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10篇

爲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2.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登高》教學設計2。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沈的苦痛與憂思。

學習設想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透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廣的憂思。

2.情景再現。啓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再現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透過再創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3.加強背誦指導。

4、學以致用,進行詩歌創作練習

教學時數:一課時

新課匯入:(投影畫面)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吧?

(音樂起)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後。長江邊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風蕭瑟,萬木凋零,淒冷的風中,一隻孤鳥在高空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衣衫襤褸,步履蹣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這位老人,曾經豪情萬丈,志在報國,曾經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他無論窮達,都不忘兼濟天下。然而蒼天弄人,他一生數起數落,鬱郁不得志。重陽節,本是登高祈壽家人團聚的節日,而年過半百,滿身疾病,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的他卻面對處在戰亂之中的國家,面對萬里之遙的故鄉,面對漫天飄灑的落葉,面對滾滾翻騰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聲高吟: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滿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是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來欣賞1200多年前他爲我們留下的這千古傳唱的著名詩篇《登高》(投影課題)

我們一起隨着音樂再來誦讀一遍!(音樂起)

指導誦讀

學習詩歌重在誦讀,誦讀能更好地領會詩的主旨,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好地鑑賞詩歌。

那麼怎樣才能誦讀得更好呢?(投影誦讀要領)

1、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爲心聲。

2、感性的表現: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音樂

爲了更好地誦讀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作者,然後具體分析一下這首詩,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登高》教學設計2》。

誰能介紹一下杜甫的生平經歷?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後在成都被嚴武薦爲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爲杜少陵,杜工部。其詩深刻反映社會現實,因此被稱爲“詩史”,他亦被稱爲“詩聖”。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後可分4個時期。

一、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年(745),杜甫過着“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結爲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存20餘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嶽》爲代表。

二、天寶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但均無結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纔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困頓和生活的飢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治者的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爲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

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後,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於年底到達成都。

四、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曆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並斷續住了五年。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開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間”的生活,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於長沙至岳陽的船上,年58歲。

寫作背景:

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在這種情勢下,他只得繼續“漂泊西南天地間”,在“何日是歸年”的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的艱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雲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他爲了排遣鬱悶抱病登臺。

分析鑑賞:

有人認爲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麼,它在藝術表現方面有什麼獨到之處?(大家討論)

分析:從藝術表現角度上看,本篇的獨到之處至少有如下兩點:

一是對偶工穩,音調鏗鏘,琅琅上口。全詩八句皆對。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起,對得自然、工整,尾聯兩句的對偶一般兩種看法,一種認爲“苦”做甚,極講,詩副詞,與對句的“新”正好相對,“繁”和“霜”是使動用法;一種認爲尾聯屬寬對,只“苦恨”與“新停“不對。這種結構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僅符合於美學上的所謂均齊,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

同時詩中又多用雙聲迭字,旋律優美,音節和諧,大大加強了詩的音樂美。如尾聯“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並列結構,在聲調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應一字一頓;“潦倒”“新停”爲雙聲迭韻,在聲調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應兩字一頓。“繁霜鬢”對“濁酒杯”,其聲調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着詩的中心——“悲秋”。在寫景之中,又有聲(風聲猿啼聲)有色(沙白渚清),有動(鳥飛葉落)有靜(沙渚),有局部景(首聯),有整體景(頷聯)。而且一三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江景。

在抒情上,頸聯的“萬里”與“百年”又與頷聯的“無邊”與“不盡”相互應,從時空兩處着筆,由異鄉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從白髮日多,因病停杯,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詩的內容上又是互相緊密聯繫的。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中間雖有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複雜的感情,但筆勢卻一氣直下,造成了一個既有變化又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

宋人羅大經評論此詩頸聯曰: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又可見其筆法之凝練。

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誦讀此詩。

指名背誦。

學以致用:

律詩,我們從小至今也學了很多首了,從理論上我們對詩歌的寫法也做了分析指導,那麼下面我們就該牛刀小試一下了吧!

自行創作律詩一首,題目自擬,內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詩的平仄押韻、起承轉合,要求格調清新向上,不做無病呻吟。

佈置作業:

1、背誦《登高》

2、修改自行創作的律詩。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交互式電子白板爲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個更爲強大的交流平臺,爲師生提供和展示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開放性和發展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式 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教學更加精彩。根據我校電子白板配備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培訓方案。透過此次培訓,教師將瞭解和掌握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有意識地將白板所特有的交互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中,豐富教師的備課方式和備課內容,改變了傳統多媒體教室環境的種種弊端,技術真正融合於課堂之中得以實現。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培訓目標

