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8》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十幾減8》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8》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8》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十幾減8的思考方法,較迅速地計算十幾減8。

2、 透過不同類型練習的設計,活用知識於生活實際中。嘗試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

3、 經歷觀察、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重點:掌握10幾減8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難點:能夠正確敘述10幾減8的計算過程;

四、教具準備:課件、自制信箱、頭飾、圖片、學具袋;

五、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它是誰?(小狗笨笨)笨笨今天不太高興,因爲它遇到了難題,那麼現在請同學們幫幫你們的新朋友。(課件出示複習題)。同學們你們真聰明,幫助笨笨解決了難題,它非常高興,找來了幾位好朋友,它們打算去小猴家玩。

(二) 師生互動 探求新知:

1、學習例1

師:(課件演示)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裏,笨笨和它的小夥伴們來到了小猴家,它們在小猴家又是蹦又是跳,玩得非常開心。可是玩了一會兒,小熊貓感到口渴了,它想喝水,這時其它的小動物也想喝水,於是小猴拿來了一些杯子。下面請同學們數一數小猴一共拿來了多少個杯子?(11個)

師:那麼現在有多少小動物?請同學們再認真數一數。(8個)

師:有8只小動物每隻動物一個水杯需要幾個水杯? 那麼還剩下幾個杯子?誰能根據這幅圖列出算式?(板書11-8)

師:你說得真好!真是個聰明的孩子。那麼,要算11減8得幾,我們應該怎麼想?(啓發學生)我們是不是要想8加幾得11?(8+3=11)

師:所以11-8=3。(完成板書)

師生總結:算11減8,要想8加幾得11,8+3=11,所以11-8=3。(找生複述:誰能把11-8的計算過程說一遍)

2、學習例2

師:(大屏幕出示)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題,(12-8)下面請同學們根據算式用自已的學具擺一擺、算一算。(動手操作後回答,並啓發學生說出算理)

師(總結課題):這節課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 “十幾減8”。(板書課題)

(三) 層層深入 解決問題:

師:這八隻小動物在小猴家玩得很開心,看到天氣特別好,於是它們又決定去大森林裏玩。它們來到大森林立刻被這裏的優美景色吸引了,不知不覺地玩得忘記了時間,當它們想要回家時突然發現自己都迷路了,現在請同學們幫助你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出示三種動物的家的圖片和三組題,小組合作)

師:剛纔同學們都幫助你們喜歡的小動物找到家了,那麼老師爲了獎勵你們,我們來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做“信鴿送信“。請同學們看這是什麼?(自制信箱)。這兩個信箱的號碼分別是多少?(3、8)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寫着算式的卡片,你們要先算出卡片上的得數,然後投入到和得數一樣的信箱裏。(師演示)那麼現在老師這裏還有一些信沒有寄出去,請你們來做聰明的信鴿幫助老師把這些“信”投到信箱裏。

師: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他們寄信的“地址”對不對?(師生共同檢查、訂正)。

師:你們都是聰明的信鴿,信全寄對了,現在老師發給你們每人一張卡片,請你們寫一封能投入到這兩個信箱的一封信。(師生共同訂正)

師:我發現同學們你們真的很聰明,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我們來休息一下,誰能告訴老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

師: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所有的花草樹木都變得生機勃勃,可是森林裏的一棵老樹卻生病了,誰喜歡當啄木鳥醫生爲這棵老樹看病?(生:仔細觀察並找錯,計算結果並說出你是怎樣想的)

師: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這棵老樹的病治好了,重新煥發了生機。連“太陽公公”都在對它微笑。老師和同學們都相信隨着春天的來臨,它一定會變得更加的枝繁葉茂。

師:我們現在來進行一個爭奪“今日之星“的競賽,我們選兩名同學參加比賽,誰算得又快又準,誰就是今天的“今日之星”。(出示課件“猴子摘桃”小組合作計算。師生共同檢查、發獎。)

