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思考作文

對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三點思考

一、提前作文的可能性

對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三點思考

低段作文提前起步,是當前很多小學改革作文教學的重要舉措。低段學生能寫作文嗎?或者說,提前作文的理論和現實的可能性如何?回答上述問題,先要從口語和書面語的異同談起。傳統的語言學論著認爲,書面語是口語的記錄符號,是口語的一種記錄形式,先有語言(口語),後有文字。最近的研究表明,口語和書面語歷史起源是同步的,但功能不一樣,口語起源於呼喊,文字發軔於塗鴉,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在巖洞、陶瓷、泥土上所刻畫的象形符號,可能是世界各國文字的最初形態。口語是聽覺符號,主要負責日常交際;書面語是視覺符號,主要表達心中的意象。從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口語和書面語雖有聯繫,但卻是兩種功能和性質不同的符號系統,是可以分開學習的。

這種既同步又分離的關係在個體語言發展的特例中也能找到依據。例如,幼兒在學說話的時候,就可以同時認識漢字、符號和圖形。有時候幼兒不會說某個單詞,卻能指認漢字和圖形。又如,過去農村的村書記和村長大多是文盲,大字不識一斗,說起話來卻滔滔不絕,邏輯嚴密,很能服人;相反,聾啞人從小不會說話,卻能學習文字,用手勢語和書面語與他人交流,也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需要。

在中小學就讀的學生都是健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充斥着書面語的現代文明社會,口語和書面語發展完全分離的現象很少見到了。筆者有個假定,每個孩子生下來就具備學習所有語言文字的潛能,孩子口語超前、書面語滯後的狀況是生活和教育等後天因素造成的。因此,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在兒童已有口語發展的基礎上,透過學習語文,促進兒童口語和書面語同步協調發展。兒童進入小學後,應該以學習書面語爲主,同時提高口語的品位。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兒童學習用書面語進行交流和自我交流。不明白這一點,就會人爲加大口語和書面語發展的差距,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發展。

提前作文不僅可能,也很有必要。實驗表明,提前作文滿足了兒童用文字表達內心世界的需要,促進兒童的心理髮育和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當然,在操作過程中,老師們必須明白,限於一二年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識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塗鴉式的作文。提前作文以激發孩子的表達慾望和習作興趣爲主要目的,標準不能過高,要求不能太死板,更不能搞“作文先導”,削弱識字和閱讀教學。否則,就會徒勞地增加孩子的負擔,撲滅孩子的習作興趣,效果適得其反。低段作文仍然以“把話寫完整”作爲基本要求,但訓練的`時候,讓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寫作,寫幾句或一段有意義的話,喜歡寫什麼就寫什麼,愛寫多少就寫多少,讓孩子覺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是用來表達自己某種想法和情感的。這時候孩子寫出來的作文總體面貌也許是:多數語句不通,前後不連貫,標點符號亂用,錯別字連篇。但孩子是在非常放鬆、自由的心態下寫作,作文中總有一句或幾句話是完整的,這樣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識能力目標,又滲透了作文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這是否比單純地重複寫“一句四素俱全的話”要有意義呢?

二、作文教學難在何處

新中國成立以來,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成果頗豐,教學流派紛呈,但“作文難,怕作文”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教師和學生們。人們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很少有人從語言學習本身的角度思考過這一問題。筆者經常思考,爲什麼孩子天生就不怕說話,單單就怕作文呢?爲什麼三歲的小孩能基本上學會語言交際,而很多學生直到小學畢業也不會寫一段連貫通順的話呢?只要比較分析一下口語和書面語學習條件上的差異,就能發現作文學習的確比口語習得要難得多。

