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給予樹》的教學反思

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這是一個愛意流動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節日裏,一個小女孩渴望擁有一個洋娃娃的願望,另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金吉婭將她實現了,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故事課文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並要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快樂學習意識:讓學生感到學習語文是快樂的

在這節課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在教材的處理上,我以“給予”爲主線,從課題入手,層層深入,透過一個問題: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去統領全文。主線明瞭了學生就會學得輕鬆愉快了。

其次是在評價語言的激勵性導向上,把評價語言與課文內容及生字詞結合起來,在老師的激勵下,課堂上小手如林,學生也體會到了給予是快樂的,學習是快樂的。

二、文章主要表現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

金吉婭拿着並不多的錢,本來要給哥哥姐姐買聖誕禮物,但當她發現“給予樹”上的卡片後,便毅然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而且,她對自己的行爲有簡單而充分的理由:“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這直接反映了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婭的“給予”不光是禮物,還有同情和愛心。

三、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

例如,“母子之愛”和 “手足之愛”,母親在家裏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聖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後,沒有責備她,卻爲她的行爲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後,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爲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爲雖然源於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係。

可回想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存在着不少需改進的地方:

一、詞語的理解有許多不同的有效方法

如“興高采烈”我先讓孩子們說說什麼是興高采烈,還可以透過換詞“興奮不已”“興致勃勃”等來體會孩子心情的愉快。

二、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語言,善於捕捉意外之處

如,我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時,有位孩子說到我很慚愧,如果我再加以追問,也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

三、對於孩子情感的激發,要從孩子的生活入手。

可能孩子們對於國外家庭的生活缺少了解,所以對於課文中的故事缺少親近感,難以激起心靈的共鳴。

鼓勵孩子們課前多多瞭解文章的背景資料,應該是個不錯的辦法。當然,讓孩子們從更多的課外閱讀中,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體會更爲複雜的人物情感,則是提高語文閱讀能力最高明的舉措。因爲在課堂中,那些閱讀面比較寬廣的孩子依然能逐步接受老師的指導,較快領會到文章的思想情感。

如最後,當老師問:這樣的“給予樹”應該種在哪裏?一些學生便能在文章內容的啓發下,發自內心地說出:這樣的“給予樹”應該種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應該種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標籤: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