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圓的認識》教案(精選10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圓的認識》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圓的認識》教案(精選10篇)

《圓的認識》教案 篇1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二、教學準備

圓規教具、圓形紙片、正方形紙片

三、教學過程

(一)、源於生活,初步感知

1、舉例圓: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其他哪些物體表面是圓形的?

2、揭示課題:圓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究畫圓

1、感悟畫圓法

A、用鋼筆沿着硬幣外圍畫一圈,畫出一個圓。

B、用三角板上的圓形窟窿畫一個圓。

C、在繩子一端系一支鉛筆,按住繩子一端,也畫出一個圓。

D、用圓規畫出一個標準的圓。

2、動手操作,用圓規畫圓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圓規,是畫不好圓的。可見,圓規是我們畫圓必備的工具。

學生用圓規畫圓,並交流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定長、定點、旋轉一週。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主學習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在準備好的紙上隨意點一個點,用o表示,拿一根長度爲r的細繩子一端固定在o處,一端繞着o畫圓。稱r爲圓的半徑,o爲圓的圓心,透過o的任意一條圓內直線爲圓的直徑d。並透過測量得知d=2r。

2、深化半徑、直徑的特徵。

(1)請同學們在圓紙片上畫出半徑,10秒鐘,看能畫出多少條?直徑呢?

(2)請同學們用直尺量一量畫出的半徑有多少釐米?你發現了什麼?直徑呢?

有無數條半徑;同樣也有無數條直徑。並且所有d=2r。

3、談古論今,感受圓文化

談話: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於圓的精確記載。墨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道:“圓,一中同長也”。學完了今天的知識,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感觸或是想法?

(四)、鞏固知識,深化認知

1、搶答:知道半徑填直徑或知道直徑填半徑。

2、(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 )。

A.半徑長度 B.直徑長度

(2)從圓心到( )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

A.圓心 B.圓外 C.圓上

(3)透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 )叫直徑。

A.直徑 B.線段 C.射線

3、下面的說法對嗎?爲什麼?

(1)直徑的長度一定是半徑長度2倍。

(2)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3)半徑3CM的圓比直徑5CM的圓小。

(4)直徑兩個端點在圓上,所以只要兩個端點在圓上的線段就一定是直徑。 (5)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圓的認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同一個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3、掌握畫圓的方法,會用圓規畫圓。

4、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具學具:8開白紙2張、圓片、硬幣、直尺、圓規、棉線、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目標導學

1、由生活中的現象引發思考

對於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到過圓形?

見過平靜的水面嗎,如果我們從上面往下丟進一顆小石子你會發現了什麼?(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有水紋、圓……)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看書中的圖)你同樣找到圓了嗎?

有人說,因爲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祕。(板書:圓的認識)

2、認定目標

對於圓,你想知道什麼?

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後,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實際操作,初步感知

1、動手操作1:用圓規畫圓。

操作要求:

(1)自己用圓規嘗試畫圓。

(2)同桌兩人交流,說說畫圓的基本方法。

2、全班交流:

(1)誰來說一說用圓規畫圓的方法併到黑板把圓畫出來。

(2)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用圓規畫圓的基本方法:

① 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定長)

② 把有針尖的一隻腳固定在一點上。(定點)

③ 把裝有鉛筆尖的一隻腳旋轉一週,就畫出一個圓。

三、自學交流,理解概念

1、分組自學,認識有關圓的基本概念。

自學提示:

(1) 圓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2) 什麼是圓心?半徑?直徑?用字母怎樣表示?

(3) 在自己畫出的圓中標出半徑、直徑和圓心。

2、分組彙報自學成果。

3、及時練習,鞏固概念的理解。

判斷:在這個圓中,哪些是它的直徑和半徑。(多媒體出示圖。)

四、再次操作,發現規律

1、動手操作2: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圓片、直尺、圓規等,透過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建議:在研究過程中,把小組發現的結論,記錄在學習紙上,一會兒進行交流。

2、小組彙報:

(1)用連一連,畫一畫的方法說明圓有無數條半徑。並透過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得出圓的半徑都相等。

引導思考:這個結論大家覺得對嗎?有補充嗎?