1.對互動教學理念的認同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重在落實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使大多數學科的教師能夠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有效應用,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爲支援教學的工具、助手和夥伴,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完成教育教學目標,實現交互式電子白板和日常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而互動教學理念的認同,是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的基石。

2.提高教師基於互動技術的教學技能

教師在培訓的過程中,逐步掌握電子白板及互動教學綜合應用平臺的操作技能,引領教師探索基於交互白板的教學和研究:如基於交互白板的教學中交互策略、基於交互白板的小組協作活動的開展、基於交互白板的學科教學資源的建設、改進教學觀念、探索資訊技術支援條件下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3.促進資訊技術條件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透過培訓的引導和支援,幫助教師按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解決課程整合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一線教師的研究技能、教學技能、基於電子白板的資訊技術操作、交互式互動教學綜合應用平臺備授課系統應用等專業技能。

三、培訓對象

全體教師

四、培訓時間、培訓地點:

培訓地點: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室

五、培訓內容

1.爲了確保培訓過程順利實施,制定了包含以下2個方面的培訓內容:

(1) 交互式電子白板基礎功能培訓

意在透過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特色理念及操作,讓教師對電子白板應用有一個細緻的認識,產生興趣。在演示型培訓的過程中,講師會逐步滲透電子白板初級使用的基本功能,如產品硬件的使用、操作、保養的培訓。

(2) 交互式電子白板基礎知識和教學應用技巧培訓硬件基礎知識

軟件安裝及設備調試,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定位方法,軟件開啓方法。版面快速鍵的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四種模式及使用方法。

2.原有教學資源應用——PPT、WORD、FLASH等,屏幕批註功能。

3.介紹功能面板,主工具箱的使用,資源庫使用。

4.如何利軟件的脫機使用進行備課。白板與學科巧結合案例,學科組進行。

六、培訓方式

1、教務處全面負責,各分管領導協同落實。

2、主要形式

(1)指導教師開展講座,講述使用技巧。

(2)教師聽取講座,並做筆記。

(3)教師間充分討論解決自己的疑惑。

(4)每位教師做一份課件,作爲本次培訓考試的作業,作業要求打印上交。

3、關於電子白板培訓的視頻與相關的資源的下載地址:紅原縣龍日鄉小學校園qq羣

七、培訓要求:

1、提高電子白板運用的意識,真正使電子白板技術與學科整合。

我們就是要透過電子白板的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電子白板運用能力,將電子白板運用與學科的教學有機的融到一起。

2、加強技能學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礎上,熟練運用電子白板也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關鍵。在此次的培訓中,我們結合學校教學和教師實際,主要培養教師電子白板的基本運用及課件製作。

3、參培教師要遵守請假制度,有事履行請假手續。

4、按時出席,不遲到,不早退。

5、集中培訓時,關閉手機,在老師授課過程中,教師之間不準互相說話,要求教師認真做好筆記。

6、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按要求進行練習,不要做與培訓無關的事。

八、保障措施

1、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實行三級管理:即行政、教務處、教研組共同管理與考覈。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包括考勤、考覈、獎懲等。各培訓項目要管理到位,保證校本培訓的學習研究有序而高效地開展,提高培訓的整體質量。

2、爲使校本培訓逐漸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規定每位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時間不得少於規定學時,將學時數分解到每個培訓項目上,根據出勤率、考覈成績等實際情況評定最終成績。

3、教師請按活動安排及時上交培訓材料。每學期上交相關的材料,學校將給每位教師歸類整理,記錄個人成長曆程,作爲評優及期末考覈依據。

九、培訓獎勵機制

1、每學期上交相關的材料,學校將給每位教師歸類整理,記錄個人成長曆程,作爲評優及期末考覈依據。

2、相關資料未按時上交者、未完成聽課任務者扣相應考評分,具體辦法見《紅原縣龍日鄉小學教師考評細則》。

十、培訓組織

領導小組

1、組 長: 副組長:

2、組 員: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透過對布朗運動的研究,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組成物體的分子總是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

2.透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布朗運動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布朗運動形成的原因。

教具

兩人一臺顯微鏡(設備不夠的學校至少應有一臺給學生輪流觀察),紅墨水、黑墨汁各一瓶。兩隻燒杯分別裝入冷、熱水,滴管一支,投影幻燈及布朗運動模擬器一臺。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演示:分別將紅墨水用滴管滴入冷水和熱水中各一滴。

提問:看到了什麼現象?這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

應答:看到了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說明了組成物質的大量分子是在做不停的無規則運動。

追問:兩杯水中擴散快慢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應答:擴散快慢即分子運動激烈程度與溫度有關。

二、新課教學

現在研究一個更明顯的證明分子在做不停地運動的現象——布朗運動。

1

介紹在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植物花粉顆粒,發現這些小顆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這種運動叫布朗運動。

2.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布朗運動實驗:

(1)先調好顯微鏡。

(2)在載玻片上先放上一大滴水,後在水上滴一小滴稀釋的墨汁,蓋上玻璃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提問:看到了什麼現象?

