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神奇的納米教學設計範文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神奇的納米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神奇的納米教學設計範文

神奇的納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資訊,瞭解納米的有關知識。

2、體會深入淺出地介紹科學知識的方法。

3、培養正確的科學觀念。

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語句,把握說明重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二、課題解讀:

文章題爲《神奇的納米》,是一篇介紹納米和納米技術的文章,突出的是納米的神奇。(作者以大膽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納米技術的神奇,展示出納米技術在應用上的美好前景。文章的內容重點突出“神奇”,什麼叫“神奇”?詞典上解釋爲特別高超和出奇。那麼納米技術能稱得上“神奇”嗎?作者大膽的想象描述了未來的外科手術和生活中種種神奇的現象,外科手術居然不用手術刀,不流血,病人動手術不再有疼痛,這是不是“神奇”?紗窗會根據人的需要自動送入新鮮的空氣,杯子掉在地上不但不壞而且還會蹦起來,讓人們撿時不彎腰,電視機可以印在牆上,這是不是“神奇”?作者舉出實例並加以形象的描述,用事實來體現“神奇”,確實讓人認識到了納米技術在研究應用上的價值。)

三、內容講解:

文章主要講了下面幾個問題:

(1)什麼是納米?

(2)什麼是納米技術?

(3)它的神奇體現在哪些方面?

(4)納米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有什麼好處?

文章可以分爲四部分:

第一部分(1—11段):以外科手術爲例,展示納米醫學技術的神奇功能,這一部分寫得最爲生動形象,大有先聲奪人之勢,篇幅也最長,可分爲三個層次:

第一層(1—3段):作者是以常規外科手術的情景作鋪墊,指出其流血、疼痛,恢復緩慢的弊端,並提出了不用麻醉劑,沒有手術刀等條件下,如何進行切除腦垂體瘤的問題。

第二層(4—8段):描寫用納米醫學技術切除腦垂體瘤的手術情景,突出了手術的舒適,簡便安全以及良好效果。

第三層(9—11段):交代“不流血外科手術”的進行原理及不流血、無疼痛、痊癒快的神奇功能,主要內容是介紹納米機器人的工作過程。

第二部分(12—14段):由納米機器人引出對納米,納米技術等知識的解說。這一部分是知識性最強的部分,是全文的基礎和核心。

第三部分(15—17段):列舉外科手術之外的種種例子,展望納米技術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伸和拓展。

第四部分(18段):總結全文,作者分析了納米科學發展的狀況,預測納米時代到來“只有幾年之遙”,並提出“納米技術”才真正是徹底改變人類生活和思想的最具衝擊力的“科技”。

神奇的納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新字、詞;

2、瞭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知識;

3、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資訊,瞭解納米有關知識;

4、培養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收集資訊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透過查字、詞典等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體體現;

3、體會深入淺出地介紹科學知識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領會納米的神奇所在,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

2、培養正確的科學觀念;

3、有科學依據的大膽想象,培養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1、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資訊,瞭解納米有關知識;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體體現;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收集資訊的能力。

2、有科學依據的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能力。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把學生由神奇的神話世界領進神奇的科學世界)

多媒體播放《西遊記》影片中孫悟空變化成一隻小蟲隨鐵扇公主喝茶時,進入了鐵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讓學生觀看《西遊記》片段,然後請學生把看到的內容講給大家聽,並談談感受。

歸納、總結:這是神奇的神話,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還有比這神話更神奇的多媒體展示圖片[中國科學家研製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血管中巡遊,這機器人長約3毫米],這種機器人能自我複製,能殺滅人體內的有害病……]這樣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機器人,它就是應用納米材料並運用納米技術製造的納米機器人,今天我就與大家共同走進《神奇的納米》,多媒體出示標題,神奇的納米。

提問:(多媒體展示)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你有什麼疑問,你最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可能會說:什麼是納米,納米的神奇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等)

二、(一)閱讀探究(1)

快速瀏覽課文,篩選出下列資訊:

什麼叫納米

什麼叫納米技術

什麼叫納米機器人

閱讀彙報(1)學生自由回答

歸納小結:

納米:又稱毫微米,是一種長度計量單位,1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

納米技術:指的是0.1納米到幾百納米的尺度範圍內對原子、分子進行觀察和加工的技術。

納米機器人:是在納米尺寸上製造的微型機器人。

(二)理解概念,感受“神奇”(多媒體出示標題)

以上三個概念,它的內涵我們是不是都掌握了呢?分別談談你對這三個概念的理解。

1、學生自由發言,理解概念“納米”,教師補充,請學生計算:人的一根頭髮直徑約0.6毫米,它有多少納米,約60萬納米),感受納米這個長度單位本身的微小。

2、理解“納米技術”,納米技術指的是0、1納米到幾百納米的尺度範圍內的原子、分子進行觀察、操縱和加工的技術。

(由於學生的知識侷限,不知道分子、原子的微小,我列舉初三化學課本上的一個例子來說明:一滴水(約20滴水爲一毫升)所含的水分子的個數大約有1.67×1024個,即10億人同時一個一個地數,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地數,要數3萬多年,才能數完一滴水的水分子,從而說明分子的微小,體會納米技術的精細之極,感受納米技術的神奇。

多媒體展示[IBM]圖片,並加以說明。

三、閱讀探究(二)

1、大聲自由朗讀課文,一邊勾畫出納米神奇的具體體現;

2、小組交流;

3、彙報探究結果(多媒體出示,閱讀彙報2)

歸納小結:並板書

四、拓展延伸

大膽想象,創造神奇(多媒體展示標題)

開動思維,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運用納米材料和技術來發明創造一些物品,並作簡介介紹。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表揚鼓勵。

