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5篇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5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

師: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讀一遍可以,也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正確。

生:自由朗讀。

師:讀了幾遍(2、3遍)願意來讀給大家聽聽嗎?讀得同學認真讀,其他同學仔細聽。

生1:讀第二自然段。

師:他讀得怎麼樣?

生:評價。(從學生的評價糾正了:幾縷、血紅、絳紫、五彩斑斕等讀音)

師:誰願意再正確地來讀一讀這段文字呢?

生:讀第二自然段。(2人)

師:大家讀得很投入,透過我們的努力,已把所有的生字詞都讀正確了,接下來還要請同學再讀一讀這一自然段,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一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秋天哪裏怎樣的景色。

生:自由朗讀後回答,要求其他同學仔細聆聽。

生1:這一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流雲色彩多。

生2:寫的是北大荒秋天天空光是一碧如洗,到了傍晚西邊的天空會有幾縷流雲,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變成了好多種顏色,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

生3:我認爲寫的是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很美麗。

師:這麼多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說法各不相同,請你再仔細聽聽老師的問題辨別一下,哪一位同學說得格外好呢?老師問的是這一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秋天哪裏怎樣的景色?

生4:我覺得生2說得好,特別完整。

師:哦,那把整段說下來不是更完整嗎?你們覺得呢?

生5:我覺得生3說得好,說得很清楚,也不羅嗦。

師:你們覺得說得有道理嗎?(有)對,要概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就要說得清楚,又要說得簡潔。

師:從同學們的交流中,我們知道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很美,(出示圖畫)瞧,這就是那美麗的天空。那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究竟美在什麼地方呢?請你自己再讀讀這段課文,試着用文中的詞句來說明。你可以用筆圈圈劃劃。

生:自由閱讀、圈劃,然後大堂交流。

生1:我覺得這句話寫得特別美“這些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

師:你覺得它寫得美在哪兒呢?

生2:這些流雲在落日映照下,顏色有很多種,一道銀灰,一道橘黃……,所以我覺得很美。

師:(指圖)是啊,天空中有一道像銀子一樣的灰色,像橘子一樣的黃色,像血一樣的紅色,還會有哪些像什麼一樣的顏色呢?

生1:像草一樣的綠色。

師:那叫……

生:草綠

生2:還有粉紅。(金黃、葡萄紫、梨黃、玫瑰紅、天藍、雪白等)

師:這麼多的顏色,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生3: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色俱全、五彩斑斕等)

師:天空中有這麼多色彩,你們覺得美嗎?(美)那誰來美美地讀讀這句話。

生4:讀。

師:請你再讀讀這句話,除了寫色彩多,你還從中感受到什麼?

生5:像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流雲是五彩斑斕的,還像錦緞很美。

師:在作者眼中那些美麗的流雲像錦緞,那在你眼中這些流雲像什麼呢?(指圖)

生1:像彩虹。(像孔雀羽毛,像綵衣,像彩色的階梯)

師:說得真好,聽老師讀讀這句話,你還從中感受到什麼?(突出轉眼間,四個一道)

生2:這些流雲的顏色變化很快的,原來天空是一碧如洗的,到了傍晚,一轉眼就變出了許多顏色。

師:作者還寫了四個“一道”,(看圖)這些顏色是不是像五顏六色毛線混雜在一起的?

生3:不是,是一道一道的,很有次序,不亂的。

師:很有層次感的對嗎?你們覺得是混成一團美,還是這樣美?

生:有次序的美。

師:剛剛有同學說像孔雀的羽毛是不對的。孔雀的羽毛顏色就是混在一起的。

師:大家討論得很認真,透過簡單的語言文字,我們品味出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相信大家一定能將感受到的讀出來,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一自然段,讀出感受。老師爲你配上音樂。

生1:配樂朗讀。

師:現在提高點要求,請你來噹噹北大荒的小主人,將家鄉的天空介紹給我們這些外地的遊客。可以用書上的語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先自己準備一下吧!

