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會滾的玩具》教案

《會滾的玩具》教案1

課題:會滾的玩具(人教版小學美術實驗教材第一冊第17課)

《會滾的玩具》教案

課型:設計應用與綜合探索會滾的玩具

年級:一年級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滾動玩具的特點。會滾的玩具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折、剪、貼、畫等動手能力。

3.任感目標: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的意識。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滾的玩具

教學重點:合理選用廢舊材料,表現滾動玩具細節部分。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自選材料、自籌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如何設計造型的方式。

教學準備

(學生)易拉罐、紙碟、吸管、厚質紙、剪刀、雙面膠、彩筆等;

教師)各種類型玩具、課件、範作。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老師很想知道,你們平時最喜歡什麼樣的玩具?能不能告訴老師?(生答:略)那麼,你們想知道老師小時候最喜歡什麼樣的玩具嗎?請看(課件演示:畫面中散亂的瓶子、圓蓋、紙張,乒乓球,在短促的音樂聲中組成一個會滾動的人物造型玩具),能說出它與你們所玩的玩具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生答:略)它又有什麼特點?(生答:略)對了,我們只要動動腦筋,可以運用各種不同的廢舊材料,自己製作出各種不同的會滾動的玩具。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剪剪、貼貼、畫畫,製作會滾動的小玩具。(出示課題)

二、合理選材,啓發想像

1.出示不同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啓發大膽想像。

(1)老師這裏有很多紙碟、吸管、厚質紙、彩紙,你們能不能幫老師出出主意,看看這些材料可以做什麼樣的玩具?(指生回答)

(2)教師啓發學生想像圓形的紙碟像什麼?吸管又可以用來做什麼?剩下的彩紙又可以用來做什麼?(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原來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圓形廢舊材料,可以製作出各種不同的會滾動的玩具)

(3)教師依據學生想法,演示在兩個圓形紙碟中間插入一根吸管進行連接,形成一個“車輪”,然後用彩筆在厚質紙上畫出猴子的形象,用剪刀剪出外形,用雙面膠粘貼在吸管表面,彩紙碎片裝飾圓形紙碟。製作出一個“猴子翻筋斗” 的會滾的玩具。

2.課件演示範例,引導學生欣賞,拓寬想像空間。

(l)請學生說一說,課本中,小朋友製作了哪些玩具,用了哪些材料?

(2)教師讓學生簡單介紹每種滾動玩具的製作方法。

(3)你們桌上也有許多材料,請同學們動動腦筋,想一想,看看你們所帶來的材料可以做些什麼樣的滾動玩具?(分組討論,同組互說想法。引導學生討論得出: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廢舊材質,製作出各種不同造型的滾動玩具。)

三、交代要求,設計製作

1.根據學生所選材料,提問、啓發、示範(教師和學生)講解,得出:可以用剪、貼、畫等各種方法制作玩具。

2.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好嗎?(引導學生將自己製作的玩具取名。)

3.你們覺得是不是很有意思?是不是很想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今天的作業要求(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作業要求:合理選材,大膽想像,構思巧妙,富有創意。

4.學生練習,教師適時展評指導(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展示“玩具”,總結評價

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展示比賽,看一看誰的玩具做得新穎、奇特、精細、動的靈活,就止誰代表本組上臺展示。

1.你覺得這些會滾的玩具中哪一個最有意思?爲什麼?

2.誰願意爲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玩具?說說你認爲最成功的地方?

如果再做一次,你準備在哪些地方進行改進?

3.教師及時鼓勵有點滴進步的每個學生,同時提出要求,促進發展。

五、課堂小結,延伸活動

這節課,大家能積極地開動腦筋,發揮聰明才智,展開大膽想像,用平常的一些廢舊材料製作出了一件件有趣的會滾動的玩具,同學們想一想,利用這些廢舊材料還可以做什麼東西?(生答:略)說得太好了,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人。

活動延伸:

1.引導學生繼續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創造粘貼活動,發揮學生潛能。

2.請家長協助學生蒐集、使用廢舊物並與孩子一同製作。

《會滾的玩具》教案2

課題:會滾的玩具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主要是引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動的簡易玩具在遊戲式的活動中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瞭解會滾的玩具的特點。

2、指導學生採用繪製、剪貼等多種方式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設計和製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合理選用廢舊材料,表現會滾的玩具的細節部分。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選材料、自籌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設計造型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課前準備易拉罐、塑料小瓶、彩色紙等材料,演示操作的各種繪畫製作工具及示範作品。

2、學生準備紙盒、小瓶、罐等材料,水彩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繪畫製作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階段:

在講臺與學生課桌間用kt板設定一道斜坡,展示一些會滾的玩具。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在展示一些滾不好的玩具時,請學生思考爲什麼它們滾不好?

