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七年級歷史下冊《貞觀之治》的教學反思

貞觀之治一課的教學思路是:課前採用學案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習。讓學生了解本課的知識結構。爲課上的探究做好準備。課上前5分鐘對學生進行了學案預習檢測。與以往提問式檢查預習不同的是,能夠了解大多數學生的預習情況。由於預習學案的量小而精;學案檢測試題分爲A、B、C三檔,可選性較強。學生積極參與,今天適用。效果很好,超出了預期的目的。爲課上的探究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七年級歷史下冊《貞觀之治》的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探討:唐太宗的制定措施是如何體現他的認識時。有學生提到;“政府輕徭薄賦,不讓老百姓幹很多繁重的`活,不從老百姓搜刮很多錢,減輕了人民的負擔。發展生產,開墾大量荒地。促進經濟的進步,人民的日子愈來愈好過了。”另一個同學說:“這麼好的君主,中國現在讓唐太宗統治,我們的生活也一樣的幸福。”

作爲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唐太宗,改變不了壓迫人民的本質。他的一切做法無非是安民心,從而穩固其統治的手段而已。從太宗的話中得出,他認識到人民力量強大的同時,擔心“水覆舟”。唐太宗的開明是與其他封建王朝的皇帝比較而言的。所以,評價歷史人物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看其做法是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是否做出了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