生:準備,說給同桌聽,指名說。

[解讀]:

這是我教學〈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的課堂教學實錄。怎樣使整個教學流程渾然天成,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首先,教師的語言要利於學生大膽地“放”。“放”就是充分給學生以自主權,最大限度地在時間上、空間上給學生以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學生沒有自主參與的機會,學習熱情會越來越淡薄,自信心越來越不足,能力也越來越差。與其有我們老師去告訴他們正確答案,不如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充分去讀,放手讓學生去說,教師別急着去肯定或否定,讓學生在相互地交流碰撞中形成正確的認識,獲得學習的技能。如在教學〈北大荒的秋天〉時,要求學生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時,根據多位學生的回答,請學生來判定哪位學生說得好,教師再有針對性的引導,從而使學生建構出概括段意的要點。教學實踐的成功告訴我們:只有大膽地“放”,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練的機會,才能讓不同的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才能讓學生帶着自己學習成果,向老師和同學展示自己的成功,才能得到老師有針對性的幫扶。重要的是,只有大膽地“放”,才能喚醒學生自主意識,激活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使“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得到落實。也就是“變先教爲先學”。

其次,教師的語言要“扶”在目標地達成上。“扶”就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放”之後的“扶”纔是有針對性的,纔是學生需要的。“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學生的疑處,難點之處,“扶”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教學〈北大荒的秋天〉,學生細細品味作者寫的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美在何處時,教師在學生自品感受不深時,運用範讀、舉例、對比等方式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的色彩美、層次美、變化快。另外,“扶”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可以是理解詞語的方法,也可以是讀懂課文的方法等。如教學〈北大荒的秋天〉時,引導學生結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後,總結出“品味語言,感受語言美”的學習方法等。總之,教師要善於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語言文字自身的規律,還要善於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語言文字的一般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才能讓學生學會,會學。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2

本文描寫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文章共有六小節。先寫了秋天來了,再從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寫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麗,第五節寫了北大荒的物產豐富,最後作者包含深情地讚美了北大荒的秋天。總分結構是本文構段的特點。第二課時教學,我安排了一下複習詞語、整體回顧、深入感悟、深化主題拓展思維幾個環節,藉助多媒體課件,展示北大荒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較理想的感悟效果。

複習詞語的環節,讓學生藉助詞語,旨在讓他們從宏觀上把握課文,透過對詞語的重新建構,勾勒出他們腦海中的北大荒印象。在學生表達之後,再用“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這句作爲主線,引導學生去回顧寫了哪些地方的美啊?學生快速找到了:一碧如洗的天空,五彩斑斕的流雲,清澈見底的小河,熱鬧非凡的原野。再引導學生透過圈畫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美麗景色。每一環節都相機出示課件,尤其是五彩斑斕的流雲,學生們在看到後個個都張大了嘴巴,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在具體可感的畫面面前,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北大荒的美麗,喜歡上了這美麗的北大荒,豐富了學生對北大荒的感性認識,同時能幫助學生進一步超越文字,發揮想象,相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感悟課文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品味幾個比喻句和擬人句,想讓他們知道,想把句子寫生動,打動人,要用一些方法,雖然現在他們一知半解的,但是我相信如此下去,他們會逐漸掌握的。

第四節教學,我就引導學生,看這一節從哪幾個方面寫了原野熱鬧非凡?寫了幾處景色?學生答出大豆、高粱、榛樹葉子之後,我讀總寫句子,讓三個孩子分別讀三種景色,滲透總分意識。利用板書提示,讓學生當堂背誦。學完課文之後,我總結全文: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天空——,流雲——,小河——,原野——。再次總結,先總說,再分寫。最後,利用填空的形式來完成口頭作文聯繫鞏固,“課間真熱鬧啊——”引導分寫可以從幾個方面寫啊?這樣,學生對總分寫法就有了感性的認識了。

課堂即將結束時,我忽然來了一轉折,我問學生:既然北大荒景色優美,物產豐富,爲什麼還要叫“北大荒”呢?接着,我展示了兩幅昔日北大荒的圖片,學生們大吃一驚。然後,告訴他們,當年有十萬大軍奔赴北大荒修水利,開荒地,艱苦奮鬥,纔有瞭如今這四季如歌的北大荒。這一部分的教學,我想透過北大荒今昔的對比反差,孩子們應該能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從而把握文章的內涵。