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學習條件比較表

1.學習機制上的差異。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認爲,人之所以能學會語言,是因爲天生就有語言習得機制。只要給予適當的學習環境,足夠的語言刺激,兒童就能自然而然學會某種口語。而且年齡越小,語言習得機制越強大,隨着年齡的增加,語言習得機制慢慢地退化,到了青春後期,這種機制幾乎完全消失。0~3歲是語言習得機制最強大的時期,兒童學習口語可以不費一點力氣,所以,我們把口語的學習過程稱爲“習得”。當兒童進入小學,正式開始書面語言學習時,語言習得機制已經開始衰退,學生必須藉助知識、規則、方法等理性工具來學習書面語言。儘管也有實驗表明,只要給予兒童充分的讀和寫的時間和機會,兒童也能自動提高讀寫能力,但到目前爲止還沒有證據表明,兒童可以在沒有成人指導和督促的情況下自動學會書面語。學生必須付出努力,才能學會使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所以毛澤東說:“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2.學習動機上的差異。兒童學習口語是與兒童的社會閱歷和智能的發展同步進行的,與兒童的口語交際和他們生活活動、心理成熟的直接需要緊密相連,孩子的說話內容就是他們的生活內容,孩子的說話能力就是他們心智發育的集中表現,內部學習動機十分強烈。學習書面語主要滿足兒童學習間接知識和今後參與社會的長遠需要,與兒童現實生活的關聯較少。小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和心理髮展水平,能理解和運用書面語言,但充分發展的口語能力足以應付這一時期的社會交際需要,因此,缺少學習書面語的內部動機。可見,書面語的學習總體上是強制性的,如果沒有外部動機的支撐,孩子不可能持續主動地去讀和寫。實際上,多數人可以一輩子不寫文章,但不能一天不說話。

3.學習途徑上的差異。口語習得完全是生活化的,兒童透過與周圍人羣和環境的接觸,在非常自然的條件下學習口語,時時刻刻處於語言學習狀態中。書面語言的學習,地點主要是學校和課堂,學習方式是人爲的,學習內容和要求大多是摻雜成人的生活經驗,與兒童自身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脫節,生活中應用書面語的機會不多。

4.語言要求上的差異。很多父母認爲孩子開始學說話,說得不好是正常現象,成人有意識地用照顧性的語言同孩子交流,孩子只要開口說話,怎麼說都是對的,都是值得大加表揚的,從來沒有人很有意識去校正孩子的發音和語法上的錯誤。而書面語學習一開始就是高要求、高規範的。從寫一句完整的話,到寫一段總起分述的話,再到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我們往往要在語言形式和內容選擇上給孩子提出許多要求。老師認爲,孩子文章寫得好是正常的,寫不好是不正常的,對孩子作文中的錯誤和不足非常“過敏”。

5.練習密度和頻率上的差異。兒童整日生活在口語環境之中,每天接受和輸出大量的口語資訊,學習密度和頻率非常高。據研究,幼兒在開口叫“媽媽”之前,至少已經聽了4000多次“媽媽”這個詞的發音。而學習書面語主要限於幾節語文課,作文課每週才2節,某種要求的作文,其練習的機會也就這麼一兩次,密度和頻率都非常低。

6.學習結果反饋上的差異。口語習得的反饋是即時性的。孩子叫一聲“爸爸”,爸爸馬上表揚。孩子說“媽媽我要蘋果”,媽媽立刻給蘋果。孩子每次說話總能得到迴應,且多半是積極的獎賞和強化。書面語的學習是在大班級授課的條件下進行的,大多數學生根本得不到老師的及時反饋,反饋的形式也非常單一。現行的作文教學模式通常是一節作文指導課佈置任務,然後讓孩子回去寫作文,下一節作文講評課作反饋,不僅反饋形式單一(以評語爲主),反饋週期長,而且多數是以批評和指正爲主的負面強化。

總之,與口語習得相比,作文的學習條件實在是非常“惡劣”的。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着眼點,就是要發揮小學生殘留的先天語言習得機制的作用,着重改進作文學習的外部環境,激發學生的書面表達慾望,培養用書面語言與別人交流的興趣和習慣。例如,創設充分的自主讀寫時空,透過增加合作和交流的機會滿足孩子作文的成就感,尊重和利用孩子的生活經驗,淡化語言規範,重視自主表達,增加寫話和作文的密度,改變反饋形式,縮短反饋週期,發揮網絡交流的優勢,等等。衆多的作文改革實驗,都從上面的一個或幾個方面做了有意義的探索。如果把這些改革的成功經驗綜合起來,形成一個比較科學的作文訓練序列,就有可能使小學作文教學出現大的突破。

