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淺談如何做好後進生疏導工作

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發生了諸多變化。當代中學生適逢其會,他們的心理活動比任何一個時期更顯複雜化、多元化、時代化,各種心理和行爲問題明顯凸現,觀念、情感、追求、苦悶等內心衝突時有發生,心理不健康已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造就”了部分所謂的差生——有的心理脆弱、消極面世;有的任性自負,目無法紀;有的叛逆逞強,報復心強;有的懶惰成性,散漫自由……怎樣依託學生心理特徵,做好差生疏導工作,以期優化心理品質,轉化差生,使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這是德育現代化亟待解決的課題之一。基於此,我在平時的德育工作中一貫堅持人本思想,德育爲先,積極探索,不斷改進,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淺談如何做好後進生疏導工作

一、依託表現心理,激發學生的自律意識。

社會是人生的大舞臺,表現自我是追求人生價值和詮釋人生意義的重要手段。差生作爲學校羣體中獨特的一類,表現心理尤爲突出,這是因爲其對學習失卻了信心,揹負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心理壓力很大。抱負理想匱乏,道德觀念淡薄。但在學校集體環境中,差生爲了減輕、渲泄或轉移心理壓力,體現自我存在,有時會抓住“適當”機會以“非常”方式盡情表現或發泄。他們既想表現自我,又怕遭受批評;既想發揮能力,又怕遭到挫傷;既想獲得老師的鼓勵首肯,又懼怕同學的諷刺挖苦,凡此種種情形,如果處理不當,聽任此種爭強好勝、顯威逞能、擾亂集體等行爲的發生,輕則影響校紀班風,重則危及集體,貽害社會。

德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差生情況,及時掌握差生的表現心理,緊扣差生思想脈搏,疏導心理障礙,糾正不良的表現行爲。透過教育疏導,使差生將以發泄的方式表現自我轉化爲自覺的自律行爲。具體疏導轉化差生的教育過程中,必須做到:

1、切忌當衆批評,避免師生“對立”。差生好表現的終極目的,無非是想得到師生的認同。如果當衆批評、否認,差生在心理上、情感上不易接受,極易產生師生對立情緒,或口服心不服,或“破罐子破摔”,或“你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我們應透過個別談話,擺事實,講危害,使差生自感自己行爲的不當,形成自律意識。

2、切忌粗暴武斷,推崇“春風化雨”。在教育差生的過程中,允許差生申辯、解釋,窺察其行爲的心理特質,同時委婉指出其不足和努力方向。這種做法,既是尊重“人權”的體現,又能使差生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心靈上獲得頓悟,自覺化期望爲動力,力求在集體活動中自強自律,並將自己的言行融化於班集體中。

二、依託自我心理,提高差生的價值觀念。

前蘇聯心理學家科恩指出:“青年初期最寶貴的心理成果是發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這種發現對於青少年來說,等於一場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隨着年齡的增長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這種意識長久地沉浸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充滿了自我炫耀的衝動,對周圍的事物不屑一顧,開始不把傳統和規範放在眼裏。由於各方面的因素,差生心理極不平衡,迫切渴望自我肯定,在某些方面諸如學習成績、服務他人等自我意識相對淡薄,則必在其它方面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而這些自我,因爲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有時會危害集體。歸根到底,差生的種種表現態勢,是一種違背準則、規範、價值的自私利己思想和自我中心主義在作祟。對於差生的這種自我心理,德育工作者必須依託心理素質教育法則,因勢利導,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方法和有效途徑。具體做法有:

1、幫助差生自我教育,激起差生的自覺意識和自我教育的願望及內驅力。逐步規範個人行爲,適時指出班集體共同的.價值標準,在自我教育和和諧教育環境中提高價值觀念。須知:“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

2、幫助差生正確分析自我,肯定自我的優點,闡述自我是人生奮鬥中的關鍵,同時指出,自我必須建立在社會公德基礎上,自我應是積極的、健康的,應是有利於完善人生和有利於社會的,在正確的輿論導向教育下,使差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3、注意不斷引導,時時監控,適度鼓勵,適時教育,適當“拔高”,使差生的自我意識在監控和調整中不斷昇華。

三、依託孤傲心理,強化差生的進取精神。

現在的中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溺愛中,家長百般依順,千般愛護,養成了部分學生驕生慣養、刁蠻任性的不良習慣。他們由依賴逐步過渡到尋求獨立,以自己的觀點和方式觀察世界、挑戰權威。由於他們看待分析問題帶有主觀性、片面性、狹隘性,不能科學、正確地對待自我,常會產生孤傲冷漠心理。此種心理,具體表現出“三無”狀態,即無動於衷——無情,缺乏活力——無力,漠不關心——無心,孤芳自賞,自娛自樂,不輕易向師長敞開心扉,表露心跡,是其共同點。這種孤傲冷漠的心理,極易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不專心,沒有學習熱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事外;對他人的成績、榮譽、家庭狀況莫名嫉妒,旁生事端。孤傲冷漠常誘發孤僻、自卑,使學生產生一種與世隔絕的心態,覺得一切都百無聊賴、寂寞無窮,以致自我封閉、自我欣賞。

針對差生此種心理,我們一般採取以下對策:

1、班主任應用情感去擁抱差生,使學生“新其師,信其道。”須知:“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愛是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尤其對學習成績差、有缺點和錯誤的學生,不能歧視冷落,不能諷刺挖苦,而應以親近的目光、和藹的態度、滿腔的熱情從各個方面真正關心他們,愛護他們。

2、深入仔細瞭解學生生活環境,及時和學生個別溝通,忌直接批評、開門見山,忌用“屢教不改”、“不可救藥”等語;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登門家訪,忌上門“告狀”,高高在上,“得理”不饒人,直搗“黃龍府”。

3、引導差生正確分析看待自我,幫助他們尋求自尊自信的有力支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後進生身上不乏區別於“優等生”的優勢和長處。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善於幫助差生髮現並有意強化閃光點,優化差生心理品質。

4、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捕捉教育契機,尊重信任差生,做差生的知心朋友,使差生真正感到教師對其無私的愛護和真摯的關愛。

5、在師生心靈交往過程中逐步達成默契的前提下,開設“心語獨白”式的心理諮詢室,不斷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儘量創設情境,力求讓差生自覺敞開心扉;搭建舞臺,以活動爲載體,誘導差生參與活動。切中肯綮地進行一系列心理諮詢與疏導活動,在師生情感交融、產生心理共鳴時,將社會期望、個人利益、人生哲理似涓涓流水般慢慢淌進差生的心坎上,喚起差生自信,強化進取精神,達成育人目標。

在推廣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牢固樹立“沒有不可教育的學生”的教育觀念,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切實擺正師生位置,深入研究學生特別是差生心理特徵,尊重信任差生,挖掘差生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幫助差生正確分析自我,增強自信,克服自卑,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將全體學生培育成爲跨世紀的高素質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