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中學音樂課教學設計(通用3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學音樂課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音樂課教學設計(通用3篇)

中學音樂課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

1、介紹合唱藝術的意義:

2、介紹合唱隊的要求,本學期、本學年的目標。

3、隊員組成情況介紹(自願、指定相結合)。

4、介紹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

5、單聲部練聲曲訓練,學習《歡樂頌》旋律。選拔隊員。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明白參加合唱隊的目的、瞭解合唱隊的功能、對自己健康成長的意義。

2、要求學生培養其正確歌唱的姿勢。

3、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進行歌唱。

4、要求學生初步掌握起拍與收拍,整齊劃一,起得整齊,收得乾淨。

三、教學步驟與方法

(一)、合唱訓練

1、姿勢訓練: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氣時的狀態,提眉,面部略帶微笑,隊員的姿勢要統一。合唱中統一姿勢,首先給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擻、整齊美觀,它是合唱中諸方面統一的第一步。實際上統一合唱姿勢不僅使合唱隊具有整齊美觀的外表,更重要的是這關係到整個合唱隊的發聲狀態,所有合唱隊員的身體器官只有儘可能地保持狀態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隊員的發聲”樂器”處於相對統一的工作狀態中,從而獲得比較完美的音響效果。這是合唱追求的目標,而統一的姿勢就是做到這一點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勢還有助於在合唱排練中減少疲勞,從而提高排練效率。

2、呼吸訓練:

口鼻同時吸氣,吸氣不宜有聲響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發聲的動力,也是共鳴、音準,咬字吐字等的基礎。在合唱中,沒有合理統一的呼吸,就沒有良好的氣息支援和統一的合唱發聲,也就不可能自然、流暢而整齊地完成演唱。特別是在換氣較明顯或很多特殊換氣的地方,如果對全體隊員沒有統一諧調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因而影響合唱的整體音響效果。因此,我們在訓練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使每個人的呼吸趨於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換氣的地方要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使合唱隊整體達到呼吸的統一。

3、發聲訓練:模仿老師的發聲方法和音色,讓所有學生的聲音往老師的音色上靠,邊唱邊聽,力求音色和諧、統一。

(二)作品訓練《歡樂頌》

1、難點訓練:第四樂句從第三樂句的最後一拍開始,樂句也略有變化。

2、輕聲唱譜,注意樂句間準確呼吸。

3、分別用“啦、咯、嚕”進行哼鳴練習,可以開啟喉嚨,衝擊頭腔和鼻腔。

(三)請同學單獨演唱,根據其演唱的情況選拔隊員,並確定其聲部。

中學音樂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聆聽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感受音樂情緒及節奏,透過音樂律動及歌曲聆聽感受體會勞動辛苦,引導學生要珍惜糧食、樂於勞動。

2、能夠用輕快又活潑的情緒,朝氣又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採山》。並能透過音樂實踐創造活動,發揮想象和創造力爲歌曲伴奏。

3、認識十六分音符,能在實踐活動中理解十六分音符的特點,並能準確掌握。

教學重點:

1、能用朝氣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採山》

2、認識並能掌握十六分音符

教學難點:

1、準確地用歡快的歌聲演唱歌曲

2、歌曲伴奏的創編活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堂小樂器(雙響筒、碰鈴、串鈴、三角鐵)、十六音符節奏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

1、課前律動《郊遊》

2、引出音樂小精靈(出示圖片)

師:小朋友,今天的音樂上,還來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你們想知道是誰嘛?

她就是音樂小精靈,看,她跟我們小朋友打招呼了!

小精靈: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可愛的音樂小精靈。在今天上課之前,我要送給大家一件禮物,瞧,就是這隻漂亮的小籃子。希望你們能在這節音樂課上收穫到許多有趣而有用的音樂知識。你們能做到嗎?

二、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過渡:小朋友們回答的真是有精神。音樂的世界真美妙,接下來,我就請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吧!

1、觀看圖片展示豐收的田野。觀後回答:音樂小精靈帶我們來到了哪裏呀?

