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音樂《頑皮的杜鵑》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音樂《頑皮的杜鵑》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頑皮的杜鵑》教學反思

音樂《頑皮的杜鵑》教學反思1

《頑皮的杜鵑》是人音版第六冊第二課的一首奧地利童謠歌曲,歌曲活潑富有童趣,生動地描寫“我”聽見杜鵑歌唱去尋找杜鵑的過程,特別有趣的是每一句歌詞最後都有“咕咕”的杜鵑叫聲,突出了杜鵑的頑皮,表現了對春天景物和布穀歌喉的讚美,以及一種按捺不住的愉悅之情。這是一首4/4拍弱起的歌曲,爲了讓學生能較好的理解歌曲,學唱歌曲,我採取了以下方法來進行教學。

一、 以音樂爲本開展教學

整堂課從學生進入教室,就始終倘徉在音樂之中。透過聽杜鵑的叫聲、模仿杜鵑鳴叫、感受杜鵑飛行的行進方向,進而引出《頑皮的杜鵑》,唱杜鵑、找杜鵑,這一系列活動都是在音樂中、琴聲中進行的,各個環節之間相互銜接、層層遞進、看似獨立卻又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二、 形象的學習音樂知識、技能

與以往自己上的課比,對音樂知識技能的訓練加強了。比如,認識低音5、6、7,透過形象地模仿杜鵑飛翔及生活中的階梯來感受旋律的上行與下行,逐漸引出低音教學,枯燥的樂理學習變得生動簡單了。在頓音記號學習中,透過順口溜、拍皮球的感覺讓學生輕鬆記住了形狀、掌握了奏法,爲後面歌曲斷音的演唱打下伏筆。

三、 主題明確內容豐富

以往的課,我經常安排很多的教學內容,結果前面很精彩,後面時間不夠。使得歌曲演唱不足。所以,這次教學中我吸取了教訓,內容很簡單:就是學會歌曲。在設計時,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作了很多的鋪墊:如把原本教材中的欣賞《森林深處的杜鵑》進行音樂剪輯,要求學生聽出杜鵑的叫聲;模仿杜鵑鳴叫,感受音高;形象感受旋律行進方向,學習低音等等;看似任務不多,但其實內容非常豐富。所以,走這條思路應該是正確的,只不過時間把握上還不夠到位,作爲今後努力的方向吧!

本次活動做到了動靜交替,重視了學生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在教學過程中能根據學生學習的表現及時作調整:由於這首歌是弱拍起,節奏的掌握對他們來說是有一定的困難,在讓學生欣賞錄音歌曲時,我讓他們隨着歌曲的節奏拍手,孩子們用平常爲2/4音樂拍節奏的方法來爲這首歌曲拍節奏,當然都沒有拍正確,我馬上意識到這個辦法不對,不能幫助孩子們掌握歌曲的節奏,我改爲讓孩子們在每一句歌詞最後唱“咕咕”時拍兩次手,透過兩次練習,他們能正確拍出節奏,很快掌握了這首歌的'節奏特點和演唱方法。在最後的遊戲活動中,學生分別扮演“杜鵑”和“小朋友”,孩子們創編的動作不多,但很有角色意識,他們興致高漲,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這是本節課我自認爲做的比較好的幾個地方。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有不足之處,就是對於頑皮杜鵑的‘頑皮’體現的不夠,只是在揭題時強調了一下,如果我能在頑皮上下點功夫,將杜鵑與小朋友捉迷藏的場景表演出來相信這節課會更有趣些,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

音樂《頑皮的杜鵑》教學反思2

這是三年級音樂教材中第二課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人在教學時以讓學生感受音樂情緒及透過模仿杜鵑叫聲來引入歌曲學習,透過模仿“咕咕”、學習5﹑3兩個音,學生很快就能將樂譜中的5、3唱準並且認識了頓音記號。

按節奏讀歌詞,這既是節奏的練習又讓學生感知了歌曲情緒,學生學起來比較上口易於接受它,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感。在學生基本上學會歌曲後,我又讓學生創編歌詞,把喜歡的小動物編到歌裏唱一唱。學生熱情高漲,一起討論、決定所創編的歌詞。教師然後根據這種動物的特點,進行集體自由創編歌詞。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編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比如小貓、小狗。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了學生與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本課教學,我摒棄“花架子”的教學觀念,利用國家專用的“遠程教育資源”,以真實、樸實、踏實爲課堂風格,切實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認知規律,做到了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獲,學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