(四) 總結延伸: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8”,同學們都能用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表現的非常出色。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繼續努力。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8》教學設計 篇2

第五課時十幾減8、7、6練習課

總課時數: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8、7、6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

2.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的啓蒙教育。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教科書Pl5第4題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6頁的第7題。

首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寫減法算式,教師在巡視過程要加以提示,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提醒學生不要漏寫。

2.完成P16頁的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3.完成P16頁的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數學遊戲

教科書P16頁的第6題。教師準備好兩套不同顏色的卡片,一套寫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寫上5、6、7、8等數字卡片。開始“找朋友”遊戲。

遊戲開始時,教師先指定一名手拿數字卡片的學生到講臺上來,比如:5。這名學生手舉卡片問全班學生:“5,5,你的朋友在哪裏?”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學生接着說:“5的朋友在這裏。”邊說,邊跑上講臺,站在拿5卡片的學生的兩旁,再齊問臺下的學生:“我們算得對嗎?”全班學生齊答:“對、對、對。”緊接着熱烈鼓掌。

其餘各題也按上法進行。

四、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後記: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8》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十幾減8、7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的關係計算十幾減8、7,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的思考方法。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比較熟練的計算十幾、7,理解計算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遷移學習方法?

8+9=8+8=7+8=7+6=14-8=10-6=13-9=18-9=

選幾題讓學生講講怎樣想的?

二、情境匯入

(多媒體出示)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划船。你看到了什麼?你

能提出什麼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圖意,並提出問題。

提問:還剩幾隻船?還剩幾瓶礦泉水?(板書問題並列式)

揭示課題:這樣的題應該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十幾減8、7)

三、主動探索,掌握計算方法?

1、探究算法

談話:“15-8=”你想怎樣計算呢?先自己想一想。

小組合作學習,如果計算有困難,可以用小棒擺一擺,再想想可以怎樣算把想法告訴組內的其他小朋友學生探索算法,組內討論交流,把不同的算法在班級內交流。反饋:學生介紹自己的算法,教師及時根據學生說的情況用學具演示,並相機板書算法。

方法1:看圖數出來的。

方法2:分兩次減8,15-5=10,10-3=7;

方法3:從10裏減8加5,10-8=2,2+5=7;

方法4:想加法算減法,8+(7)=15,15-8=7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把這種方法告訴同桌,並把計算結果填在課本上。

反饋:你喜歡哪種算法?能說說爲什麼喜歡這種算法嗎??小朋友們,剛纔我們已經一起把問題一解答出來了,你有辦法來解決問題二麼?趕快把你的辦法告訴你的同桌吧!

2、知識遷移,教學“試一試”。

談話:現在,老師想出題來考考你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板書算式:13-7= 13-8= 12-7= 16-8=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計算,與同桌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四、當堂達標?

第13頁第1題、第2題讓同桌先相互說說圖意,列式計算,並相互說說自己喜歡的算法。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先請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說說,再告訴大家。

六、作業佈置

1、第13頁第3題。

2、選做題:自主練習第5題、第6題。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8》教學設計 篇4

【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11人,唐氏綜合症學生1人,自閉症學生1人,多重障礙學生2人,腦癱學生3人,中度智障4人。透過《雙溪心智障礙兒童個別化教育課程》評量結果分析,發現在認知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可分爲三類:A類(寧正喜、陳譚安、晏勇)物體恆存性、分類與配對、記憶力、順序已發展適應環境需要之能力,解決問題已發展較多能力;B類(周祖英、易東奎)配對與分類發展很好。記憶力、順序、解決問題已發展較多能力。C類(董林、陳林、王陽華):物體的恆存性,發展的較好。配對與分類、解決問題僅發展些微能力;D類(李洋、張林平、劉其玲)配對與分類、發展較多能力,物品操作、計劃思考、應用科學、修正錯誤僅發展些微能力。

【教學內容】

十幾減八。

【教學目標】

A類:理解、掌握十幾減八的計算原理,能用不同的方法正確計算;並能運用到生活中。

B類:能分步計算;

