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花瓣飄香》教學反思

本週四聽了王鬆老師的一節語文課——《花瓣飄香》。這篇課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給我們展示的卻是小女孩充滿愛心的金子般的心靈,她不僅僅愛惜花草,也深愛着自己的媽媽。聽了這節課,我覺得有兩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花瓣飄香》教學反思

一、三讀課題,昇華主題

上課伊始,王老師就讓學生齊讀課題兩遍,然後問學生香味是從哪裏來的?學生答道:“是從月季花的花瓣上發出來的'。”隨後引入教學。這是第一次讀課題,學生只能從字面上理解課題的意思。而第二次讀題是在學習了課文的3-10自然段以後,此時學生已理解小女孩捧着的不僅僅是一片花瓣,而是對媽媽的一片關愛,一片孝心,在此基礎上再讀課題,學生有了更深的認識與體會,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在學完全文以後,王老師娓娓道來:“雖然我們手中無花,但我們每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對父母的一片孝心,讓我們再次深情地讀兩遍課題。”每位學生都滿含深情地念道:花瓣飄香。至此,學生對課題的理解經歷了三個階段:由起初的“片片月季花瓣的香味”到感悟到小女孩對媽媽的一片孝心,再從小女孩的行動中受到心靈的啓迪——自己也要向小女孩一樣對父母懷有一片孝心,使課文的主題得到了提煉與昇華。

二、注重寫作訓練

在學完課文以後,教師結合課文的最後一段內容,設計了這樣一個寫話練習:第二天“我”從集市上買了兩盆花,一盆送給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親的陽臺上。當“我”把花交給小女孩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而當“我”把花放在母親的陽臺上時,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請同學們選擇一題,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下來。我們知道大多數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遠遠強於書面表達能力,而王老師正是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從說到寫,既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想象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平會得到較大的提高。

但任何一節課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就這節課有一點我想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在新課程標準的倡導下,我們已經明確課堂應該屬於學生,而不應以教師的告知代替學生自己的思想。在學習3-10自然段時,我們是否可以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認爲小女孩懂事的地方(語言、動作、表情)。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我相信學生的答案會是各種各樣的:有的學生會覺得小女孩摘花瓣送給生病的媽媽,是非常體貼媽媽的;有的學生會認爲小女孩的爸爸交待她要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她做到了,也非常懂事;也有的學生會認爲她沒有摘整朵花,而只是摘了一片花瓣,懂得珍惜花草……在此基礎上再來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對小女孩的感嘆——“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