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一位老師的語文教學反思

語文課堂中我礙於臉面,吝惜讚揚之詞,即使學生回答得完全正確,也只是用“說得還是不錯的”“對”等稍微做些肯定。現在我已經知道:學生與教師原有的知識基礎差異較大,在小學階段更是如此,所以,對待學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讀、獨到的想法教師應該給予發自內心的讚賞,這可能對學生是一次終身難忘的鼓勵。

一位老師的語文教學反思

(一)、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

作爲教師,我們應該知道,學生是帶着個人特有的經驗和認知結構走進課堂的。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設計的起點,也是教學過程的寶貴資源。教師如果希望少做勞而無功的事情,上課時應經常問學生;你自己學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問題。經常問這種問題的教師心中有很強烈的“學生主體”觀念。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爲學生的學習服務。如果教師只關心自己教的思路,很少考慮學生的需要,不瞭解學生知識的起點、思維的疑點、情感的激發點,怎麼可能做好“服務”工作呢?

(二)、這一遍比前一遍好多了,思考後,再來一遍,會更棒。

-----教育工作是件耐心的事情

曾經爲了追求課堂的熱鬧的`氣氛,爲了鼓動小學生的好勝的心理,我這樣對學生說:哪位同學能比他(她)讀(說)得再好一點?殊不知,這樣的教學語言既不給後進生一點機會,也忽視了發言者的感受,打消了發言者的積極性。於漪老師這樣教導我們:教育工作是件針線活,馬虎不得,更急躁不得。耐心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它是做好事情的保證,對於教育工作尤爲如此。我們不應該爲了追求教學效率,而剝奪了後進生的發言機會,更不能對差生缺乏足夠的耐心,把他們丟在一旁不予理睬,這種沒耐心的做法,只會使後進生失去學習的信心,導致差生更差。

(三)、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讓學生學會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