師:你都看到了什麼呀?。

2、初聽歌曲,邊聽邊要求:在美妙的歌聲中,音樂小精靈邀請大家一起隨音樂輕輕搖動你的身體。老師會跟大家一起來,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美好的歌曲。從歌曲中,這位拾稻穗的小姑娘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3、師介紹拾稻穗。從而引導學生要珍惜糧食。

4、再聽歌曲,並隨師簡單的歌曲律動,感受歌曲節奏及情緒。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提起我們的小籃子,一起走進田野,參加拾稻穗的活動吧。請你帶上輕快的步伐,輕鬆的心情,跟我一起來!

三、學唱《採山》

過渡:聽《採山》的伴奏音樂,

師:小朋友們,快看,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音樂小精靈帶我們來到了哪裏呢?

圖片出示:森林

1、認識十六分音符

師:在這神祕的大森林中,有許多好玩的,好吃的,你們想要把這些好吃的好玩的裝進你們的小籃子嗎?

師:那麼你們就得去聽聽音樂小精靈送我們的神祕聲音。

A、用鋼琴彈奏一個短而快的音,請生聽這神祕的聲音有什麼特點?引導生回答出這個音短而快的特點。

B、師敲奏示範十六分音符,生用短而快的擊掌表示。請個別生上臺試奏

C、師:十六分音符,是個特別團結的好孩子,他經常有許多好夥伴。比如說:兩個十六分音符在一起組成了請生試着擊掌表示,請個別生上臺敲擊雙響筒表示。

比如:四個十六分音符小夥伴在一起玩,就組成了請生試着擊掌表示,請個別生上臺敲擊雙響筒表示。

2、難點十六分音符解決

師:我們的音樂小精靈,要在十六分音符上加上他的小魔語了。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把它念準確,唱準確。

A|採呀採蘑菇採呀採木耳

B|花呀花滿籃果呀果滿籃

C、加旋律後的十六分音符演唱|採呀採蘑菇採呀採木耳

花呀花滿籃果呀果滿籃

過渡:小朋友們把音樂小精靈的魔語學的太好了,音樂小精靈非常喜歡大家,接下來,他要爲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

3、初聽歌曲

設問:音樂小精靈的歌聲給你什麼樣的印象?來到美麗的大森林裏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4、復聽歌曲,請生隨音樂有節奏的拍手感受歌曲情緒與節奏。

師:音樂小精靈的歌聲這樣美妙,她希望大家用熱情的掌聲爲她加油,並化作輕輕的有節奏的伴奏。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好。

5、練唱歌曲,解決難點。

師:剛纔大家的表現太棒了,小精靈非常高興,她請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學唱她的歌曲。你們能完成地比她好嗎?

A、乾脆而輕快的聲音

B、從山頂往山下走去——從高音到低音。高而輕的聲音。提示:做夢又回到山頂上。不要吵醒他的美夢。

6、完整地隨琴練唱歌曲。

7、完整的隨音樂範唱演唱歌曲,生在心裏默唱歌曲。

師:快樂的小精靈又開始歌唱了,她請大家一起來演唱歌曲。比一比誰的歌聲更美!

唱後引導說一說小精靈的歌聲與自己歌聲的區別,找出不足之處。

8、完整的隨琴演唱歌曲。演唱之前提示:坐姿、聲音狀態、心情等。師:許多同學都對我們的演唱提了意見,大家都有一雙靈敏的音樂小耳朵,那讓我們一起來練習歌曲。

9、師與生合作接唱歌曲。

師:小精靈的歌太好聽了,我也忍不住想唱了,我能加入你們嗎?

10、完整的隨歌曲伴奏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剛纔我們練習的不錯,很多同學學習的非常認真,歌聲也特別好聽。那麼就讓我們隨着好聽的音樂,一起把歌曲演唱一遍吧!

11、介紹小樂器,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爲歌曲伴奏。請個別幾個小朋友上臺演奏小樂器,其他生演唱歌曲。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咱們給它來點伴奏吧。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小樂器。

大致指導樂器的伴奏方式。

四、課堂小結

1、音樂小精靈:在送給大家的小籃子你收穫了哪些有用的有趣的音樂知識?。

2、出示音樂小精靈:小朋友們,今天的音樂課就到這裏,音樂小精靈要跟我們說再見了

中學音樂課教學設計3

一、認知目標:學習帶休止符的節奏,併爲歌曲伴奏。

二、情感目標:透過學唱歌曲使同學們懂得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爲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鬥目標執着追求的頑強精神。

