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6篇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6篇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較多的反應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風氣。我們認爲處理這篇教材在整體感悟內容的基礎上,要充分重視語文教學對人的精神的薰陶感染作用。《陳太丘與友期》一文主要透過陳元方與來客的對話,宣講古人所崇尚的美德——守信、有禮,而這一傳統美德在今天仍有其積極意義。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爲了順應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要求,在質疑中求真知,在質疑中求進步,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開動腦筋,在自我探求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感受學習的樂趣,加之前四個單元已學了三篇文言文,小學時也接觸過少量文言文,學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礎。

據以上兩個方面分析,我們本節課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積累“期、去、引、顧”幾個常用的文言詞語。

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讀懂文意。

2、初步培養學生運用“質疑法”解讀文字。

3、感受古人崇尚守信、有禮的美德。

教學重點

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讀懂文意。

初步培養學生運用“質疑法”解讀文字。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運用“質疑法”解讀文字。

教學互動過程

(一)示範質疑

出示課題《陳太丘與友期》老師提問:本文的作者是誰?

部分學生會回答:劉義慶。

於是老師提出第一個疑問,明確編者與作者是兩個不同概念。

學生透過閱讀註釋①學生髮現本文選自餘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而本文的總課題是《<世說新語>兩則》,從而提出第二個質疑,明確“箋疏”一詞的含義。

《朱子語類》卷十《讀書法上》:“看文字鬚子細,雖是舊曾看過,重溫亦須子細。每日可看三兩段,不是於那疑處看,正須於那無疑處看,蓋工夫都在那上也。”

(二)讀順語句

出示讀懂一篇文章第一層次要求:讀順語句

學生自由朗讀——推薦朗讀——學生教讀——抽查朗讀

(三)讀懂文意

出示讀懂一篇文章第二層次要求:讀懂文意

請同學們對照註釋,利用工具書讀懂文意;

準備從元方或友人的角度複述內容。

要求學生從元方的角度複述,從友人的角度複述,透過複述能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加深對文章內容和要點的理解或記憶,同時分角色複述爲下一個環節討論人物形象,讀出疑問打下基礎。

(四)讀出疑問

到此同學們真正讀懂文章了嗎?不,讀懂文章還要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做學問要在無疑處有疑”——胡適

“在可疑處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有疑。”——《大學原下》

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走進課文,用心鑽研,發現問題。

教師巡視,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個大致的瞭解。

學生提問,教師彙總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再次討論,啓發學生解決問題

(五)讀明啓示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元方是個聰明機智的孩子,同時我也該認識到信與禮的重要性,誠信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繼承併發揚這一光榮傳統,讓我們以信做人,以禮待人。

板書設計

陳太丘與友期

無元方機智剛正

疑友人無信無禮信

處知錯就改

有陳太丘守信禮

疑教子有方

課前設計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引導學生思考,首先老師要認真思考。設計本節課教學時我們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內容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心理髮展水平和認知規律,主要教會運用質疑法解讀文字,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在探索質疑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提升能力,陶冶情操。但是在長期老師負責提問、學生負責回答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不習慣提問,不善於提問,難以提出契合文字的問題,難以提出有價值有深度的問題,這是本節課中老師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所以必須在方法指導上,氣氛渲染上下點心思,不然一堂課容易信馬由繮,學生不知所學(常說的叫失敗的課)。但我以爲課堂應該是學生思維的碰撞,學生的學纔是最主要的,我們教師教學的起點應是學生的心靈,過多的預設和框框必然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束縛學生的個性,與其上一堂步步爲營、邏輯嚴密、思維嚴謹的課,不如上一堂可以讓學生自由思維,能產生不少問題的課。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2

一、匯入

同學們,小學裏學過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嗎?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個故事,看多媒體文字、圖片,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小孩?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則這樣的小故事《陳太丘與友期》(板書課題。)

二、作者介紹

師:這則故事出自《世說新語》這部書是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找一名同學念屏幕)

三、師範讀課文

師:大家注意句子的朗讀節奏,並把自己容易讀錯的字註上音。

師:大家發現哪個字的讀音和平時不同?