得出:應該說明在同一個圓裏。

(2)在同一個圓裏,直徑有無數條,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3)直徑是半徑的2倍,反過來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

(4)圓的大小和它的半徑有關,半徑越長,圓就越大,半徑越短,圓就越小。

引導思考:圓的大小和它的半徑有關,那它的位置和什麼有關呢?

(5)圓的位置和圓心有關,圓心定哪兒,圓的位置就在哪兒了。

提示:同學們手中如果還有其他的發現,沒來得及展示的,可以下課後將剛纔的發現剪下來,貼到教室後面的數學角上,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分享。

五、數學文化,拓展認知

1、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於圓的精確記載。墨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道:“圓,一中同長也。”所謂一中,就是指一箇中心,也就是圓心。

想一想:那同長又指什麼呢?

這一發現,和剛纔大家的發現怎麼樣?

補充:我國古代這一發現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聽到這裏,同學們感覺如何?

2、《周髀算經》中有這樣一個記載,說“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所謂圓出於方,就是說最初的圓形並不是用現在的這種圓規畫出來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斷地切割而來的。 ……

3、思想教育:看來,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聯繫,我們還能獲得更多有用的資訊。

六、聯繫實際,解釋現象

1、結合生活談一談對圓的認識

平靜的水面丟進石子,蕩起的波紋爲什麼是一個個圓形?現在,你能從數學的角度簡單解釋這一現象了嗎?

啓發:瞧,簡單的自然現象中,有時也蘊含着豐富的數學規律呢。至於其他一些現象中又爲何會出現圓,當中的原因,就留待同學們課後進一步去調查、去研究了。

七、實際運用,解決問題

1、剛纔,大家會用圓規來畫圓,而生活中許多時候都無法用圓規畫圓,比如學校要建一個直徑是10米的圓形花壇,該怎麼辦呢?

2、動手操作3:

小組合作要求: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畫圓。

3、分享各個小組創造出來的畫圓方法。

4、聯繫生活,思想教育

既然不用圓規,我們依然創造出了這麼多畫圓的方法。那麼俗語中爲什麼還會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說法呢?

真沒想到,一條普通的數學規律,經過千年流傳,竟逐漸成爲我們生活中一條重要的人生準則。當然,同學們能夠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繹“沒有規矩,仍成方圓”,足以說明大家不凡的創造力了。

《圓的認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透過摺紙活動,探索並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體會圓的對稱性。

3、在摺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重點

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並體會圓的對稱性。

難點

在摺紙的過程中體會圓的特徵

教具

教學圓規

電化教具

課件

一、 創設情境:

亮亮藉助光盤畫了一個圓,剪出了一個圓紙片,這個圓的圓心在哪裏呢?他很快找出來了。你有辦法找出來嗎?

二、探索活動:

1、引導學生開展摺紙活動,找到圓心。

(1)自己動手找到圓心。

(2)彙報交流找圓心的過程,並說出這樣做的想法。

2、透過摺紙你發現了什麼?理解圓的對稱性。

(1)欣賞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2)再摺紙,體會圓的軸對稱性,畫出圓的對稱軸。

(3)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

3、透過摺紙你還發現了什麼?理解同一個圓裏直徑和半徑的關係。

(1)邊摺紙邊觀察思考同一個圓裏的半徑有什麼特點?

(2)邊摺紙邊觀察思考,同一圓裏的直徑與半徑有什麼關係?

