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草和大樹》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草和大樹》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草和大樹》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

《小草和大樹》語文教學反思1

課文介紹了英國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逆境成才的故事,記述了夏洛蒂不甘命運的擺佈,不懈努力,實現人生價值的典型事蹟。

在教學時,我先從課題《小草和大樹》入手,自然界中的“小草”、“大樹”,它們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各有什麼樣的特徵?學生不難說出:小草矮小,不被人注意,不起眼;而大樹則高大、挺拔,惹人注目,往往被人們用作棟樑,受到人們的保護。課文所寫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爲什麼要以“小草和大樹”爲題呢?然後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這樣快速切入課文,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大致瞭解夏洛蒂的命運。認識夏洛蒂在人生的逆境中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堅持不懈地“澆灌”,由一棵命運悲苦的“小草”成爲一棵“大樹”的艱辛歷程,理解文題大意。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相機引導,並概括板出夏洛蒂所經受的苦難:家庭不幸、艱難謀生;立志寫作、遭遇打擊;反思權衡、開拓新路;孜孜不倦、敲開聖門。

然後我設計以下環節來進行:

一、質疑:

是小草還是大樹?理解含義後,再提出“她們是小草還是大樹”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樣做能養成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好習慣。並且由這個問題,讓學生對本文內容也有更深印象的理解,爲下文學習奠定基礎!

二、“小草”到“大樹”所受挫折以問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近人物內心。

這一部分內容,學生只有真正理解夏洛蒂的內心的期待,他們才能真正理解詩人羅伯特騷塞的回信對她的打擊的程度是非常深的。在學生對文章內容分佈有了瞭解之後,師質疑引導:一個人的成功,背後總要經歷很多挫折與磨難,三姐妹從文學界的“小草”變成“大樹”,她們經歷了那些挫折與磨難?邊讀課文邊化出相應的句子,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對於騷塞的回信這部分內容,首先我透過創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騷塞這封信的真正含義。理解信中騷塞所說話時的那種傲慢與訓誡。在理解的基礎之上,指導學生讀出信中的那種傲慢而又冷冰冰的口吻。

最後,在學生能夠有感情的讀出這段文字之後,我再創設情境:夏洛蒂滿懷信心的將信寄了出去,沒有想到卻收到這樣一封回信。此時,夏洛蒂的內心會想些什麼呢?她會怎樣對待這封信呢?讓學生就此問題暢談,在此基礎上學習下文,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夏洛蒂姐妹做法的詞語、句子,體會她們三姐妹的堅定的`決心。隨後的教學,我將重點放在課文的第六小節,也就是夏洛蒂三姐妹如何寫作的內容上,引導學生抓文中的詞語體會夏洛蒂姐妹爲了寫小說付出了很多努力。讓學生邊讀文字邊想畫面,瞭解三姐妹的刻苦與爭分奪秒,理解成功來之不易!

一堂好課的結尾,對學生所學知識起着強化作用,對學生的思維起着整理作用,對本課的教學內容起着昇華作用,猶如一曲美妙的樂章結束時,讓人感到餘音繚繞,回味無窮,收到課已盡,趣無窮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感受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生命旅程後,心情澎湃、生命激昂。

《小草和大樹》語文教學反思2

本次教學設計,我圍繞着學生在預習時提出的問題:“‘小草’指的是誰?‘大樹’指的是誰”?進行了教學。因爲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樹”出現了3次,一次是在課題,一次在騷塞的回信中,一次是在文末。所以,我先出示了“騷塞的回信”讓學生透過朗讀,瞭解騷塞回信的冷酷其實就是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文學是婦女不能從事的事業,即使從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那麼,“小草和大樹”分別指的是誰呢?學生說:“小草”是夏洛蒂,“大樹”指的是“騷塞”。我出示句子“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澆灌成‘大樹’”這句話怎麼理解?學生:“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婦女不可能從事文學事業的傳統觀念和陳腐偏見,取得了巨大成功”。成功前的夏洛蒂是“小草”,成功後的夏洛蒂是“大樹”。於是,我滿意地結束了課程。但後來,我又到鳳凰語文網查了一下,結果發現,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樹”出現的3次,含義各不相同。回信中的“小草”指的婦女能從事的事業,“大樹”指的婦女不能從事的事業,小草不能變成大樹,小草就是小草,大樹就是大樹,言下之意,文學是婦女不能從事的事業,即使從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語中充斥着對婦女的蔑視。

文末的“小草”指的傳統觀念中婦女不能從事文學事業,“大樹”則是指的夏洛蒂姐妹在文學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和影響,小草澆灌成大樹,即指,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婦女不可能從事文學事業的傳統觀念和陳腐偏見,取得了巨大成功。

縱觀全文,題目除了以上兩個意思,還將成功前的夏洛蒂比喻成小草,在接踵而至的艱辛和磨難中,以頑強的生命力,茁壯成長,將成功後的夏洛蒂比喻成大樹,突出她的成就非凡。在自然界中,小草雖然不能變成大樹,但在文學界裏,夏洛蒂姐妹卻創造了這樣的奇蹟!

