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從考試大綱的名詞解釋來確定複習策略(高三)

 2009年各科考試大綱對考試性質的規定:(略)

從考試大綱的名詞解釋來確定複習策略(高三)

高考的性質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高考是一種選拔性考試,高考成績是高等學校錄取新生的依據,這是高考的選拔性質。二、高考是一種導向性考試,高考是中學教學的指揮棒,起着對中學教學的引導作用,這是高考的引導性質。高考性質的這兩方面決定了高考試題應有的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而這些是我們進行高考各科複習首先要弄清楚的,這能夠避免我們在複習時的盲目性。 

下面先簡單地介紹一下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四個概念: 

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試卷(題)對考生重複測驗時,或兩個平行試卷對考生測驗時,所得測驗分數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程度。

效度是指考試有效性或正確性的質量指標,考試效度的高低反映着考試是否達到它的預定目的,是否考了要考的內容。

難度指試卷(題)的難易程度。一般用試卷(題)的得分率或答對率表示,所以難度事實上是容易度或透過率。其值在0~1之間,數值越大,說明試卷(題)越容易。 

區分度是指試題對不同考生的知識、能力水平的鑑別程度。如果一個題目的測試結果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對(得高分),而水平較低的考生答錯(得低分),它的區分能力就很強。題目的區分度反映了這份試卷(題)區分能力的高低。一般認爲,區分度的數值達到了0.3,便可以接受;低於0.3的題目,區分能力差。 

高考的性質決定了高考試題首先要保證信度,缺少信度或信度較低都無法向幾百萬考生交代,無法向考生家長交代,無法向社會交代。從這一角度看高考試題所考查的一定是確定性和穩定性的內容,對於現在還沒有被確定的內容或者說有爭議內容是不能作爲高考命題依據的。你知道了嗎?複習時,可不要讓這樣的問題浪費你的精力呀!同時要注意,有些題目看起來讓你回答的是假設和猜想,你可不要忘記高考試題的確定性,不要得意忘形呀,還是老老實實從各學科的基本原理來回答,只有這樣你才能得分。OK! 

高考的效度要求高考試題是有效和正確的,考查的是考綱規定的內容。你想想牽動着百萬考生、千萬家庭、億萬人員,如果哪位命題大人在命題中出了錯誤或者超出了考試要求,會怎麼樣呢?哪他可就醜大了,他將成爲千夫所指,這樣的事情是每一位命題人都不會幹的。鑑於此,我們的複習一定要緊緊盯住考試大綱,對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要理解、記牢,讓它紮根心田;對於違背考試大綱或超出大綱要求的內容,則不要理睬;一些腦筋急轉彎、文字遊戲類的問題就讓它見鬼去吧。 

高考試題要有難度,這個難度有多大,平時複習需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不同難度的試題呢?高考試題的難度與參加考試人數和當年高等學校的錄取人數是密切關聯的。去年江西省高考報名人數是70多萬,實際錄取人數接近40萬,高考試題的難度定位應該是有利於把這40萬考生選拔出來,因此,試題的難度係數應在0.6左右。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將有60%左右的考生透過高考被定位在基礎較好、能力較強、具有學習潛能;與90年代只有10%左右的考生能夠進入高校相比,那時10%左右的考生透過高考被定位在基礎較好、能力較強、具有學習潛能的。這不是說現在學生中優秀的比例提高了,而是高考試題的難度變了,高考試題的側重點變了。變成什麼樣了呢?變成60%的試題是基礎題目了。你只要把基礎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事實掌握了你就至少能拿到60%的分,你就進入了基礎較好、能力較強、具有學習潛能的考生的行列。高三複習,特別是第一輪複習的重點和目標就確定了--基本學科概念、基本學科事實、基本學科原理、基本學科學習方法、基本學科思想。記住了,抓基礎,把60%先抓在手中。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高考試題一定要有區分度,以利於不同層次學校對人才的選拔。因此高考還要有中檔題和難度較大的題目,根據考生人數和錄取人數的比例,確定這兩類題目所佔的比例將在40%左右。對於各學科來講,這部分試題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學科科學思想和學科知識的運用,以及各學科試題的解題技巧上。要想在這部分試題中得高分也不難,需要在平時複習時注意在做題目的同時總結方法,逐步建立起各學科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熟練的試題解題技巧。前60%是進入高校的保證,後40%則是進入較好大學所必需的,誰不想上大學,誰不想上好大學,因此這部分試題往往成了香餑餑,爲此,今後我們開設專門欄目進行輔導,設計專門的創新題供大家熱身。這部分確實很重要,但要有前面的60%作基礎,切不可逐末舍根呀。 

好了,就這樣。平時複習不要輕視基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