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目送》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送》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教學設計

《目送》教學設計1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目送》是著名臺灣作家龍應臺的同名散文集《目送》中的首篇,文章描述了自己三次目送兒子和三次目送父親的場景,引發了對親情、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筆觸細膩、情感真摯、思想深邃,讀來讓人不禁爲之動容。但是十三四歲的初中生,比較天真浪漫,他們的思想單純,經歷單薄,對人生的生老死別還沒有什麼概念,很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那份關於親情、關於人生的深刻思考。因此教學儘量淺入深出。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事件。

2.透過語言的品味,理解文中幾個重點詞句的含義句。

3.透過教師引導,體會字裏行間蘊含的拳拳愛意並懂得珍惜,感悟人生生離死別的自然規律並豁達面對。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趣: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以他們多情的筆,描繪過這人生的生離死別之情。今天,讓我們走進著名臺灣作家龍應臺的《目送》,感悟一下她對人生別離的獨特又深刻的思考與態度。

(二)初讀文字,感知內容,尋找“目送”之蹤。

1.學生自由默讀全文,思考並概括:目送,誰送誰?送了哪幾次?

2.交流明確:

a我在維多利亞校門口目送華安上小學;;

b我在機場檢票門口目送華安去美國讀中學;

c我在樓上視窗目送華安坐公交上大學;

d我在單位側門口目送父親離開;

e我在醫院玻璃門口目送父親進病房;

f我在火葬場爐門外目送父親離開塵世。

前三次是我目送兒子,後三次是我目送父親。

(三)研讀文字,品味語言,體會“目送”之情。

1.在三次目送兒子的場景中,請選擇你感觸最深的一次,結合具體語句進行賞析:“我”的心情如何?兒子有怎樣的表現?在母親與兒子的不同表現中,你讀出了什麼?

2.你與父母、親人之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當時又有怎樣的心理活動?

(設計意圖:問題1,對兒子的三次“目送”,引導學生有選擇性的進行品讀感悟,既留給學生一定的開放度和自由度,也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課堂有限的時間裏,這樣的問題能更有效地引領學生潛入文字語言,進行品讀體會,避免流於形式的淺層閱讀;而且透過“我”與兒子的不同表現的對比,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那份永遠的牽掛與愛意。問題2,對兒子的三次“目送”經歷,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心理,故此問意在引導學生反觀自身,激發生活體驗,引起情感共鳴,既能更好地體會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潤物無聲地進行一次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重要語言品讀點預設:

第一次:

“我”的心情:

1.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裏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丫因爲負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重點品味:“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體會:觸景生情,暗示兒子即將長大離開母親的懷抱,而母親內心卻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

2.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重點品味:“那麼多、穿梭紛亂、無比清楚、背影”,“一百個、同時、準確”——體會:兒子在母親心中的分量之重,母愛的至真至深。

兒子的表現:

1.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重點品味:“圈”——體會: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與依賴。

2.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重點品味:“不斷地、交會”——體會:兒子對母親的依戀與不捨,母子心靈相通。

第二次:

“我”:

1.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重點品味:比喻句——體會:抱住的是“長頸鹿的腳”,這看似正常的母子身高的差距,其實暗示着母子心靈的距離。

2.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重點品味:“一寸一寸、挪”——體會:母親同樣是一雙殷殷的目光,一份不捨的愛意。

兒子:

1.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重點品味:“忍受”——體會:兒子對母愛的拒絕。

2.終於輪到他,在海關視窗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重點品味:“閃、倏乎”——兒子離開時的決絕。

3.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重點品味:“一直在等候、一次都沒有”——體會:對比中,母親的深情,兒子的冷漠。

第三次:

1.我從高樓的視窗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重點品味:“灰色的海、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的含義——兒子內心渴望自由,渴望到茫茫人生之海中闖蕩一番。

2.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重點品味:“空蕩蕩、郵筒”——體會:兒子飛走了,母親內心好失落;“郵筒”,不僅反襯大街的空曠,除了郵筒,別無所有,更寄託着母親內心的渴望——與兒子心靈的溝通。

(環節說明:此環節融品讀、感悟於一體,從重點詞句的品讀中,在母親與兒子的對比中,感悟母親對兒子的拳拳愛心,因此描寫母親與兒子的語句要融合起來去品讀,不能割裂、孤立。)

3.小結過渡:

母親目送着兒子一路成長,一雙殷殷的目光始終追隨,一份拳拳的母愛始終不變,但是兒子卻隨着年齡的增長、身心的成長,不管在空間上還是心理上,與母親的距離卻越來越遠。於是在這“目送”的過程中,作者終於悟出來一個什麼道理?

品讀: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思考:

1.怎麼朗讀這段話?你能體會到作者一種怎樣的心情?

