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語言教案及活動反思

每一次的教案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但也會存在不足。需要透過反思去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班語言教案及活動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小班語言教案及活動反思

《和雨約會》教案與反思

設計意圖:

淅瀝瀝,嘩啦啦,下雨了!孩子們常常抱怨下雨的日子太沒勁兒,不能出去玩滑梯,不能在院子裏奔跑,散步 ......所以,設計這個活動,就是引導幼兒在雨天裏尋找快樂。可以在雨中盡情地玩耍、嬉戲,充分感受雨天帶來的樂趣。同時,也瞭解了雨,培養了樂於觀察、樂於發現的科學品質。也會使幼兒在快樂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經驗。

活動目標:

1、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戲的樂趣。

2、仔細觀察雨,能說出自己的發現。

3、嘗試將雨中的體驗和發現編成〈〈下雨詩〉〉,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

活動準備:

1、視屏展臺製作材料三幅。

2、幼兒從家中自帶雨具(雨衣雨傘)

3、選擇一個有雨的日子進行這一活動。

活動過程:

匯入:激發幼兒興趣去認識雨朋友,和雨做遊戲。

1、幼兒傾聽窗外雨聲,請幼兒說出“怎麼了”?

2、提問:下雨時爲了不讓淋溼自己,該怎麼辦?

一、準備出發

1、幼兒取傘,穿戴雨衣。

2、教師交代幼兒不要弄溼自己,以免生病。

二、雨中樂

1、幼兒自漫步在雨中,感受雨中游戲的樂趣。

2、誰是接雨冠軍。

大家仰起頭看看雨,看,一滴滴雨點落下了,伸出你的手,去接雨點吧。

三、說在雨中的發現

1、雨傘、雨衣放好並集合。

2、提問:雨點落下來時,你們的雨傘和雨衣怎麼啦?雨水在雨傘、雨衣上流淌着,像什麼?雨落在哪兒了?

3、雨朋友說再見。

四、聽聽〈〈下雨詩〉〉

1、有感情地朗讀一遍〈〈下雨詩〉〉,並操作展臺。

2、利用展臺,讓幼兒和

教師吟誦兩遍並自由編動作。

五、編編〈〈下雨詩〉〉

1、除了詩裏提到的,你還能說出雨落在什麼地方?

2、啓發幼兒做小詩人,並編詩句“雨落在......上”。

3、教師和幼兒一起閉上眼睛吟誦一遍詩。

六、結束

1、老師請幼兒回家後將大家編的下雨詩畫下來,送給天上的雨朋友。

2、和雨朋友說“再見”。

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對雨具都有着很強的興趣,因爲雨具是幼兒生活中較爲熟悉也較爲常見的東西。不管是在使用還是對雨具的認識上幼兒都有着較爲豐富的經驗。幼兒帶來的雨具各式各樣,又可愛的小動物型,也有頗具古典風味的油紙傘型,豐富的材料資源給幼兒對雨傘的認識上又增添了一定的經驗,在觀察中感受雨具的藝術美。

活動前由問題引入:雨是什麼樣子的?有的幼兒說是細細長長的或是細細短短的,像繩子,像蛇,像線等等。還有的幼兒說是圓圓的,像小水滴一樣的。其實這裏可以引申到大雨和小雨的區別上。大雨是細細長長的,一條一條的。小雨的雨是像小水滴一樣,一點一點的。活動中沒有很好的引申。

還有讓幼兒使用雨具跟着音樂在雨中跳舞的時候音樂最好能夠用磁帶而不是教師彈鋼琴,這時候幼兒的活動還是很需要教師的引導的。引導幼兒擴大活動的範圍,不要僅僅侷限於教室中間的那麼點點的場地,可以在整個教師中活動,或是在走廊裏也是可以的,這樣孩子的興趣可能會更爲高漲一些。

整理雨具也是此活動中一個較爲重要的環節,在此活動前可讓幼兒稍做休息,作爲一個延伸活動開展。幼兒對於摺疊雨衣還是有一定的經驗的,有的幼兒這的還很像模像樣的。

針對雨具還可以引申的更爲深入一點,可以與我們的生活聯繫到一起,比如說人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使用雨衣方便,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使用雨傘方便。

《樹真好》教案與反思

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築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唧唧喳喳地叫。

