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通用10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搖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通用10篇)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搖籃

活動目標:

學習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物。

活動準備:

1、掛圖:四幅。

2、布娃娃。

3、音樂:搖籃曲。

4、頭飾;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播放《搖籃曲》,教師抱着娃娃做睡覺動作。

二、初步感知詩歌

過渡語: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搖籃嗎?(原來有很多東西可以當搖籃,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詩歌,請小朋友們仔細聽一聽,詩歌裏有哪些是搖籃。

①、教師配樂朗讀。(配樂)

②、教師結合圖片再次朗讀

師: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那我們再來聽聽詩歌裏到底有哪些搖籃,搖籃裏有哪些小寶寶?(出示圖片:邊讀邊操作圖片。)

提問:詩歌裏到底有哪些搖籃,搖籃裏有哪些小寶寶?

三、進一步感知、理解詩歌內容

①、提問:爲什麼說藍天是搖籃?(因爲藍天很大……)

小結:藍天很大,還有白雲,星寶寶睡在裏面很舒服,很溫暖。

②、提問:大海這個搖籃裏睡着誰呀?(魚寶寶)浪花是怎麼搖的?

③、提問:花寶寶睡在哪個搖籃裏?(花園)

④、師:媽媽是手是搖籃,搖着小寶寶,爲什麼小寶寶睡着了。

四、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地朗讀詩歌。

活動分析:在詩歌創編中,原有環節中小圖片的使用可以幫幼兒突破創編詩歌的困難,但有一些限制幼兒的思維。欣賞詩歌的次數略有欠缺,沒有充分發揮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創編環節的時間把握稍顯不足,使幼兒的創編活動不夠盡興。特別是仿編詩歌的第三句較難,有的忘了編,有的不知添加什麼才能使搖籃搖起來。

作爲老師的我也不能很廣闊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數活潑的小朋友創編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編詩歌的第三句是難點,這和孩子本身的經驗不足有關,在上這節課時,可多觀察、多引導幼兒去學習。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2、在理解、掌握詩歌的基礎上,學習仿編詩歌。

3、感受詩歌裏寧靜、溫馨的感覺,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準備:

《搖籃曲》音樂、搖籃一個、娃娃一個、圖片四幅。

活動過程:

1、出示搖籃,播放搖籃曲。

“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教師輕輕地搖着搖籃)聽着優美的搖籃曲,小寶寶躺在搖籃裏睡着了。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搖籃,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吧!請聽詩歌:《搖籃》。”

2、教師配樂朗誦,完整欣賞詩歌。

(1)你聽了詩歌感覺怎樣?

(2)詩歌裏有哪些搖籃?搖的都是誰?(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語言來回答。)

3、出示第一幅圖片,教師朗誦第一段。

提問:星寶寶是怎樣睡着的?(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

爲什麼白雲要輕輕的飄?(情感滲透)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朗誦一遍。

4、出示二、三圖片

“魚寶寶、花寶寶和小寶寶是怎樣睡的?”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語言說一說。

5、出示圖片四,引導幼兒創編。

師:看到圖片你想到了什麼?能不能自己來創編詩歌?(引導幼兒嘗試看圖創編)

6、請幼兒跟老師一起看圖完整地朗誦詩歌。

“你最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爲什麼?”

7、師:“多美的詩歌呀,我們一起伴着優美的音樂來朗誦一遍,邊朗誦邊加上優美的動作,看誰的動作最美。”

8、幼兒創編詩歌。

“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搖籃?我們幫忙找一找,再用詩歌中那樣美的語言說出來好嗎?”(幼兒分組交流討論)

9、師:“我們給這麼多小動物、植物找到了溫暖的搖籃,大自然變得那麼溫暖,生活變得多麼美好!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把創編的詩歌朗誦給它們聽好嗎?”

活動延伸:

幼兒將創編的詩歌畫出來。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新學期開始了,天氣也暖和了,孩子們發現天氣和校園裏發生了一些變化,透過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和讓孩子朗讀《春天》這首詩歌,讓他們瞭解春天來了,激發孩子們熱愛春天情感,愛護校園花草樹木的習慣。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表現詩歌美好的意境。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布娃娃和搖籃各一個。

2、音樂《搖籃曲》。

3、圖片:藍天、星星、大海、小魚、花園。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欣賞《搖籃曲》,引出活動。

教師播放《搖籃曲》音樂,引導幼兒感受《搖籃曲》優美、溫馨的意境。

師:聽了這首樂曲,你想做什麼?