當然,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

1.語言要具有一定的震懾力量,每說一句話都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的注意力。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要具有親和力。如:當一個學生正在回答老師剛纔提出的問題時,作爲教師你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這位學生身上,而忽略了班裏其他的同學,這樣會導致這部分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思維脫離了課堂(有的學生趴在桌上,有的學生東張西望,還有的學生無所事事的隨意的做着小動作……)當你想重新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時,就顯得微弱了許多,這樣就大大地減弱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更要虛心學習,不斷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把一個全新的我展現在大家面前。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3

xx老師在我執教的蘇教版第五冊《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中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讓我受益非淺。

1、一堂成功的課,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內容,在此基礎上再設計教學過程。

2、教師的語言要具有一定的震懾力量,每說一句話都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的注意力。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要具有親和力。當一個學生正在回答老師剛纔提出的問題時,作爲教師你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這位學生身上,而忽略了班裏其他的同學,這樣會導致這部分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思維脫離了課堂(有的學生趴在桌上,有的學生東張西望,還有的學生無所事事的隨意的做着小動作……)當你想重新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時,就顯得微弱了許多,這樣就大大地減弱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4、對於課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詞未能很好的把握,沒有完全讓學生深入地去體會感受。一碧如洗、抖動、燃燒……當講到“一碧如洗”這個詞時,不僅需要讓學生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天空好象被水洗過一樣,非常美麗),更應該讓學生感受到到,天空被水洗過後的那一種乾淨、明亮。我們不能把重點放在“洗”這個字上面,而應該把重點放在“乾淨”這一個詞上。說到“燃燒”這一詞時,教師沒能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應該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北大荒的人們那一種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沒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原野的“熱鬧非凡”。在這兒,可採取一種對比的方法,先出現一小片大豆,再出現一大片的大豆,讓學生在視覺上有一個真切的感受:大豆的多,笑聲也就多,進而感受到原野“熱鬧非凡”,下面用同樣的方法來教學“高粱”和“榛樹葉子”這兩塊內容。用這種方法就更能讓學生體會“熱鬧非凡”,然後朗讀的時候也就更有感情了。

5、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錯誤的回答應教師應該及時做糾正。在教學到“沉甸甸的寶物”時,我提了一個問題:除了大豆豐收了,還有些什麼呢?學生中有人回答“蘋果”、“香蕉”……這些都是南方的水果,這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課文中講的是北大荒的秋天,而非我們這裏的秋天,北大荒的秋天盛產的是大豆、高粱、小麥、山查……一些農作物。

經過xx老師的細心指導,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有許許多多的不足,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更要虛心學習,不斷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把一個全新的我展現在大家面前。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4

今天,我上了《北大荒的秋天》。這是一篇文字優美,可讀性很強的佳作。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不曾有這樣的經歷,也沒有去過北大荒,但我卻被北大荒人淳樸、熱情、善良、勤勞深深打動。爲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這片景,感受這份情,我認爲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1、課堂上能有一定的條理,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並透過“自由讀——理解讀——有感情朗讀”一步步提高學生的讀悟能力,瞭解課文。

2、注重引導學生從“天空、小河、原野”感受景色優美,從他們的特點學習作者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並練讀有關句子,體會語句的準確及形象。

3、比較重視比喻句和擬人句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區別、練說和仿寫。

4、在提問時不是太精當,顯得有時範圍太大,學生可能缺少明確的目的性。

5、因爲教學內容較多,顯得節奏比較快,部分學生可能跟不上。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5

《北大荒的秋天》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以分爲4段:秋天來了、景色真美、物產豐富、讚美之情。其中,第二部分是重點,透過對北大荒的天空、小河和原野的描繪到秋收的喜悅,寫盡了北大荒的美麗富饒。根據課文及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利用課件,展現情境

兒童喜愛色彩鮮豔、生動有趣的事物,抓住了兒童的注意力,也就抓住了調動兒童積極性的契機。首先,我透過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北大荒的天空圖,一下子帶學生走進了北大荒,感受到了天空的一碧如洗,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絢麗、豐富,而流雲不斷地流動、變化更讓人感到它的奇幻與神祕。接着,我又透過課件出示了四幅流雲的圖片,看着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學生一個個都張大了嘴巴,甚至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

