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新教材詩歌閱讀教學藝術探討

                       深圳市益田進階中學  李燕娜

新教材詩歌閱讀教學藝術探討

   

    語文學科的屬性,決定了語文教育不能單純地把內涵定格於傳授知識上,它還負有開拓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培育學生情操、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的任務。有一位語文教育學家說過,語文學科實在是一座風光無限的藝術之宮,要使語文課堂具有誘人的魅力,就必須強調教學的藝術性。什麼是語文教學的藝術呢?就我個人理解,是指語文教師遵循一定的教育思想,經過多元化的思維,在教學課堂中所顯示出來的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但語文教學又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這就要求教師要努力成爲課堂設計的巧匠,使語文課既有情又有趣。而教學的情趣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蘇聯教育學家霍姆林基說過:“讓學生可以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以下是我結合高中語文第三冊詩歌單元教學的具體情況,淺談在詩歌教學中如何透過對教學內容的挖掘、教學結構的設計以及課堂氛圍的創設、教師語言、課內外知識延引等途徑,滲透美學教育,從而優化詩歌教學藝術,努力提高詩歌閱讀教學效果的幾點嘗試。

    一、嘗試融詩樂畫於一體,優化教學設計

    過去的舊教材中,詩詞尤其是中國現當代詩歌的比例較少,而對古詩詞的教學往往過分強調背誦,節拍停頓等目的,從而忽略了引導學生領會古詩詞意境的教學目的。事實上只有透過領會意境,才能使學生接觸到傳統文化的精髓,激發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情,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學鑑賞能力。當然引導學生領會意境是詩歌教學中的難點,在筆者初次接觸新教材且面對大量的詩歌教學時,大膽地嘗試把音樂和簡筆畫帶進詩歌教學課堂,即在詩歌教學設計中嘗試把詩樂畫融爲一體,引導學生在相應的音樂和簡筆畫中深化美的薰陶和享受,從而達到感知詩意體會意境的目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下面以《再別康橋》的教學設計爲例,談談融詩樂畫於一體,引導學生體會詩歌中的意境的教學嘗試--

    教學內容:徐志摩《再別康橋》

    教學目的:透過配樂朗讀和簡筆畫,使學生領會景中寓情,情中顯志所創設的意境.

    第一步,聽配有古典音樂《月亮河》的《再別康橋》錄音朗誦。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感知詩意.聆聽朗誦時閉上眼睛,聯想想象,用心靈去感知並默默地在心中勾畫圖景,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歌是抒情的藝術。《文心雕龍》明確指出:“昔詩人什篇,爲情而造文”。詩歌中的意境,也強調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悅、或憂傷、或憤怒、或思念、或憧憬、或讚揚、或譴責……無不流瀉在作品的字裏行間。因此要求鑑賞者在鑑賞活動中,要進行“再創造”,心理過程要表現爲聯想想象活動和情感體驗。《月亮河》輕柔舒緩的曲調加上朗讀者的激情,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音樂和朗讀都是情感的,用音韻之美,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心入其境,藉助聯想想象,得到真切的情感體驗,從而獲得對詩歌的初步理解和審美感受。讓學生初步感知詩歌大意,感知詩人所表達的憂鬱之情,並在頭腦中初步勾勒出畫面。用這些手段把學生引入詩境,激發了學生內心的共鳴。何況詩歌本來就是和音樂相依相存的,藉助音樂教學詩歌,符合詩歌的實情。

    第二步,仍以音樂爲背景,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散讀、齊聲讀等,目的是使學生頭腦中的畫面更清晰,同時學生能反覆體味詩人眷戀康橋的心情,真切感知在詩中出現的種種意象,反覆誦讀也爲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鑑賞詩作了鋪墊。

    第三步,自由發言,將詩歌中的文字轉化爲畫面,引導學生掌握透過景、情、志入境探求意境的方法。

    學生已初步感知並反覆體味了詩歌中所表達的情感是藉助什麼形式傳遞出來呢?歸結於一點:融情於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按文字順序找出詩歌中所繪之景(意象):

    康橋____雲彩 金柳 青荇 柔波 潭 夏蟲等。把生動活潑的繪畫語言和詩歌中的內容結合起來,將抽象的文字轉換成具體的畫面,可見可觸可感,給學生以形象的直觀感受,在感受意象獨特的共性的同時深刻地感知詩歌的意境,使單調的講解化做一種圖畫的流動美,使課堂趣味橫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意。也正好符合蘇東坡曾評價王國維的詩和畫時所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生能描畫出一副康橋的間筆畫,自然而然就會進一步地理解詩中“繪景不摹聲”的獨特意境了。

    接着可以引導學生,詩中之景當然是詩人創設出來的,那詩人除了繪景之外還表達了什麼?繼續讓學生找出描繪詩人心境的詞句或修辭等。

    由此再歸結一點:融情於景,於情寫志。作者正是透過融情於景,於情寫志來創設意境的。意境是作品描寫某種事物而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意境是一種圖畫美。(附《再別康橋》教學簡筆畫)

