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賣油翁的教學反思

《賣油翁》這個文言故事告訴人們一個“熟能生巧”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賣油翁的教學反思,歡迎參考~

賣油翁的教學反思

《賣油翁》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筆記小說,它透過賣油翁和陳堯諮之間的一段小故事,用淺顯易懂的文言文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這篇文章故事性很強,學生較易理解。但面對初一學生,要在一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需要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我思前想後,按照常規預設好教學目標,學生一定很厭煩。要是我們一起來參與並研究教學,應該會更有趣味。自己提出目標並達成目標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於是在教學開始之前,我沒有按常規出示教學目標,而是把關鍵字詞寫在很班上,讓學生從他們的視角出發,尋求目標並達成目標,獲得成功的喜悅。

《賣油翁》這篇課文就學生掌握情況來看,基本上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學生學有所獲。而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抓住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一、預習充分,質疑大膽

課前我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儘量掃除文字障礙,找出難以理解的詞句;通讀課文;瞭解文章大致內容;查找作者生平等。由於準備充分,在授課時,學生勇於提出自己的疑惑,並認真聽取同學及老師的講解。課後檢測證明,學生對這一課詞句理解的'記憶是既快又牢。所以說,做好充分的準備後,放手讓學生質疑,這既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角色朗讀,讀中有獲。

我在教學中多次安排學生朗讀,這篇文章從動作、語言、神態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形象。從語言描寫來說清晰地再現了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一個驕傲,一個謙虛。學生在分角色朗讀和翻譯的時候對兩人說話的語氣把握還比較準,而且朗讀熱情比較高,讀出了自己的感悟。對於比較簡單的知識,我並沒有過多講解,讓學生自己翻譯自己評價。

三、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賣油翁的人物形象可以說在學習的輔助材料中早有定論,但是學生的拓展思維是不可預設的,如:當我問到“透過對課文的理解,你感覺故事蘊含了什麼道理?”時,“熟能生巧、不要驕傲自滿、學無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生的思維很活躍,他們對於文字的理解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這也讓我深刻的意識到:如果充分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定會還你一片精彩。在新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的根本是提高同學們語文學習的效能,進而增加文化底蘊。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認真專研教材,善於抓住這種機會,醞釀這種機會,更要努力創造這種機會。

四、課本劇表演,活躍氣氛。

本次課本劇比賽,既促進了學生多方位地汲取文字文化營養,加深了學生對教材和生活的深入理解,也爲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養能力,陶冶淳美心靈,豐富校園精神文化生活,展示自我才藝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整堂課下來,感覺節奏緊湊。學生參與課堂的激情較高。當然,這堂課也存有不足,因學生在課堂上都比較活躍,出現了多次泛答的情況。也有學生的回答,相當精彩,但缺少進行簡要的鼓勵與點評,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改進。

標籤:教學 賣油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