二、以畫促讀,喚起美感

課文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河的文字極其優美,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見底,更美在小魚逆水而遊的歡快。精讀時,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打比方的句子,體會小河的清和靜,小魚的勃勃生機。然後引導學生將文字轉化爲畫面,變抽象爲形象,用畫來表現美,同時感受美。於是,我鼓勵他們拿起畫筆,邊讀邊畫小河、小魚、波紋學生再次朗讀時聲情並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豐富想象,說寫訓練

首先,我讓學生輕讀第四自然段,並注意聽到了什麼。這時,學生紛紛回答,有的說聽到了大豆搖動着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還有的說聽到了挺拔的高粱揚起了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接着,我啓發學生想象:大豆爲什麼歡笑?高粱爲什麼唱歌呢?學生髮揮想象,暢所欲言。並透過課前的觀察,說說:我們這邊秋天的田野有什麼豐收的景象?你能不能也把它們當作人來說幾句呢?學生有的說:一陣風吹來,金黃的稻子笑彎了腰,像在給秋姑娘致謝。有的說:玉米挺着大肚子在歡笑,它在炫耀自己的寶寶呢!還有的說:棉花在張嘴笑,它要唱一首秋天的歌。透過這樣的訓練,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了想象能力,又能進一步鞏固課文的內容。課後再讓學生拿着本子到野外觀察,記錄下他們所看到的秋天景色:綠中帶黃的草坪、路邊盛開的菊花、飄舞的樹葉、飄香的果園有了具體的感知,學生寫起來就感到有話可寫了。因此,讓學生結合課文多觀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能調動起他們的寫作興趣。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6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寫景的課文,描寫了北大荒天空,小河,原野的美麗風光和豐收時的熱鬧景象,以此來讓學生了解如今的北大荒是個美麗又富饒的地方,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課文描繪了北大荒迷人的美景,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北大荒的美。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哪些詞表現了天空的美,再說一說原因。學生能迅速的找出表現色彩的詞,來體會天空的絢爛,從“抖動”這個詞來感受流雲的那種飄逸的動態美。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流雲也許還會有哪些顏色,會有哪些形狀,並透過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眼中的流雲像什麼 ?課堂上,有一個學生說流雲像彩色蛇。我馬上說出自己的體會:可怕的東西肯定是不美的。再回到文字,“真像是美麗的仙女在天空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這句話體會作者比喻的恰當,不僅把流雲的色彩的變化多端、美不勝收生動的寫出來,同時讓讀者體會到作者的喜愛之情。第四小節,美在原野的熱鬧非凡。原野的熱鬧非凡,如何美?大豆搖動豆莢嘩啦啦笑,高梁揚起黑紅的臉龐樂呵呵的演唱,那是豐收的喜悅,豐收的歌唱,這不是世間最美的景象嗎?在教學完第四自然段時,總結本段的寫作特點——總分方式。課後,讓學生進行片斷練習:課間,操場上熱鬧極了……透過練習,學生對這樣的寫作方法有了初步的感悟,對今後的'習作來說,應該是有所幫助的。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7

《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三年級上第2單元中的一篇寫景課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令人遐想。全文筆法細膩,色彩絢麗多