    第四步,看畫圖背誦詩歌,再運用聯想想象將詩歌內容用優美的散文語言表達出來。有了前三步的基礎,學生很輕鬆地完成了背誦。這樣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發展了學生智力,也使學生的欣賞能力、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得到了儘可能的提高。

    二、以情激情,讓學生走進語文藝術的殿堂

    我總在想,語文教學絕不僅僅靠嘴巴和粉筆,它更需要你用心去感知、去捕捉,用感情去灌溉、去融合。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也不僅僅是看書寫字,它更應貫穿於學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養和對事物審美鑑賞能力的塑造。詩歌是抒情性很強的藝術,本身就很精彩,情感很濃郁,師生間的教與學期望值也很高。但如果沒有如期待的那種境界,有時甚至索然寡味,死水一潭。原因何在呢?教者缺乏激情藝術是其重要因素,教學中不僅要有深厚的感情體驗,以飽滿的情緒、昂揚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更要有激發學生情感的手段和藝術。

    以上所談關於優化教學設計可以說是巧妙激情的一種藝術手段,根據詩歌特點精心設計一套教學方式,同樣可以激發學生去感知詩歌的意境。但在這主要談談教師如何嘗試從教學內容、教學語言等方面出發,去點撥、激發學生感知詩意的。

    首先,要求教師對文字深刻理解,以情激情。

    羅曼羅蘭說過:“要散播陽光在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同樣,教師自己沒有感情,就無法激起學生的感情。爲此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脈絡,體會作者感情的波濤。只有自己先被感動,先有了是非、善惡、美醜、愛憎的鮮明態度,出言纔會真切,纔會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如在講授穆旦的《讚美》一詩時,由於課前吃透了作品內容,並準備了和餘秋雨的《廢墟》一文做比較閱讀,加上自己平時對生活的體驗和感觸,因此特別受到詩中情景的感染和感動,教學時幾乎是愛怨之情、讚美之情、奔放之情無不表露於臉上,極大地感染了學生的情緒,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要求教師注重語言點化,以情激情。

    有人說,語言“點化”如同中國畫的“渲染”技法一樣,可以創設情景,激發情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情體驗,從而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意識到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美的語言,是點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做到如葉聖陶老先生所說的那樣:“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

    如講授毛澤東的《沁圓春長沙》一詞,在誦讀感知全詞內容的基礎上,我是這樣設計評價賞析的:聯繫時代背景,談談對詩中情景交織的崇高美的感受和認識。--集中在三方面:

    1)雄奇壯麗的秋景圖。首先表現爲一種視覺上的立體感,它不是一般平面上的秋景,而是有遠、近、高、低不同角度組成的立體圖畫,當然雄奇無比。其次表現爲視野的遼闊和色彩的濃重。“紅遍”和“碧透”使得紅綠兩色特別突出、濃豔,彷彿世間僅此兩色。可貴的是,詩人不是對所見景物作靜態描摹,而是賦予這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以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展現出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表現了一種崇高美。

    2)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1911年至1925年,毛澤東數度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在這不平凡的歲月裏,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和他的才華橫溢的同學們,意氣風發,熱情奔放,“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表現出博大自由的胸襟。

    3)中流擊水的凌雲壯志。“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詩人不只着眼與同學少年的無畏激情,還賦予他們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愛國熱忱,使人讀後彷彿聽到一顆愛國愛民的赤心在怦怦跳動,從而感受到一種偉大胸懷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在引導評價賞析這首詞時,教學語言必須是精彩的,寫景敘事生動形象,抒情議論情理相生。它不但使得學生從教師那富有審美色彩的話語中理解了詞的大意,感受到詞作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對偉人的嚮往、崇敬和對祖國山河和人民的熱愛。

    再次,啓發學生合理想象,昇華對作品的情感體驗。

    在一次語文課上,我正和學生們討論卞之琳的《斷章》一詩時,我努力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去挖掘這首詩歌的深意。有一位學生幽默地指着老師說:“你這位美女在看月亮,有位靚仔在看你看月亮。月亮裝飾了你的夢,你看月亮的畫面卻成了靚仔的風景。”

    聽罷學生的高見,我不禁愣了一下,我隨即就這位學生的“突發奇想”說了幾句評點的話語,恰倒好處地引導學生理解了詩中所要闡明的“相對論”的哲學觀。事實證明,學生的許多發現是極具發散性和創造性的,這是學生身上所體現的最爲可貴的思維方式。尊重學生的這些發現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不僅是教師最應具備的教學修養,而且往往可以抓住學生瞬時的靈光,捕捉學生動情的聯想想象以達到激情、感知、深化理解的教學目的。