(3)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一個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三、課堂練習。

1、讓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做完後交流彙報。

2、完成練一練進一步鞏固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3、完成填一填

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並試着填一填,有困難的向老師或同桌請教。

彙報交流,說答題根據。

4、完成書後第3題。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本節內容。

學生利用經驗很容易找到圓心,如果讓學生說一說爲什麼對摺再對摺就可以找到圓心學生很難說清楚。教學中透過摺紙觀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彙報,從中進一步理解圓的軸對稱,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

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引導學生對以學過的軸對稱圖形進行整理,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在對比中發現這些軸對稱圖形的不同特點,從而突出圓具有很好的軸對稱性。

多次摺紙的過程中探索,發現,驗證。操作中體會交流,體會圓的特徵,發展空間觀念。

個別學生做試一試的題目會有困難,注意個別指導。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我們的發現

同一個圓裏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同一個圓裏d=2r或r=1/2d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

學生利用經驗很容易找到圓心,如果讓學生說一說爲什麼對摺再對摺就可以找到圓心學生很難說清楚。教學中透過摺紙觀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彙報,從中進一步理解圓的軸對稱,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

《圓的認識》教案 篇4

——圓的認識

教學內容: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組織學生透過畫一畫、折一折、觀察體驗圓的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能力目標:讓學生認識直徑和半徑的關係,能找出圓的對稱軸。

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德育目標讓學生養成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新知的習慣。

教學重點:探索出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徵及關係。

教學難點:透過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課本的情景圖,動物設計的汽車,思考兔博士的問題。

學生回答

師:你想過沒有,車輪爲什麼要做成圓形?車軸又是安裝在哪兒的?又是爲什麼?

生答。

師:這一切,都跟圓的知識有關,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圓(板書:圓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1、師:說說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圓。

生:一些圓形鐘面,鈕釦是圓形的,硬幣是圓形的,球(球是立體圖形,把球從中間剖開得到的剖面纔是圓形。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

師: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古希臘的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2、用一個瓶蓋或圓柱體在紙上描出一個圓,並剪下來。

學生獨立完成。

3按照書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麼發現?

小組同學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進行總結。明確圓是軸對稱圖形,它有無數條對稱軸,同時介紹直徑和半徑。

4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在同一個圓裏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

(3)同一個圓的直徑和半徑有什麼關係?

(4)你還有什麼發現?

師:說說你們小組的發現?

生彙報:

(1)同一個圓裏可以畫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師:有沒有誰有不同意見?

生:沒有。

(師板書:半徑無數條直徑無數條)

(2)師:你們還發現了什麼?

生: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

師:你量出你畫的圓的半徑是多少?其他同學呢?量直徑的同學呢,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師:怎麼不相等?要使半徑都相等,必須加上一個前提條件。(板書:在同一個圓裏與等圓中)(板書:都相等)

(3)你還有什麼發現?

學生彙報,教師適時引導並小結。

(同一個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談話:你能用字母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板書:d=2r,r=d÷2)

《圓的認識》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四年級第一學期第74-76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初步認識圓,知道圓心和半徑及其作用。(2)會正確使用圓規畫圓。

過程與方法:透過實踐操作活動初步認識圓,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發現問題並進行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到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並感受到圓的美。

教學重點:

透過操作和觀察活動初步認識圓。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圓規畫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次性杯子、棋子、線、圖釘、圓規、直尺、鉛筆、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另一個平面圖 形——圓。(出示課題:圓的初步認識)

2、出示: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圓,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生活中的圓。(媒體)

3、舉例:你還在哪些地方看見過圓?(學生介紹)

二、嘗試探索:

剛纔大家舉了很多圓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說明圓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

聯繫。如果請你畫一個圓,你會嗎?請大家用桌上的工具試一試,你能用幾

種方法畫圓?

(一)嘗試用各種工具畫圓,並認識圓心、半徑。

1. 師提供的工具:線、圖釘、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備圓規。

2. 學生嘗試利用各種工具畫圓。

3. 交流畫法:(1)利用圓形物體畫圓

(2)利用線、圖釘畫圓

(3)利用圓規畫圓

4. 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想出了用各種工具來畫圓,畫比較大的圓用第2種方法比較合適,比如體育老師要在操場上畫個圓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出示媒體,

認識圓心和半徑

5. 師利用圖釘、線、粉筆在黑板上示範畫一個圓。(口頭鞏固圓心和半徑)

6. 如果請你在練習本上畫比較小的圓,你認爲用什麼工具畫圓又準確又方便? (用圓規)