首先運用課件,展示北大荒,激發學生的興趣。兒童天生喜愛色彩鮮豔、生動有趣的事物,抓住了兒童的注意力,也就抓住了調動兒童積極行的契機。因此在我們級部共同討論這堂課時,上過這堂課的戴老師和丁老師都強調了北大荒圖片的重要。是呀說到北大荒,連我自己都感到十分遙遠,印象中的北大荒是一個窮得不能再窮的地方,更不用提學生了,但是課文中的北大荒描寫的卻是那麼美麗富饒,和我想象得太不一樣了,那麼如何讓把一個自己一直認爲貧窮落後的地方,講得讓學生感到美麗富饒,確實讓學生親眼見一到一碧如洗的天空,五彩斑斕的流雲,清澈見底的小河,學生們在看到後個個都張大了嘴巴,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在具體可感的畫面面前,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北大荒的美麗,喜歡上這美麗的北大荒,其實我已經看過無數次這些圖片了,可是當在課上再次看到還是禁不住和學生們一樣爲此驚歎,豐富學生對北大荒的感性認識,進一步超越文字,發揮想象,相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其次,加強朗讀的在課堂上的時間。《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爲我們描繪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景色,展示了北大荒的勞動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獨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圖,是一篇很適合用來訓練朗讀的材料,其實我自己非常想利用這篇文章讓學生練習朗讀,但是總是沒有能夠給學生留充分的朗讀時間,在備課中我也設計了朗讀的環節,但連自己也覺得讀得太少,形式太單一。在級部教研中,大家不僅提出了這個問題,也幫我想出許多好辦法。可以自由讀、範讀、指名讀、配樂讀。比如在教學小河時,因此小河的淨靜兩個特點,採用讓學生先靜靜地讀。然後知名再讀,讓學生遭朗讀中進一步體會小河平靜的特點 。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目的,透過多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問中所描繪的景色和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還有課文最後的拓展也是課文的一個高潮和主題的深化。我在課的最後,出示“現在的北大荒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可是你知道以前的北大荒是什麼樣子的呢?”這個問題,接着,我展示了幾幅昔日北大荒的圖片,學生們大吃一驚。然後,告訴他們,當年有十萬大軍奔赴北大荒修水利,開荒地,艱苦奮鬥,纔有瞭如今這四季如歌的北大荒。這一部分的教學,我想透過北 大荒今昔的對比反差,是學生更能產生對祖國的熱愛,孩子們應該能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從而把握文章的內涵。

在這堂課中讓我覺得最受益匪淺的是和級部老師的備課的過程,在備課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丁老師、王老師這樣的老教師的豐厚教學經驗。在備課開始時,我對北大荒都感到十分遙遠,印象中的北大荒是一個窮得不能再窮的地方,課文中的北大荒描寫的卻是那麼美麗富饒,和我想象得太不不一樣,怎樣把一個自己一直認爲貧窮落後的地方,講得讓學生感到美麗富饒呢?在於丁老師的討論中,他向我提到了一點,就是如今的北大荒有一個新名字叫北大倉,倉庫的倉。使我對北大荒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也對講這節課有信心,透過回去大量的查閱資料和圖片是自己更加了解北大荒

當然也感受到像戴老師這樣教學骨幹老師紮實的教學功底,備課中戴老師提到北大荒生長什麼農作物和植物,本以爲自己對北大荒的資料已經很瞭解了,可這樣一個小問題卻忽視了,也許在教課中這個小問題不會用,但是對教學的細心、深入研究值得我學習

在教研小河這一段時,不僅僅這是看出小河的清澈,也能從“靜靜”這樣詞語看出小河的平靜,因此在朗讀中避免齊讀,靜靜的朗讀,真的是從讀中悟,在悟中讀。在級部研中,我真正知道了,也看到了什麼叫深入鑽研教材,吃透教材。

這節課我的問題有很多,但是能從中有所收穫也是值得的。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8

本篇課文描寫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我以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引入,圍繞一個“美”字展開教學。然後我讓學生反覆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北大荒秋天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見底,原野熱鬧非凡。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用許多表現色彩的詞,細膩生動地描摹出了景物的特點。我問學生:“這一小節中,你喜歡哪個句子?爲什麼?”學生很快找到了這句話:這些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接着,我讓學生細細品讀句子,想象意境,讀着讀着,學生都能抓住“銀灰、橘黃、血紅、絳紫”這四個色彩的詞,感悟到流雲色彩的變化多端以及流雲色彩的美,從而感受到天空的一碧如洗。這時,我結合課後第四題,讓學生再找幾個這種類型的詞。學生因爲有自己的生活經驗,所以很快就能說出幾個,如“雪白、火紅”等,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色彩的認識。

所以我覺得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項資源,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起來。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9

正值秋高氣爽的時節,雖然,我們這兒並沒有北大荒那樣醉人,但也有幾分相似之處。我讓孩子們先去預習,去找秋天。再透過多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色和表達的情感。

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請學生輕聲讀課文第四自然段,並注意聽聽到了什麼。

小淳:大豆搖動着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

佳樊:聽到了挺拔的高粱揚起了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的演唱。

。。。。。。

師:你知道爲什麼說大豆發出的是笑聲?

