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紫藤蘿瀑布》課堂教學反思

《紫藤蘿瀑布》是第一單元的第四篇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寫的都是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我原本想偷懶,照前三課的套路上一下,讓學生讀讀課文,整體把握一下,談談或是小組交流交流人生感受就完事了。不幸的是,這一課我在匯入上就“卡殼”了。

《紫藤蘿瀑布》課堂教學反思

我以黃果樹瀑布匯入,不想我們農村學生沒有聽說過。匯入失敗後,我索性直截了當地問學生有沒有見過紫藤蘿。學生先異口同聲說沒有,後來有一個學生突然插了一句說前面彩圖有,我就讓他們一起看彩圖。在他們看的時候,我留意了一下他們的表情,大多數人的反應告訴我:紫藤蘿沒什麼特別,跟油菜花差不了多少。

於是我將學生引入文字:“欣賞完了照片上的紫藤蘿,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作者筆下的紫藤蘿!”先讓學生將課文默讀了一遍,解決了其中個別生字後,又自己“聲情並茂”地範讀了一遍。(因爲學生在週記中都說我上語文課很深情,讀課文時聲音很美。)讀完後,我請學生比較,是照片拍出來的紫藤蘿美還是寫出來的紫藤蘿美?學生齊聲興奮地說是寫出來的美。我追問,課文中的紫藤蘿美在哪裏?幾位學生在座位上脫口而出:“課文中的要有生命力!”我趁勢提議:“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爲什麼作者筆下的紫藤蘿會比拍出來的真實的紫藤蘿美?”

學生開始安靜地看書。可兩分鐘過去了,竟無一人動筆!看來他們不懂如何研究!我及時打斷了他們的閱讀:“課文中萬花燦爛的紫藤蘿瀑布是由一朵一朵紫藤蘿花組成的。同樣,美的課文也是由美的句段組成的`。同學們爲何不先找到那最打動你的美的句子,然後針對這個句子進行思考呢?”這樣一提醒,學生果然動筆了。他們的課本上逐漸出現了線條、圓圈甚至筆記。

又過了五分鐘,我請學生把研究的結果進行交流。部分學生舉起了手,但舉手數量比我預計的要少。我猜想是膽小的同學怕理由講錯,不敢舉手,又加了一句:“這篇課文有些句子給人的直覺就是美,美得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朱老師就看到了這樣的句子。如果同學們和朱老師有同感,也可以把這種句子找出來,不用講原因,讓我們一起來琢磨‘花兒爲什麼這麼美’”說完後,原先低頭的學生也舉起了手。

第一個學生找出了“紫色的大條幅上,泛着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一句,並簡單地分析說這裏運用了比喻、擬人,使文章變生動了。我又請這位學生精確地說出比喻、擬人體現在哪裏。在說到“挑逗”是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時,我故作不解狀:“‘挑逗’一般指不文明的行爲,作者用在這裏好像不大合適?”學生對“我羣起而攻之”:“這說明紫藤蘿花很可愛,寫出了他們的生命力。”我滿意地故作“茅塞頓開”狀。師生笑成了一片。

或許受了這位學生的啓發,其他學生也找出了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其中一個學生答到“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時,我隨口提了句“同學們都見過瀑布吧,讓我們來想像一下紫藤蘿和瀑布結合是怎樣一幅畫面。”誰知學生對我這句話特敏感,紛紛說沒見過,個別說只在電視上看過。這也難怪,農村學生沒有城裏孩子那麼多出門旅遊長見識的機會。沒有見過或是隻在電視上看過是無法體驗到瀑布的雄壯氣勢的,對這個句子的審美會大打折扣。這時,我腦海中出現了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就問學生有沒有學過寫瀑布的詩,部分學生說出了《望廬山瀑布》。我鼓勵學生把這首小學時學過的詩試着背一遍。背完後,我讓他們閉着眼睛想像一下,紫藤蘿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組合在一起的畫面。幾秒鐘後,學生閉着眼脫口而出:“哇,雄壯”“很壯美”。透過這個用古詩創設的情境,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

課堂活躍了一陣後,新的問題又擺在我面前:學生都將注意力放在了作者對修辭手法的應用上,他們出現了思維定勢!我立即對他們的答案進行了歸納:“同學們剛纔說的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都屬於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