五、納米情報站,展示神奇

把教師收集到的有關納米技術的新產品向學生作介紹:圖片1:美國已研製成功的“自淨”玻璃;圖片2:中國研製成功的人工骨粉;圖片3:美國人正在研製的“納米戰袍”……

六、科海衝浪,蒐羅神奇(作業)

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科海遨遊,領略了納米的神奇,體驗了閱讀的快樂,大家還想了解有關納米科技的最新進展嗎?請以四人爲一小組,查閱報刊、雜誌,或上互聯網查閱資料,每一個小組辦一份以納米科技爲主要內容的手抄報

七、教學後記

本節課,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訓練爲主線的教育思想,激發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注重了課內與課外的聯繫,使學生學到了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不足之處在於,學生的創造能力還有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神奇的納米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內容。

2、瞭解科普文特點,體會科學小品文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風格。

3、探索認識文物的規律,樹立科學的探索觀。[教學重點]抓關鍵句子,理清文章結構及內容。

[教學難點]

一懂得認識事物都有一個由現象到本質,再指導現實的過程。

[教學安排]

1、兩課時完成,課前由學生收集有關蚜蟲的資料,以備交流。

2、學生自主探究,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時用抓重點句的方法進行。

3、初步懂得科普文的語言特點。

4、課內課外相結合,擴展開拓學生的視野。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作者簡介:仇春霖,當代作家,教授。(筆名舸夫等,1930年生,江蘇省鹽城人。50年代初開始業餘創作,既寫雜文、寓言,也寫科學小品文和文藝理論。出版的寓言集有《無花果》、《猴子刺虎》、《帆和舵》等,一些作品被改編,製成動畫片。)

二、題目解說:“甘露”本是一種蚜蟲排泄出的顏色發白並含有糖份的排泄物,並不稀罕。而“祕密”則給“甘露”批上了神祕的面紗。題目設定懸念,吸引讀者,揭示事理。有誰知道古代帝王爲了求得長生不老,除了煉製丹藥之外,還有那些方法?[請學生自由發言,目的在於檢查學生預習課文的情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應從認識事物的`規律入手,科學而靈活地引導]

三、學生朗讀課文,初步整體感知

①學生自由大聲朗讀、抓關鍵詞句、初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②交流合作:本文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生髮言中極易找到第4自然段這句話:“說起來實在可笑,它不過是一種蚜蟲的排泄物。”教師應指導學生,準確而有目的地篩選資訊並進行整合,最後概括得出:甘露是一種蚜蟲排泄的顏色發白並含有糖分的排泄物。]

③本文分幾個層次來介紹關於“甘露”的知識?

[本題目在於訓練學生把握本文結構的能力,本文按照關鍵句“說起來實在可笑,它不過是一種蚜蟲的排泄物。”的出現可判定l至3爲一部分,同時又按照講述蚜蟲和螞蟻的關係可把9至ll放在一塊,於是文章按以上標準而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1-3)講古代人的對“甘露”的迷信程度;第二部分(4-8)揭示“甘露”的祕密;第三部分(9一ll)進一步揭示螞蟻與蚜蟲的關係。]

四、討論、探究

①“古人”爲什麼對“甘露”如此神化?

[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到相應文字依據:因爲“其凝如脂,其甘如飴”,吃了能使“不壽者八百歲”,是那些想長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貴族豪強們所夢寐以求的珍寶]

②既然已經交代了“甘露”是蚜蟲的排泄物,爲什麼還要介紹蚜蟲的其他有關知識呢?

[本題要求學生了解,要想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道“所以然”。本文介紹了蚜蟲的數量、種類、生活習性及其吸取、吸收、排泄的生理過程,科學地說明了蚜蟲的排泄物的成分,證實了其營養成分,迴應了“古人”的“神化”,其“神化”還是有道理的。並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③螞蟻和蚜蟲是怎樣的關係?他們的這種關係與“甘露的祕密”有何聯繫?

[螞蟻與蚜蟲關係非常親密,充當蚜蟲的衛士、管家、保姆、搬運工等,進一步寫螞蟻與蚜蟲的關係是爲了獲得更全面的有關蚜蟲的知識,爲“甘露”的形成揭密,更諷刺了古代帝王造“承露盤”的可笑!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生物鏈的相互關係。]

小結

第二課時

五、交流資訊

①分組討論:透過瞭解課文,我們學到了很多有關蚜蟲的資訊,我們上課前已收集了一些有關蚜蟲的資訊,那麼,請同學們互相交流資訊,獲得更多的有關蚜蟲的知識。

②學生交流課前準備材料,要求其整合資料,以備下一步的交流

六、教師小結

①先請學生按小組上交結論,全班交流。

②教師適當小結:

a、關於蚜蟲分類;

b、關於蚜蟲形態及生活習性。

②同時整理有關螞蟻的相關知識。

[選擇與蚜蟲有關的資料交流]

一、分組探究

①我們學習本文,學到了大量有關蚜蟲的資訊,而作者是以揭密“甘露”人手的,我們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教師適時肯定,言之成理即可]

②本文寫到螞蟻和蚜蟲關係如此親密,而蚜蟲是害蟲,這樣一來,我們該如何對待螞蟻與蚜蟲的關係?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引導,保持大自然生物鏈不斷,保持生態平衡。]

二、本文作爲說明文,語言上有許多特點,引導學生歸納。

[學生找詞語、句子,教師適時點撥歸納,得到:

①生動形象,具有趣味性;

②用詞準確;

③富有情感。然後結合以上特點,學生完成課後練習三。]

三、小結、擴展

①教師小結學習本文的心得;

②以作業擴展學生視野:課後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