一般回答是小黑顆粒都在不停地運動。

追問:還看到些什麼現象?

應答:有的顆粒運動得快些,有的慢些,或顆粒越小的運動越明顯。

(對於這一追問,常常有許多學生答不上來,教師可藉機教育學生,應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

(3)讓學生用滴管滴人玻璃片上一滴熱水後,再繼續觀察布朗運動與前次看到的有何不同?

應看到較前次的布朗運動加快。

3.帶領學生看課本64頁圖11-4,說明圖上記錄了三個小顆粒,每隔30s記錄到微粒的位置後用直線連接起來的,雖不是小微粒的徑跡但也可以看出小顆粒的運動是極不規則的。

4.布朗運動是怎樣產生的?

演示:用投影幻燈及布朗運動模擬器邊演示邊說明。

由於大量水分子(比小顆粒小得多)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它們和小顆粒相撞。每個水分子和小顆粒碰撞都使小顆粒受到衝力。每一瞬間各個方向都有大量分子碰撞小顆粒,哪個方向衝力大些,小顆粒就向哪個方向運動。下一瞬間另一方面衝力大了,小顆粒就向另一方向運動,結果使小顆粒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這樣便形成了布朗運動。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設計思想:前輩語文大師們說,課本無非是個例子,這是很有見地的。我們可以再往前邁一步:課本僅僅是個引子,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教師要把這個“小文字”透過你和學生的共同學習、研討演變成“大文字”。說它是引子,是因爲我們要據課本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內知識、一般能力的學習,也要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綜合能力的學習。說它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是因爲文字蘊藏着很多能觸動讀者思考的“元素”(點),這些“元素”涵蓋了諸多角度、諸多層面,而且因人的認識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異而不同。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這種“大文字”觀。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導學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尋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與《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醜”進行比較,也可以讓學生舉出一些現實生活所表露出來的人性中“醜”的一面加以討論,在討論中明辨是非,體驗什麼是值得稱道的“人性美”。另外,讓學生複述、概括、理清脈絡,這是一條由具體到概括的邏輯訓練線路,經常訓練,有利於學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範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據情節的發展讀出起伏,確實能感染學生。

二、讓學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節、人物言行談一兩點感受。

三、找幾個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生分段朗讀。

四、複述課文。

五、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啓發學生找到兩條記敘線索:明線寫德拉,暗線寫傑姆。

2.讓學生根據文章情節,順着兩條線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線的交替變化和融合。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線索”。

3.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結構”。

第二課時

一、歸結文章的主題。要求根據文字的內容,抓住主要情節,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將本文主題偏移到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的關注,從而展開社會批判。正確的認識:歌頌了樸實而純真、艱難辛酸卻相濡以沫的愛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舉例說明怎樣尊重他人的愛,怎樣向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愛心,擔負起自己的道德倫理責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找來英語原著,進行跨學科學習。

二、與《我的叔叔于勒》進行比較教學,瞭解人性的多樣性。並從現實生活中分別舉出一些人性中“美”和“醜”的例子,讓學生學會自己分辯,從而明確是非,引導學生展現美好的人性。

三、瞭解巧合和懸念的寫法。這部分可由教師設疑、學生解疑的方式開展教學。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特點”(“巧合無痕”、“引而待發”)。

四、仿照本文的寫法,就你身邊人們的某個閃光鏡頭,編寫出小小說提綱。課下再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設想

1、由於學習文言文要付出比現代文更多的認識努力,因此通常同學們對文言文大都敬而遠之。調查顯示,多數同學都不大瞭解所學文言文的內涵,不瞭解那些隱藏在陌生語言下面的更深層次的人類的智慧,筆者力求引導學生走進文言文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說辭語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導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就可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逐步改變其對文言文的看法,培養起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2、《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背景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陌生,可以讓學生親自查找資料,從而培養學生的收集篩選材料的能力和自讀能力。

3、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更多是學生的小組討論,教師適當的給以點撥,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培養了學生交流協作的能力。

4、誦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課自始自終以誦讀爲教學手段和依據,在誦讀中賞析課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語文課堂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因此結尾設計討論發言就是讓學生樂於探討並且有話可說,學有所得,並能學以致用。

6、背誦一直是學生一個頭疼的問題,所以筆者儘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5、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流程

生朗讀預習→師範讀→生朗讀梳理→師引導生朗讀賞析→生朗讀鞏固→師引導生朗讀背誦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梳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匯入

