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活動《打噴嚏》教學反思範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語言活動《打噴嚏》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語言活動《打噴嚏》教學反思範文

小班語言活動《打噴嚏》教學反思1

這是一個關於打噴嚏的故事,以主人公與媽 媽一問一答的方式講述了自然界中動物、植物條噴嚏的現象,引發孩子們對打噴嚏進行探究的興趣,是下一節活動“爲什麼哈啾”作鋪墊。

如何講述這個故事呢?我也不知道,粗粗看了一下故事內容,並無情節性,只是平鋪直敘一個一個動植物如何打噴嚏的,最後提到小朋友打噴嚏,打噴嚏後大人會怎麼樣。

分析故事之後,感覺直接講大象打噴嚏顯得有些唐突,直覺告訴我應該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開始進行話題,因此,我決定將小朋友打噴嚏的情節前置,先講小朋友,再講其他動植物。

那麼如何開始我的第一課呢?我得和孩子們熟悉一直,建立一點聯繫,因爲我曾經給他們上過一學期的語言課,我們之間應該一些聯繫的,因此,我試探性地問孩子們:還記得我嗎?一些孩子愣愣地看着我,不少孩子已經開始跟我打招呼了:吳老師。是的,我是吳老師,你們在後樓小五班教室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講過故事,對嗎?現在你們是中五班的孩子了,我又來給你們講故事了,我要先看看你們每個人都坐在哪裏,我來點名了……

於是點名開始,點到名字就站起來喊一聲“到”,細心的奚老師已經排好了座次表,我拿着座次表點了起來,點完兩組之後改變方式,讓小朋友自己站起來說名字,然後再我拍一個頭就一個人站起來說名字,然後再拉拉手站起來,再點點頭站起來,就這樣每個孩子都跟我互動了一下,我回到前面:“原來你們每個人都在啊,中五班的小朋友好!”孩子們反應過來了,馬上跟我打招呼:“吳老師好!”聲音不夠集中,因爲剛剛點名有些孩子開始分散注意力了,再次打招呼:“小朋友好”,馬上傳出整齊的聲音:“吳老師好!”

就這樣我們的故事開始了,拿出宗老師幫我借來的大書《打噴嚏》,告訴孩子們:“我們的故事要開始了”這是一個什麼故事呢?孩子們看封面。

“這是一個大象滑梯”

“這是小朋友和媽 媽在看大象”

“是打噴嚏”

“咦?你怎麼知道的?”很奇怪這個小女孩子怎麼一下子看出故事內容了呢?“我認識字”孩子不無自豪地說,呵呵,家庭中總有些父母會讓孩子早早地識字,孩子就失去了讀圖、猜圖的能力了。

故事開始了,是的,這是一個關於打噴嚏的故事。你們打過噴嚏嗎?怎麼打的?什麼時候纔會打?打了噴嚏要怎麼做?孩子們都想到了自己感冒了會打噴嚏,感冒了需要打針、吃藥、掛水等等。關於打噴嚏的經驗孩子們基本上來自感冒。

“那麼你知道還有哪些人會打噴嚏呢?”孩子們開始猜測……讓他們跟好朋友交流之後,我的故事開始了……

是啊,我也不知道哪些人會打噴嚏,我就問媽 媽,“媽 媽,你有沒有聽過大象打噴嚏?”“聽過啊,大象每打一個噴嚏,鼻子就會長一點。”大象在哪裏?孩子們馬上意會到,自己用手做成長鼻子變成大象了,大象要打噴嚏了,哈啾——大象的鼻了由卷着變得直直的,真的似乎變長了呢?哈,在和孩子玩的這一剎那,我才真正理解了故事中的這句話,在之前看故事時,我一直不明白,爲什麼大象打噴嚏鼻子會變長呢?看來遊戲不只是孩子成長的必須,大人的成長有時也需要進入情境中體會而得知呢。

後來,我們一個個相繼成爲大河馬,張着大大的.嘴巴,打了長長的噴嚏;變成小烏龜,打着小噴嚏,縮進殼,打着大噴嚏,身子轉起來,輕輕打着噴嚏,快睡着了;我們變成細細有聆聽着,聽那朵靜靜的小花輕輕地打噴嚏;我們聽小鳥打噴嚏;我們變成大鯨魚,一打噴嚏水就從頭頂噴出來;我變成天空,打雷了、下雨了,自由自在玩着的小動物們聽到天空打噴嚏了馬上回家了、小花小草們聽到天空打噴嚏也馬上休息了。

一個個扮演,孩子們開心極了、那些平時總是遊離的孩子也進來了,一個個專注於故事,不過,此時他們開始興奮了,我便組織教學:小花、小草們回家休息了,中五班的小朋友也休息了,他們知道原來大象打噴嚏,鼻子會變長、河馬打噴嚏需要五分鐘,小花打噴嚏要靜靜地才能聽到……慢慢複述回憶梳理着剛纔的故事內容,孩子們靜靜地休息着。最後講到小朋友們也打噴嚏了,那麼打噴嚏了媽 媽會怎麼做呢?

孩子們想到要喝藥、要打針等等。

那麼我們啥時候還會打噴嚏呢?這個問題交給孩子們,明天我們再繼續這個話題。

反思: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遊戲,孩子們邊遊戲邊感知故事,興趣很濃。

在於動靜交替,當孩子們玩得有些累的時候,變換方式,讓他們聽、讓他們回憶等等。

總之,開學第一課,開了個好頭,繼續哦!

小班語言活動《打噴嚏》教學反思2

我們今天的集體教育是社會活動“打噴嚏”,目標是感受親人之間相互關懷的溫馨情感,有向別人表達關懷的願望;能將關心、問候進行傳遞和表達。

活動的開始部分是教師講述故事“打噴嚏”,講的是小動物打了個噴嚏,同伴關心的說,你媽媽想你了,快回家吧!以此來感受親人之間相互關懷的溫馨情感。在幼兒欣賞故事後,再透過故事中的關心語的提問,如:小老鼠打噴嚏時,小兔對他說了什麼?在學習如何將自己關心、問候進行傳遞和表達。

以上環節進行的非常順利,孩子們透過這段時間三位教師的共同培養。養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大膽聲音洪亮的回答,之後的環節是進行故事表演,在活動前,我對這個環節始終不看好,因爲孩子們入園僅三週時間,表演故事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活動前,我把這個環節作爲隨機掌握。

透過活動中,對故事中小動物之間的對話部分提問,我感到孩子們完全有能力來進行故事表演,那就試一試吧!

角色分配上,孩子們很積極,都高高的舉起手,我則把角色挑選定位在平日說話大膽,較放得開的幼兒身上,以便給所有孩子留下一個怎樣表演故事的最初印象。在整個故事表演中,孩子們表現得很棒,不但能準確地說出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還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大膽模仿自己所扮演動物的工作。特別是故事的結尾,扮演小姑娘的張安奇抱起了扮演布娃娃的薛洋洋,回到座位,逗得大家開心的大笑起來。

透過這次活動,使我深深地感到,老師要具備隨即掌控的能力,根據孩子們的表現,適時地調節活動的難易,更好的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