身份出現,起牽頭、教練、推動、協調、溝通、服務作用。

(2)核心成員。在特定的目標中擁有特定的技能與知識的少數成員,主要從事活動的組織、規劃的制定、方向的掌控等活動。

(3)團隊成員。根據成員異質、能力互補、任務飽和的原則來選配團隊成員。

(4)輔助人員。輔助人員可以由教師、專業人士等組成,主要爲團隊提供所需要的'資源,監督團隊目標的落實與績效考評,處理各種矛盾,爲團隊提供智力支援。

2.2團隊成員特點

團隊成員組合的主要特點是知識、能力、個性、角色等多元化。

(1)知識多元化。每個成員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能夠爲團隊其它成員所需要並能夠透過協作方式傳遞給其它成員。

(2)能力多元化。高效的團隊運作離不開成員間的有效協同,同時,團隊知識的彰顯也需要具有各種能力的人員。

(3)個性多元化。團隊成員在價值觀、信仰、態度以及行爲方式的差異和衝突並非都是有害的,許多創新的觀念就是在衝突中產生的。只要衝突保持在恰當的水平上,透過有效的溝通,就能在衝突中解決問題。

(4)角色多元化。團隊實行角色共享或輪換,經過多次輪迴後,每個成員能夠在不同的角色得到歷練。

(5)科學組合。團隊不是一羣人的簡單組合,而是透過科學組合,優勢互補,形成一個向心的凝聚合力,達到l+l>2的效果。

3學習型團隊活動——團隊實踐與協同學習

學習型團隊活動的核心內容是團隊實踐與協同學習。組建什麼樣的團隊取決於教學的內容與目的。對興趣小組、科研攻關小組等週期比較長的團隊活動,可以建立相對穩定的學習團隊,對個案研究、議題討論等週期較短的活動,可以建立臨時性團隊。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臨時性團隊居多。

在團隊組建前,教師首先需要確定相關的議題。一般來說,在圍繞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範嗣較爲寬泛,以保證團隊視野有足夠想象與發揮的空間。

組建團隊時,結合議題的知識面與知識點,以及參與團隊的學生的知識結構,來確定團隊規模。團隊規模過大,成員的彼此依賴往往會制約團隊的創造性,抑制團隊的績效,同時也給團隊的組織管理、績效評估帶來難度;團隊過小,會導致成員工作過載,團隊行動遲緩因此,教師應該適度掌控議題的大小與邊界,以防團隊過大或過小。團隊成敗的關鍵在於團隊的核心人物。團隊核心人物不應是教師指定的,這是由團隊的自組織性質所決定的。在團隊核心人物的形成過程中,但基於對培養對象的考慮,適度的干預是必須的,如教師推薦負責人等。

團隊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規劃團隊目標。結合教師給定的議題,團隊成員共同就該議題討論決定本團隊的研究方向、研究內容以及所採用的技術工具與方法,理清研究思路,明確任務時限。成員分工。根據各成員所擅長的能力與知識進行任務分工。即可以按知識點進行分工,也可以從方法層面來進行分工,如進行市場營銷案例研究,可以按照目標市場分析、渠道建設、價格定位等知識點來分割任務,也可以按照支撐理論、技術工具、市場調研、分析與推理、驗證與結論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分工。

樣本參照。選擇樣本參照來明確團隊及其成員的工作所需要達到的質量標準。成員透過樣本參照以明確自己的差距,團隊整體工作也可以參照樣本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方案。

定期交流。成員既要對他人的工作提出誠懇的批評意見,同時也要虛心地接納別人提出的改進措施,這本身就是一個消化吸收、拓寬思路、開闊視野,提升團隊水平的知識整合過程。主張在任務執行過程中定期交流,開展頭腦風暴,利用QQ羣、網絡硬盤等網絡資源建立資訊交流與資源共享平臺,避免資訊不對稱、工作不同步、內容不協調的現象發生。

跟蹤反饋。團隊負責人和輔導教師定期對團隊工作進行撿查評估,對工作設立里程碑,對團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給予矯正和幫扶。

成果提交。成果提交的形式應該多樣化,包括成果報告、成果宣講、接受質詢等。成果提交時,進行團隊成果互評,並總結各團隊的長處與不足,這既是一個團隊之間相互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公開透明的團隊績效考評環節。

團隊解散。團隊必須具有一定的保質期。週期長的團隊會變得自滿並缺少創新性,而新成員有利幹激發出較大的創造力。團隊在遍歷一個任務週期後應該進行重組。團隊實踐與協同學習是一個學習、實踐、反思、協作、創新輪迴循環、旋進上升的過程。

4學習型團隊的績效評價

團隊績效的評價,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團隊的產出。(2)成員的滿意度。(3)持續合作的能力。

對個人的評價,首先要考慮個人所在團隊的績效,團隊績效所佔權重應高於個人在團隊中的個人能力表現。對個人能力評價時,要避免形成“主角高、配角低”的錯誤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