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通用6篇)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通用6篇)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1

一、讓問題的提出更加合理

《找規律》是在學生對生活中某個物體或圖形的排列,一個模糊認識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所以問題的提出應構建於學生原有的經驗基礎上,讓學生在探究問題中發展,從中也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能注意學生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但對於一節探究、合作學習的課,記憶性問題佔了問題總數的60%,說明教師仍偏重於“模仿與記憶”的學習活動方式,偏重於一問一答的資訊反饋。問題的提出不夠合理,與這節課的課型要求有所背離。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索。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 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這節課,學生在小組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形成了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爲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對有差異的衆多學生的教學不足,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由於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學不僅僅只是體現一個認知、探究、交流、決策的過程,同時還體現了一個交互與審美的過程。

三、讓每位學生都有發展的機會。

這節課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優勢。在這節課中進行了8次課堂巡視,其中4次參與了學生的討論、交流。兩次分別對三名學困生進行了重點輔導。巡視時關注面較廣,目的性明確。但一位學困生在前半節課中共舉了兩次手,未被老師關注,之後再沒舉過手,後來問他爲什麼?回答是:“反正也不會提問到我。”學生的態度似乎有些不已爲然,其實蘊含着不滿。說明我們教師在課堂中不應忽略個體差異、害怕問題暴露,相反應充分重視、關愛學困生,讓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

三、幾點建議:

1、“規律”已有些許經驗,教材從“聯歡圖”找規律入手,而後面的練習又設計了“擺一擺”,意味着讓學生先看圖再操作,是否與布魯納的表象模式理論(動作—圖形—符號)相違背。能否直接給學生一些長方體與圓柱體的學具,讓學生擺一擺,從中找到規律,這樣更能激發興趣,且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2、教學例1時是讓學生觀察圖形選擇“後面一個應該是什麼?”此環節與例3中讓學生觀察圖形後“塗一塗”的內容相類似,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將它們安排在銜接的兩個環節中是不是更理想呢?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2

抱着讓學生樂學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願望,我設計了本節課,《找規律》(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四冊第九單元) 是按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新增加的內容。這節課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透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去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對於二年級的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圖形中的循環排列的規律,不是易事。

從學生表現來看,這節課基本上達到了我的預期效果。這堂課我比較滿意的有以下幾點:

一、目標達成度較好。

本課我的教學目標簡單說來,就是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讓學生髮現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只有來自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才能夠激發學生思考併產生探索的慾望。爲此複習舊知,引入新課後,根據兒童喜歡小動物的天性,先以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召開運動會切入主題,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依次排出前三隊,提問:“第四隊應怎樣排?”,吸引學生去觀察,讓學生去觀察不同的排列順序,再以四位學生排列表演,不停的依次做排頭,我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發現規律,來揭示出其中循環排列的規律。在鑽研教材和了解了白板的各項功能後,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我從課堂教學和技術支援兩方面做思考,在合理的地方用上合理的技術,讓兩者有機的統一,利用白板的功能更好的爲我們的教學服務,避免出現課堂教學跟着白板走的現象。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設計分散了難點,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其中複雜的循環排列規律,教學效果很好。

其次,爲了檢驗學生是否理解循環排列的規律,這節課我同時用課堂互動反饋技術4次設案,(還有預案設計),學生作答後,透過檢視反饋結果,至少有90%的學生掌握了規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透過運用互動反饋技術能及時瞭解學生認知程度,並及時爲個別學生糾錯補缺。傳統的數學課堂,有的學生不積極回答問題,學生的從衆現象也比較嚴重,而課堂互動反饋技術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

二、注重給學生營造氛圍,大膽想象

本節課中值得關注的地方,是我爲學生營造了大膽發揮想象、大膽創造設計的氛圍。例如4、根據下列的排列,你能接着畫嗎?(指名在白板上板演)

又如當我說:“你能根據我們剛纔學習的循環排列規律,設計出這樣的圖案嗎?快來試一下吧。”話還沒等說完,很多學生就開始動手設計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自由發揮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極其精彩的。大有“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把地球撬起來”之勢,他們的設計不侷限於圖形中的循環排列規律,而是延伸到漢字的排列、字母的排列……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展示了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用實物投影展示完學生的美麗圖案後,我接着把其中一個同學的設計變了個樣子,你能接着往下畫嗎?運用實際生成的課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白板的功能(可隨時在白板上書寫、構畫的功能,對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與我準備的內容不同時,我可直接將學生的問題透過交互式白板的書寫功能融入教學課件中去,使學生隨機產生的學習靈感成爲課件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能直接儲存在課件中供課後參考。)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這對於課堂的教學有了很大的熱情,同時白板的使用也幫助了學生更好的學習。交互式白板有力提升多媒體課堂教學互動的靈活性。

三、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儘量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以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召開運動會切入主題後,以活動的圖片在白板上依次排出前三隊,提問:“第四隊應怎樣排?”,ZClick調查,設案:有兩個選項,其中一個是正確的,讓學生根據前三隊的排列規律,自己選擇第四隊的排列順序,然後交流彙報說明選擇的理由。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如:“接下來,應怎樣畫?討論:有何規律,與上面的相同嗎?

小學數學課堂是一種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本節課下來,感覺到大多數時間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能夠積極投入到學習和探究中來。每當出現學生的意見不一致時,我及時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質疑、爭論,直到意見統一。

四、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發展

我充分相信學生,鼓勵並放手讓學生進行大膽地猜測與推理。教學中,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合理化推測我都給與了充分的肯定,用生動、親切的語言給予積極的評價。尤其是潘越格同學我一再鼓勵她,使學生充分相信自己,增強信心,在學習的過程中能不斷品嚐成功的喜悅,學得輕鬆而有意義,愉快而有價值!