三、倡導任務驅動作文

什麼是任務驅動作文?先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一位從事初中生心理輔導研究的專家告訴我的。她研究過心理日記對矯正心理問題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心理日記對解決心理問題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顯。但令人意外的是,凡是堅持記心理日記的學生,作文成績提高很快,語文成績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事先心理輔導老師只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如實記載下來,並沒有對日記的語言、格式、體裁、字數等提過任何要求。第二個例子是筆者的親身經歷。某日,一位語文老師對我說,有一次班級組織春遊,她要求學生春遊回來後寫一篇描寫春天景色的作文。一個作文不好的學生想請假不去,原因是不想寫作文。她向筆者請教,今年又要春遊了,要不要孩子寫作文。我立刻回答說,當然要寫,但不一定在春遊後寫,春遊前就可以寫很多作文。譬如讓學生推薦春遊的地點,把推薦理由寫具體、寫明白;地點確定後可以讓學生設計春遊的路線,把遊覽順序和旅遊點簡要寫下來;可以制定春遊的安全和衛生守則,讓班會討論透過;可以設計幾項在草地上做的遊戲,以書面報告形式徵求同學意見;也可以寫一個表演節目單,等等。春遊後的作文也不一定非要描寫景色,可以寫春遊時某人的表現,春遊中發生的高興的、有趣的、尷尬的、傷心的事情,出一期有關春遊的黑板報,爲春遊所拍的照片配上說明。這位老師按我的建議,設計了春遊前的作文教學方案,試驗效果很好。

在這兩個例子中,學生都不認爲自己是在寫作文,而是在完成一項有意義的任務。前一個例子中的任務是解決個人心理問題,後一個例子是組織一次有意義的集體郊遊。這與傳統以語言目標爲主要取向的作文教學有很大的不同。語言取向的作文教學,把語言形式要求放在第一位(如寫一處景色,要求用先概括後具體的方法寫,字數不少於300字),不太考慮學生寫的是否真人、真事、真情,作文對學生有什麼實質意義。任務驅動的作文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寫不寫作文、作文寫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着能不能完成任務,任務完成得如何。學生在非常強烈的完成任務的動機中學習作文,同時盡力透過作文完成任務、解決問題。這樣,作文就回歸到自己的本原──作文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相對於學生的生活和成長而言,相對於學生今後參加社會工作而言,作文永遠只是一種手段和工具。這樣也就擺正了作文和做人的關係,作文是爲做人和做事服務的,作文寫得好固然重要,做一個真誠的、高尚的、能幹的現代人則更重要。

任務驅動的作文教學,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作文教學目標從純語言取向轉向內容、個性、語言的多元取向;作文教學的途徑從單純依賴作文課轉向結合學生的閱讀、生活、活動經驗,抓住一切有利時機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作文的形式從以記敘文爲主轉向根據任務要求使用多種文體,想象和紀實並用,審美和實用並存;評價作文的標準不僅僅是語言的規範和精彩,還有內容的真實、有用。總之,任務驅動的作文教學不把寫作本身看成目的,而把寫作看成現代人文明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國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始終沒有跳出“爲作文而作文”的怪圈。傳統的看法是,作文寫得好,語文分數就高,語文分數高,升學的機率就大,所以必須把作文寫好。新概念作文運動的興起,在鼓勵學生張揚個性、自主創新方面功不可沒,但在爲什麼寫作文的問題上仍然沒有給廣大師生以明確的指向,“某地又出少年大作家”、“一篇作文上北大”等新聞報道使個別有作文天賦的少年一夜成名,也使多數作文成績平平的學生更加困惑:作文好等於一切都好嗎?新概念作文運動從反對應試作文開始,可惜不久又不知不覺滑向了應試教育的功利主義軌道,還留下一個後遺症:過分強調張揚個性和異類情趣,弱化作文的實用交際、社會批判功能,把學習作文從學會生存、塑造人格中分離出去,使作文越來越像“才子才女”的語言遊戲。這個後遺症已經影響到了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我們要大聲呼籲:更新作文觀念,迴歸作文字原,讓作文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步!

標籤:教學改革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