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詩教的真諦(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詩教的真諦(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背景:

《送別》是語文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詩詞五首》中的一首。本單元設定意圖指出:“學習古詩文,不僅要學習掌握古漢語,而且要透過學習來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要,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八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送別詩。

這是一節普通學校的“家常課”。授課教師的教齡17年。

主題:

    本案例意在反映“在詩歌教學中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問題”。

案例細節:

師:昨天老師佈置預習《送別》,完成任務了嗎?

生:完成了!

師:彙報一下吧。

生:(背誦,介紹作者、詩歌出處,闡釋名句的含義,概括詩意)。

師:好像你們把該學的內容都學會了,沒什麼好講的了。

生:(笑)是。

師:看來我這個老師現在沒什麼用了。

生:(笑)

師:會唱李叔同的《送別》嗎?

生:李叔同?(眼神一片茫然)

師:“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生:噢。(恍然大悟狀,隨即興致來了,鼓掌)老師,您唱唱吧!

師:你們不唱嗎?

生:詞記不全,還是您唱吧。(鼓掌)

師:好吧。(唱完)

師:咱們學了好多首送別詩了,對吧?你還記得哪些呢?

生:李白的《贈汪倫》。

生:還有《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生:《渡荊門送別》。

生:還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生: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生:高適的《別董大》。

生:王翰的《涼州詞》。

生:鄭谷的《淮上與友人別》。

生:《送別》!(衆生笑)

師:看樣子沒有了,所以把新的都憋出來了。

師:咱們把想起來的這些詩溫習一遍吧。

生:(齊背)。

師:現在同學們想想,這些送別詩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意象是什麼?

生:楊柳。

師:對了。楊柳是柳樹的泛稱。“晚風撫柳笛聲殘”、“煙花三月下揚州”、“楊花落儘子規啼”、“客舍青青柳色新”、“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爲什麼送別詩中會這樣高頻地出現“楊柳”的意象?

生“柳”是“留”的諧音。“楊柳”意味着離別。

師:不錯。誰還能做其他的補充?

生:古人有“折柳送友人”的習俗。

師:很好。知道這個習俗是怎麼逐漸承襲而來的嗎?

生:(搖頭)

師:其實,最初柳與古代的喪葬習俗有關。在古代傳統喪葬習俗中,用柳製作牆、翣(shà)和喪車車篷來“障蔽”棺柩,又在行軷(bá)祭及隨後的送葬儀式中,承擔着“圍護”和“護送”死者神魂遠行的作用,以寄託活着的人對逝者生命再生、平安而順利地踏上異鄉之途的美好願望。

後來,人們對柳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柳在遭遇生命挫折之後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夫木槿楊柳,斷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橫之亦生”。於是柳便寓含了生命長在、生命平安的吉祥意義。

喪者出殯要行祖道之禮而生人遠行也要祭行神祈求平安,在遠離親人故土、踏上他鄉異途這一點上是相同的,這樣,折柳遠行和折柳相送,這種帶有祝福和祈禱性質的行爲,便在現實生活中替代傳統的行神祭祀而流行起來,成爲普通百姓表達送別相思之情的理想方式和生人遠行時寄託生命平安願望的吉祥物。 

生:哦。可是,記得您說過“柳”與“留”諧音啊。

師:沒錯。《漢代民間風俗》中說:“在漢代,人們送別,往往折柳相贈,因柳諧音‘留',表示人雖分別,友情卻如那依依的楊柳、綿綿的絲條長留心中,長存不斷;同時也表示希望離人如柳樹的‘隨處皆生'。這種風俗至唐代更爲盛行,以後,人們便用‘折柳'作爲送別的代稱。”

師:所以,唐及以後的送別詩詞中,楊柳的意象就明顯地多了起來。王之渙的《送別》“近來攀折苦,應爲離別多”;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楊柳枝詞》“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宋代晏幾道的《清平樂》“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宋代秦觀的《江城子》“西域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蘇軾的《水龍吟》“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明代袁宏道的《道旁柳》“一株大道傍,閱盡行人淚”;還有“一絲柳,一寸柔情”的詩句……舉不勝舉。

生:是啊,雖同是“楊柳”,但人們總能自出心裁寫出這麼多讓我們動情感懷、銘記於心的千古佳句來。

師: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啓發呢?