小雯:爲豐收而高興。

小奕:因爲它成熟了,可以回報農民的辛勞。

師:高粱這位快樂得漲紅了臉的小夥子爲什麼唱歌呢?他想把自己的歌聲獻給誰呢?

學生們發揮想象,暢所欲言,甚至還有個調皮的男孩說高粱在唱流行歌曲,整個課堂熱鬧非凡,似乎把北大荒的原野搬到了我們的教室。透過這樣的訓練,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了想象能力,又能進一步鞏固課文的內容。

人文是語文的底色,是語文的生命。課堂即將結束時,我忽然來了一轉折,我問學生:既然北大荒景色優美,物產豐富,爲什麼還要叫“北大荒”呢?接着,我展示了兩幅昔日北大荒的圖片,學生們大吃一驚。然後,告訴他們,當年有十萬大軍奔赴北大荒修水利,開荒地,艱苦奮鬥,纔有瞭如今這四季如歌的北大荒。這一部分的教學,我想透過北大荒今昔的對比反差,孩子們應該能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從而讓孩子領略人們的勤勞。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0

《北大荒的秋天》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沒有課件,講起來有些難度,孩子們不能直接感受到北大荒的美麗與富饒。

在備課開始時,我對北大荒都感到十分遙遠,印象中的北大荒是一個窮得不能再窮的地方,課文中的北大荒描寫的卻是那麼美麗富饒,怎樣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講得讓學生感到美麗富饒呢?我首先讓孩子們回家自己查資料,找圖片感知,瞭解如今的北大荒和過去的區別。有些孩子沒有回家蒐集,導致課堂中有些地方就不能理解。

教學中的機智。備課時要精準到自己說的每一句話,可是還是會有一些自己料想不到的地方。比如,我問出一個問題,“大豆搖鈴千里金”這句話怎麼理解?孩子們說“大豆發出的聲音遍地都是金子。當時愣了幾秒鐘,不知該如何接引導下去,只好讓孩子坐下再找另一個孩子來回答。當時備課時,也想到了這個問題,真到了課堂上竟一時語塞了,以後還要在課下準備時,多想,多思考,以備應對上課時出現的各種問題。

我設計這節課時,主要的是按課文的思路分出總分總,讓學生透過朗讀、學習理解這篇課文,在課堂上達到會背。讀一段,背一段,最後背誦全文後,找個別孩子,一個提問上半句,一個回答下半句。課後研討課時,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在背課文這個環節中,我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坡度,給學生適當的坡度,讓學生有信心的背下去。

講課後,透過辦公室老師的指導,從中也找到了不足,這篇課文中描寫北大荒現在的美麗,不單單隻寫了美麗,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現在的美麗也是靠勞動人民用勤勞的雙手換來的。我只講出了她的美麗,卻沒有深入的研究,這個美麗是怎麼來的。任老師的一句話對我啓發很大,“你想到的設計內容,到課堂上只能講出一半,何況你都沒有想到,更不要說講出來讓學生知道了。”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努力充實自己的課堂,讓孩子們樂於在課堂上發現問題,學習知識。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1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寫景的課文相對於其它,更難上一些,因爲那種氛圍和情景的營造是很難把握的。

我第一課時重在對於課文的朗讀,透過讀,讓孩子的情感有一定的昇華,對課文的整體能一定的把握。

第二課時我先讓孩子們看看天空一碧如洗的圖片,讓他們產生一定的好奇心。接着再透過圖片引入流雲的各種色彩,讓他們有一個直觀的印象,然後引導孩子們寫話,有的孩子說像魔術師變出了七彩的綵帶,有的說像各種各樣的蝴蝶在空中飛來飛去。這裏我應該讓孩子多多想象,並且像這種練習應該多多加強。講第三段的時候,我讓孩子們自主學習,透過找比喻句來感受河水的清澈見底。第四小節主要是讓孩子瞭解總分的構段方式,同時加以練習,我覺得在練習這方面我還有所欠缺。這段中還要透過高粱、豆莢的寫法來體會原野熱鬧,透過榛樹葉子的紅來感受人們的喜悅。第五小節主要是“大豆搖鈴千里金”與“寶物”的理解,來感受北大荒的物產豐富。