這個字是通假字,念它所通字的音,板書:不通否

四、學生齊讀課文

五、學生分組結合註釋翻譯課文,做好準備踊躍發言。

先提問重點字解釋,再指名翻譯。

六、揣摩、品讀

師:大意我們理解了,下面我們再來看文中主要刻畫了幾個人物?主要運用什麼描寫?找出對話部分討論客人和元方的對話應該分別用怎樣的語氣讀?說出你的看法。

明確:客人一處詢問,很客氣;一處憤怒,音調很高,元方一處有禮貌,客氣的說;二處聲調不高,但義正辭嚴。在提高同時利用反覆品讀體會人物形象。

七、問題探究

透過剛纔的朗讀,同學們已大體感悟到兩個人物形象了。

1、你認爲文中的元方和友人是怎樣的人?請作一個評價。在評價時我們先用一個詞語或成語來形容一個人,然後結合課文中內容作一個具體的闡述。

學生邊總結老師邊板書。

2、有人認爲客人既已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是否也應算作“無禮”?希望同學們各抒己見。

八、拓展延伸

1、你知道生活中誠實守信或無禮無信的例子嗎?談一談並說說你的看法。

2、對照課文,檢點自身,你今後打算怎樣做?

九、佈置作業

1、做完練習二、三題;

2、生活中有很多格言警句都含有誠信,請收集或自己創造幾句有關誠信的佳句。

教學反思:

1、透過這次備課講課,我深刻體會到了品讀的重要性,設計本課時,我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決定讓學生體會元方與客人兩次對話時的語氣,課堂上的分析討論讓學生明白爲什麼這樣讀,人物形象頓時呼之欲出。而學生的回答也恰好引出下一環節的討論,這是我事先沒有想到的。

2、結尾處延伸拓展沒有回到積極的主題上來,學生回答的多是不守信用的例子,過於消極,而現在提倡和諧社會,引導學生多舉些誠實守信的例子,弘揚主旋律。

3、課堂氛圍還不夠熱烈,有些問題僅靠兩三個同學回答,還應想方法調動學生參與,這樣討論會更加全面、深入。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我國古人的生活。

2、學習元方,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學習重點:

1、體會思想感情。

2、積累文言詞語。

教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言:

在南北朝時期,志軼小說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有一部作品被魯迅先生稱爲“名士的教科書”,同學們知道是哪一部作品嗎?(明確:《世說新語》)。它裏面記載了我國古代許多名士的言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其中的一位小名士,與他做一次真誠的對話。

下面,請同學們開啟課本,我們一起學習《陳太丘與友期》。

二、板書課題,明確學習重點。

投:1、體會思想感情。

2、積累文言詞語

三、整體感知課文:

課前預習了嗎?

1、老師找一個同學來給大家讀一遍課文,請大家注意兩點①字的.讀音、②句子的節奏。哪一位同學來爲大家讀一遍課文?

找生讀課文。

2、師:有沒有讀錯的?你認爲他讀的怎麼樣?找生評價,並追問你能爲大家讀一遍嗎?

生再讀課文。

3、下面,請大家自由的大聲的美美的把課文讀上一遍。

四、疏通文意,初步理解

讀懂了嗎?能理解嗎?

下面,就請同學們四人一組,一人一句,結合註釋,疏通全文。有弄不懂的字、詞、句,小組內討論解決,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全班解決。

小組內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生質疑問難,班級內討論解決疑難,老師稍作點撥。

師:那,同學們,你們認爲,我們應該掌握哪些重點的文言詞語呢?生髮言,逐步明確,並着重強調:“期”、“引”“顧”等字詞的意思,並就“顧”的意思進一步的深化,以期與現代漢語建立聯繫,增強理解與積累。

師:“顧”的解釋是回頭看,就“看”這一點說,現在有些成語中是不是還有這個意思?你能舉個例子嗎?生拓展,進一步的鞏固理解。

下面,請同學們用一分鐘的時間,記住自己認爲重要的文言詞語。

五、質疑問難,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針對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問題呢?

請同學們自由組合小組,交流,提出本文值得探究的問題。

生合作交流,提出本組的問題。

教師整合,歸納主要問題:

1、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2、元方是一個怎樣的人?