(二)嘗試用圓規畫的圓,。

1.介紹畫圓的專用工具圓規:(圓規主要由3部分組成,它有兩個腳,一個是帶針尖的腳,另一個是帶有鉛筆的腳,還有一個把手,用來旋轉的。)

2.學生嘗試用圓規畫圓。

3.交流畫圓的體驗(成功與失敗),同伴互助,使畫圓失敗的同學畫成圓。

4.小組討論用圓規畫圓的`要點。(板書:定點、定長、繞一週)

5.小結:定點就是圓心,出示板書:圓心;定長就是圓的半徑出示:半徑;繞

一週就畫出了一個圓。

(三)嘗試畫半徑是3釐米的圓

1、看視頻

2、學生操作

3、組內互查

(四)探究圓心和半徑的作用

1.出示:想一想:圓心和半徑在圓中有什麼作用?

2.出示同心圓,這兩個圓位置相同嗎?大小呢?爲什麼?

3.出示上下位置半徑相同的兩個圓,這兩個圓呢?

4.出示左右位置半徑不相同的兩個圓,這兩個圓呢?

5.透過觀察你能不能說說圓心、半徑在圓中有什麼作用?(出示板書:決定圓 的位置、決定圓的大小)

(五)質疑

1.透過今天的討論我們初步認識了圓,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把書翻到P.75、P.76。

2.你有什麼問題想提出來和大家討論的嗎?

三、總結:在今天的學習活動中你有什麼收穫呢?出示:中國結,這是什麼?它

既是一種古老的編織藝術,又是吉祥掛飾,你們知道爲什麼人們喜歡用圓形來設計吉祥、喜慶的事物呢?因爲在我國,圓象徵着團圓。

四、拓展階段:

透過今天的學習活動,同學們對圓有了初步的認識。圓不僅在生活中有廣泛的運用,我們還可以用圓設計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出示媒體)彎月、奧運五環、小花,你想不想也來試試!那我們就來試試吧!(可選一個畫,也可自己設計圖案)

同學們很有創意,設計出了許多美麗的圖案。下面我們一起做一個摺紙遊戲,學生操作,把一個圓對摺、對摺、再對摺,你發現了什麼?這些摺痕叫什麼?和圓有着怎樣的關係?和圓有關的知識還有很多,下節課我們再來探究這些問題。

五、板書設計:

圓的初步認識

定點 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定長 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繞一週

《圓的認識》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5~87頁例1、例2,以及隨後的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討論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基本特徵,知道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的含義;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初步認識圓,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遊戲:摸圖形。

出示裝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紙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袋子,裏面裝有很多平面圖形。請一位同學把它們依次摸出來,其他同學一起說出圖形的名稱。

2.出示學生摸出的圓形紙片,指出:這是一個圓形紙片(板書:圓)。圓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徵?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

板書:圓的認識。

二、教學例l

1.提問:你在生活中見過圓嗎?舉例說一說。

學生交流時,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如果學生說的圓形物體就在身邊,可以讓他們指一指物體上的圓;第二,課前要準備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圓形物體或圖片,當學生說到這些物體時,可及時呈現出來;第三,如果學生把球當成了圓,可以透過比較讓他們知道球是立體圖形,而圓是平面圖形。

2.追問:說了這麼多的圓,看了這麼多的圓,大家想不想動手畫一個圓呢?先動腦筋想一想,再用手頭的工具動手畫一畫。

3.學生獨立畫圓。組織交流時,可結合教材所列的畫法,有針對性地介紹一些典型畫法。如果有學生想到了用圓規畫圓,不要急於讓他們說出具體的操作過程。

4.啓發思考:圓和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

《圓的認識》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使學生認識圓,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學難點: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教學準備:課件,白紙,圓規。

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匯入新課。

1,示四驅車,問這是什麼?

2,(課件)出示汽車的圖片,問,你們發現它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

追問:爲什麼車輪都是圓的,如果不是圓的會怎樣?