這片課文我主要是透過圖片貫穿全文,讓孩子充分領略北大荒的“景色美”、“物產美”。其實在這種氛圍的營造上我覺得還是會有很多辦法的,這是以後值得思考的。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2

《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第五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描繪了北大荒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北大荒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熱愛北大荒的真摯感情。如何將這樣的美文講解得生動優美,恰如其分揭示文字內涵,讓自己的課堂成爲展示美的舞臺,成爲領略美的田園,是我苦苦思索的問題。因此在這堂課上我精心設計了一些環節。

兒童天生喜愛色彩鮮豔、生動有趣的事物,抓住了兒童的注意力,也就抓住了調動兒童積極行的契機。我透過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北大荒的天空圖,一下子帶着學生走進了北大荒,感受了天空的一碧如洗,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有透過多媒體出示了四幅流雲的圖片,學生個個都張大了嘴巴,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結合教學過程,我將北大荒的小河、原野等圖片及文字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此豐富學生對北大荒的感性認識,在具體可感的畫面面前,進一步超越文字,發揮想象,相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輕讀第四自然段,並注意聽到了什麼。這時,學生紛紛回答,有的說聽到了大豆搖動着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還有的說聽到了挺拔的高粱揚起了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接着,我啓發學生想象:大豆爲什麼歡笑?高粱爲什麼唱歌呢?學生髮揮想象,暢所欲言。並透過課前的觀察,說說:我們這邊秋天的田野有什麼豐收的景象?你能不能也把它們當作人來說幾句呢?學生有的說:“一陣風吹來,金黃的稻子笑彎了腰,像在給秋姑娘致謝。”有的說:“玉米挺着大肚子在歡笑,它在炫耀自己的寶寶呢!”還有的說:“棉花在張嘴笑,它要唱一首秋天的歌。”透過這樣的訓練,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了想象能力,又能進一步鞏固課文的內容。

課後再讓學生拿着本子到野外觀察,記錄下他們所看到的秋天景色:綠中帶黃的草坪、路邊盛開的菊花、飄舞的樹葉、飄香的果園……有了具體的感知,學生寫起來就感到有話可寫了。因此,讓學生結合課文多觀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能調動起他們的寫作興趣。

當然,這堂課準備倉促,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將繼續努力,追求那份屬於北大荒的獨特之美:純淨而又絢麗,寧靜而又高遠。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3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以極其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北大荒無比的熱愛之情,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爲有以下問題還值得我繼續改進:

一、精練基本功

在教學中,我向學生介紹北大荒的時候,描述的是“當地的勞動人民透過辛勤的勞動將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而課後老教師告訴我,北大荒其實是被解放軍改造的,準確地來說應該是軍墾農場。在這裏我就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僅靠腦海中的記憶就完成了給學生的灌輸,導致了一個小小的失誤。所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會精練基本功,保證向學生介紹的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背景介紹都有據可依。

二、以畫促讀

課文第三段描寫小河的文字極其優美,我很希望讓學生將這段話讀好。可是,我一連請了幾位學生,發現他們不是讀得生硬、毫無美感就是虛空、爲讀文而讀文,沒有流露出真正的情感。在課後,我請教了老教師,感覺到:應引導學生將文字轉化爲畫面,變抽象爲形象,用畫來表現美,同時來感受美。所以,我準備鼓勵他們拿起畫筆,邊讀邊畫小河、小魚、波紋……相信當我再次請他們朗讀的時候,同學們一定會對這麼美的語句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朗讀起來感情也會更加豐富。

三、以演促讀

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讀者展現了北大荒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因爲學生離農村生活比較遙遠,對農作物的理解不到位,導致在閱讀過程中未能體會出其中的“歡快”的感情。在課後,我透過查閱資料,搜尋相關教學視頻,發現“透過讓學生看動畫後分角色表演”的辦法很是有效,所以,我準備在第二課時,精讀課文的時候,讓學生先看課文的網絡動畫,再分組表演“成片的大豆搖動着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和“挺拔的高粱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等動作,讓他們把北大荒的原野搬到教室裏來,讓課堂也熱鬧非凡,在深入理解語境、情感的基礎上再品讀課文。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4

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應該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本篇課文語言優美、詞彙豐富、表達生動,是學習語言的好材料。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呢?

