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語文教案範文:賣油翁

關於賣油翁這篇文章教師們要怎麼樣的去準備自己的教案設計呢?下文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範文:賣油翁,歡迎閱讀參考!

語文教案範文:賣油翁

  語文教案範文:賣油翁一

教學目的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彙,理解詞義、句義。

3.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傳神。

重點難點

1.重點: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彙,理解詞義、句義。

2.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傳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面加點字的音。

堯諮自矜家圃睨之

頷之酌油杓瀝

2.熟讀課文

3.查字典,看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匯入

1.作家作品簡介

《賣油翁》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這是歐陽修所著的別集,共153卷,附錄5卷。《歸田錄》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歐陽修再次遭飛語中傷,自請外任,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時作的。他在《歸田錄》序裏說:"歸田錄者,錄以備閒居之覽也。"是一部筆記小說。歐陽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溢號文忠。是文壇詩文x新運動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導語

這將筆記小說透過賣油翁和陳堯諮之間的一段小故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2.請幾個同學翻譯課文,講清重點詞語的含義。

第一自然段:

以此:因此。嘗:曾經。俄之:之,指陳堯諮射箭。而:表順接,可不譯。其:指代陳堯諮。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翻譯:康肅公陳堯諮擅長射箭,當時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這點本領自我炫耀。他曾經在自家的場地上射箭,有個賣油的老頭放下擔子站在那兒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沒有離開,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第二自然段:

爾安敢:爾,你。乃:於是。以錢覆其口:以,用。其:指葫蘆。而錢而,但是。因曰:因,於是。

翻譯:陳堯諮質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嗎?"賣油的老頭說:"沒有什麼,只不過手熟罷了。"陳堯諮怒氣衝衝地說:"你怎麼敢小看我的射技!"老頭說:"憑我酌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於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個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蘆,油從錢孔灌進去,可是錢不沾溼。於是說:"我也沒有什麼,只不過是手熟罷了。"陳堯諮只好笑着打發他走了。

3.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介紹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和背景。

地點:陳堯諮家的空場子上。

人物:陳堯諮和賣油翁。

背景:陳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因而"自矜"。

4.提問:賣油翁看到陳堯諮射箭是怎麼反應的?

討論並歸納:"俄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

油翁看陳堯諮射箭,放下擔子,斜着眼睛看。看見他射箭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對此點頭。

5.提問:賣油翁對陳堯諮射箭本領是怎麼評價的?

討論並歸納:賣油翁認爲:"無他,但手熟爾。"沒有什麼,只不過手熟罷了。

6.提問:賣油翁憑什麼這樣評價陳堯諮的射箭本領?

討論並歸納:"以我酌油知之"憑我酌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7.提問:賣油翁到底知道什麼道理?

討論並歸納:熟能生巧的道理。

8.提問:陳堯諮對賣油翁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討論並歸納:

(1)當賣油翁對他射箭"但做頷之"時,陳堯諮問道:"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賣油翁的反應對一個自以爲了不起的武夫來說,而且是受了侮辱。因此,用一個疑問句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再用一個反問句,我的射箭本領不是很高強嗎?

(2)當賣油翁又說:"無他,但手熟爾。"時,陳堯諮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對陳堯諮的技藝不加讚賞,已使對方出乎意料;而且還進一步加以貶議:"無他,但手熟爾。"一向狂傲的康肅公被貶到這一步,自然是要"忿然"的。

(3)最後看到賣油翁倒油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四、小結

本文以次要人物陳堯諮開頭和結尾,襯托了主要人物賣油翁。主要內容是寫賣油翁的技藝,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點寫賣油翁的酌油,而對陳堯諮的射技只是一筆略過。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語文教案範文:賣油翁二

教學目的 :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彙,理解詞義、句義。

3.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傳神。

重點難點

1.重點: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彙,理解詞義、句義。

2.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傳神。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作者介紹

由學生介紹課文作者相關情況。

板塊二:點撥方法

引導學生讀單元提示: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文言文的主要學習方法爲積累字詞與朗讀。

板塊三:字詞學習

1.教師選定字詞檢測演板,讓學生注音:

諮 矜 圃 睨 矢 頷 杓

2.學生瀏覽全文,找出難以理解的字詞,共同解決:

學生提出的字詞有:

以 爾 之 嘗 善

自矜 家圃 釋 發矢 但 忿然 輕 乃 置 覆 因 徐 瀝 惟 遣

3.學生齊讀全文

板塊四:節奏劃分

1.學生演板,爲下列句子劃分節奏:

①陳康肅公堯諮 | 善射

②徐 | 以杓酌油 | 瀝之

教師點撥規律:

主謂之間(某人或某物幹什麼或是什麼);修飾語之間(徐:慢慢,起修飾作用,故也要劃)意思不同類的,也要劃分

2.學生試給課文劃分節奏

3.學生再齊讀全文。

板塊五:學生譯文

學生自由舉手,試譯全文。有兩個學生舉手發言,各譯一段完成了全文的翻譯。

學生分組分段競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複述課文:請同學們發揮大膽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這則小故事,力爭生動形象。

二、精讀課文,理清思路

1.想一想,課文寫了哪兩件相關的小事?

