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1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完圖形的循環排列以及簡單的數列規律後的一節練習課。透過前兩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所學內容,但是還不夠熟練,基礎較差的學生還不太懂得如何去探尋和發現圖形或是數字排列中的規律,當一眼看不出其中的規律時不知道如何去思考探索。

所以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透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各種各樣的規律。

2、並在尋找和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透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出尋找簡單規律的一般方法。初步滲透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和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

3、體會規律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初步培養髮現和欣賞美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我在課堂引入的時候,就開門見山地向學生介紹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提出了教學要求,讓學生明白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在練習的基礎上總結出探尋規律的方法。

然後,我分圖形規律,數列規律,兩大塊分別進行了練習與總結,在練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思維的訓練,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及時地質疑,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進行猜想,並透過自主探索去驗證。在得出了種種的結論之後又及時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思路和方法,開成明確的解題思路。香檳酒塔及線段數與點數的關係這兩個教學情境,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到

最後,設計了開放式的教學環節,讓每一個學生按一定的規律設計一幅圖案或是一個數列,讓同組的同學接着往下畫或是填。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加深了孩子們對規律的理解

《標準》將“探索規律”作爲數學與運算獨立的內容,其目的是加強這方面教學的力度,把這種“探索規律”的活動,結合其它方面內容的學習,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開闊學生的思路。因此在設計時,我根據本課探究性和活動性比較強的特點,爲學生設定了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內容,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推理和總結的能力。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大部分的學生初步學會了如何去探索和發現規律,體會到了規律在生活中學習中的作用,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在最後的開放式的規律設計過程,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機會,設計了很多有趣的規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如有些學生在設計規律的過程中思路不開闊,有些學生在探尋規律遇到困難時有畏難情緒而退卻等。這還有待在今後的教學過程當中進一步探求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2

抱着讓學生樂學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願望,我設計了本節課,《找規律》(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四冊第九單元)是按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新增加的內容。這節課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透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去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對於二年級的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圖形中的循環排列的規律,不是易事。

從學生表現來看,這節課基本上達到了我的預期效果。這堂課我比較滿意的有以下幾點:

一、目標達成度較好。

本課我的教學目標簡單說來,就是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讓學生髮現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只有來自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才能夠激發學生思考併產生探索的慾望。爲此複習舊知,引入新課後,根據兒童喜歡小動物的天性,先以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召開運動會切入主題,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依次排出前三隊,提問:“第四隊應怎樣排?”,吸引學生去觀察,讓學生去觀察不同的排列順序,再以四位學生排列表演,不停的依次做排頭,我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發現規律,來揭示出其中循環排列的規律。在鑽研教材和了解了白板的各項功能後,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我從課堂教學和技術支援兩方面做思考,在合理的地方用上合理的技術,讓兩者有機的統一,利用白板的功能更好的爲我們的教學服務,避免出現課堂教學跟着白板走的現象。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設計分散了難點,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其中複雜的循環排列規律,教學效果很好。

其次,爲了檢驗學生是否理解循環排列的規律,這節課我同時用課堂互動反饋技術4次設案,(還有預案設計),學生作答後,透過檢視反饋結果,至少有90%的學生掌握了規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透過運用互動反饋技術能及時瞭解學生認知程度,並及時爲個別學生糾錯補缺。傳統的數學課堂,有的學生不積極回答問題,學生的從衆現象也比較嚴重,而課堂互動反饋技術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

二、注重給學生營造氛圍,大膽想象

本節課中值得關注的地方,是我爲學生營造了大膽發揮想象、大膽創造設計的氛圍。例如4、根據下列的排列,你能接着畫嗎?(指名在白板上板演)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3

【教學背景】

《找規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的內容。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本節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透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去創造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着數學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教學片段一

師:同學們,鼕鼕家買了新房子,可漂亮了,我們隨着他一起去看看吧!

師:鼕鼕的新家到了,看,好漂亮的牆面。牆面是用圖形圖案裝飾的。

師:請你們自己先觀察思考,然後拿出學具擺一擺。

小組交流討論:從不同方向去看,能發現什麼規律呢?