三、能力目標:透過創編、表演,培養學生創新性、發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的精神。初步學會評價。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引導學生利用各種表現方式來表達自己聽到的音樂,從而體驗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難點:學會oxox|oxx‖的節奏型,唱出歌曲的強弱。

教學準備:多媒體、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打擊樂器、電子琴等。教學方法:聽唱法、視唱法、情境法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感受音樂學生聽音樂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走進音樂教室。

二、謎語激趣匯入

1、猜一猜師:老師這有一個小謎語讓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小小動物行得慢,揹着房子它在裏面住。是什麼動物?(生:蝸牛。可見出示蝸牛)它有什麼特點?讓我們一起學學蝸牛爬行的樣子。師:瞧!森林裏的.黃鸝鳥也來了(課件出示)

2、師:可真熱鬧呀,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關於蝸牛和黃鸝鳥的故事,可是老師要用唱的方式告訴你們這個故事。(教師範唱《蝸牛與黃鸝鳥》)師:誰能把剛纔老師唱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看看誰說得最棒。(學生自由說,教師小結。)

三、學習節奏型爲歌曲伴奏師:這麼有趣的歌曲讓我們爲它伴奏相信會更好聽的。

1、課件出示兩條節奏型①oxox|oxx‖②xxxxx|xxxxx‖老師示範拍節奏

2、師:你們覺得哪條節奏型更像小蝸牛在爬的樣子呢?我們就用它爲歌曲伴奏(學生討論並回答)。

3、練習節奏第一步:學生有節奏的模仿蝸牛爬的樣子出示:0爬0爬|0爬爬‖第二步:學生按節奏怕手爲歌曲伴奏第三步:用自己喜歡的並能發出聲響的方式按節奏爲歌曲伴奏。

四、學唱歌曲師:這麼有趣的歌你們想學嗎?今天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歌。

1、聽一聽:播放電腦課件完整聆聽《蝸牛與黃鸝鳥》,感受歌曲。

2、哼一哼:教師彈奏學生用“lu”輕聲模唱歌曲。

3、念一念:按節奏念歌詞,教師要提示念歌詞時第一拍要念得強一些。

4、拍一拍:結合念歌詞,一拍雙手分開,二拍拍手掌。

5、唱一唱:隨着教師伴奏輕聲高位置演唱歌曲。小蝸牛憑着毅力努力的爬着,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吃到那甜滋滋的葡萄,你們說它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讓我們帶着這樣的心情唱一唱《蝸牛與黃鸝鳥》。

6、演一演:教師將學生分成三組(敘述者、蝸牛、黃鸝鳥)進行表演。

五、創造性表演

1、師:這麼好聽的你們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表現它呢(課件出示,學生自由進行選擇)我喜歡這樣去表現:⑴敲一敲⑵演一演⑶唱一唱⑷畫一畫

方法:敲一敲:選自己喜歡的樂器爲歌曲伴奏。演一演:喜歡錶演的同學找幾個同學一起分角色爲這首歌曲設計動作,一起創編這首歌曲的情境,可以扮葡萄樹、黃鸝鳥、蝸牛幾個角色進行情景表演。唱一唱:喜歡唱歌的同學也可以找幾個好朋友分角色進行演唱。畫一畫: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根據歌曲內容來作畫。(老師巡視,1、鼓勵同學們參與活動,儘可能讓大家都參與活動。2、對學生進行指導。3、同時播放歌曲。)

2、成果展示①全體一起表演,畫畫的同學繼續作畫。②各組選代表上來表演。分角色表演、演唱的同學戴上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③小畫家們展示自己的畫。表演完後讓同學們互相評價,說說對方好在哪裏,還有難裏做的不夠好。老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六、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唱了《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小蝸牛和黃鸝鳥你們更喜歡誰呢?爲什麼?黃鸝鳥爲什麼不受大家的歡迎?我們要向誰學習?(學生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滲透德育教育: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小蝸牛不畏艱難,執着的追求自己的奮鬥目標的頑強精神。不像黃鸝鳥那樣自以爲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

六、拓展作業

師:黃鸝鳥聽到了我們的批評它後它知道自己錯了,於是來到葡萄樹下,你們說它這次會對蝸牛說什麼呢?(小組合作創編第三段歌詞。)聽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做蝸牛或黃鸝鳥的動作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