我還不太滿意的地方:

一、缺少了張揚學生的個性。這節課有些學生因緊張課堂上發揮不好,這時如果能讓學生適時的放鬆一下,一定能更好的發揮出學生的實際水平來。

二、學習方法的指導還是有點欠缺,因爲學生表現都不錯(可能是學生課前預習的好),所以我沒有穿插過多的學法指導,但我想如果多加一點會更好。

改進調整:

一、對學生的課堂評價再積極些。

二、多進行一些學法的指導。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3

《找規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新課開始時,我設計了一個在牆面和地面上找圖形排列規律的情景。在這一內容的實質是讓學生髮現身邊的數學,體現了數學生活化的特點,也很容易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學生在一年級已經有了找規律的基礎,這時讓學生自主尋求教複雜一點的排列規律,無論才能感情感上還是以有的知識上,是完全能做到的。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識有效的'課堂學習方式。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上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讓學生在具體的探索活動中發現和欣賞數學美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去創造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牆面的變化規律,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組織教學,把圖形倒過來看,在橫過來看,引導學生觀察規律有沒有發生變化,這樣就掌握了向前、向後、向上、向下四種基本循環排列規律的教學,同時初步發散學生的思維。透過分水果、幫小動物排排隊等活動讓學生從遊戲中快樂的鞏固今天所學習的知識。課中,還注意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利用圖形,水果。讓學生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活動,學習的興趣必然濃厚,他們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有了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想出各種規律,這是創新的火花。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都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這節課也存在在許多需改進的地方,如上課靈活應變的能力還不夠,以及引導學生的語言都還很不到位,評價學生時缺乏創造性語言。對於低年級段的教學,我個人還是傾向於活動性的課堂,但由此所帶來的問題由於個人經驗不足還是很多的,表面上活躍的課堂學生學到了多少?作爲教師在活動課的開展中能放能收,如何在玩中真正學到知識是我這節課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4

本冊找圖形的規律以循環排列爲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和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綜合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與掌握不是易事。這節課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透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去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

衆所周知,數學是模式的科學,尋找和發現周圍世界事物之間的關係以及事物變化的規律構成了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發現關係和規律的過程也是發展學生探索能力的過程。因此,《標準》將“探索規律”作爲數學與運算獨立的內容,其目的是加強這方面教學的力度,把這種“探索規律”的活動,結合其它方面內容的學習,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開闊學生的思路。因此在設計時,我根據本課探究性和活動性比較強的特點,爲學生設定了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有利於學生解決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個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設計了一個猜圖形的規律情景。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大家知道,教材爲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本節課教材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猜圖形引出規律:呈循環排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我在考慮的時候,根據目標之一,使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規律,把主題圖作爲牆面和地面出現,請同學和老師共同來找規律。透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牆面圖案的規律,說得很全面。另外,引導學生把圖形改變方向進行觀察,以便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規律。

三、創設探究平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爲主的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歷程。教師的教學設計應具仍探索性和開放性,讓學生能自主探究,猜測驗證,合作交流,充分發表自己個性化的感受和見解。因此,在“找規律”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組織學生展開自主合作,探究活動:

1、呈現問題情境,提出思考問題。

2、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祕密”,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

3、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彙報自己的想法,師生共同驗證。

4、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圖中排列規律。這樣教學,把教材中抽象的規律引發爲一個過程,一個讓學生參與觀察、猜測、合作、驗證、概括的探究過程。在練習中,再次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自由設計圖案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創造“規律”有意識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5

本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簡單的週期排列規律的基礎上,第二次學習找規律,無論從知識上還是情感上,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此次找圖形的規律以循環排列爲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或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概括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與掌握不是易事。

課堂上以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爲教學資源,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喜歡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透過具體操作來掌握圖形的排列規律。在排一排、畫一畫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爲學生提供了探索的機會。讓學生透過動口、動手、動腦,發現規律。

在自學互動、發現規律這一學習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去發現“牆面圖案”的規律這一環節。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現的階段。

發現規律這一活動環節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與同伴交流,互相討論,尋找規律。透過交流,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可以發現很多規律。感知這個規律。

遊戲測評第三關“設計圖案”再次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自由設計圖案的機會,讓學生動手創造“規律”,有意識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這一動手環節意在讓學生擁有一種數學意識、數學能力和一雙數學的眼睛。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到自己在師生交流、課堂調控與評價方面還有欠缺,前輩們對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我將會記住點點滴滴,不斷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以提升。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6

“探索規律”這部分內容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函數思想的主要體現之一。標準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探索簡單情境下的變化規律。本課時實際上是培養學生的“模式化”思想,發現規律其實就是發現一個模式,並能運用多種方法表示“模式”的特點。

出於對教材的理解,我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透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事物中簡單的排列規律。

2、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發現和欣賞數學規律美的意識。

“規律”一詞其實對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他們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上,只要稍加規範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但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在設計時注重了三點:

1、注重生活性

本節課課前用一些美麗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規律。又選取了源於生活的數學題材:彩旗,彩燈,彩花等聯歡會場景,以學生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尋找生活中的規律,讓學生深深的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

2、注重趣味性

課堂上,我創設了一些情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課前的小遊戲、動手塗顏色、透過動作和音樂節奏滲透規律等活動,讓學生很快融入。

3、注重人文性

小小設計師這個數學活動的是有趣味的,並不是單調的創造規律,而是給他以材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創造自己的規律。這樣,既檢測了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的個性化思想得以流淌,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分享。

各位領導、老師,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當之處,望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