19xx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左傳》其書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爲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爲綱,以時間先後爲序,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爲後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傳”意爲註釋,《左傳》爲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性文字。《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3、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爲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爲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爲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透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4、相關資料(在課文賞析中涉及到時給學生做補充)

(1)、秦立晉君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採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爲君。

(2)、惠公背約

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爲由食言。

(3)重耳過鄭

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衆,安可盡禮!”爲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

(4)鄭楚結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爲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爲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二、課文學習

1、師範讀課文。

2、生自由誦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字音、停頓。)

4、生結合課文註釋初步梳理課文。(邊輕聲朗讀,邊梳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賞析課文。(前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一、整體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

每組選代表發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臨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課文賞析

第1段

(1)、生齊讀第1段。

(2)、師示範串講梳理第1段。(爲學生後文的接龍串講做示範)

(3)、留時間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在字詞上得到落實)

(3)、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爲後文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範)

貳:從屬二主;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紮;

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爲“以其於晉無禮”。

(4)師引導學生串析本段:

“晉候、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紮位置: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爲燭說秦埋下伏筆。

(5)師引導學生2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第2段

(1)男生齊讀本段。

(2)女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佚之狐言於……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於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爲重,隻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3)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4)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已”:通“矣”,句末語氣助詞;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爲“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爲“(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5)師引導學生用5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課文。(後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體會燭之武的遊說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一、課文賞析

第3段

(1)一生範讀本段。

(2)生藉助註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爲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出其高超的遊說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夜……秦伯”:說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②燭說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爲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爲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③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封:名詞的意動用法;

厚:形容詞活用爲動詞;薄: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乏困: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說:通假字,通“悅”;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爲:古今異義詞,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爲。

行李:古今異義詞,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今異義詞,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應爲:有何厭。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應爲: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6)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遊說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齊讀本段。

(2)男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晉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不仁”只是一個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是因爲勝負之數,難以預料。所以,說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敝:形容詞活用爲動詞;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發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1)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1)善於納諫。

(2)勇於自責。

(3)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三、本文的寫作特色。

師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不驚。

(3)詳略得當。

四、生小組討論後談學習本課後的啓發。

分兩種層面來展開:

1、本文給我們的啓示。

2、結合當今國際國內形勢(比如:世貿談判、朝核問題……)談

附:1、秦晉圍鄭形勢圖

3、板書

秦晉圍鄭

燭臨危受命

之智退秦師

武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爲進

退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

師第四步、引史爲例挑撥秦晉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晉師撤離

教學反思

一位偉人曾說過“不會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遺產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史書典籍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讀史書就是去了解繼承我們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進階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吸收人類進步文化”。並且也明確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具備初步地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內容和要求”中也明確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文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所以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學主要停留在讀讀背背的層面上,而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註重學生文言文閱讀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用現代觀念來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設計過程中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爲了讓學生與課文達到零距離的接觸與交流,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文言文學習落腳點。進一步達到學有所獲,變“老師強迫我學”爲“我想去學”、“我要去學”。

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實現了學生、教師角色的還原轉化,所以在老師的導演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來,學生普遍覺得在熱烈輕鬆地討論氛圍中收穫不小,並且第一次感到原來古文還可以讓自己學到很多在現實生活中實用的一些知識和道理。

這幾堂課上下來,筆者覺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找到了學習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讓學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可以說預期的目的基本達到。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還是有一些地方還需改進,首先就是學生不知道學習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剛開始讓學生起來賞析時,開始幾乎是在概述故事,後經過點撥才基本明白;其次,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點概念模糊,所以在開始歸納知識點時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談啓發時,學生開始時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從何入手,後經引導才明白。這些都說明面對新的學生,必須作好學生的情況瞭解,在備課中切實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學會正確書寫11個字。能正確理解文中的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覆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繼續學習蒐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日出或日落時,天空經常出現絢爛多彩的雲霞,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嗎?(火燒雲)你眼中的火燒雲是什麼樣的呢?(學生自由發言)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我國現代女作家蕭紅筆下的《火燒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一讀課文。

2、出示文中的生詞,先指名讀,再開火車讀。

3、理解文中詞語。

4、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文,思考:透過讀課文讀懂了什麼?

2、集體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文字交流,抓住顏色的變化和形態的變化,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進行感情朗讀,邊讀邊在頭腦中呈現畫面。)

3、教師總結:作者抓住火燒雲這一自然景觀,以豐富的想象力,以優美的語句描繪出夕陽西下時火燒雲的瑰麗多姿,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能從中體會到什麼?

四、拓展延伸

1、你留心看過天空嗎?那時的雲彩什麼樣?能把你的觀察所得寫一寫吧!