樹真好,能擋住大風,不許風吵吵鬧鬧,到處亂跑。

樹真好,我家屋子清清爽爽,陣陣風兒吹,滿樹花香往屋裏飄。

樹真好,我們全家在樹陰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說說笑笑,熱熱鬧鬧。

樹真好,天好了,樹下鋪着陰涼兒,我和我的小貓咪,躺在樹下睡午覺。

樹真好,如果有一隻大狗來追我的小貓,小貓爬上大樹躲起來,氣得大狗“汪汪”亂叫。

樹真好,我做個鞦韆掛在樹上,讓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搖啊搖。

樹真好,樹葉在秋風裏飄呀飄,樹下鋪着樹葉地毯,我們可以在上面滾來滾去,跑跑跳跳。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樹與人們的關係,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願意講述樹的好處,發展想象及語言表達能力。

3、萌發初步的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樹木及小鳥、小貓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圖片,佈置成美麗的樹林。

2、與散文詩內容一致的電腦課件1-8,連續的配樂朗誦錄音若干段。

3、樹杆、樹冠,膠水、大副鉛畫紙每桌一份。各種可供選擇的人與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4、電腦,下栽優美的音樂2段。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動作進“樹林”參觀。

(1)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樹林玩好嗎?

(2) 幼兒隨優美的音樂自由創編動作進樹林。

2、探索樹林的祕密。

(1) 師:美麗的樹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樹林裏都有些什麼?他們在幹什麼?

(2) 討論:爲什麼人們喜歡在樹林裏玩?

3、欣賞、理解散文詩。

(1) 老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師:樹林可真美,人們都喜歡在這裏盡情的玩耍,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樹真好》的散文詩。(老師邊連續播放課件)

(2) (逐段放課件)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

A、樹真好,小鳥在樹上幹什麼?

B、樹真好,他能擋住什麼?

C、樹真好,……

4、製作樹林,體驗樹的多樣性及好處。

(1) 樹真好,小朋友喜歡樹嗎?我們一起來做一片美麗的樹林,讓很多的小動物和小朋友都來玩好嗎?

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樹幹和樹冠粘貼成大樹,然後選擇喜歡的小動物粘貼在樹林中。

(2) 放配樂散文詩《樹真好》的.錄音,幼兒自主操作。

5、聽音樂在美麗的樹林裏自由舞蹈。

師:樹真好,樹林裏可真美,讓我們在樹林裏一起跳個快樂的舞蹈吧!

活動延伸:

1、把孩子們的作品陳列在活動室的周圍,讓孩子們參觀講述。

2、在自主活動中創編《樹真好》。

《樹真好》反思:

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樹的用途,並能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嘗試進行仿編,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根據目標,活動分爲欣賞、朗誦、仿編幾個環節,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抓住了語言活動的重點,節奏較爲緊湊。

在課前我精心設計問題,對四個畫面的提問都是都是不同的,如:“小鳥爲什麼喜歡樹?還有誰喜歡樹?爲什麼?小貓友爲什麼喜歡樹呢?”等等。在幼兒用散文中的語言回答後讓幼兒一起來學一學,自然流暢的讓幼兒學說散文。

在活動中,我對幼兒的回答及時作出迴應。在提問“你喜歡樹嗎?爲什麼?”時,一個幼兒說:“樹可以做桌子。”其他幼兒就跟着說“樹可以做椅子” 等等,回答都侷限在“樹可以做什麼”上,我馬上回應:“都是樹可以做成什麼東西,那在樹上、樹下能做什麼呢?”幫助幼兒回到活動的目標上。有幼兒說到:“ 樹可以做碗。”我馬上進行追問:“做什麼樣的碗?”幫助幼兒將話講清楚。在幼兒說“樹可以做鳥巢。”時,我馬上問到:“鳥巢是什麼做的?”讓幼兒得到了正確的經驗。在幼兒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我請其他幼兒幫助他,讓幼兒在同伴互助中學會傾聽他人、評價他人。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應做一個細心的傾聽者、敏銳的觀察者、積極的促進者,適時地對幼兒的提問回以有效迴應,引發師幼之間、幼兒之間之間的多向互動。

從活動效果來說,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興猶未盡,觀察、欣賞、記憶、想像、創編等多種能力得到了鍛鍊與培養,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活動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

作爲散文欣賞活動,活動目標中要求幼兒欣賞散文,但按照活動設計,只是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散文一遍顯然是不夠的,幼兒的整體感受太少。因此可在第一次欣賞時配上輕柔的音樂,讓幼兒很快的投入情境,欣賞後提問“你在散文裏聽到了什麼?”讓幼兒說說,不要求標準答案,然後“再來聽聽到底講了什麼?”

在活動的最後環節讓幼兒來爲樹做點事,是爲了讓幼兒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目標,但在活動的組織上有些拖沓,而且整個活動的容量顯得較大,所以可將最後一個環節放到延伸活動中,並將活動落實到實處,認課班級樹,給它澆水、照顧它等,而第三個目標可滲透在前面的環節中。在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充分挖掘活動中蘊含的價值,在理解的過程中滲透情感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