生:多讀書、多積累、多觀察、多思考、多練筆唄。(師生同笑)

師:誰能說說,教材編寫者爲什麼要從衆多含“楊柳”意象的送別詩中選出本首《送別》詩來作爲我們學習的範本呢?

生:(滿眼問號)

師:可以互相啓發一下,從創作時間、表情達意的方法等角度分析啊。

生:(熱烈討論)

生:老師您剛纔說以楊柳爲意象表示送別盛行於唐代,而本首詩卻作於隋朝。這說明每一種文化習俗都是逐漸興盛起來的,它要有一個緣起,條件適宜了,就會發展壯大起來。

生:教材編者想讓我們瞭解以楊柳意象表達送別意義的起源。

生:這首詩的寫法值得我們學習。它運用了疊音詞“青青”、“漫漫”來表現離人難以割捨、糾纏不清的離愁別緒。

師:你們真的越來越聰明瞭。

師:除了楊柳外,你們還注意到古詩當中常見的其他意象了嗎?課下去總結一下好嗎?

生:好。

案例評析:

因爲中考詩歌的內容只限於劃劃節奏、根據上句默寫下句、根據重點詩句的含義默寫原詩句和簡單的賞析選擇填空,所以詩歌教學歷來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瓶頸,很多老師的詩歌教學課基本上就是完成讀讀、劃劃節奏、背背、記記重點詩句的含義和詩歌的主題這樣一些任務。而學生自然也就認爲詩歌就這麼點東西,沒什麼好學的。

可事實並非如此啊!

詩歌是語言的精華,它凝練含蓄,它言有盡而意無窮,它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所以,每每講授詩歌時,我都想讓自己的講授與以往有所不同,有點新的東西在,也想因此而讓我的學生們能喜歡詩歌,喜歡詩歌背後那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能自願接受詩歌文化的濡養,而不是隻把它當作背誦任務來完成。

本單元我已經講授完了兩首詩。講授《采薇》我談《詩經》,談“風、雅、頌”,談瓊瑤從《詩經》中得到的滋養;講授《十五從軍徵》我談樂府詩的發展,談“樂府雙璧”;現在,該講隋朝無名氏的《送別》了,只有“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這樣四句,參考書所給的內容也少得可憐,只限於對詩意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那麼,我講些什麼呢?送別詩學生已經學了10首了,該怎樣講才能讓學生的積累更豐厚、更能理解送別詩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底蘊、歷史文化內涵,而不僅僅是又會背誦一首送別詩?

透過反覆思考並上網查找資料,我找到了教學的落腳點:從“楊柳”這個詩歌常見的意象入手,讓學生了解它們成爲送別詩中“常客”的緣由,也就是了解我們古代詩歌中有關“楊柳”的文化。

一節課下來,自己很滿意。雖然,看起來,我仍是課堂的話語霸權者,沒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去上課,但是,我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課堂教學的。我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努力建設了一個開放的課堂環境,注意到了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所以,我的學生不僅僅記住了幾首帶“楊柳”意象的古代詩歌,而且知道了它們成爲常見意象的歷史緣由,豐富了自己的文化內涵。

相信,他們以後再遇到含有相同意象的詩歌,即使從沒見過,也可以頭頭是道地點評那麼幾句了。如果,他們再碰到多次在詩歌中出現的同一意象也會像我一樣去問問爲什麼,去查查歷史的因由;如果,他們能信口說出那麼幾句頗富詩意的話來;如果,他們能發自內心地愛祖國的文字、文化,這也就算達成了詩教的真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