2、把有關描寫雲的詞語、句子、段落摘抄在筆記本上。

五、指導書寫

1、學生完成作業。

2、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角度

美讀體驗──在美讀中獲得語感的、情感的、美感的薰陶;在體驗中習得學法。

主要教學步驟

1、學法簡介:

美的散文詩須美讀,讀中體味音樂美,品味畫面美,感受情感美,獲得審美享受。

2、美讀《浪之歌》:

⑴ 同學們配樂吟讀:

注意節奏、停頓、重音、尤其韻腳的處理,畫㈩每節的韻腳,瞭解連續用韻、換韻、交韻現象。體味文章的音樂美。

⑵ 同學們帶着想像誦讀:

想像浪的生活圖景,用我讀㈩了這一幅美麗的畫面領起,就全文內容說活,、品味文章的畫面美。

⑶ 同學們帶着深情吟涌:

感受濤人博大、深厚、浪漫的:情愛,對文中滲透的情感作舉例式發言。體會抒情方式,感受文章的情感美。

3、學讀《雨之歌》。要求運用以上美讀法,進行學法體驗。

4、組織有序發言。學法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教室的各項設施與使用規則。

2、 獲得探險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掛圖:《我的幼兒園》

2、 廁所、午睡室、水杯架、毛巾架、飲水桶、衣帽箱等照片或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參觀教室裏的各項設施,與幼兒共同探討這是什麼。

二、引導幼兒回憶:

剛纔你都到過了什麼地方?

三、利用照片或圖片,引導幼兒認識教室設施及使用規則

1、廁所在哪裏?男小朋友應該在哪裏上廁所?女小朋友應該在哪裏上廁所?上廁所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不推不擠)

2、洗手的地方在哪裏?洗手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洗手時要排隊,用肥皂洗手,把水甩在水池裏)

3、午睡室在哪裏?午睡室是個小朋友睡覺用的,所以進入午睡室時動作要輕輕地,聲音也要輕輕地。

4、小朋友喝水的杯子放在什麼地方?飲水桶在什麼地方?喝水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排隊,不一邊喝水一邊走路)

5、毛巾架是用來幹什麼的?吃完飯、洗完手了都要拿毛巾檫嘴和檫手。

6、小朋友脫下來的衣服放在哪裏呢?

四、幼兒自由探險,鞏固對教室的認識,體驗探險的樂趣。

健康《有用的指甲》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指甲的作用,知道愛護指甲的重要性。

2.透過相互討論和相互觀察,知道如何愛護指甲。

3.感受親親指甲鉗的溫馨氣氛,樂意使用指甲鉗剪自己的手指甲。

活動準備

1.圖片:指甲

2.指甲剪

活動過程

一、初步瞭解指甲的作用。

1.圖片觀察指甲

引導幼兒觀看自己的指甲。

2.討論瞭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知道指甲有什麼用嗎?

小結:指甲有保護手指和腳趾的作用,有幫助人們做事的作用,

透過指甲還可以看出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等。

二、如何愛護自己的指甲

1.教師:大家都知道指甲對我們有這麼多的作用,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保護自己的指甲呢?

2.幼兒進行自由討論並得出一些結論,如:指甲長了要及時剪掉,要用指甲鉗剪,

手髒了要及時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長長了,我們不剪,會怎麼樣呢?

小結:不及時剪指甲,指甲會斷掉,還會傷害別人;不及時洗手,指甲中會有許多髒東西;

經常咬指甲會使手指變形,還會將病菌帶入口腔;還會影響手指的生長等等。

三、遊戲:親親指甲鉗

1.出示指甲鉗,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呀?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呀?

2.這個指甲鉗最喜歡和誰親一親呢?

3.教師用指甲鉗剪自己的指甲,邊剪邊說:親親我的手,親親我的手。

4.誰也讓指甲鉗親親他的手呢?

四、延伸活動

教師一邊給幼兒剪指甲,一邊用兒歌的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班社會教案: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活動目標

1、願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快樂和情趣。

2、初步學會與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圖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新玩具,匯入活動。

1、讓幼兒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獨佔、不爭奪。

2、引導幼兒討論,大家一起玩玩具帶來的愉快。

二、鼓勵幼兒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啓發幼兒想辦法:一種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可以怎樣玩?

(1)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後玩

(2)交換玩

(3)進一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大家都快樂的情緒體驗。

2、教師: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愛玩,你玩玩、我玩玩,不爭也不搶,大家都開心。

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說說,畫面上的小朋友是怎麼樣玩玩具的?

2、爭搶玩具的孩子

畫面上的兩個小朋友爭搶玩具,這樣做對嗎?