    另外,在掌握現代教學手段的基礎上,還可以藉助幻燈、電影、電視的多媒體電教設施,形象、生動地以一種視聽結合的語言,引導學生多方面接受資訊,也能夠形象地在現教學內容。並能在興趣盎然的情景中,學習知識,變抽象爲具體,引起學生的共鳴,也可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走進語文藝術的殿堂。我認爲以情激情,用藝術的方式讓學生去感受語文的蘊藉之美,體嘗語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語文的發現之樂,那纔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所在。

    三、注重學習的外延,拓展學生藝術靈感

    在完成第三冊第一單元的詩歌教學時,我發現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入作品後,受作品之境的感染,勢必會或多或少地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激起相似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心物交融,心領神會。但我們必須看到,這不是教學終結,教師還必須及時提醒學生回過頭來反覆揣摩品味作品,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學習語文實踐的機會,使學生有所感悟、有所啓迪。在這個階段,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思考問題的主體權力。

    1、課前營造情景

    在上美國詩人狄金森的《籬笆那邊》一詩時,爲了讓學生在清新、平淡的語言中切實體會作品表達的對童年的美好追憶,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想象去構造多項理解,課前我以“童年與成長”爲話題讓學生展開自由討論,並讓個別同學談談自己童年和成長過程中的真切感受,明確在童年與成長中我們所感受到無形的約束無形的牆。在經過一番討論後再引入《籬笆那邊》的閱讀理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用散文的語言改寫詩歌。當我捧者學生交上來的作文,欣喜地翻看着,學生用自己活潑、鮮明的語言中不僅讓我知道,他們真切理解了詩人清新、含蓄又凝練的語言背後蘊涵的難以言傳的複雜的內心活動。而且讓我又一次真切地相信生活纔是學生感知事物的最佳泉源。

    2、課外知識外延

    在詩歌教學中,我常不自主地對學生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詩意地生活着。”詩意地生活着,是對人間、世界、社會、生活的關懷和懷有美好的願望、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感觸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遠離粗俗、鄙陋、愚鈍,是走向精緻、高雅,聰慧的生活。因此我們要努力做到用詩人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做到語文課堂的外延和生活的內延相結合,學會用詩歌的語言去表現生活,感知生活,哪怕是悲哀、無奈和嘆息,就如《詩經》之《衛風氓》的結尾,女主角面對婚變的痛苦,內心充滿了無奈、寂寞與悲哀,但詩中卻以一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露出人物遭受不幸後無盡的悲苦,耐人尋味。

    教學《衛風氓》這首詩時,我並沒有講解詩歌的最後一小節,而是在點撥、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1--5小節大意的基礎上,給學生設定了兩個外延的問題,進行課堂自由討論:

    1)女主角在經歷了戀愛與婚變後,甚至得不到親人的理解,我們是否能幫她想想解脫的辦法呢?

    2)根據現實生活,試談談你對古代愛情觀、婚姻觀的看法。(對比《我願意是急流》和《致橡樹》二詩。)

    這樣一來,透過對比閱讀和比較古代與現實生活的婚戀觀,一方面引導學生深刻評價女主角在“男尊女卑、三從四德”地時代顯露出來地剛烈個性,一方面巧妙引導學生區分美醜與善惡,並體會到用詩的語言來表達現實生活的感受,更爲直接地、深邃地凸現語文教育的真義--不僅學會知識,更要學會分辨真善美、假醜惡與做人的道理;不僅要體驗作品的情感,更要從中懂得樹立美好的生活觀、人生觀;不僅學習詩歌的思想內容,也學習詩歌的精妙語言。

    我覺得,在詩歌教學中,其蘊涵的理義不僅是多項的,而且是深厚的,我們不可能一一在課堂上闡析。而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的,他們內心有許多你意想不到的靈光;教學課堂外還有更爲廣闊得空間;這都需要教育者去挖掘去發現,我們應該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和自主權,創設課內外或與現實生活相關的知識外延,拓展學生的藝術靈感,拓寬學習渠道,讓學生更自主地更輕鬆更真實地學習語文,並在學習中受到思想品德的薰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既學語文,又學做人。真正做到詩意地活着。

    總而言之,正如著名藝術大師羅丹說的那樣:“動是一切景物的生命。”任何一門藝術,都昭示一種生命的流動,一種動態的旋律,它纔是真正的藝術。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複雜性活動。可以說,語文教學是一門高雅的人類藝術勞動,而語文閱讀教學則是這種藝術活動最集中、最直觀、最本質的反映。我們要讓語文閱讀教學充滿流動美,就勢必要注重優化教學結構的設計以及課堂氛圍的創設、美化教師語言、開拓課內外知識延引,滲透美學教育,從而優化教學藝術,努力提高教學效果,使語文課堂成爲情感美、結構美、語言美的有始有終的生命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