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力在哪裏說課稿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力在哪裏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力在哪裏說課稿

說課內容: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中的第一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力的作用效果來確認力的普遍存在,知道力是無形的。

2、知道力對物體運動狀態和物體形狀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透過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是無形的,並且無處不在。

2、透過一系列活動,探究力對物體運動和形狀的影響。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並從中體驗和感受到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由於力是無形的,我們只能從力作用到物體上的效果來認識力,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抽象,難理解,所以富老師把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對物體的影響做爲本課的重點;而透過一系列活動,探究力對物體運動和形狀的影響作爲本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

橡皮泥、小車、礦泉水瓶子、彈簧、橡皮筋、棋子、花生、鐵絲

課時準備:在清楚感受到力的存在的`基礎上,認識到力有大小、方向,從而爲後面的四課學習降低難度,打好基礎。基於這個考慮,富老師把教材內容分成了兩課時,第一課時研究力的普遍存在和力對物體運動、形狀的影響;第二課時研究力的大小、方向,詳細研究用彈簧秤精確測量力大小的方法。本課進行第一課時,共分爲五大環節,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積極的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動手操作比較到位,這充分體現在對科學學習的平時教學中和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上。

教學思路:

首先透過玩具風車來引入課題,讓學生理解力是無形的,我們只能感受道理的存在。接下來透過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力的存在認識到力是無處不在的。在感受力的過程中滲透力對物體運動、形狀的影響。最後進行總結,讓學生繼續研究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首先從學生感興趣的玩具風車來引入課題,,然後提問:“你能讓這個風車轉動起來嗎?剛纔同學們都談到了“力”,力是什麼?在哪裏呢?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力的問題。”引入課題。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從兒童的興趣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的的慾望,爲進一步認識發現有關力的科學規律做好鋪墊。

二、尋找力,體驗力的普遍存在。

有效的教學應該是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給學生提供進行充分科學實踐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提高科學學習的能力。

本節課匯入課題後,教師恰當地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有關力的存在,進而使學生感受到力是無形的,力無處不在。

這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感受科學知識的存在。

三、體驗力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

玩小汽車是學生們非常喜歡的遊戲,而小汽車是城市孩子非常容易找到的玩具。爲此富教師先讓學生思考怎樣使小汽車動起來?動得快點或停下來,或者讓它拐彎呢?再讓學生動手玩一玩。在玩的過程中尋找規律,作好記錄。創設這樣的情境的意圖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生對於抽象的力概念難以理解,讓學生在遊戲過程中,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速度和運動方向。

四、研究力對物體形狀的影響

爲了研究力對物體形狀的影響,課文是從玩橡皮泥入手。玩橡皮泥也是同學們感興趣的遊戲。要求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創設作品主題,然後進行操作,觀察橡皮泥會發生什麼變化?

這裏設計的意圖是爲了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作爲一節科學探究活動課,着眼於透過學生的實踐探索,從而發現問題,明確力對物體的形狀產生影響,從課堂教學的過程來看,學生的研究非常有成效,在活動中表現了他們應有的創新性,學生的活動非常投入。由此可見,在科學教學中進行實驗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帶着問題進入實驗過程,讓學生享受解決問題的快樂。

最後進行總結,今天我們透過觀察和實際體驗,還真的發現了力的不少的祕密呢!其實,力還有許多祕密,下一節我們繼續研究有關力的問題。

本節課教師在學生探究活動前注意引導學生思考,並要求認真做好記錄,使學生的活動目標明確,提高了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標籤: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