你喜歡誰?爲什麼?

四、幼兒玩玩具

鼓勵幼兒積極常識輪流玩、交換玩的方法,體會一個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小班社會教案:看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看朋友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都已有交朋友的意識了。他們和朋友分享食物、玩具,到朋友家做客等熱乎得很,但是真正怎樣做客的一些禮儀還不是很瞭解。因此,結合小班數活動內容“認識3以內的數”,預設了本活動,旨在讓孩子在做客遊戲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數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3以內的數數活動,初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體驗去朋友家做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佈置家的場景:物品按數量1、2、3一組分散放於三個櫃中。1——3數字寶寶圖片(粘於椅子上)

2、水果一籃

3、歌曲:看朋友、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帶禮物去看朋友

交代:今天去看朋友,但要帶什麼禮物去呢?

模仿開汽車,邊唱歌:看朋友,到數字寶寶家。

敲門,進去,和數字寶寶打招呼。

個別提問:你在和誰打招呼?

2、送禮物

(1)思考:應該怎麼送禮物,數字寶寶才高興?

要求:你送的水果個數要正好是數字寶寶表示的意思。

幼兒選擇禮物給數寶寶

討論:老師送的禮物對嗎? 互相檢查。

(2)參觀數字寶寶的家。你覺得數字寶寶的家怎樣?(東西擺放)有幾個櫃子?看看櫃裏的東西,你發現什麼?

交換數字寶寶朋友,把水果放好。

3、回贈禮物

1. 2. 3數字中你還有哪個數字寶寶沒打過招呼,帶上數字寶寶去選它送給你的禮物。

個別介紹,互相檢查。

4、聽音遊戲

聽到幾下聲音,就請幾寶寶出來。帶着數寶寶跳一個快樂的“找朋友”舞。

5、和數字寶寶再見,開汽車回。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開飯了

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爲家人準備“開飯”的快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經驗選擇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撕紙,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於幼兒人數),每人一張餐墊。

3.紙條、紙片、橡皮泥等若干。

過程:

1.萌發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

(1) 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 回憶自己在家和誰一起吃飯。

開飯啦,在家裏我們和誰一起吃飯呢?(啓發幼兒說出家庭成員。)

2.感知餐桌和餐具,爲選擇餐具作準備。

(1) 觀察餐墊。

“餐桌上有什麼?看看餐墊,今天誰和我們一起吃飯?

(2) 觀察碗。

● 吃飯時我們用什麼盛飯盛菜?

● 這裏有這麼多碗,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碗的不同顏色,並以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大小。)

3.自由選餐具,體驗一一對應。

(1) 幼兒爲爸爸媽媽和寶寶選擇碗。

爸爸媽媽和寶寶餓了,要吃飯了,我們爲他們每人準備一隻碗吧。

(教師觀察幼兒選擇的情況,並提示幼兒將碗對應地擺放在餐墊上。)

(2) 交流選擇、擺放的經驗,並作調整。

● 你給爸爸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給媽媽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給寶寶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一共選了幾隻碗?它們一樣大嗎?哪隻最大?哪隻最小?

(3) 幼兒自選勺子,並對應地擺在碗裏。

吃飯時除了碗還要什麼?三個人吃飯需要幾把勺子?

4.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1) 幼兒自由選擇橡皮泥、紙片、紙條等材料做“飯菜”。

(2) 教師觀察幼兒的選擇及製作情況,鼓勵幼兒嘗試選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種“飯菜”。

(3) 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爸爸媽媽寶寶交流,學說:“某某,我請你吃……”

5. 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我愛你

設計意圖:

有一本美麗的圖畫書叫《我愛你》,書裏說:“愛要說出來……今天的作業是:練習說100遍‘我愛你’。……”於是,故事裏的小獾說了好多好多的“我愛你”……

小獾的愛包羅萬象,它暗示我們:愛自然,愛生活、愛世界,愛一切。書中的小獾以幼兒特有的不厭其煩的反覆叨唸,震撼着我們的心靈,能激發孩子對身邊人與物的關愛之情。

我們常常習慣於接受一切,認爲一切的所得都理所當然,於是我們的心靈一天天變得麻木與冷漠,冰冷的心更妄談溫暖他人。

一句“我愛你”它能柔軟我們的心,柔化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一句“我愛你”溫暖了世界,也溫暖了我們自己。

3-4歲孩子有着明顯的自我中心特點,更傾向於關注自身的需要,從此時對他們進行愛的啓蒙十分必要,而這個年齡天真爛漫的孩子也更能用天籟般的童聲發自內心地模仿小獾去說“我愛你”,我想借助這樣一個既能夠讓孩子,也能夠讓成人會心一笑、心頭一曖的好故事,體驗一種欣賞一切,包容一切的快樂!讓愛點亮生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認真地對自己的家人、朋友,對所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幫助的事物深情地說一句:我愛你!