教師出示小搖籃,並請一位幼兒上來搖搖籃,鼓勵其他幼兒用自己的手臂當搖籃,隨着音樂搖娃娃睡覺。

師:小牀是搖籃,搖着布娃娃,小牀輕輕推,布娃娃睡着了。下面老師給大家朗誦一首詩歌《搖籃》。

2、引導幼兒學習詩歌《搖籃》。

師:詩歌裏有哪些搖籃?搖籃裏有哪些小寶寶?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並鼓勵幼兒和自己一起朗誦詩歌。

3、教師提問,幫助幼兒感知、理解詩歌內容。

師:爲什麼說藍天是搖籃?

爲什麼說大海是搖籃?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朗誦詩歌《搖籃》。

4、啓發幼兒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

師:在藍天這個大搖籃裏,除了搖着星寶寶,還搖着誰呢?

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在圖片旁邊添畫相應的內容,然後帶領幼兒根據詩歌原有的結構,仿編詩歌的第一段。

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仿編每二段、第三段。

師帶領幼兒完整地朗誦仿編的詩歌。

5、配樂朗誦詩歌《搖籃》

再次播放《搖籃曲》音樂,教師指着黑板上的圖,引導幼兒隨音樂完整地朗誦原文和仿編的詩歌。

活動反思:

1、《搖籃》是一首經典的、優秀的兒童詩歌,它以幼兒的眼睛來描述“搖籃”,簡潔明瞭的語言將“搖籃”與“寶寶”的關係

表達出來,既能讓人感受到詩歌的韻律美,又極富畫面感,讓人浮想聯翩,整首詩歌洋溢着濃濃的愛意,是一篇有較高文學價值的幼兒作品。

2、本次活動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賞感受;第二部分是學習理解;第三部分是嘗試創編。重點是理解,難點是創編。爲了能讓幼兒充分感受詩歌優美、溫馨的意境,我採用了兩個手段,先是讓幼兒聽《搖籃曲》,讓幼兒在音樂中體味。其次是適當的體驗,我讓幼兒用自己的手擘來當搖籃,跟隨音樂來搖晃,體驗媽媽哄寶寶入睡的溫馨。在此基礎上,利用直觀的畫面和針對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最後又透過先部分後整體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創編詩歌,這樣解除了難點,同時也達成了目標。整個活動中,我還將詩歌朗誦貫穿始終,每一部分都能聽到詩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潛移默化中將溫馨的意境傳遞給了幼兒。

3、從幼兒參與程度來年,整節活動幼兒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參與點也比較多,特別是在創編部分,大家聯想的比較豐富,創編的詩歌也有好幾個版本,可以說還是比較成功的。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激發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學習按照兒歌的語言格式仿編兒歌。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搖籃曲》

三、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激發興趣

1)出示搖籃,

師:看,這是什麼?

你睡過嗎?睡在裏面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軟軟的、暖暖的,睡在裏面真舒服啊)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詩歌《搖籃》,我們一起看看吧

2、欣賞課件,理解詩歌

1)欣賞無聲課件

師: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完整欣賞詩歌(有聲)

師:這些畫面裏還藏着一首好聽的詩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你們聽到哪些好聽的話,能用詩歌裏的話來說一說嗎?

3)觀看課件,分段理解詩歌

(1)藍天是誰的搖籃?爲什麼是星星的搖籃?星星是怎樣睡着的?

(2)大海是誰的搖籃?爲什麼是魚寶寶的搖籃?誰來搖魚寶寶的?

(3)花園又是誰的搖籃?爲什麼花是花園的寶寶呢?花寶寶又是怎麼睡着的?

(4)媽媽的手是誰的搖籃?寶寶是怎麼睡着的?

3、誦讀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師:詩歌中爲什麼白雲、浪花、風、歌兒都要輕輕地呢?

那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朗誦呢?

(引導幼兒用輕輕地、好聽的聲音朗誦詩歌。)

4、表演詩歌

師:這麼美的詩歌,如果配上動作更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5、發展想象,仿編詩歌

師:小朋友,在自然中有許多像藍天、大海、花園這樣的搖籃,搖着她們的寶寶,請你們想一想,還有誰睡在什麼樣的搖籃裏呢?