3,匯入,板題:圓的認識

4,你想了解圓的哪些知識?(學生自由回答)

二,在畫圓的教學活動中探索新知。

1,任意畫圓,體會什麼是圓。

(1)畫一個圓

(2)展示,比較哪個圓,哪個不圓?問:怎麼就畫圓了?

(3)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用圓規畫圓的?

2.用圓規畫圓,理解圓的構成及圓心。

(1)讓學生在白紙的四個角上分別畫一個圓,邊畫邊想:圓是由什麼組成的?(圓周,圓心)

(2)展示(圓的和不圓的對比)說說爲什麼有的同學畫不圓?怎樣就畫圓了?

(3)畫圓時固定的一點誰知道叫什麼?(板書:圓心)

(4)標出你所畫的圓的圓心。

(5)圓心的重要性:你能說說你是怎樣確定圓的位置的?

3,透過畫圓感悟什麼是半徑及特徵。

(1)請你在畫一個比剛纔再大一點的圓,邊畫邊思考:怎麼就比剛纔大一點了?

(2)在圓上表示出圓規兩交叉開的長度。

(3)師:這條線段也有名稱,你能試着給它起個名字嗎?(板:半徑)

(4)請你任選一個圓畫出它的半徑,邊畫邊想:你能畫多少條?你發現了什麼?體會半徑是什麼樣的線段?

(5)彙報追問:你怎麼知道半徑長度都相等的?

(6)判斷,哪條線段是半徑?

(7)討論:什麼叫半徑?(彙報)

(8)再畫一個比剛纔小一點的圓,說說你認爲圓的大小和什麼有關?

4,透過畫圓感悟什麼是直徑及特徵。

(1)課件演示:問:看這兩條半徑怎樣了?

(2)你知道這條線段叫什麼嗎?(板:直徑)

(3)畫一個圓,並畫出它的直徑,邊畫邊想:半徑和直徑有什麼區別?

(4)判斷,哪條線段是直徑?

(5)說說什麼叫直徑?

(6)觀察直徑有什麼特徵?

5,畫一個圓,並畫出一條半徑和一條直徑。

觀察討論:半徑和直徑有什麼關係?(彙報)

三,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說說爲什麼車輪是圓的?

2,馬路上的井蓋爲什麼做成圓的?

四,談談你的收穫。

《圓的認識》教案 篇8

學習內容分析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它是在學生掌握了直線圖形的周長和麪積計算,並且對圓已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透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展了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上來說,也進入了新的領域。因此,透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爲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和圓錐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習者分析

六年級學生有着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但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較低,學生學習水平差距較大,小組合作意識不強。以前學習的長方形、正方形等是直線平面圖形,而圓則是曲線平面圖形,估計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能在同一個圓裏,找出任意的半徑和直徑並且會自主完成已知半徑求直徑或已知直徑求半徑的題目。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能用圓規畫出已知半徑大小的圓或已知直徑大小的圓。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動手操作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作圖能力。

(2)透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能與人合作、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圓的認識,感受到美源於生活,體驗圓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重點:圓的基本特徵及半徑與直徑的相互關係。

解決措施:透過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理解圓的基本特徵及半徑與直徑的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理解用圓規畫圓的原理。

解決措施:透過展示學生用圓規畫出來的圓,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畫得不好看和畫得好看的圓裏面的線段究竟分別有什麼特徵,然後師生共同驗證,讓學生充分理解利用圓規畫圓的原理。

教學設計思路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猜圖形遊戲。

2、對比橢圓和圓。

二、突出主題,探究新知

(一)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

1、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2、練習1、2

(二)小組學習用圓規畫圓

1、介紹用圓規畫圓並認識圓規

2、根據要求學習用圓規畫圓

(1)解釋畫圓的原理。

(2)歸納畫圓的步驟

三、應用特徵,解決問題

(一)判斷題

(二)拓展延伸

四、總結評價

五、作業

依據的理論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學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臺,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這是廣大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基於這樣的認識,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體現以下兩個特點:

1、有機整合教學資源,體現教學設計的實效性。在組織教學過程中,主要透過自學,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圓的基本特徵及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2、能在不斷的設問中,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完之後,我覺得學生能在一個輕鬆快樂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合作探究學習,基本完成了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