康肅公發矢,十中八九,以此自矜;賣油翁瀝油,錢眼不溼,惟手熟爾

很好,這一副對聯,差不多就把人物、事件、結果,甚至心理都點到了大家再想一想,對自己的技巧,這兩人的自我感覺如何?主要體現在這一副對聯的哪個句子上?

以此自矜,惟手熟爾

2.剛纔我們主要看了這兩位對自己手藝的感覺。現在我們換一個角度,看看這兩人對對方的態度如何?

(都有一點瞧不起對方的意思你看,陳康肅公說:“爾亦知射乎?”,賣油翁說:“惟手熟爾”)

3.把範圍縮小一點:兩人對對方的態度主要體現在哪四個詞語上?大家能不能找出來?(學生找了“立”、“睨之”、“不去”、“頷之”、“問”、“忿然”、“笑”、“遣之”等,教師一一板書)

找最集中的四個字,你會選哪四個呢

睨 頷 忿 笑(教師擦去黑板上其它幾個詞語)

三、跳讀課文,揣摩心理

1.我們就抓住這四個關鍵詞,我們先來看“睨之”這一細節可見賣油翁當時的心理活動怎麼樣?只要言之成理,儘量想出不同的答案,可以賣油翁的口吻表達來說

(a.看那小子臉有自得之色,手藝究竟怎麼樣啊?

b.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本領不會好到哪裏去

c.射箭的技巧和我倒油的技巧也一樣的,我倒要看看他的本領有多高)

2.同學們都變成賣油翁了都能夠透過“睨”這一眼神,看到賣油翁的內心瞭如果說“睨之”表示一種觀望心理,那麼“頷之”這一動作又表示怎樣的心理活動呢?也儘量想出不同的答案,也可以模仿賣油翁的口吻講

(a.“頷之”是點頭讚許的意思吧,也許賣油翁想:呵!箭術真的.不錯啊!

b.要注意,是“微頷”,不是使勁點頭,是微微點了幾下頭應該這樣想:嗯,馬馬虎虎,還行

c.這個點頭說不定是悟出了某種道理,譬如,練多了,手法就熟了,這就是熟能生巧啊,老頭我賣油也是這個理啊)

3.很有道理可見賣油翁對陳堯諮的態度是從觀望到有限的肯定那麼,陳堯諮對賣油翁的態度前後有了怎樣的變化呢?從那幾個句子表現出來?其潛臺詞可能是什麼?

(a汝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嗎?潛臺詞就是你根本不懂!

b吾射不亦精乎?翻譯起來就是我的箭術不是很精湛嗎?潛臺詞就是,我箭術那可是相當的精湛!

c爾安敢輕吾射?你怎麼敢輕視我的箭術呢?你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4.同學們演繹起自高自大的人,真是栩栩如生!只見賣油翁不慌不忙,徐以勺酌油瀝之在事實面前,康肅公態度有了變化,“笑而遣之”,這種“笑”意味着什麼?是什麼樣的笑呢?

(a.歉疚的笑對不起,錯怪你老了

b.真是熟能生巧啊,我不夠謙虛真是慚愧的笑

c.這可能是自嘲之笑吧嘿,和這個糟老頭較什麼勁啊

d.不以爲然的笑,譬如,好了好了,你以爲瀝油可以跟我射箭比啊

e.不要把陳堯諮想象得這麼差吧,他可能是心悅誠服的笑呢否則也不會送走他)

四、模擬情景,表演昇華

推薦三位同學表演,兩人分別扮作陳堯諮和賣油翁,一人讀白。

表演後點評,着重評議表情、動作、語氣、語調等,表揚處理較恰當的,點評有所欠缺的

五、拓展延伸,提高認識

1.思考討論:故事中只有兩個人物:陳堯諮和賣油翁。我們乾脆把題目《賣油翁》改成《陳堯諮和賣油翁》,行嗎?

(不行。事端是賣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釋擔而立”,不露出輕視的表情,陳堯諮就不會發問;又是由他解決的——以酌油技術平息了陳堯諮的憤怒情緒。賣油翁的酌油表演,明顯技高一籌,作者是詳寫;陳堯諮的射技,作者以“發矢十中八九”一筆帶過,是略寫。再者,賣油翁身懷絕技,謙虛沉着;陳堯諮卻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氣揚。我們讀這篇文章必須緊緊把握這一點:賣油翁在事件發展的全過程中起了主導作用。)

2.陳堯諮和賣油翁都算得是身懷絕技,你認爲他們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陳堯諮“發矢十中八九”,賣油翁酌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溼”,究其根由,全在熟能生巧。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各種技能(如唱歌、畫畫、體育、手工等)也是如此,只有多實踐,多訓練,才能熟練,熟練了才能“生巧”。

有了本領,取得了成績,不應自傲,因爲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賣油翁的一番表演,一句“惟手熟爾”的感慨,不僅教育了陳堯諮,也教育了我們對待學習,對待任何事情,只有精益求精,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如果固步自封,自矜不前,將被世人恥笑。

透過這個小故事,你能受到什麼啓發呢?

六、妙筆生花,豐富想象(任選一題)

1、學完本文後,選取一個角度,由人及己,聯繫實際,寫一篇讀後感。

2、以“從此以後,陳堯諮……”開頭,充分發揮想象,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