2.句中用了好幾個表示“慢”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麼?

3.設定情境,內心獨白,理解“不必追”的深刻含義:

老師模擬母親,學生模擬兒子,引導:如果我們是文中的母子,你想用背影告訴我什麼,你當時內心有什麼想法,請用內心獨白的形式說出來。老師同法。

(設計意圖:問題1.透過朗讀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化無聲的文字爲有聲的語言,讓隱形的情感化爲具體可感的聲音。問題2.意在引領學生從“慢慢地、慢慢地、不斷、漸行漸遠”等看似平淡的修飾語中,體會深刻旨意。問題3.意在激起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真切感受“不必追”的豐富內涵,體會深沉的母愛:兒子——渴望自由、獨立;母親——在落寞中感受兒子長大,在不捨中放手、放飛。)

4.小結過渡:

在一次次“目送”中,兒子長大了,用背影告訴“我”“不必追”,那爲什麼在“目送”的過程中,父親也讓“我”感受到在用背影告訴“我”“不必追”呢?這兩次“不必追”有什麼不同嗎?

(四)議讀文字,理解主旨,感悟“目送”之理。

1.引導學生品讀後部分,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

2.追問點撥:從父親的角度看,“我”的三次“目送”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聯繫上文“目送”兒子的過程,你有什麼感悟?

討論——小結——明確:

“目送”兒子,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而“目送”父親,卻是一個衰老的過程,不管是因爲“成長”的生離,還是因爲“衰老”的死別,都是人生的必然——作者在“不必追”中悟到了:既然親情之間是一種漸行漸遠的緣份,那麼我們得珍惜當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轉的,那麼我們就要淡然豁達的面對生活中的別離,這是一種客觀規律,這是一種人世輪迴。正如蘇軾所言“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作者從一次次的具體的目送中,感悟到了親情的真諦,感受到了得到與失去間的辨證關係,並用無語的背影來詮釋這一切:不必追!

(設計說明:後部分內容離學生的生活有點距離,學生難有真切體會,故簡略處理,重在引領學生與前部分的對比中,感悟文字主旨。)

3.作者的兩次感慨運用了什麼手法?你覺得有什麼異同?

討論明確:

第一次的感慨是基於母親目睹兒子成長過程的一種發現,她深感隨着兒子的長大,他與母親的距離愈來愈遠。此時是一種隱隱的感觸和淡淡的傷感。

當她回憶起目送父親的情景時,她內心再一次被那種感觸所震撼:原來我與父親也是這樣一種漸行漸遠的緣份。所以,當作者第二次發出同樣的感慨時,這種感悟不再是靈光一閃,而是在她內心深處的沉重定格。

同樣的感慨,看似反覆,實則是文章立意上的遞進,從而詮釋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

(五)總結課堂,完成板書:

目 送

成長衰老

兒子“我”父親

自由放飛生離豁達

獨立放手死別珍惜

不必追

(六)作業延伸:

課外閱讀龍應臺的《目送》,並寫一篇讀書隨筆,字數1500字左右。

《目送》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懂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六次目送

2.讀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語言

3.讀進自己,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親情

教學重難點:讀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朗讀《目送》中的經典文段,匯入

朗讀《目送》中的經典文段,創設情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二、讀懂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六次目送

用“我在_______(地點)目送_____(人物)________”的句式,概括文章的六次目送。

三、讀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語言

在六次“目送”情景中,作者用淡淡的文字來表達深深的情感。請找出相關語句好好的讀、細細的品,體會其妙處。(提示:先在文中圈點勾畫、批註,獨立思考後再小組交流討論。)

1、教師批註:

(1)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媽媽的手裏。

一個動作描寫,“圈”字寫出了孩子內心的緊張害怕和對父母的依戀。

(2)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從“凝望”二字中,讀出了母親注視孩子的時間很長很專注,寫出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牽掛。

2、學生自主批註

選擇六次“目送”中,你最有感觸的地方寫批註。(最少兩處)

你可以這樣批註:我從(字詞句)中讀出了

(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批註)

3、討論交流。

4、品讀關鍵詞“進行漸遠”“不必追”,朗讀第9段和第16段。

明確:

兒子長大了,自主獨立是生命的必然,即使落寞,也無法追上。只能選擇放手放飛。

父親老去了,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即使傷痛,也無法追回。只能選擇豁達坦然。

穿插作者介紹。

四、讀進自己,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親情。

讀王愛珍的《生活課》,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仿寫兩句。

當你6歲的時候,她_________,而作爲報答,你_______________。

當你12歲的時候,她_________,而作爲報答,你_______________。

五、朗讀畢淑敏的《回家問媽媽》中的經典片段,感悟珍惜。

標籤:教學 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