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初探

 近年來,資訊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爲提高教師能力的創造性工具。教育要發展 ,必須加強資訊技術與其它學科課程的整合。資訊技術在語文學科中的應用,就是要把各種資訊技術手段恰到好處地融合到該學科的教學中。 由於現代教育技術是一種新生事物,許多教師對此還不太瞭解,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也存在設計不當,甚至是畫蛇添足的現 象。下面我就以自己幾年來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經驗談談應遵循的二個原則。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初探

    首先,是科學性原則

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應講究科學性原則,這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教育理論,二是設計製作。

教育理論,這裏主要指當代的學習理論和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考察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教育的歷史可以發現,學習理論與之相隨相伴,並促進了教育技術、教育應用的發展。學習理論作爲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理論的基礎曾有過三次較大的演變:

    第一次是以行爲主義學習理論作爲理論基礎,時間從上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這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初級階段。由於早期的CAI是由“程序教學”發展而來的,它的創始人是行爲主義心理學家,因此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初期,其理論基礎也就有行爲主義學習理論的深刻烙印。

    第二次是以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作爲理論基礎,時間從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這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發展階段。經過20多年的論戰,在心理學領域行爲主義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到80年代初,認知心理學已開始佔據統治地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理論基礎也由行爲主義學習理論轉向了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在計算機CAI的應用中,人們開始注意學習者的內部心理過程,開始研究並強調學習者的心理特徵與認知規律,不再把學習看作是對外部刺激被動地作出的適應性反應,而是把學習看作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態度、需要、興趣、愛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認知結構,對當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資訊主動作出的、有選擇的資訊加工這樣一個過程。

    第三次是以建構主義作爲理論基礎,時間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這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成熟階段。該理論的支援學者們認爲“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從而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兒童(學習者)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由於個體的認知發展與學習過程密切相關,因此利用建構主義可以比較好地說明人類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流,也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語文學科教學的主要理論支撐。其主要觀點如下:

    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但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由於學習是在一定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透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

    下面透過一個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通信技術作爲認知工具體,體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實際例子來說明。  

    澳大利亞有一個小學做了這樣一個試驗:試驗班爲六年級,有30名學生,教師名字叫安 德 莉 亞,要進行的是關於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教學內容。像往常一樣,安 德 莉 亞鼓勵她的學生圍繞教學內容擬定若干題目,例如,奧運會的歷史和澳 大利亞在歷次奧運會中的成績等問題,並要求學生用多媒體形式直觀、形象地把自己選定的問題表現出來。在圖書館和 Internet 網上查閱資料以後,米 徹 爾和 沙 拉 兩位小朋友合作製作了一個關於奧運會歷史的多媒體演示軟件。

    在這個軟件向全班同學播放以前,教師提醒大家注意觀察和分析軟件表現的內容及其特點。播放後立即進行討論。一位學生說,從奧運會舉辦的時間軸線,他注意到奧運會每4年召開一次。另一位學生則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爲並不總是這樣,例如1904年、1906年和1908年這幾次是每兩年舉行一次。還有一些學生則注意到在時間軸線的1916年、1940和1944這幾個年份沒有舉行奧運會。這時教師提出問題:“爲什麼這些年份沒有舉辦奧運會?”有的學生回答,可能是這些年份發生了一些重大事情,有的學生則回答發生了戰爭,有的則更確切地指出1916年停辦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40和1944年停辦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過大家的討論和協商,決定對米 徹 爾和沙 拉開發的多媒體軟件作兩點補充:①說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舉辦奧運會的影響;②對奧運歷史初期的幾次過渡性(兩年一次)奧運會作出特別的解釋。這時候有位小朋友提出要把希特勒的照片透過掃描放到時間軸上的1940年這點上,以說明是他發動了二次大戰。教師詢問全班其他同學:“有無不同意見?”  沙 拉舉起手,高聲回答說:“我不同意用希特勒照片,我們應當使用一張能真實反映二次大戰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照片,例如大規模轟炸或集體屠殺猶太人,來激起人們對希 特 勒的痛恨。”教師對沙 拉的發言表示讚許。

    從以上課例可以看到,教師爲這個教學單元進行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讓學生用多媒體計算機建立一個有關奧運會某個專題 ( 例如奧運歷史 或澳大利亞在歷次奧運中的成績 ) 的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精神;再透過展開討論,把對有關教學內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這個課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但又離不開教師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學設計 和在協作學習過程中畫龍點睛的引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說的話很少,但是對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卻很大,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 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建構主義的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這幾個認知環節自然展開,而自始至終又是在多媒體計算機環境下進行的。

應該說,儘管行爲主義學習理論在技能掌握方面尚有一定價值,但當前主流的學習理論是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尤其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更是得到廣泛的認同和運用。

    科學性原則還包括設計製作的科學性。所謂科學性,主要指設計和製作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結構合理,操作便捷。

不論是利用網絡還是設計課件,都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確定教學目的,完成資源素材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確定,並就結構安排和呈現方式提出最佳方案,最終完成製作。

    其次,適用性原則

    適用性原則包括教育技術的適用性和教學過程中的適用性兩方面。

所謂“教育技術的適用性”是指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相應選擇不同的'技術手段、呈現方式。還要根據教育資源的實際條件,因地制宜。

所謂“教學過程中的適用性”主要指多媒體的選用和課件使用的時機設計等。

    多媒體的選用包括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首先內容的選擇要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下面例子就不夠合適。教學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初,先播放流行歌曲《明月幾時有》,雖然歌詞是蘇軾的,但曲調未必就一定符合這首詞的內涵,而且從流行歌曲入手教學,也勢必影響學生對蘇詞的感受。儘管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場面也比較熱鬧,但作用是消極的,因爲從內容上來說,違反了適用性原則。第二是形式的選擇。圖片、影像等直觀性較強的媒體,一般在必要的時候才使用;而音樂等媒體的使用,也不能是用以“湊熱鬧”、“活躍氣氛”,它們在培養感受力、想象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聽音樂作文或聽聲音聯想等。

    課件使用的時機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目的明確、設計思路嚴密、承載資訊量大、製作精良的課件,很可能會因教師使用方法、使用時機的不同,使教學效果產生差異。例如,《駱駝祥子》小說的教學,如果在學生尚未接觸文字材料的情況下,先播放課件中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駱駝祥子》,以看電影代替了學生閱讀原著,那麼學生再讀原著的時候,由於先入爲主的原因,頭腦中出現的是影片中演員塑造的形象,就會固化人物形象而再也無法從小說的語言描寫中產生自己感受到的人物形象。這種效果削弱了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功能,弊大於利。如果將電影的放映放在小說文字閱讀理解之後,請學生邊觀看,邊思考影片改編的藝術性與不足,然後再進行討論,無疑就有了鑑賞的性質,不僅有利於對作品的深入理解,而且有利於文藝鑑賞能力的培養。因此,有了較爲理想的課件,還要注意使用的順序和時機。

    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整合是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也是語文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重要內容。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廣泛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已成大家的共識。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正確認識語文學科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意義,以積極的態度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行探討、總結和交流。

 

吳林峯

標籤:初探 教育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