活動目標:

1、願意大聲說“我愛你”,體驗說出愛的快樂 。

2、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3、能用“我愛你”表達對所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幫助的人、物的感激。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我愛你》繪本課件,小印章人手一個,愛心卡人手一張。關於愛的背景音樂。

(2) 經驗準備:有簡單的記錄經驗。

活動過程:

1、以圖畫書《我愛你》怡情。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可愛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獾,我們來聽聽小獾的故事吧。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愛你》。(講述至爸爸媽媽處)

提問:小獾都對什麼說了“我愛你”呢?

小結:他們都是小獾喜愛的,所以小獾就把心裏的愛都大聲地說出來了。這樣小獾很開心,長頸鹿老師、爸爸媽媽聽到了也很開心。

2、藉助圖畫書,扮演角色模仿學說“我愛你”。

師:我們來看看小獾還喜歡一些什麼呢,他還會對什麼說“我愛你”,現在請小朋友們來扮演小獾把愛大聲地說出來,可以嗎?

(圖畫書內容:吃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上牀睡覺的時候)

小結:故事裏的小獾對他喜歡的很多人和東西都說了“我愛你”,原來有那麼多給他帶來了快樂和幫助呀。

3、遷移體驗活動“我愛你”

(1)提問:你們是不是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呢?你想對什麼說“我愛你”?請幼兒大聲說出來。

你們有沒有喜歡的人?你想對誰說“我愛你”?請幼兒大聲說出來。

(2)示範用愛心卡記錄自己說的“我愛你”

師:現在我也像長頸鹿老師那樣,請你們去對你們喜歡的人和東西大聲說“我愛你”,當你對這些東西或者是人說“我愛你”的時候,也可以像小獾一樣,抱一抱,摸一摸,親一親,然後每說一個“我愛你”,在這張愛心卡上蓋一個章,就像我這樣(示範操作)。

(3)觀察幼兒遊戲體驗情況,個別引導。

4、總結評析幼兒體驗活動,引導幼兒瞭解有很多的人和物都給我們帶來幫助和快樂,應該懷着感恩的心去愛身邊的一切。

師:你們看現在的愛心卡,漂亮嗎?這上面有好多好多的印章,你們心裏有好多好多的愛呀,所以這一顆顆心都這麼漂亮!把心裏的愛說出來的感覺是怎樣的?開心嗎?說出愛的時候,我們自己會很開心,很快樂!

提問:你們剛纔都對什麼說了“我愛你”呀?爲什麼對他說“我愛你”呢?

5、結束:學手語-我愛你

老師還有一種特別的方式說“我愛你”,你們看我——做手語“我愛你”。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他們心裏也有愛,但是他們聽不見,也不會說話,他們就是用這樣的動作說“我愛你”的,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吧。

跟隨音樂做手語大聲對周圍的人、事物說“我愛你”。

延伸活動:

1、帶幼兒到戶外去對更多的東西說“我愛你”。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更多地瞭解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幫助,學習除了說“我愛你”外,更應用保護、安慰、關心等行動去回饋“愛”。

3、提議幼兒每天說100個“我愛你”。

小班社會教案:我會自己穿脫套衫

小班社會教案:我會自己穿脫套衫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穿脫套衫,鞏固認識衣領、袖口和前後。

2、在教師示範的引導下,透過自己的練習,掌握穿脫套頭衫的順序和方法。

3、不怕困難,努力動手練習,萌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幼兒穿着套頭衫,教師身穿意見前後不同花紋的套頭衫。

活動過程:

一、認識衣服的衣領、袖口及衣服的裏外。

教師指着自己衣服的不同部位提問:

1、教師:誰知道老師衣服的這個地方叫什麼呢?

2、教師:哪裏是衣服的裏面,哪裏又是衣服的外面呢?衣服的裏面和外面又有什麼不同呢?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經驗,並得出結論:衣服的外面顏色比較鮮豔比較漂亮,而衣服的裏面顏色比較難看並有縫的線。

二、幼兒嘗試自己脫衣服和褲子。

教師請幼兒自己試着脫衣服和褲子。教師在幼兒嘗試的過程中注意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幼兒,鼓勵大家儘量自己想辦法脫衣服和褲子。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表演脫套頭衫和褲子。讓幼兒觀察、瞭解正確地脫衣服忽然褲子的方法。

四、幼兒自由練習脫套頭衫和褲子,教師在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學習看圖念兒歌,進一步熟悉穿脫套頭衫的順序和摺疊衣服的方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 感受、認識排比修辭方法。

2. 積累成語;理解笑話故事,知道要正確使用成語。

3. 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4. 能把活動中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具體、清楚地表達出來。

(一)溫故知新

1. 出示課文中出現過的兩個句子,請大家讀讀這兩個句子,看你能感受到什麼。

2. 交流感受。

3. 小結,用上排比句,我們的文章將更具體、更生動、更有氣勢。

(二)語海拾貝

1. 學生自讀成語。

2. 這些詞語大概講了哪方面的內容?