本節課成功之處:

一、能在不斷的設問中,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問是一種啓發式教學方法,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啓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課的一開始,我準備了一個猜圖形的遊戲,先由教師說出這個圖形的特徵,學生猜是什麼圖形。接着出示圓讓學生透過摸一摸、想一想圓跟剛纔的圖形有什麼區別?它是由什麼線圍成的?這個環節相信很能吸引學生的參與,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幾何圖形”學習的情境中。接下來教師設問:是不是所有用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都是圓呢?出示一個橢圓和一個圓,問:這個爲什麼不是圓?在探究半徑和直徑的特徵及它們的關係時,我讓學生自主動手畫一畫,量一量,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它們的長度怎樣?猜一猜半徑與直徑的長度有什麼關係?在學生彙報後,教師出示大小不一樣的兩個圓,問:大傢俱看看老師手上的兩個圓,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忙解決,大家願意嗎?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兩倍,對嗎?從而讓學生理解我們在講直徑與半徑的長度關係前必須要講“在同一個圓內”。在學生學習了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後,教師設問:用這個物體畫一個圓是這樣的,假如畫一個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圓,這個物體能做到嗎?讓你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有什麼更好的工具呢?在學生畫好後,展示同學們的作品,拿一幅畫得較標準的和一幅畫得不標準的,進行小組討論:你們認爲哪幅畫得好看呢?爲什麼?

透過這樣的不斷設問,在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學習,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們有效的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把質疑引導的教法和合作探索的學法爲主。

在引導學生理解圓的意義的基礎上,我將課本中圓的特徵這一部分內容留給學生自學探究,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我則真正成爲課堂上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對於圓心——半徑——直徑——半徑與直徑的關係這一系列知識的學習上都體現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看書自學能力,又促進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而在學生自學探究之前,出示自學建議。就打破了過去教師對學生學法的限定,解放了學生的思想,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特點自行決定。

在突破難點這一個部分上,我採用的是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同完成任務,達到共同提高目的。在學生畫好後,展示同學們的作品,拿一幅畫得較標準的和一幅畫得不標準的,進行小組討論:你們認爲哪幅畫得好看呢?爲什麼?提示:請大家猜猜,畫得不好看的圓的所有半徑都相等嗎?畫得好看的圓呢?讓學生理解利用圓規畫圓是利用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也就是在同一個圓裏,所有的半徑都相等這一原理畫圓的。

在上完這節課後,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

1、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機智不夠,對於課堂上動態生成的資訊處理不靈活,給人的感覺是離不開教案,而且還造成前鬆後緊的局面。

2、教師在示範畫圓時,應該設計成畫一個直徑爲10分米的圓,而不是把畫一個直徑爲4釐米的圓放大,這樣就會引起學生表象的錯誤。

3、自己感覺並沒有能利用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進行授課,對於如何讓學生理解用圓規畫圓的原理,教師還是放不開,自己講得地方太多,學生動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少了。

4、在教學用圓規畫圓這個部分顯得有點亂,思路不是很清晰,最好教師能設計幾個問題來解決這一個知識點。這樣就能避免教師講得太多,學生髮揮的空間太少。

總之,我們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多創造寬鬆的教學環境,要充分提供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真正經歷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已親身去感受數學,從而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我將不斷地朝着這個目標努力。

《圓的認識》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及各部分的名稱,會用圓規畫圓,理解並掌握圓心、半徑與圓的位置和圓的大小的關係,掌握半徑與直徑的特徵及關係。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及其空間觀念的建立。

3.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啓蒙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瞭解畫圓的步驟和掌握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瞭解畫圓的步驟和掌握畫圓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匯入

1.請你說出下面各圖形的名稱。

這些都是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它們都是由什麼圍成的?(都是由線段圍成的。)

2.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出示投影片),如硬幣的面、有些鐘錶的面及有些桌子的面都是什麼形的?(圓形)(用抽拉複合投題片抽去實物圖形,剩下圓形。)

3.(電腦屏幕演示)一根繩子,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一個小球,甩一週,小球留下的軌跡就是一個什麼圖形?(圓形)誰來指指屏幕上哪兒是圓形?