教學結束後的今天,反思自己的教學,深深地感到:“備課應該用良心來備,可不能誤了孩子。”

《小草和大樹》語文教學反思3

在學校組織的一人一課的活動中,我選擇了《小草和大樹》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生活貧困卻不放棄寫作,在滿懷希望得到大詩人的指點時卻遭到冷嘲熱諷,出版詩集只賣出兩本的重重打擊下,依然不放棄,而是理智地思考,從詩歌轉向寫小說,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脫穎而出的故事,讚美了三姐妹不屈不饒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講完後,我總覺得有很多想法值得寫下來,以便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

反思之一:研讀文字是上好課的前提。課前我認真反覆地讀課文,教參,理解文章的內容,並上網查閱有關文字的分析,直至自認爲對文字的重點、難點都理解了。

反思之二:研究本班學生的特點。因爲是剛接的新班,對學生的瞭解我差不多從第一堂課開始就留心。哪些學生學習基礎較好,哪些學生理解能力強,哪些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強以及哪些學生存在什麼問題,我都一一記在心中,並根據學生的特點,在課堂上正確引導。

反思之三:雖然對文字已經認真研讀,但後來在教學中還是發現了漏洞。如:“小草”和“大樹”在文章中出現了三次,一次是課題,第二是騷塞給夏洛蒂的回信中提到,第三次是結尾部分,備課時我認爲“小草”就是指“成功之前的夏洛蒂三姐妹”,而“大樹”就是指“成功之後的夏洛蒂三姐妹”,但是,在教學中我聯繫上下文發現,其實三次所指並不相同。騷塞的信中所言是指“女人”和“男人”,只在第三處纔是喻指三姐妹。

反思之四:老師的語言要精煉,教學要富有激情。老師在教學中猶如演員,角色的把握非常重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用恰當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思考,並做到隨機應變,是一名好老師必備的教學品質。

《小草和大樹》語文教學反思4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爲我們六年級十多位語文老師上了一節組內研討課。對於這節課,我的指導思想是簡單、實用,以期能給大家一點啓發。

上課開始,首先是對上一節課所學知識的複習。我讓一個學生將課後的生字組成詞語,領着大家讀一遍。這樣做的用意是:

一是鍛鍊領讀的同學;

二是透過組詞,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語,這其中有許多是課文之外的詞語。接下來是讓學生齊讀課後第二題中的八個成語。之所以讓學生讀這八個成語,是因爲這些成語有的是難以理解,有的是容易讀錯,有的則是容易寫錯,希望透過讀這些成語,讓學生對這些成語能有深刻的認識。成語讀完之後,我又讓學生理解成語中關鍵字的意思。這八個成語,學生只要能理解了其中一些關鍵字的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的迎刃而解了。

複習完畢,便轉入對課文內容的學習。我讓學生先瀏覽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再聯下面的內容,說出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在這裏,遇到了麻煩。有的學生說是引起下文,有的學生說是點名中心,還有的學生說是總結全文。我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說出是“總領全文”,然而卻事與願違。我又讓學生對這三種答案進行評析,費了好大的勁兒,花了不少時間,才把學生拽到我的軌道上來。這樣做的意圖是:

一是鍛鍊學生把握全文的能力;

二是爲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學生明白了文章開頭的總領作用之後,就讓學生找出總領全文的一句話,又從這句話中找出關鍵的詞語“逆境成才”。接下來,就是圍繞着這個“逆境成才”來學習下文。我讓學生瀏覽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瞭解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怎樣的逆境中,她又是如何面對的。很快,學生找到了一些語句,並概括出“生活貧困”,“堅持學習、寫作”。接下來繼續圍繞“逆境”和“成才”來略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學生總結出了“沉重打擊”和“昂起頭來”。用同樣的思路和方法,學生快速讀完了文章的第四、五兩個自然段,總結出了“出詩失敗”與“改寫小說”。

一切順利,我讓學生讀出三姐妹是如何寫小說的,結局怎樣?學生很快地讀出了相關的語句,並用文中的“脫穎而出”概括了最終的結局。至此,學生對課文內容一是一目瞭然,對人物的精神品質也有了一定認識。下面,我安排了“聽寫語句”訓練。共從文中選擇了五句話,讓學生聽寫,聽寫時,每句話老師只讀兩遍。

安排這一項訓練的目的較多,有如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的聽寫能力;

二、訓練學生的注意力;

三、能牢記文中幾個關鍵性語句;

四、爲下面深入研讀、分析文中的人物精神做好準備。這五句話是:

1、她的而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一朵傲放於風沙中的仙人掌花。

2、儘管成年累月在艱難中謀生,她們卻始終沒有停止過寫作的嘗試,都希望用筆敲開幸運之門。

3、她在一陣錐心的羞慚和痛苦中昂起頭來,把這封浸透冷酷和偏見的信釘到牀頭,讓它隨時刺激、鞭打自己的靈魂。

4、經過慎重的反思、權衡,夏洛蒂勸妹妹們把創作的着眼點轉到小說上來。

5、她們的路走對了!她們硬是用鋼鐵般的意志,敲開了文學聖殿的大門,她們硬是用心血和汗水把“小草”澆灌成“大樹”。

學生聽寫時是專心致志的,聽寫完畢,我立即讓學生自己對照課本,修改有錯的地方。學生完成修改任務後,我順勢問了一句:“文中那麼多的語句,老師爲什麼選擇這五句話讓大家聽寫了?”學生立即饒有興致地揣測老師的心思。少頃,學生就開始回答。有的學生說這些句子概括了夏洛蒂三姐妹奮鬥的一生;有的說這些句子反映了她們很堅強;有的說這些句子和老師黑板上的板書相對應,荷,這孩子的觀察力夠厲害的。我進一步提示孩子可以就其中的某一句來說說緣由。這下,學生顯得輕鬆了一些,舉手的同學也多了起來。有同學說,我從第三句看出夏洛蒂很有頭腦,有思想。我插嘴道,這就是聰明,是啊,一條路行不通的時候,應該考慮選擇別的道路,俗話說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生的成功之路不止一條,另外也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些都告訴我們,成功的路有許多條,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選擇。接下來還有學生說出比喻句的好處,儘管不完美,但對學生解決課後的第三題還是很有啓發的。後來,有位同學結合第三句話說出了夏洛蒂的“不屈不撓”。哈哈!終於讓我等來了,我順勢拋出下一個問題:你還能用哪些成語來讚頌夏洛蒂三姐妹呢?“不屈不撓、堅持不懈、堅定不移、矢志不渝、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百折不撓、頑強不屈、自強不息、堅忍不拔”,這些精彩的成語從學生口中一個一個蹦出。我安排這一項拓展練習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讓學生在積累一些成語的同時,對夏洛蒂三姐妹的可貴精神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我手中的粉筆剛離開黑板,下課的音樂聲就響了。我毫不猶豫地宣佈下課。其實,下面還有兩個任務:

一是讓學生朗讀課文,對全文有一個全面的把握;

二是讓學生談談收穫,或質疑問難。我這樣做,也是希望大家都能不拖堂,要知道:沒有解決的問題還有機會解決,拖堂是沒有任何益處的。

縱觀這節課,學生“動”得很多,有聽,有讀,有寫,有思,有說,還有辯論。而我的言語很少,除了學習開頭第一節時有強拉硬扯的痕跡,其他地方基本都是讓學生自主、自由發揮,我只是適時地插上幾句話,起到一個點撥和深化的作用。

這節課簡單實在,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收穫是實實在在的。

《小草和大樹》語文教學反思5

教學《小草和大樹》一課,我扣住“以長篇小說《簡愛》著稱於世的夏洛蒂勃朗特,堪稱逆境成才的典範”這句話中的“逆境成才”來展開教學,先從“逆境”入手,讓學生讀書,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夏洛蒂勃朗特遇到了怎樣的逆境?學生透過靜思默想後,基本能回答。我就適時進行點撥與小結:

(1)家境貧寒,失去親人,自謀生計,生活艱難;

(2)寫詩希望破滅,遭受訓誡,打擊沉重;

(3)一敗塗地,損失慘重。

在這一基礎上,我這樣問:“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逆境會怎樣呢?”學生交流後,我話鋒一轉:“但夏洛蒂成才了,還有她的兩個妹妹。”接着就出示文章最後一段,讓學生感受她們三姐妹取得的輝煌成就。“那她們憑什麼創造了這個奇蹟呢?”我拋出了這個問題。

接下來,就讓學生默默地讀書,靜靜地思考,並在令你感動的地方寫上批註。幾分鐘後,我終於等來了學生精彩的發言:“我從儘管成年累月在艱難中謀生,她們卻始終……這句話讀出了夏洛蒂她們心中的信念非常堅定,她們渴望成功。”“她在一陣錐心的羞慚和痛苦中昂起頭來……讓它隨時刺激、鞭打自己的靈魂這句話讓我感受到她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再大的困難也打不垮她。”“我從夏洛蒂和兩個妹妹沒有悲觀退縮……

這句話體會到了她的智慧,因爲當一條路被堵住時,她就另闢蹊徑。”“三姐妹以罕見的精神毅力……這句話讓我感悟到她的發憤、堅持、韌性。”……交流完,我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些詞語:信念堅定、不屈不撓、慎重選擇、孜孜不倦、爭分奪秒等詞語。這時,“爲何把夏洛蒂的生命比作沙漠中的仙人掌?“爲何說她是逆境成才的典範?”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