而示範的玩具爲什麼滾的好,可以讓學生上來拿着比較一下。

二、發展階段:

教師以清晰的演示,說明幾種有代表性的瓶、罐、紙筒等材料製成會滾動的玩具的具體方法與步驟。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材料,透過想象與構思,設計並製作出一個會滾的小玩具。

採用畫、撕、剪、貼等造型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大膽、自由的創造。

引導學生想方設法突破單純用繪畫裝飾的形式,將繪畫與紙工製作或其他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三、遊戲:

作業完成後到斜坡處滾滾試試,看誰做的又漂亮,滾的又快、又好。

說一說:

1、你感覺這些玩具中哪一個最有意思?爲什麼?

2、誰願意爲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玩具?介紹一下自己認爲最成功的地方。

如果再做一次,你準備在哪些地方進行改進?

教師及時鼓勵有點滴進步的學生同時提出發展要求。

四、收拾與整理。

課後拓展:

讓學生回家後進一步提高“會滾的玩具”的設計創意。

札記:

學生尋找的會滾的材料中有的雖然是圓柱形的,但材質卻太軟,在經過學生的小手又畫、又做的過程後便揉搓的不像樣了,滾起來歪歪扭扭。

所以在選材上應提醒學生儘量選用硬一些的材料,如果實在要用較軟的材料,也要在製作時輕一點,儘量不破壞材料原有的形狀。

《會滾的玩具》教案3

課程標準: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 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的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造 型活動的樂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積極參與製作表現的想法。

教學重點:

滾動玩具的製作方法。

解決策略:

師出示範作講解。

教學難點:

設計動物的形狀。

解決策略:

啓發學生回憶都見過什麼動物。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學內容

執教者修訂欄。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

1、出示範作進行滾動遊戲,激發學生興趣。

2、說一說這些玩具是怎樣製成的。(讓學生自學書上的製作示意圖)

三、指導學生製作滾動玩具

1、設計一隻熊貓形象,並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畫法。

2、把熊貓的形象剪下。

3、把熊貓的形象貼在圓柱上。(腿部貼住,頭部豎起)

四、指導學生遊戲

往盒子裏灌進一些沙子,滾動時可以聽到"沙沙"的響聲。(注意沙子不要灌滿,否則聽不到響聲)。

五、啓發學生製作其它滾動玩具

1、回顧滾動玩具的製作方法。

2、學生設計其它形象(人物或動物)製作滾動玩具。

六、作業評析。

評析標準:滾動玩具的製作方法正確,形象設計生動。

作業設計:

選用廢舊材料、厚紙,製作一個會滾的玩具。

 板書設計:

17《會滾的玩具》

本課所需材料和資源

白卡紙、彩色水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圓柱體。

媒體使用方式及教學中的作用

圖片 提供示範,正確操作 欣賞審美,陶冶情操

《會滾的玩具》教案4

教學設想: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冊第17課的內容。對於小學生說,玩具是他們的親密的夥伴,可以分享他們的快樂,引發他們的想象。透過對玩具的欣賞、交流、評價和表現,引導學生從參與、表現、創造的角度做玩具,從藝術要素、藝術形式方面感受美並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從中受到教育,養成一個講衛生,不要隨地亂丟的好習慣。本課需1課時。

教學目標:

1、用自己製作的方式,表現玩具的形、色、質。

2、在活動當中體驗遊戲的快樂,學會用不同的材料畫畫、剪剪自己喜歡的會滾的玩具,從中學會交流。

教學流程:

●欣賞:從對日常生活的認識轉入到對藝術的學習,老師將事先做好的各種各樣形狀的玩具《熊貓》、《獅子》等選出一種放在展臺上。師可準備一些問題,如:“剛剛看到作品,你有什麼樣的感受?你看到了什麼?”(其中一個同學說:“我看到它是用一個健力寶盒子和一張熊貓照片做成的。”)接着,老師一一展示用(紙、球、輪子)等不同材料做的滾動玩具,欣賞完之後,找幾名同學上臺親手拿着看看它到底是怎樣做的。

