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多邊形的規律和畫法》教學反思

課前,我依據教材分析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特點,採用複習匯入、利用舊有知識進行遷移,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研究活動中充分動腦動手,教師給予恰當的啓發和引導,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多邊形的規律和畫法》教學反思

我以研究機器人繪圖爲本課的主線,共設計了4個研究任務。

透過教學實踐,我認爲自己的教學設計基本上是成功的,是符合學生實際的。透過實施讓機器人畫正六邊形、正九邊形、正多邊形,畫電話等等不同層次的任務,較好地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完成了對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培養。

本節課突出的特色有以下幾點:

1.本節課在機器人畫圖的編程過程中,應用了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並且進一步將正方形、正六邊形、正九邊形、正多邊形特點與利用相應模組編寫程序的方法結合起來,領會學以致用的道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運用這個規律來編寫程序,控制機器人走出正多邊形,在此過程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形象直觀地體味編程的.樂趣。機器人既是教學對象,又是教學工具,爲資訊技術課帶來了新的生機。

2.將智能機器人引入程序設計教學,避免了以前編程的枯燥、乏味性,從而使學生在體味編程樂趣的同時,還給了他們發揮創造的空間。計算機語言的學習與機器人教學的結合,創設了一個情景化的、高智能的計算機教學環境,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的優勢,延伸了學生對計算機語言的學習範圍。

3.在機器人教學中力求以學生的思維發展爲主導,講求創新,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間,鼓勵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思路和想法,並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4.實踐證明,在小學資訊技術課上開設智能機器人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創新能力的養成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我們教師應以啓迪智慧,開發創造力,使學生獲得精神愉快爲前提,不僅是教學的“嚴師”,而是拓展學生心靈和智慧的“人師”。

改進之處:

在教學的環節設計上有些細節處理還不是很好,教師的小結提升不夠高。由於本節課中學生動手實踐的環節和數學知識聯繫緊密,因此在數學知識的謹嚴性還應進一步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