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6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閱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品味語言的優美。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品味語言的優美,以及試膽量過程中學生心理的變化和試膽量德的重要意義。

(2)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暢所欲言,完成課後思考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校長教育孩子消除怯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實效。

(2)明確只要敢於實踐,實踐之後就會變得勇敢堅強起來。

重難點、關鍵

1、瞭解課文敘述順序,並抓住重點部分試膽量的過程進行重點學習體會。

2、體會校長教育孩子消除怯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實效。

教具準備

插圖投影、小黑板。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回憶一下,你覺得自己最勇敢的經歷是哪一次?願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樂嗎?

2、交流。

3、你們都很勇敢,真見小英雄。

4、在一個叫巴學園的學校裏,有一羣孩子在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場特殊的試驗。

二、板體、讀題

1、板題、試膽量。

2、讀題。

3、引導學生據題質疑。

三、讀通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字音。

2、詞意。

3、指名讀文,正音。

五,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大意和脈絡

1、默讀,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課文和敘述順序是什麼?

(3)請按着一順序將課文分爲三部分。

2、討論、交流。

3、彙報。

(1)課文寫了校長組織大家夜裏到九品佛寺院和墓地裏進行試膽量的遊戲,結果不當鬼的同學嚇得跑回來了,當鬼的同學也因爲害怕而回來了。

(2)敘述順序是事物發展順序。

(3)按題目、經過、結果將課文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22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23~24自然段)

六、誦讀,體會文章的語言優美及人物的心理變化。

七、體會文章中的深意。

1、討論:這次試膽量有什麼意義嗎?

2、體會校長教育方法的巧妙。

八、你覺得怎樣可以使自己的膽量大起來?

板書設計:

怕蚊子咬

世上沒有鬼,克服膽怯

跑回家去了

課後反思: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2、領悟作者透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3、體會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明白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聽過有關狼的故事嗎?你覺得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的消滅,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思考:課文寫了發生在凱巴伯森林的一個什麼故事,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再不懂得地方做上記號,準備質疑

三、學生自學、思考

四、小組討論,交流以上思考題,集體彙報交流

五、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讀了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好友那些你懂得地方

2、提出不懂得地方,解疑

3、指名複述發生在海巴伯森林的故事

六、重點討論

1、爲什麼我們不應該完全消滅兇殘的狼?”再度課文,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2、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之間的相互關係

(1)、什麼叫制約?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間是怎樣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

(2)、再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爲什麼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果破壞了會怎麼樣?

找到描寫這些情景的段落,反覆讀讀,想象一下,那時怎樣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話給大家描述一下嗎?見到如此情景你想說什麼?

(3)、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還看過還聽過類似鹿和狼的故事這樣的事例嗎?試着講一講

七、討論: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八、作業:寫寫讀了這片課文的.感受,同學之間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知道機器人是怎樣的。

2.就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與同學交流討論。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獨立閱讀的能力。

課前準備

1.上網查詢並下載智能機器人的圖文資料及課文插圖。

2.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參觀機器人表演。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閱讀猜想

1.(板書:機器人)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大家都來說一說自己對機器人有哪些瞭解。

2.(板書:果園機器人)讓我們來大膽地猜想一下果園機器人是什麼樣子的、會幹哪些活。

自讀自悟

1.開啟課本,認真朗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2.根據“閱讀提示”中的學習要求默讀課文。

3.找出文中果園機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想。

小組交流

1.小組內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組內成員共同討論文中果園機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全班交流

1.(出示文中的兩幅插圖)自選方式,彙報你們小組認爲果園機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如:

a.機器人的樣子設計可愛合理:它的外表就像一個淘氣的孩子;各個部位都設計得非常科學合理,它的電子眼能夠發現濃密枝葉後的每一個成熟的水果;胳膊可隨意彎曲旋轉伸縮,手上戴有手套,不會將水果抓傷;它的腳能夠依據地勢保持平衡。

2.透過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2~5自然段,來表現果園機器人的神奇有趣。

感悟積累

1.抄寫三句文中加有引號的句子,同桌間說說自己的體會。

2.給大家讀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並說說原因。(如,“讓果農在大片密密的果樹林裏一個個地去找‘餓倒’了的機器人,那可太麻煩了。”本來人才知道餓,餓了沒有力氣就幹不動活,那麼機器人沒電也幹不了活,作者說它們被“餓倒”了,讓我感覺到它們就像一羣飢腸轆轆的工人,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躺在果樹林裏向果農抗議,感到非常生動有趣)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小朋友,有人給過你掌聲嗎?因爲什麼爲你鼓掌?得到別人掌聲你心情怎麼樣?你爲別人鼓掌嗎?爲什麼爲別人鼓掌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掌聲。

願意寫的同學請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師一起來寫這兩個字。

板書:

掌聲

3、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們有什麼問題要提嗎?