教師介紹圓上、圓內、圓外。

4.圓和學過的圖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都是平面圖形;不同點:圓是曲線圍成的圖形。)誰能說一說你周圍的物體上哪裏有圓?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圓的知識。(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藉助工具畫圓,進一步認識圓是由一條封閉曲線圍成的。

(1)用你準備的圓形物體畫一個圓。

(2)說說你是怎樣畫的?(沿着它的周邊畫一圈。)請你用剪子把這個圓剪下來

2.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

(1)認識圓心。

①把你剪的圓對摺,開啟,再換個方向對摺,再開啟,反覆折幾次。折過若干次後,可以發現什麼?小組討論討論。

②這些摺痕相交於圓中心的一點,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畫圓時固定的一點,就叫做圓心。

(2)認識半徑及半徑的特徵。

①請學生在圓上找一點。學生動手:以圓心和圓上找的一點爲端點畫一條線段。

師介紹: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用r表示。這是一條什麼樣的線段?半徑必須具備哪些特徵?(半徑是一條線段,兩個端點分別在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

②請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畫半徑,看誰畫得多。還能畫嗎?這說明了什麼?(半徑有無數條。)

③用尺子量一量這些半徑,你發現了什麼?(同圓或等圓半徑相等。)

(3)認識直徑及其特徵。

①我們把圓對摺時,每條摺痕之間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小組討論討論。(摺痕透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

②我們就把這樣的透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用字母d表示。

追問:直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③想一想:直徑有多少條?你是怎樣發現的?讓學生畫出幾條直徑,並且量一量,你又發現了什麼?(直徑有無數條,同圓或等圓的直徑相等。)

(4)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①透過剛纔的畫一畫,量一量。你除了發現半徑、直徑的特徵外,還發現了什麼?(直徑等於半徑的2倍,或半徑等於直徑的一半。)

②用字母表示上述關係:

③老師拿出一個直徑是40釐米的圓,這個圓大不大?它的半徑與你手中的那個圓的半徑相等嗎?它的半徑是你手中那個圓的直徑的一半嗎?說明了什麼?(圓的特徵及直徑、半徑的關係必須在同一個圓或相等的圓中才存在。)

(5)練習。

(1)課本第108頁的做一做:

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

說明理由。

(2)課本第109頁第3題:填表

(3)課本第109頁第5題:

①指出下邊圓裏的幾條線段中哪一條是直徑。

②量一量這幾條線段的長度,可以知道,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直徑是最( )的一條。

③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

出示投影片。

3.學會用圓規畫圓。

(1)教師拿出一個圓規,提問:誰認識這個工具?(圓規)你知道它是幹什麼用的嗎?

(2)學生初步嘗試畫圓,請你用手中的圓規試着在紙上畫一個圓,你是分幾步畫的?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幫助。

(3)誰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麼畫的?老師按照你說的在黑板上畫一個圓。

一邊畫,一邊歸納畫圓的三個步驟:

① 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什麼?(半徑)

② 把有針尖的一隻腳固定在一點上。

提問:畫圓時固定的一點就是什麼?(圓心)

③ 把裝有鉛筆尖的一隻腳旋轉一週,就可以畫出一個圓。

提醒學生畫圓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 重心應放在有針尖的一腳;

② 兩腳間的距離不準變。

(4)請你按照上面的步驟,在作業本上再畫一個圓。

(5)用圓規畫出半徑爲3釐米的一個圓,並用字母O,r,d分別標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6)看看你在紙上畫的這幾個圓有什麼不同之處?(這幾個圓的位置不同,大小也不相同。)

想一想:圓的位置是由誰決定的?圓的大小又與誰有關係?(圓的位置是由圓心決定的,圓的大小是由圓的半徑決定的。)

板書: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小結:畫圓時應先確定圓心,然後按照指定的半徑長度爲半徑來畫圓。圓的大小取決於半徑的長短,與圓心的位置無關。