生1:我是斜着看的,斜着的圖形都是一樣的。(老師豎起了左手的大拇指)

生2:我是橫着來觀察,把第一組的第一個圓形移到後面,就成爲第二組的圖形,把第二組的第一個正方形移到後面,就成爲第三組的圖形,把第三組的第一個三角形移到後面,就能成爲第四組的圖形。(老師示意大家鼓掌,同學們使勁鼓起掌來)

師:他的方法,誰聽明白了?誰還想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生3:我覺得剛纔的圖形好象在接力跑一樣,第一個跑完了就到最後,其它幾個就往前進一格,又第一個跑,一直這樣。

師:說得好極了!數學上給這樣移動的規律取名爲“循環”。(板書 循環)

師:思考:豎着觀察是不是循環排列規律呢?

教學片段二

師:接着我們到鼕鼕家廚房看看。

生:真漂亮!

師:只是鼕鼕家廚房還沒鋪地磚,他設計了一種方案,我們幫忙看看,這樣鋪有什麼規律?

(學生觀察,然後同桌用學具擺一擺並交流自己找到的規律)

生1:每一排都是由四個正方形組成的,只是它們的顏色不同。

生2:橫着看,每排四個圖形相同,只是同一種顏色的正方形所在的位置不同。

生3:上一行和下一行比,上一行第一種顏色的正方形移到了最後,其它的每個正方形都向前移動了一格,就成了下一行。

生4:豎着看,後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前面一排的最上面那種顏色的正方形移到了最下面,其它每個正方形都向上移動了一個位置,變成了後面一排。

……

師:在這幅圖中,我們從橫向、豎向、斜向都能發現規律。看來,只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能發現不同的規律。

教學片段三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新的規律,也用規律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那我們能不能設計一些新的規律呢?

生:(異口同聲)能!

師:正好,鼕鼕家的窗簾是空白的,請大家用老師發給你們的學具在白紙上擺一擺,也可以動手畫一畫,發揮你們的想象創造出漂亮的花邊和圖案,先想好規律,再動手。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爲主的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歷程。以上片段教學體現了兩個特點:

一、走進數學生活,體驗生活數學。以上學習體現了數學知識、數學問題來源於生活又歸宿於生活的思想。教師以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爲教學資源,精心設計一系列學生喜歡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透過具體的操作來掌握圖形的排列規律。

二、關注過程體驗,激活課堂活力。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去經歷去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或許相信你告訴他的,但他更願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經歷過的事,這是一種體驗。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體驗非常重要,因爲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的質量。教師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與同伴交流,互相討論,尋找規律。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去發現循環排列規律。教師多次讓學生動手擺一擺,移一移,甚至動手畫一畫,讓學生感知這個規律,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把數學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中來。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4

“探索規律”這部分內容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函數思想的主要體現之一。標準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探索簡單情境下的變化規律。本課時實際上是培養學生的“模式化”思想,發現規律其實就是發現一個模式,並能運用多種方法表示“模式”的特點。

出於對教材的理解,我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透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事物中簡單的排列規律。

2、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發現和欣賞數學規律美的意識。

“規律”一詞其實對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他們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上,只要稍加規範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但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在設計時注重了三點:

1、注重生活性

本節課課前用一些美麗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規律。又選取了源於生活的數學題材:彩旗,彩燈,彩花等聯歡會場景,以學生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尋找生活中的規律,讓學生深深的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

2、注重趣味性

課堂上,我創設了一些情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課前的小遊戲、動手塗顏色、透過動作和音樂節奏滲透規律等活動,讓學生很快融入。

3、注重人文性

小小設計師這個數學活動的是有趣味的,並不是單調的創造規律,而是給他以材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創造自己的規律。這樣,既檢測了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的個性化思想得以流淌,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分享。

各位領導、老師,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當之處,望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5

抱着讓學生樂學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願望,我設計了本節課,《找規律》(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四冊第九單元) 是按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新增加的內容。這節課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透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去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對於二年級的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圖形中的循環排列的規律,不是易事。從學生表現來看,這節課基本上達到了我的預期效果。這堂課我比較滿意的有以下幾點:

一、目標達成度較好。

本課我的教學目標簡單說來,就是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讓學生髮現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只有來自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才能夠激發學生思考併產生探索的慾望。爲此複習舊知,引入新課後,根據兒童喜歡小動物的天性,先以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切入主題,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依次排出前三隊,提問:“第四隊應怎樣排?”,吸引學生去觀察,讓學生去觀察不同的排列順序,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發現規律,來揭示出其中循環排列的規律。在鑽研教材和了解了白板的'各項功能後,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我從課堂教學和技術支援兩方面做思考,在合理的地方用上合理的技術,讓兩者有機的統一,利用白板的功能更好的爲我們的教學服務,避免出現課堂教學跟着白板走的現象。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設計分散了難點,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其中複雜的循環排列規律,教學效果很好。

二、注重給學生營造氛圍,大膽想象

本節課中值得關注的地方,是我爲學生營造了大膽發揮想象、大膽創造設計的氛圍。例如 根據下列的排列,你能接着畫嗎?在學生畫後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麼畫的?並說說爲什麼這樣畫?在交流中學生不但鞏固了知識而且加深了理解。又如當我說:“你能根據我們剛纔學習的循環排列規律,給a、b、c三個字母排列嗎?快來試一下吧。”話還沒等說完,很多學生就開始動手設計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自由發揮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極其精彩的。有的學生都能自己總結出一行三個物體就三行一組循環一次,甚至能推想出一行5個、6個他們的循環規律。

三、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儘量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以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切入主題後,以活動的圖片在白板上依次排出前三隊,提問:“第四隊應怎樣排?”讓學生先猜猜再說出自己這麼猜的理由,在說理由的過程中讓自己說出今天學習的規律。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如:“接下來,應怎樣寫?”先故意讓學生猜錯,再討論:這樣有沒有規律呢?它的規律是什麼?從而讓學生加以掌握。小學數學課堂是一種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本節課下來,感覺到大多數時間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能夠積極投入到學習和探究中來。每當出現學生的意見不一致時,我及時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質疑、爭論,直到意見統一。

四、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發展

我充分相信學生,鼓勵並放手讓學生進行大膽地猜測與推理。教學中,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合理化推測我都給與了充分的肯定,用生動、親切的語言給予積極的評價。尤其是潘越格同學我一再鼓勵她,使學生充分相信自己,增強信心,在學習的過程中能不斷品嚐成功的喜悅,學得輕鬆而有意義,愉快而有價值!

我還不太滿意的地方:

一、缺少了張揚學生的個性。

二、拓展得大多,缺少一些最基本的練習。

三、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急於求成。

改進調整:

一、對學生的課堂評價再積極些。

二、自己的語言要簡練些,儘量讓學生多說。

三、素材的選擇少一些,讓學生研究得透徹些。

四、練習的設計面廣些,關注到每一位孩子,讓每個孩子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6

本單元是一年級下冊教材中的《找規律》的延伸,與之相比,不同之處是圖形排列規律複雜一些,呈現出形狀和顏色的循環變化。

教學目標設計爲:

1.使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能力;

3.使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的美,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教學過程分爲“感受規律→認識規律→創編規律→自主總結”四大環節。

其中,認識規律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和重點。採取合作學習的方式比較合適,要注意的是合作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爲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首先,小組內交流規律,交流過程中使思維快的學生初步總結、表達規律,思維慢的學生受到啓發,體會規律。第二,讓學生到前臺表演規律,使“靜的規律”變成“動的畫面”,使複雜的規律變的形象、生動,學生喜聞樂見,而形象思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個環節有效的突破了關鍵和重點。

二年級《找規律》數學教學反思7

本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簡單的週期排列規律的基礎上,第二次學習找規律,無論從知識上還是情感上,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此次找圖形的規律以循環排列爲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或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概括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與掌握不是易事。

課堂上以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爲教學資源,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喜歡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透過具體操作來掌握圖形的排列規律。在排一排、畫一畫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爲學生提供了探索的機會。讓學生透過動口、動手、動腦,發現規律。

在自學互動、發現規律這一學習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去發現“牆面圖案”的規律這一環節。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現的階段。

發現規律這一活動環節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與同伴交流,互相討論,尋找規律。透過交流,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可以發現很多規律。感知這個規律。

遊戲測評第三關“設計圖案”再次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自由設計圖案的機會,讓學生動手創造“規律”,有意識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這一動手環節意在讓學生擁有一種數學意識、數學能力和一雙數學的眼睛。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到自己在師生交流、課堂調控與評價方面還有欠缺,前輩們對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我將會記住點點滴滴,不斷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