3. 你對哪個詞還不理解?交流解惑。

4. 學生記詞。老師創設語境,學生用相應的成語來回答。

(三)開心一刻

1. 自由讀。能說說你爲什麼笑嗎?

2. 你能給小明提個醒嗎?

3. 在自己的表達中用上成語或其他的好詞都不錯,但一定用得恰當,不然就會鬧笑話。

(四)自主閱讀園地

1. 看看題目,你知道這篇文章與原來學過的文章有什麼不同嗎?

2. 請大家把自己當做一名播音員正在解說這場比賽,讀讀這段話,看看你能感受到什麼。

3. 交流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兩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沼澤地、技藝等詞語。

2、有感情地的讀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課前準備】

佈置蒐集關於文成公主的資料。多媒體課件或文成公主進藏圖。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交流資料

關於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麼?

導語:(播放文成公主進藏圖──布達拉宮壁畫中的圖)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爲促進唐、蕃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藏族人民熱愛美麗的文成公主,把她當成神一樣崇拜,因此,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讀的,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二、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瞭解故事的經過,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交流彙報閱讀收穫

1、彙報朗讀:

請學生分部分朗讀課文,透過師生評價,把課文讀好。

因爲是民間故事,應用講故事的口氣讀,要讀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讀公主找了一段樹幹橫在上面,搭了一座橋文成公主聽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過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邊去等句,要讀出公主做這些事的輕而易舉。

2、交流疑問: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

⑴爲什麼他斷定這個戴鮮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從幾方面引導思考:

鮮花和絹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麼都一樣,只有頭上花不一樣,這也是惟一能看出區別的地方。

鮮花配公主,更顯其高雅、美麗。

⑵公主怎能背動乃巴山呢?

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這樣引導:

爲什麼人們要這樣說呢?在他們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樣的人?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嗎?引導學生找到建橋、撒羊毛、跟鳥說話、樹木變化等地方,感受民間故事的豐富想象力。

四、練習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1、導語激趣:這個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很受人們的歡迎。請你把故事簡單講給父母聽,你想怎麼講?

2、自己練習講述。

3、指名講述,進行評價。評價中指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答應求婚──進藏途中──貢獻。

要重點講進藏途中發生的幾件小事。

五、拓展讀另一傳說《文成公主進藏》

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讚的使者前去長安求婚。當時前往長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認爲西藏太遠,不願將公主遠嫁。於是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7位使者,企圖將藏王的使者難住,以便謝絕這門婚事。

第一個難題是將500匹小馬放在中間,500匹母馬拴在四周。讓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無法辨認,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麼也不敢近母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喂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飽食的母馬叫將起來,招呼自己的小馬去吃奶。於是500匹小馬紛紛來到自己的母親身邊,藏王使者毫不費勁地解答了這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是要用一根線穿過一塊中間有彎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時間,想盡辦法都未能穿成。最後輪到藏王的使者,他的辦法倒也簡單,他捉來一隻小螞蟻,先把細線粘在螞蟻的腳上,然後在玉石的另一個孔眼處抹一些蜂蜜,螞蟻聞到蜜香,就趕緊沿着彎曲的孔道往裏鑽,結果又是藏王使者得勝。

第三個難題是將兩頭刨得粗細一般的一根大木頭,讓7位使者分清哪頭是樹梢,哪頭是樹根,同時說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過來,看過去,量了又量,怎麼也分不出來。藏王使者叫人把木頭放在河裏,木頭一浮起,前頭輕,後頭重,輕者爲梢,重者爲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最後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300個穿着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出誰是公主來?這7位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出來談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認,結果都認錯了。藏王使者從一位老婦那裏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常引着飛蝶在頭上飛。藏王使者根據老婦這一指點,從300個姑娘中認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將公主許配給藏王。藏王使者見了公主說:你去西藏的時候,別的東西都不必帶,只要帶些五穀種子、鋤犁和工匠就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西藏種植更多更好的莊稼。

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穀種子、1000馱鋤犁,還有數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後,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於離親人和家鄉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她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裏看到母親。於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着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裏看到的並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氣,把空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一後人稱之爲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於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說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淚哩!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六、作業

把《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標籤:設計方案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