二、初讀課文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帶着你們的這些問題再走進課文,說不定自己不懂的問題自己就能解決了呢。如還有不懂的,可以相互商量着解決,讀書時要注意讀準字音,請開始吧。

⑵生自由讀文。

⑶課文我們又讀了一遍,不知生字掌握得如何,老師把這些生字請上了小黑板,(出示詞語,指名認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落下、殘疾、猶豫、驟然間、鎮定、情緒、身處困境、講述、結束、珍惜、鞠躬、憂鬱、舞蹈、慢吞吞、經久不息。

⑷反覆認讀,齊讀。

2、二讀課文,讀通句子:

⑴詞語我們都讀準確了,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這次要注意讀通句子,句子讀通了,課文就讀流利了。

⑵檢查朗讀:

①同桌互查,每人一小節輪讀(快的兩遍交換)。

要求:

A、聽的習慣要好,及時糾正。

B、讀要響亮,有感情更好。

②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讀,隨機正音。

③師點評過渡:

讀得正確流利不夠,還要能讀懂課文的意思。

⑶三讀課文,讀出不理解的詞:

①默讀,不理解的詞劃下來。

②全班交流:

A、驟然間:

說明快、突然響起的掌聲。

B、經久不息:

找句說詞意熱烈持久、漸漸平息、掌聲裏走下;不息是指什麼?

C、身處困境:

聯繫生活如缺錢、犯錯誤、生病、文中誰身處什麼困境?

D、殘疾:

文中指生病落下不方便走路的缺陷。

E、猶豫:

拿不定主意,她在想什麼?

F、憂鬱:

找個近義詞來替代,反義詞呢?體會孤寂引讀1段。

三、感知大意,切入掌聲

1、掌聲對小英有什麼作用?

⑴鼓勵她站起來了(掌聲表揚。)

⑵文中怎麼說──鼓起了──生活的勇氣。

⑶不再憂鬱變得──活潑開朗。

⑷齊讀第5段體會。

2、設疑:

掌聲的作用真不小,竟然使一個憂鬱自卑的姑娘變得活潑開朗,我們下堂課再去走進這充滿掌聲的演講課。

四、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前後對照,感受小英變化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掌聲》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嗎?

(小英。)

⑵一開始,小英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投影出示: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我們讀出了什麼樣的小英?

自卑、憂鬱、孤單、沉默,板書:

自卑憂鬱

從哪看出小英很憂鬱?

⑶是什麼原因讓小英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

⑷那時的小英內心一定十分地痛苦、憂傷、寂寞。當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時,她心裏會想些什麼?

投影出示:

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地想:_______。

⑸小英憂鬱、自卑、沉默的樣子,你能讀出來嗎?指名讀,把小英的心情讀出來。評讀。讓我們一起走近憂鬱的小英,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多麼可憐的小英呀!她幾乎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幸好有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她,她變得活潑、開朗了,讓我們來看看開朗的小英是什麼樣子的!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投影出示:

說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不再憂鬱,開始和同學們一起交談、遊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女生齊讀。)

⑵老師把這句話改一下,你們看行不行?她不再憂鬱,開始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甚至還和同學們一起交談、遊戲(不行)爲什麼?

(走進舞蹈房,更加說明小英敢於正視和挑戰自己的缺點,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⑶你覺得變化後的小英僅僅只是和同學們一起交談、遊戲、跳舞嗎?你認爲省略號還省去了什麼?誰來補充?

⑷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小英呢?

活潑、開朗、自信,板書:

自信開朗

⑸真替小英的變化感到高興呀,就讓我們高興地來讀讀第5段吧!

⑹讀到這兒在我們心中一定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是?(小英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你認爲是因爲什麼?(掌聲)從哪兒找到答案的?(小英的來信)

指名讀。

過渡:掌聲竟會有這麼神奇的作用!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

二、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

1、默讀第2、3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小英的句子,想想現在的小英會想什麼?

2、輪到小英的時候,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她此刻的心情會怎樣,她會想些什麼?

投影出示:

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地想:_________。

3、殘缺的小女孩感到自卑、緊張,害怕。那她又是怎樣做的呢?

(生交流。)

出示: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猶豫是什麼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猶豫什麼?(上去還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嗎?(不想)爲什麼?小英能不上去嗎?(不能)爲什麼?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我們體會到小英的內心是多麼的痛苦、無奈。齊讀。

4、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小英終於──(引讀)。小英一搖一晃地向講臺走去,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般的沉重。

投影出示:

小英一邊慢慢地走着,一邊地想:________。

5、讓小英意外的是──(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

6、同學們的掌聲出現了幾次?(2次)

7、誰能讀讀同學們的第一次掌聲?指名讀:

從哪看出掌聲出乎小英的意料之外?理解驟然間。

(掌聲響得突然,掌聲響得讓小英出乎意料。)

8、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透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

9、我想對小英說:___________________。

(小英,只要有勇氣,再難的事也可以完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

10、誰再來讀第一次掌聲?把你想說的話透過朗讀表現出來!

