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那麼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1、善用教材,明晰教學思路

新課程要求教“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也就是要求教師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善於運用教科書。本節課打破了按照固有知識體系講述的教學模式,整合了教科書知識的編排體系(如將乙烯的用途放在性質後面討論),但卻緊扣本節課的知識核心——乙烯的結構和化學性質,把零散的課本知識序列化、問題化,節省了大量的教學時間,讓學生真正有時間來思考分析,進行實驗探究。這樣的教學安排詳略得當,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尺度把握準確,教法不拘泥於定式,不落入窠臼,靈活多變,讓學生不斷地經受智力的挑戰,感受到了科學探究的艱辛與快樂。總的來說,這節課將新課程倡導的“三維目標”融爲一體,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2、抓住要點,促進知識遷移

本節課的要點就是乙烯的分子結構。綜合運用問題猜想、模型動畫、演繹推理等措施,將抽象的問題直觀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學生易於掌握,有利於知識的遷移。便如,乙烯發生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的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及反應類型的判斷是本節課的難點之一,但是在課堂上學生理解了乙烯的結構與反應特點,比較容易進行演繹推理,並且能將這種思維方式推廣到其他烯烴加聚反應中,如丙烯的加聚、聚氯乙烯的製備等。說明了學生真正地實現了知識的內化,並且掌握了思考的方法。

3、理解教材,實施觀念教學

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教師了爲困惑的是教學中深、廣度的把握問題。首先是課程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必修課程的`內容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但是有不少內容卻是蜻蜓點水。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考慮到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銜接問題。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有機化學基礎》的基礎,因此不必講解σ鍵和π鍵的概念。也不必講解馬氏規則,但是對乙烯的分子結構,特別是碳碳雙鍵的特點還是應該讓學生形成觀念的。但是,對於有些內容,如氯乙烷製備的最佳方案問題、石蠟油的裂解方程式、氯乙烯的加聚反應等內容,到底該不該涉及?這要取決於學生的學習水平。對於普通班級水平的學生,只要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即可。但是對於那學有餘力的“強化班”學生來說,也要讓他們能夠“吃飽”,畢竟,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是最低標準,是上不封頂的。

其次是知識的結構問題。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知識體系比較零碎,學科的邏輯結構不是很嚴謹。我們擔心,如果學生不能具備良好的知識結構,那麼知識的遷移功能便會大打折扣。因此,本節課還是按照“結構→性質→用途”的思路呈現,雖然比較傳統,但是增加了新的元素,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的探究活動。我們設計的學生探究活動,不是追求表面上的熱熱鬧鬧,而是要求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形成觀念,使他們真正地學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