幼兒自由討論仿編,要求幼兒用詩歌中的話說一說。

6、結束

寶寶們在搖籃裏睡得真舒服呀,讓我們輕輕悄悄地站起來,讓他們美美的睡一覺吧。

教學反思

在我園的教研課上曾經把語言領域的詩歌活動提出來做過探討,老師們都覺得古詩、散文、詩歌教學對幼兒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主要是要理內容、體會意境,在理解、體會的基礎上才談得上仿編、創編。詩歌“搖籃”是我在我園上過的一堂公開課,所以是自己實際操作過的,感悟和體會也比較多一些。總的來說效果還是比較好,對自己語言的組織呀,提問的準確上性呀還是比較滿意。覺得幼兒在我語言的引導下自主發展的空間還是比較大,思維也比較活躍,活動性也比較強,孩子比較感興趣。只是在與幼兒互動時感覺自己對幼兒關注全體還不夠,同一個幼兒請幾次來回答問題的情況稍微多了一點;還有就是覺得自己的教育機智和臨時的應變能力還比較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地調整,以期服務教學目標,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還有些一味地想從幼兒那裏得到自己教學活動設計中想得到的答案,違背了“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還應多從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來設計和考慮,運用正確的教學理論,採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做到最大化地發展幼兒。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寧靜、溫馨的意境,激發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2、理解兒歌搖籃的內容,嘗試有感情地誦讀搖籃。

3、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想象並進行創編。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大膽想象,嘗試講述兒歌的不同發展。

活動重點:

瞭解兒歌內容,嘗試有感情地誦讀兒歌。

活動難點:

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想象並進行創編。

活動準備:

1、《搖籃》flash動畫,《搖籃曲》音樂。

2、一張搖籃圖片,四幅自制教學掛圖。

3、創編時所用圖片:鳥寶寶,龜寶寶、熊寶寶、蝴蝶寶寶等。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1、老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新朋友,孩子們快來看看,是誰呀?

寶貝們好!我的名字叫搖籃。你們認識我了嗎?

師:搖籃有什麼用呢?

師:搖籃是小寶寶的牀,睡在裏面有什麼感覺呢?

2、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首關於《搖籃》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二、欣賞詩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賞(教師朗誦,引人入境)

提問:

(1)兒歌的名字是什麼?

(2)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

師:兒歌裏還有些什麼呢?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聽一聽。哪些是搖籃?她們又是誰的搖籃呢?

2、第二遍欣賞(播放課件flash,整體感知)

提問:

(1)師:誰來說一說哪些是搖籃?(提示幼兒用詩歌中這樣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師:想一想藍天是搖籃,搖着誰呀?大海是搖籃,她的寶寶呢?

3、第三遍欣賞(圖文結合,分段理解)

孩子們說得可真棒!搖籃媽媽聽到了可高興了,瞧:她帶着自己的寶寶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教師此時將教學掛圖輕輕地推到前方)

(1)師:看誰的小眼睛最明亮?先來看第一幅圖吧!你看到了什麼?

師:哦!白雲在做什麼?你能用動作表演一下嗎?

(2)師:你演的可真好!我們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懷抱中有誰呢?師:好的,浪花在做什麼?一起做一下這個動作吧!

(3)師:恩,孩子們表演得真不錯!再來看一下第三幅圖中又有誰呢?

師:看風兒在做什麼?花寶寶呢?

(4)師:花寶寶睡着了,我們可愛的小寶寶呢?

師:他是怎樣睡着的?

三、誦讀詩歌,加深理解。

1、隨文劃指誦讀

師:寶寶們都睡着了,我們不能把他們吵醒,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朗誦呢?”

師:那我們就用輕輕的、美美的聲音來讀讀這首詩歌吧!孩子們,伸出你們右手食指和老師一起劃指讀一讀吧!此時你們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寶寶,準備好了嗎?

2、師幼合作誦讀

師:這麼美的詩歌,我們一起再合作讀一讀吧!我讀前半句,你們接讀後半句。看好老師的手勢,比比哪一小組接讀的好哦!

3、幼兒接龍朗讀

師:誰願意展示你的聲音?好的,請4名幼兒接龍朗讀。

4、師幼配樂同誦

師:孩子們讀得真好,我也想讀一讀了,讓我們隨着音樂再來美美地讀讀吧!

四、展開想象,創編兒歌。

1、示範引導創編

師:你們朗讀的聲音可真好聽!瞧,都把螃蟹寶寶吸引來了!螃蟹寶寶的搖籃在哪裏?我想到一首詩歌了,你聽:海灘是搖籃,搖着蟹寶寶,海風輕輕吹,蟹寶寶睡着了。

2、幼兒分組創編

師:我當上了小詩人,你們呢?想不想當小詩人?好,趕快把你們桌下的寶寶們請出來吧!你也來用詩兒歌中那樣美的語言說一說吧!還可以將你編的詩歌說給同伴聽。

3、幼兒集體交流。

五、總結評價,情感提升。

1、師:這些小詩人編得真好聽!老師把它們串在了一起,你們想不想聽聽我們創編的詩歌呢?