11、小英一定能聽懂你的掌聲!謝謝你的掌聲!聽着那熱烈、持久的掌聲,小英感動了!

投影出示:

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指名讀,評讀。

12、當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時,她的心裏會想些什麼?

投影出示:

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她地想:________。

板書:

感動。

(謝謝同學們對我的支援.我會更加努力的!)

13、當小英結束了演講的時候,同學們又給了她經久不息的掌聲,你又想透過掌聲告訴她什麼?(你的演講太棒了!)

14、再次聽到同學們的掌聲,小英內心是多麼得──(感激。)

投影出示: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同學們的掌聲裏微笑着走下講臺。

15、小英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無數的話語在小英心頭涌動,她想說:__________。

(原來我也是很棒的!同學們對我可真關心呀!)

16、但是小英什麼也沒有說,只是向大家──(引讀)

17、你能讀出小英內心的感激嗎?指名讀,評讀。

三、引導說話,讀背作者感想

1、學到這兒,相信你對於掌聲或對於這篇課文一定想說些什麼?

2、師深情地讀第七自然段。同時出示:第七自然段的內容。

3、(齊讀)請把這句話記在自己的心裏。

4、老師蒐集到了一首關於掌聲的詩歌,送給大家,師感情朗誦。

5、有一首歌的名字叫《掌聲響起來》,這首歌非常好聽,也非常有意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歌。(播放音樂)

6、同學們今天上課表現多好呀,我想把感謝的掌聲送給你們,感謝的掌聲你還想送給誰?

伴着悠揚的歌聲,讓我們美妙的讀書聲也響起來,讓我們在歌聲與讀書聲的美好交匯中結束今天的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談話匯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啓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着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啓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後分別具體寫( ),最後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透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爲什麼?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天淨沙·秋思》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5課《古代詩歌五首》。這首詩歌具有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生動、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的特點。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於引導、啓發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

【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髮展。

2、注意營造音樂的氛圍,採取角色誦讀,透過富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體驗優美、充滿韻味的語感。

3、以學生爲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1、瞭解小令的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3、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4、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投影片、錄音帶和 VCD 碟片。

2、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蒐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音樂(低聲地)“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爲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學生凝神靜聽,樂曲像小溪般流入學生的心田。)

在音樂的節奏中,教師絮語般地匯入: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天淨沙·秋思》這篇作品。因爲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氛圍中,使他的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

以樂曲《橄欖樹》爲引子,激發學生興趣,匯入學習主題。

二、感知內容

配樂朗讀:播放陳星演唱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呀夾着雪花,把我的淚吹下……”教師範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讀同時進行,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想,學生也許會聯想起遠在異地的親人和流浪天涯的羈旅之人沒有什麼兩樣,從而產生共鳴。

教師用語言描述這幅畫面: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昏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讓學生閉目想像,感悟其內容,體會思鄉之情。)

要求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濃重的思鄉之情(學生踊躍發言、課堂活而不亂),並要求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資訊和自己的創意作簡筆畫,加深思考。(學生的簡筆畫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工筆,有的寫意。)

配樂朗讀,調動情緒;描繪情景,引導想像;交流發言,表達情感;作簡筆畫,加深印象。

三、研讀與賞析

請一位學生模擬費翔的聲音小聲地唱《故鄉的雲》。“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吹來故鄉泥土的芬芳,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小聲哼唱,充滿感情。)

播放凱麗金的鋼琴曲《回家》,烘托氣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請一位女同學將自己蒐集的有關小令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並舉例說明。(女學生們爭先恐後)同時,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請一位男同學介紹《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學補充說明: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學生深入意境,進入角色。)

學生配樂(《望鄉》:“夕陽河邊走,舉目望蒼穹,裊裊炊煙飄來了思鄉愁……”)朗讀。啓發學生討論: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孤獨而思鄉。)

營造氛圍,烘托情感,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

播放輕音樂《江南好》和《採花》,讓學生放鬆一下,然後進行擴展性學習。

1、介紹20世紀初以龐德爲先導的英美意象派詩人學習中國古典詩詞,尤其是唐詩宋詞元曲的情況。(學生靜靜地聽。)

2、《秋思》的意象分析及《秋思》對英美意象派的影響。

3、比較意象與意境的異同。(學生紛紛發言,教師正面激勵。)

4、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可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5、提問:遊子爲什麼思鄉思親呢,哪一首詩可以作證?(分組討論《遊子吟》。組織學生朗讀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擴展學習,開發教學資源。

五、課後延伸

1、將蒐集的詩歌抄寫下來,增加積累,並低聲播放《窗外》曲子。

2、展開想像,將《天淨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下節課交流。

3、組織學生齊唱《常回家看看》,掀起高潮,結束新課。

蒐集詩歌,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改寫詩歌爲散文,進行創新作文練習。

【課後反思】

這堂課我注重營造了一個音樂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的激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得到了增強。這一節課還滲透了音樂和美術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