3、“友”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4、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啓示?

六、交流問題,深入探究

1、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哪個小組先來談?

提3—4個同學,發表見解,補:還有不同意見嗎?生就此問題深入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2、元方是一個怎樣的人?並請根據課文內容,說出理論根據。

生討論回答,師問:還有補充嗎?追問: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明確:人物的語言)再問:你能讀讀嗎?大家評評,他讀的怎麼樣?

思考:當時元方說話時是什麼樣的語氣、語調?交流一下,誰來讀?找生讀,再找一生讀,最後,大家齊讀!

師問:光是語言嗎?(明確:還有動作)哪個動作?(明確:“入門不顧”)老師給他換個動詞行嗎?“入門不顧”的“顧”換成“理”、“問”呢?元方當時會怎麼想?又會說些什麼呢?

生就提出的問題,再進一步的交流,並深入的、有感情的朗讀。

師結:對於友人不守信用,元方是那樣的鄙視,我們也可以看出元方一定是一個守信的人。

3、“友”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生一一發言。

4、讀了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樣的啓示呢?

師總結並板書:言而有信

小結:讓我們再重新審視這個故事,小小的元方是多麼聰明、大方而又明白事理的人啊!元方能做到的,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做到!讓我們帶着對小元方的深深敬意,齊讀課文。

老師給大家2分鐘時間,看能把全文背下來嗎?

生試背全文。

七、檢查背誦、深入鞏固

找生背課文,大家齊背。

八、總結拓展

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是的,人是應該講信用的,誠信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成語都說出了這種意思,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誠信”的成語呢?

生說成語: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師:老師還知道這樣一個故事:

投:《賈人渡河》

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陰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能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爲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於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漁者曰:“是許金不酬也。”立而觀之,遂沒。

請同學們自由讀《賈人渡河》,師問:能讀懂嗎?誰來說說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漁者第二次爲什麼見死不救?你想對賈人說些什麼?

生自由發言。

九、再次拓展。進行思想教育

賈人渡河只是一個故事,老師這裏卻有幾張真實的圖片。

投:安徽假奶粉事件中大頭娃娃的一組圖片

生看。

師深情結:放羊娃“狼來了”的故事依舊經典,賈人渡河的悲劇是否重演,值得我們深思。

當假農藥、假化肥,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絕產時,當劣食品,假藥品危害人的生命,導致部分家庭家破人亡時,當安徽劣質奶粉造成嬰兒死亡,“大頭娃娃”露出無助的眼神,有的甚至連眼睛都睜不開時,讓我們重新審視“誠信”二字的含義吧!

十、拓展訓練

投:請同學們以“誠信”爲主題,設計一條宣傳標語或一則公益廣告。

生設計,並一一展示。

十一、全文總結,思想提升

同學們,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的今天,作爲現代人、世界人的你們,作爲中國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老師有一句話送給大家:“當我們背起行囊趕路的時候,有一樣東西,千萬不要丟下,那,就是誠信,因爲誠信是人的第二生命”。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如:乃、期、委等,藉助註釋與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疏通文意。

2、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3、學習誠實、守信的美德。

教學重難點

1、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運用語言描寫與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有一個成語叫“難兄難弟”,大家知道說的是誰嗎?是陳元方和陳季方。我們今天也來看看元方小時候的故事,看看她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集體朗讀課文。

2、教師從語音、語調、節奏、情感等角度進行指導。

3、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三、疏通文意,感知文字

1、小組成員結合註釋進行翻譯,並把自己不理解的詞句勾畫出來,教師精講點撥。

2、利用多媒體出示本課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點文言詞語。

期: 去:

不: 委:

引: 顧:

四、分組討論,質疑問難

教師提問:有人未到,陳太丘就獨自走了。假如你是陳太丘,你會怎麼做?

學生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教師提問:那些言行表現了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提問:“有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爲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爲什麼?

學生探討、交流。

教師提問:假如第二天陳太丘與友人見面,他們倆各自會說些什麼?

學生暢談。

五、拓展延伸,美文共賞

多媒體出示《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選自 《世說新語》

讀了這個故事後,你認爲什麼樣的朋友纔是真正的朋友?