●分析:師可準備一個問題:“我們平時喝完的飲料盒、廢紙是怎樣處理的呢?”帶着問題討論這些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藝術家使用了哪些表現手法。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要儘可能分析細緻,照顧到每個同學。

●玩玩:把玩具依次排列起來,讓學生玩一玩有趣的玩具,並且用簡單的語言說說這個玩具的特點。

●繪畫:每人畫一幅最喜歡的畫(單個或成組),爲了使畫面效果生動,可讓學生在不同的材料上作畫,必須是厚質紙。

●剪剪:把自己畫好的圖案用剪刀剪下來,注意安全。

●製作:把能滾動的工具繪出圖案,根據準備材料的不同進行組合。(四人一組)

●評價:展示學生的作品,師生一起分享創作的喜悅,和同學說說自己設計的想法和創作的體會。

教學反思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會多種多樣,師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生髮出新的教學環節。例如:當教師讓學生把自己做好的玩具與別人互相交流玩時,然後讓小組推薦出最優秀的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看,併發獎品。老師發現有一個同學上課不高興,原來是沒有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時,教師及時把握這個契機,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並靈活地調整了評價的方法(師本來是想讓學生推薦小組最優秀的作品,不能面向所有同學;此時老師在全班同學中說,沒有推薦的這幾位同學也做的.不錯,那麼,把你們親手做的作品當禮物送給爸爸媽媽,他們一定會贊成你做的好,並藉此機會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

除此之外,本課在創設情境進還可以有以下多種選擇。

●創設情境一:每位學生拿着自己做好的滾動玩具,互相講解自己是怎樣做的,交換玩一玩。

●創設情境二:全班同學的玩具都擺在一起,做比賽遊戲,看誰做的滾動玩具滾的又遠又快。

●創設情境三:課上完之後,讓學生對如何保護環境衛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最後總結。

附玩具圖片:

教案點評:

本案例充分體現了“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這一美術教學的原則,以各種豐富的活動方式設計教學內容,貼進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感興趣的事物,有利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性和個性的張揚,緊緊圍繞着一個:“玩”字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體現了“在玩中學”的意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創設情境,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緊密聯繫在一起,激發學生大膽地進行探險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知識和技能,能幫助我們美化生活,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同時孩子們透過課堂上的交流和學習,還增長了知識,集體意識有所增強。如果課堂伴有遊戲,伴有詼諧的話語,課堂教學效果會更好。

《會滾的玩具》教案5

教學理論依據:

生活中有許多會滾動的物體。它們給幼兒帶來了驚喜,令幼兒着迷,引起幼兒的遐想!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對滾動現象特別感興趣。本次活動我選擇了會滾動的物體作爲幼兒科學教育內容,以奇妙的骨碌碌王國之旅爲主線索,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在玩玩樂樂中探索簡單的科學道理,體驗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樂趣。

實施策略:

操作法、觀察法、比較法、遊戲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滾動玩具,樂意玩滾動玩具。

2、願意和小夥伴一起玩,體驗玩滾動玩具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柱形的玩具、輪子玩具、球狀物、玩具車、各種形狀的積木、鱷魚教具、輪胎、顏料等

活動重難點:

認識各種滾動玩具,樂意玩滾動玩具。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骨碌碌王國玩,那裏的所有東西都會滾動,孩子們開起我們小汽車出發吧!

二、融入情境,認識並樂意玩滾動玩具

1.骨碌碌玩具店

認識各種滾動玩具,並滾動着玩。

教師小結:圓形的東西都會滾動。

2.好吃的骨碌碌

引導幼兒找出會滾動的物品,並能近距離滾向目標

小結:圓形的東西會滾動,有尖尖角的東西不會滾動。

3.大家一起骨碌碌

讓報紙球在“悠悠牀”上滾動,體驗滾動帶來的快樂。

三、體驗成功,結束活動

大家將合作的作品一起骨碌碌滾動起來,退出活動室。

教師評課記錄:

魏**:將教育活動融到情境中,並自始至終全都貫穿此情景,我覺得是這節課很大的一個亮點,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林**:本節科學活動符合小班年齡特點,讓孩子們在操作中瞭解到滾動的現象,符合科學活動“做中學”的理念。

孫**:用報紙球在布上滾動環節總是覺得有些欠妥當,是不是該把報紙球改爲其他能滾動的物體呢?

田**:我覺得在孩子自由探索環節老師收的有些緊,是不是應該投放更多元的物體,比如多種形狀的供幼兒自由選擇、排除?

標籤:教案 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