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措施論文

論文2.19W

摘要:在傳統教學領域中,我國小學體育學科未受到學校重視,且大部分家長亦認爲該學科對兒童成長無實質性意義,無需太過關注。因此,傳統小學體育教學已成爲小學生活動課程,一般僅進行娛樂性質活動,而無其他體育科目訓練,更未形成較完善體育訓練項目。隨着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教育領域發佈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素質教育的實施使得教學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與家長均注意到小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重要性,小學體育課程重新成爲教學重點科目。爲提升小學體育田徑教學水平,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綜合全面發展,體育教師應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提高小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從而促進田徑體育教學質量,達到小學體育最終教學目標。本文現從小學田徑體育訓練意義出發,論述田徑體育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後予以針對性改善措施,進而全面推動小學生身體素質優化。

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措施論文

關鍵詞: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現狀;改善措施

一、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意義

體育爲小學階段重要課程之一,透過體育活動可促進小學生體質增強,對於小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現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體育文化於世界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小學階段作爲學生身心發展一個重要階段,對其進行田徑體育訓練,亦可傳承傳統的體育精神,從而使小學生體會體育運動中蘊含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此外,小學生屬於認知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田徑體育訓練的展開,可促使小學生認知體育文化,且有助於國民基礎素質的`提升。由於小學田徑體育訓練可促進體育文化傳播、小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等,體育教師在進行田徑訓練時應採取一定措施提升。

二、小學體育田徑訓練不足

由於田徑運動屬於一個較爲單一、嚴肅的體育項目,小學生受年齡因素影響,易缺失對田徑體育訓練的興趣,從而影響田徑體育教學質量。小學田徑體育訓練不足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1.訓練方式缺乏適用性。小學田徑體育教師選用的訓練方式可對學生田徑訓練興趣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影響整個田徑訓練效果。若教師採取傳統教學方式,僅採用單一跑步訓練模式,即體育教學期間僅帶領學生跑步而無其他新元素存在,將導致整個訓練過程乏味,從而使小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隨着素質教育理念發展,體育教師將學生視爲課堂主體,在田徑教學訓練中極大提取學生意見,但因小學生認知水平較低,多側重於以遊戲爲主活動模式,導致田徑訓練失去本質意義。2.訓練場地設施不足。田徑體育教學與訓練均需充足場地及完善設施作保障,因而體育訓練物質基礎爲經費保障。大部分小學因辦學規模限制,致使其體育運動設施無法得以有效保障,部分小學無標準400米塑膠跑道,多爲200米或不足200米場地,且田徑訓練使用器材有限。此外,小學生田徑訓練比賽服裝以及場地維修管理均需經費支援,而大部分學校對體育訓練支出比重較低,導致田徑體育訓練場地、器材等短缺,從而影響田徑體育訓練水平。3.小學生田徑訓練興趣低。由於小學生處在活潑好動時期,其對各種活動均存在極高參與興趣,但因田徑訓練過程較爲枯燥,導致較少學生對田徑訓練產生興趣。其次,部分小學生於剛開始訓練時具較高學習積極性,但因田徑訓練需持續較長時間、且需重複進行相同項目教學,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將失去積極性。此外,體育課上進行田徑訓練,致使小學生無時間自由活動,從而降低其田徑訓練興趣。各種訓練方法及措施對田徑訓練而言具直接效益,但其間需注重小學生學習興趣,依據小學生特點制定出適宜訓練計劃,從而促進田徑訓練質量提升,使得小學生田徑知識掌握程度增強。4.學生家長認知田徑訓練程度不高。受年齡因素影響,小學生在這一時段缺乏分析判斷事物及做決定等能力,而家長扮演監護人角色,常對學生選擇做出最終決定。部分家長對於小學生參與田徑訓練持不支援態度,主要因素在於缺乏對該項目的認知,加之部分家長認爲田徑訓練對學生成績無太大促進作用,從而影響小學田徑體育訓練的進行及效果。

三、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水平提升對策

小學生田徑體育訓練受教學方式、學生興趣、場地設備及家長認知等方面的影響,爲提升田徑訓練水平,體育教師應針對以上因素制定出對應策略,從而達到田徑體育訓練目的,促進小學生體質改善。1.創新田徑訓練教學方式。對小學生而言,體育訓練本身即爲活動化身,若學生於體育訓練中缺失趣味性,將影響最終田徑訓練質量。因此,體育教師需轉變單一教學方式,透過創新思維,提高小學生課堂興趣,從而提高田徑訓練水平。教師可遵循素質教育理念,將田徑訓練與其他體育項目、其他學科有效結合,從而達到相互促進效果,最終實現健全體育活動體系的目的。例如,在小學生循環跑訓練過程中,教師可設定一定距離,且於三個距離點分別置一事物(例如石頭、沙袋等),然後讓學生從起點開始,觸碰到第一個距離點事物後即往回跑,之後朝第二距離點進發,相同操作向第三距離點前進。此田徑訓練方法含明顯遊戲效果,其既包含田徑訓練內涵,又可使小學生投入這一活動過程,從而迅速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優化田徑訓練效果。體育教師可構思全新遊戲融入田徑體育訓練中,促使體育訓練更加豐富多彩,保障小學生在享受田徑訓練過程的同時可達到訓練目的,從中提升自我身體素質及綜合水平。2.加強校方理解與家長支援。開展小學田徑體育訓練時,需制定科學、詳細、合理工作計劃,尤其是對於訓練經費預算及訓練計劃等方面,爭取學校領導支援、肯定,使校領導高度重視田徑訓練。其次,加強學校場地、設施建設,對田徑體育訓練投資力度加大,從而確保訓練正常進行。同時,田徑訓練需取得小學生家長理解、支援,使其意識到田徑體育訓練對學生健康成長、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從而確保田徑訓練工作穩步進行。此外,體育教師應主動積極與小學生家長溝通,向其說明田徑訓練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吃苦耐勞、勇於競爭等意志品質,提高家長對田徑體育訓練的認知,進而促進小學田徑體育訓練良好展開。3.培養小學生田徑訓練興趣。田徑體育訓練枯燥、單一且強度大,若未及時、正確引導學生,將造成小學生在艱苦訓練中缺失動力,長時間如此將造成牴觸心理。因此,體育教師應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田徑體育訓練興趣,引導其自覺參與田徑訓練。教師可依據學生年齡、個性特點,對田徑活動予以優化、創新,使小學生對田徑訓練形成全新印象。如,可改變單一跑步活動,轉變爲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鴨子步、蛙跳等活動,促進學生腿部力量提升,且該活動可促進小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提高田徑體育訓練效果。此外,體育教師可設計小組接力跑比賽,加強學生競爭意識與團結合作意識,從而達到田徑訓練目的。

四、結束語

田徑體育訓練爲學校體育教學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小學生處於較爲特殊階段,體育教師在實施田徑訓練時需結合學生特點,制定出適宜的訓練計劃,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從而促進教學質量提高。透過創新教學方式、加強校方及家長配合支援、引導小學生積極性等措施的實行,有助於促進小學田徑體育訓練水平的提升,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