六、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同學們,聯繫我們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一光榮傳統,爲人真誠守信。讓我們以天地爲心,真誠爲骨,做一個高尚的人。我們相信:誠信相伴,一生無悔!

七、佈置作業

1、推薦閱讀《世說新語》。

2、課本劇表演:課外小組成員根據《成太丘與友期》的內容,適當分配角色,自編臺詞,編排課本劇。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積累“期”“舍”等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2、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3、初步瞭解自主、合作、探究這一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一、匯入

由20xx年高考作文題匯入: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取水裏。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

二、與課文有關的文學常識

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2、劉義慶(403~444),南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三、課文學習

1、你讀我念:

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好停頓,讀得流暢。

2、你翻我譯:

自學課文,對照註釋,翻譯課文。

3、搶答題:

⑴ 解釋加點文言詞語:

① 與友期行

② 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③ 門外戲

④ 尊君在不

⑤ 待君久不至

⑥ 相委而去

⑦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⑧ 下車引之

⑨ 元方入門不顧

⑵ 翻譯文言句子:

① 期日中,過中不至。

太丘與朋友約定的時間是正午,過了正午還不見朋友來。

②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

與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

③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友人聽了很慚愧,走下車拉元方,元方走進自己家門連頭也不回。

⑶ 補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友)過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後(友)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則是無信;(你)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3分鐘背誦比賽。

5、你扮我演:

再讀課文,揣摩說話者的語氣,同桌或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對話。

6、你思我想:

⑴ 對文中的三個人,你有何看法?

⑵ 問題探究:

① 陳太丘未能堅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夠守信?

② 元方最後“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7、你收我獲:

從這則故事我們學到了什麼?

四、小結與延伸

1、詞語積累:

仿照例子,瞭解句中加點字的含義,並寫出帶該字的一個成語。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

成語: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動手試一試:解釋加點的的詞語:

⑴ 陳太丘與友期

⑵ 太丘捨去

⑶ 下車引之

⑷ 入門不顧

3、中外名人講誠信: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

──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話纔有信用。

──(波斯)昂蘇爾·瑪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屍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諾言是名譽的標誌。

──(法)諺語

4、教師寄語:

擁有誠信,你將擁有一切;失去誠信,你將失去一切。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透過白文、標點文朗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學生了解故事內容。

2.透過腳本批註與演讀人物語言、動作描寫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

3.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透過語言、動作描寫,引導學生把握人物形象。

2.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難點:

朗讀時的白文斷句以及演讀中,透過語氣變化把握人物情感。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演讀法、腳本批註法等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瞭解是透過多種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藉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以及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定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教會學生透過腳本批註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詞句。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解題匯入

上節課,我們透過《詠雪》認識了兩孩子,感受到了他們的聰慧,領會到了語言的優美。今天我們再來透過《世說新語》中的《陳太丘與友期行》來認識另一個孩子──元方。看看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請一名學生上臺書寫課題,大家讀題目,說說題目什麼意思。

教師利用課件,解讀孩子會出現問題的“期”字:出示“期”字由金文、篆文、隸書的演變過程,給出這個字偏旁的演變和批註。學生總結“期”字的意思,得出題目正確的解釋。

教師進一步追問:請學生們根據題目猜一猜文章會寫些什麼?

學生大膽想象,猜測交流。

【設計意圖】透過解題,爲後文的學習做鋪墊。

(二)多方式朗讀,感知內容

帶領學生多方式讀文,理解內容,與最初對內容的猜測找異同點。

1.教師向學生展示課件《陳太丘與友期行》的白文(豎版)。

學生根據理解朗讀斷句,展示斷句成果,讀給大家聽;小組討論斷句,各組展示斷句成果,派代表朗讀,各自闡明斷句依據。

2.教師展示《陳太丘與友期行》的標點版(豎版)課件給學生。學生自讀,對照自己的斷句,結合工具書和書下注釋,根據詞語的解釋、句段內容,找出問題所在。學生集體朗讀。之後挑戰課文的繁體版進行朗讀,男女生比賽讀,各組比讀。

【設計意圖】根據語感嘗試斷句,激起學生的挑戰意識;透過競爭閱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概括故事。