大樹是搖籃,搖着鳥寶寶,樹葉沙沙響,鳥寶寶睡着了。

沙灘是搖籃,搖着龜寶寶,溫度悄悄升,龜寶寶睡着了。

草地是搖籃,搖着兔寶寶,草兒輕輕動,兔寶寶睡着了。

花兒是搖籃,搖着蝴蝶寶寶,風兒輕輕吹,蝴蝶寶寶睡着了。

2、師:這真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啊!孩子們,你們真棒!今天不僅幫小寶寶找到了搖籃,還當上了小詩人,編出了好聽的詩歌。你們高興嗎?

其實,在大自然裏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寶寶,他們的搖籃在哪呢?細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優美的語言,掌握詩歌中的動詞:搖飄翻吹唱睡

2、感受世界理解詩歌內容並能繼續創編

活動準備:

掛圖、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匯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好看的圖片你們想看嗎?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都畫了什麼!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掛圖“第一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啓發他們想象“藍天很大很大像是搖籃,而星星很小很小,像是寶寶”

並欣賞詩歌第一段

2、依次觀看圖畫的以下三個圖片,並依次欣賞詩歌的二、三、四段

3、對詩歌進行一遍完整的欣賞,講解如何欣賞提示幼兒可以張開小嘴、跟着一起說

讓幼兒根據理解的詩歌內容自行創編動作

提問幼兒:“這首詩歌好聽嗎?你們喜歡嗎?這麼美的詩歌你們聽時心裏怎麼樣”

讓幼兒談談感受,如:安靜、舒服、溫暖等。

4、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朗誦詩歌幼兒邊聽邊想象是個情景。

5、提問講解:

(1)講解詩歌將自然界中相關聯的事物大的比做搖籃,小的比做寶寶。

(2)“藍天真的會搖嗎?花園真的會搖嗎?可是詩歌卻把他們說的想我們人一樣,可以做出動作來,所以聽起來覺得特別有意識。”(滲透比擬手法)

6、爲這首詩歌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分組討論想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那些事相關在一起的,一個大一個小,可以比作搖籃和寶寶。

(教師分組進行指導適當藉助圖片啓發幼兒,如:小河是搖籃,蝌蚪是寶寶。樹是搖籃,葉子是寶寶等)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能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2.學習詞語:搖籃、飄、翻、吹。

3.引導幼兒感受詩歌溫馨優美的意境。

活動準備:

布娃娃、《搖籃曲》的錄音、圖卡、課件。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

感受詩歌溫馨優美的意境。

活動過程:

一、欣賞《搖籃曲》的錄音,引出活動。

1.播放錄音,感受詩歌溫馨優美的意境。

提問:“聽了這首詩歌,你想做什麼?”

2.教師出示娃娃家的布娃娃,請幾個幼兒表演哄寶寶睡覺。

二、學習詩歌《搖籃》。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搖籃》。

提問:詩歌裏有哪些搖籃?

搖籃裏有哪些寶寶?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

三、透過提問,幫助幼兒感知,理解詩歌內容。

1.爲什麼說藍天是搖籃?爲什麼星寶寶不是搖籃?

2.爲什麼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是搖籃?幫助幼兒理解詞語。

3.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

4.教師帶領幼兒看圖譜、課件完整地朗誦詩歌。

四、透過各種方式練習朗誦詩歌。

五、播放《搖籃曲》的錄音,幼兒朗誦詩歌,體驗文學美。

附詩歌:

搖 籃

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

大海是搖籃,搖着魚寶寶,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着了。

花園是搖籃,搖着花寶寶,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着了。

媽媽的手是搖籃,搖着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着了。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搖籃》是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大班上冊主題二中的一節教育活動,這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用清新的語言描繪了四幅寧靜溫馨的畫面。詩的最後一句轉向媽媽和寶寶,會喚起幼兒對母親的情感,讓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誰是搖籃?搖的是誰?寶寶是怎樣睡着的?這些都是由作者精心安排的,這也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表現了作者對和平、寧靜、溫馨生活的嚮往和讚美,幼兒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基本教學思路:

幼兒都喜歡美好的事物,嚮往和平、寧靜、溫馨的生活,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新綱要的要求,我是這樣設計《搖籃》這一首兒童詩的:首先,透過出示真正的搖籃,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然後伴着柔美的音樂,教師用輕柔舒緩的語調朗誦,創設一種美的氛圍,引導幼兒體會詩歌的優美意境。在此基礎上,藉助課件引導幼兒觀看意境優美的畫面,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自然地學會詩歌,併爲仿編詩歌打下了基礎。爲了突破仿編詩歌這一難點,我先引導幼兒看圖仿編,再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仿編,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用詩歌的形式表現生活的能力。最後請幼兒爲自己仿編的詩歌配上優美的畫面,既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又使語言與藝術達到了有效的整合。

重點、難點:

動重點: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能有表情地誦讀詩歌。

活動難點:學習仿編詩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像,激發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的基礎上,學習仿編詩歌。

3、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用詩歌的形式表現生活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錄音機、搖籃

2、和幼兒人數相當的紙、筆等材料

活動過程:

(播放優美的搖籃曲,教師與幼兒隨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一) 匯入課題,激發興趣

(出示搖籃,播放搖籃曲)孩子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教師輕輕的搖着搖籃)聽着優美的搖籃曲,小寶寶躺在搖籃裏睡着了。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搖籃,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吧!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詩歌《搖籃》。

(二) 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1、教師配樂朗誦,完整欣賞詩歌

(1) 教師配樂詩朗誦,幼兒欣賞,欣賞後提問:詩歌裏有哪些搖籃?搖得都是誰?

(2) 引導幼兒用詩歌中語言來回答。(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大海是搖籃,搖着魚寶寶;花園是搖籃,搖着花寶寶;媽媽的手是搖籃,搖着小寶寶。)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樂,教師用輕柔舒緩的語調朗誦,創設了一種美的氛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體會詩的意境)

(3) 小結:我們知道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是搖籃,他們搖着自己可愛的小寶寶睡着了,小寶寶是怎樣睡着的?請大家仔細聽。

2、觀看課件,分段欣賞詩歌

(1)(播放詩歌中第一小節的課件)提問:星寶寶是怎樣的睡着的?

幼兒: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

爲什麼白雲要輕輕地飄?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 )

(2)(播放詩歌中第二、三、四小節的

課件)

提問:魚寶寶是怎樣睡着的?花寶寶是怎樣睡着的?小寶寶是怎樣睡着的?

引導幼兒說一說,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着了;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着了;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着了;

教師: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請小朋友像老師一樣看着畫面,自己說一說詩歌。

(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自然地學會詩歌)

多美的詩歌呀,我們一起來讀,看誰讀得最美。

3、誦讀詩歌,體會意境

(播放優美的樂曲)教師和幼兒一起誦讀;教師和幼兒分角色誦讀;

4、表演詩歌

這麼美的詩歌,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看誰做得最美。

三、發展想象,仿編詩歌

1、聽了這麼美的詩歌,老師也想來編一首兒歌:(課件播放畫面)

草地是搖籃,搖着草寶寶;風兒輕輕吹,草寶寶睡着了。

2、小朋友想不想也來編一首兒歌,(課件播放畫面)幼兒看圖仿編。

3、發揮想像,幼兒自由仿編詩歌。

四、活動延伸:爲詩歌配畫

小朋友編的詩歌多美呀!請你爲自己仿編的詩歌配上優美的畫面。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大膽說出自己想象中的搖籃和寶寶

2、理解詩歌內容,並學說詩歌

3、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活動準備:

1.“搖籃”圖片、多媒體課件、輕音樂。

2.與詩歌內容匹配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圖片匯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搖籃圖片

——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是什麼嗎?它是幹什麼用的?

——搖籃是誰的牀,睡在裏面有什麼感覺呢?

二、基本部分: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1、完整觀看課件畫面內容(沒聲音的),找出畫面中的搖籃。

——睡在搖籃裏軟軟的,很舒服,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像搖籃一樣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

——你覺得什麼像搖籃呢?(孩子說老師貼出相應的“搖籃”)

2、完整欣賞詩歌(加上配音),驗證找到的搖籃是否正確

3、先說說四個搖籃裏的寶寶分別是誰?(貼上相應的“寶寶”)然後單頁或分段欣賞視頻,老師和孩子一起說兒歌。

4、逐頁聽視頻,再說說小寶寶是怎麼睡着的?

5、完整欣賞一遍兒歌

——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麼?

6、請幼兒有感情的完整朗誦兒歌.

——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和小寶寶都睡着了,不能把他們吵醒,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朗誦呢?(好聽的聲音)

7、這首兒歌中有哪些一樣的地方?

(都有搖籃、最後一句一樣,它們都睡着了)

三、結束部分

觀看電子資源圖片,嘗試創編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