C類:能在老師的協助下說出計算結果;

D類:能在師生的幫助下用學具表示數字3和4。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11-8、12-8。

【教學方法】

教法:示範法、分層分類搭配教學法、啓發與引導。

學法:觀察法、實踐法、分析與討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蘋果11個(實物)、兩個顏色不同的盒子。

【教學過程】

一、生活實例引入

老師用多媒體引出果園景象,然後出示實物11個蘋果。請一位同學(c組)將摘到的蘋果裝進盒子裏(兩個顏色不同但都分成10格的盒子)。

A、B生能直接看物說結果11,並能用學具操作將11分成10和1。

C生數蘋果實物說結果11,並在老師幫助下用學具操作將11分成10和1。

D生能跟讀數字11。

二、小組合作,初步探究(學具操作)

教師提出問題:11只蘋果分掉8只,該怎樣分?

A、B學生小組討論探究不同的方法,並自主嘗試用討論出的方法將11個蘋果拿掉8個(學具操作);

C學生在教師將11個蘋果拿掉8個後數出剩下的蘋果數(3個);

D學生教師幫助數數3。

學生反饋分蘋果方法,教師板書學生的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優化算法。

A生能複述分蘋果過程並嘗試用數學形式表達;

方法一:10-8=22+1=3

方法二:1-1=010-7=30+3=3

方法三:10-7=31-1=03+0=3

B生能在提示下複述分蘋果過程;

C生能正確讀出11-8=3;

D生能跟讀數字3。

三、強化新知——聯繫生活,應用提高。

教師出示重陽節在託老所看望爺爺奶奶時分香蕉的錄象片段,從而引出生活數學題12-8=4。

A、B學生小組交流,列式計算;

C、D生透過教師的學具演示感知生活實例;

然後要求學生聯繫實際,小組討論生活中的數學題。

A、B生根據算式12-8嘗試口編生活數學題;(1)車上有12人,下去了8人,車上還剩幾人?(2)老師佈置了12道題目,我做了8道,還剩下幾道?

C、D生感知生活實例。

教學反思

1.有效分層,因材施教

同一教學目標,同一施教過程讓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而分層教學是有針對性的進行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練習、分類指導等,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各有側重,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在教學時,課堂提問也是分層次的。對於A層次的學生,由於基礎較好,接受能力強,課堂提問注重引導他們去猜想、類比、推理,在解惑中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對B組學生的提問是形象的,注重讓他們去模仿思考,形象思維;C組學生注重讀5以內的數數;D組學生讓他們跟讀,發展語言能力。在實際教學的每一環節過程中,淺顯的問題C、D組的學生回答,複雜一點的問題A、B組的學生回答,但也可以根據當堂課上學生的具體表現讓學生去嘗試高一層次的問題,這樣促使學生跳一跳去摘到更多的果子。

學生練習時,教師要做好課堂巡視,及時反饋資訊,加強對C、D組學生的輔導,難度稍低的練習可以發揮A組學生的作用,讓他們去帶動B、C組學生,在課堂中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爲了更好的體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我對學生作業的要求也不同,A組學生及時鞏固當堂課所教的內容,力求獨立完成,B組學生可以嘗試或輔導他們去練習課堂所教的內容,C組學生讀、寫數和算式,進一步感知加減法含義,D組學生跟老師擺一擺,讀一讀數字。

課堂中我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價標準與方法也不一樣,對於B、C組學生的點滴進步用激勵、表揚評價,鼓勵、激發他們向高一層次發展;對於A組學生用競爭評價,促使他們努力奮進。

2.教學過程中的困惑

現在我的數學教學仍是採取施教同一教學內容,採用的方法主要是分層的教學,但由於學生的不斷髮展,各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差異日益增加,由此產生了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究竟以哪一層次的學生爲依據來制定的矛盾。還有就是教學過程如何來組織與安排,教學時間如何來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