教師設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故事。(提示:人物和事件。)

一句話: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出行,友人遲到責怪陳太丘,並對子罵父,元方據理反駁。

4.明確題目作用。

將概括的內容與猜想內容比較,明確這篇文章真正主要寫的是元方。

教師提問:題目和元方有什麼關係呢?(交代故事發生的原因)

【設計意圖】理清人物的主次關係,明確題目的作用。

(三)分析人物語言、動作,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

1.整體感知元方性格。

《詠雪》中的孩子詠雪有智慧,善於表達,語言優美,所以被選入《世說新語》的《言語》門。那麼,本文中的元方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你喜不喜歡元方?

學生根據文章內容概括元方的特點。(元方特點:講信明禮的、聰明的、不卑不亢,敢於指出他人問題,敢於捍衛親人尊嚴,有良好家教。)

2.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

教師提問:元方也像《詠雪》中兩個孩子一樣機智聰明,也是善於說話,但作者爲什麼把這篇文編入《言語》呢?本文重點是在說元方的語言精彩嗎?

教師課件給出本文的出處《方正》,解釋什麼是“方正”。

(1)讀文章,提取表現人物方正的句子

學生讀文章,找出描寫元方語言、動作中表現方正的語句,填表格中,進行分析表述。

依據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的這句語言描寫,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元方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他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父親的言傳身教,對他影響很大,他有良好的家教;對於有錯在身,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錯誤,還怒罵別人的友人,年紀小小的元方據理抗辯,有理有據公正客觀地批判別人,同時維護自己父親的尊嚴,可見他的“方正”之氣。

依據元方語言中“家君”一詞,作爲謙辭的使用,體現元方的明禮。進而引導學生找出友人的一個用詞“尊君”,結合課後習題理解古代漢語中大量的謙辭和敬辭的使用。

【設計意圖】瞭解古代漢語中的“敬辭”與“謙辭”。

引導學生用表格中的兩個字,概括元方方正的表現,學生能夠提取“信”“禮”兩個字,指明正是因爲他講信明禮,所以纔將本文選入《方正》門。

(2)運用朗讀表演,表現方正。

如何透過我們的朗讀體現的元方的方正呢?請同學們用腳本批註的方法,從人物的表情、心理、語氣、語速等方面,分析元方和友人的兩次對話,之後學生個人展示,分角色小組展示,換角色演讀展示,透過語氣、節奏、重音等將人物的方正特點朗讀出來。

舉例:父親的友人理直氣壯,覺得自己一點兒錯沒有,於是怒目圓瞪、聲調高昂、義憤填膺指責別人不失信,傲慢無禮。對於自己不守時,避而不談,把矛頭都指向陳太丘,狂躁氣憤地罵了陳太丘。

舉例:元方很氣憤,心想這人太缺德了,但是它沒有急躁,而是冷靜機智的回擊父親的友人。

【設計意圖】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批註,最後,透過對話演讀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3)探究動作,評析元方是如何做到方正的。

教師提問:既然元方爲人很方正,那麼對於“友人慚,下車引之”的舉動,“元方卻‘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呢?

這是一道開放性問題。學生能夠言之有理的陳述自己的見解“失禮”“不失禮”均可。

(四)把握主題,領會編者意圖

教師提出問題:《世說新語》中有衆多篇目,編者爲什麼要選出自《言語》的《詠雪》和出自《方正》的《陳太丘與友期行》兩篇,讓我們學習呢?這兩篇文讓我們有什麼收穫啓示?

兩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有年少聰明、智慧的孩子,有的孩子擅長優美的語言,有很好的文學修養;有的孩子正直、講信明禮,有很好的道德修養。編者希望我們新一代少年聰明智慧,有良好的文學修養和道德修養。這是編者對我們的期待。

教師送給同學們的話:與誠信爲伴,做品行正直的人!同禮節爲友,傳祖國文明精髓!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六)佈置作業

1.背誦文章

2.蒐集有關誠信的名言、成語。

3.閱讀《世說新語》中《乘船》《孔融讓梨》《望梅止渴》等小故事。

【設計意圖】強化積累,拓展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