(三)課堂總結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許多多實際問題:

日常生活中,爲什麼把車輪都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裏?這是爲什麼?(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車軸應放在圓心的位置,這樣,車輪滾動時,車軸才能保持與地面一樣的距離,從而使車輛行駛平穩。)

(四)佈置作業

《圓的認識》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係。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4.透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經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線繩、圖釘、鉛筆頭、圓規、實物投影儀、計算機軟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我想問一下,大家喜歡動畫片嗎7(喜歡)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一段動畫片,想看嗎?(想)請大家屏幕,(出示課件)這四個小動物在舉行自行車比賽,最後結果怎樣呢?請往下看,現在比賽還沒有結束,你能猜一下,最後誰能得第一?(小狗),爲什麼呢?(因爲小狗的車輪是圓的)。那小白兔的車輪也是圓的,那你爲什麼不說它得第一呢2(因爲小白兔的車輪的車軸沒在中間)那爲什麼車輪做成圓的,車軸裝在中間,跑起來就又快又穩呢?學完這節課,你就會明白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新課教學

1.實物舉例。

一年級的時候,咱們已經初小認識過圓了,誰來說一說,除了車輪是圓的以外,在我們周圍的物體上哪裏還有圓?(學生舉例,可能舉以下實物。)

①硬幣的邊是圓的;②圓桌的邊也是圓的;③有些鐘錶的外形象也是圓的;④咱們研究的都是平面圖形,而足球是一個球體,它不是一個平面圖形,我們以後再研究。剛纔咱們舉出這麼多例子,那到底什麼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圓呢?請大家觀察屏幕,(出示課件)如果我們沿着這些物體的外沿畫下來,就得到了一個圓,大家看明白了嗎?(明白了。)

圓和咱們原來學過的三角形。四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

三角形和四邊形都是由什麼圍成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平面上的直線圖形。而圓是什麼圍成的。(曲線)所以,我們就把圓叫做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2.分組畫圓,初步感知圓的特徵。

對於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特徵,咱們前面已經研究過了。

而作爲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圓來說也有自己的特徵,下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爲了便於咱們研究,咱們先來畫一個圓,大家會畫圓嗎?(會)

誰能到黑板前快速畫一個圓。(評價。你能敢上來畫一個圓,已經很好了,請回。)

看來只用一隻粉筆,是不太容易把圓畫好的,在想畫好,咱們就得藉助工具,下面老師就給你一些工具,開啟信封,看裏面有什麼?(圖釘、線繩、鉛筆頭)注意聽清我的要求:一會咱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最聰明,能用這些工具在最短的時間裏在作業紙上畫出一個圓。開始。(學生畫圓,教師指導。)

我們一起看這幾個組同學畫的,大家評一評,哪個組的同學畫得最好?(由不好到好,依次展出學生畫出的圓。)

大家說,哪一組的同學畫得最好?(第X組)

下面咱就請第X組的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是怎樣做的?怎麼畫得這麼圓?(學生介紹。)

他們想的方法好不好?(好。)你再給大家說一說應應注意些什麼就能把圓畫好。(①固定好圖釘不能動;②線繩隨時拉緊。)

大家明白了嗎?(明白了)其他組的同學說一下,你們是怎樣畫的?

(①繫繩的方法不同;②不轉動繩,轉紙。)

我這裏也有三樣工具,下面我就用剛纔那位同學的方法,也畫一個圓。

(師畫圓。)

怎麼樣,我畫的圓好不好?

我想只要注意兩點就可以把圓畫好。一是圖釘固定的這一點不能動;二是線繩必須始終拉緊。

3.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

圖釘固定的這一點我們就把它叫做圓心,也就是圓中心的一點,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書:圓心O)

我們還知道畫圓時,線繩必須得拉緊,也就是粉筆無論旋轉到什麼位置,線繩的長度變不變?(不變。)

由此,可以看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

現在我沿着線繩用尺子畫出一條線段,也就是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一條線段。像這樣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誰來說一下什麼叫半徑?(學生回答。)

標籤:精選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