一、注重詞語積累。

比如第二小節中描寫流雲,作者運用了“銀灰”、“橘黃”、“血紅”、“絳紫”等表示色彩的詞,把流雲流光溢彩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表示色彩的詞彙就該引導學生記憶積累。課後習題4就是指導我們進行這樣的工作。這樣的詞彙當然還有很多:雪白、漆黑、土黃、草綠、茄子紫……當學生記憶的倉庫中積累了豐富的詞彙,表達時才能靈活自如地選用。這篇課文中值得積累的詞彙還有很多,如“一碧如洗”、“清澈見底”、“遍地金黃”等成語,還有“嘩啦啦”、“樂呵呵”、“沉甸甸”等ABB格式的詞語。

二、學習語言表達。

如第三小節描寫小河,作者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把水面比作“明鏡”,還運用了“清澈見底”、“靜靜地”等詞彙充分表達了小河之美。如果把這個段落改寫爲“小河躺在大地的懷裏。小魚游過來,水面漾起波紋。”文章就失去了一大半的美。初次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雖然說得清楚的學生不多,但是絕大部分學生還是能夠有所感悟。經常進行這樣的學習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意識就會增強了。再如第四小節寫“原野熱鬧非凡”,是一種典型的“總——分”結構,先概括後具體。學習之後請學生以“教室(校園、市場、操場)熱鬧非凡”爲題進行說話寫作練習,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遷移。

語言積累、表達的基礎是理解。對於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句當然要引導學生理解,最起碼理解大概的意思。如本課中寫“榛樹葉子紅得像一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對於學生而言理解就存在一些問題,這從學生的作業中就可以看出來了。所以就不得不進行一些講解與指導了。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5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寫景的美文,優美的文字對學生具有感染力。對於課文的教學,我本節課重點就是讓學生體會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小河清澈和原野熱鬧。因此,在學生預習基礎上,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抓住重點,提煉出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秋天的北大荒哪些地方的美景,學生提煉出天空、小河、原野。

運用多媒體課件再現課文中的畫面,把文字轉化爲畫面。兒童喜愛色彩鮮豔、生動有趣的事物,抓住了兒童的注意力,也就抓住了調動兒童積極性的契機。首先,我透過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北大荒的天空圖,一下子帶學生走進了北大荒,感受到了天空的一碧如洗,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絢麗、豐富,而流雲不斷地流動、變化更讓人感到它的奇幻與神祕。接着,我又透過課件出示了四幅流雲的圖片,看着“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學生一個個都張大了嘴巴,甚至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

藉助重點詞句來體會文字的內涵。我在本節課上採用了重點詞突破法,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凸顯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中的重點詞“熱鬧非凡”,讓學生細細讀課文,體會作者是如何具體寫出原野的“熱鬧非凡”。再來品讀大豆、高粱、榛樹這三種景物的特點,從“演唱”“笑聲”“燃燒”等詞感受的原野的“熱鬧非凡”。

“先總後分”構段方式學法遷移。在上一課《練習與測試》的課外閱讀部分中,有一題和這個寫法是相同的,所以我順勢在課堂上進行“先總後分”的學法遷移,學生們不僅記住了這個寫法的特點,而且也學會了遷移運用。

不足:時間沒有調控好,課堂的進度、課堂的伸縮性沒有拿捏準,以至於留給學生讀與寫的時間過少,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不能夠將自己的情感深入到課文中,另外詞語運用練習不足,如“下課了,校園裏熱鬧非凡!”爲開頭,練習寫話,這節課沒有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