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課文,能真正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讀題匯入

1、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讀課題)

2、 當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別人的理解,甚至於別人的一個溫暖的鼓勵,心情就會很快樂,而“給予”就意味着付出、失去,那課題爲什麼還說給予是快樂的呢?給予是不是真的讓人快樂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去讀讀課文吧。

二、自讀初探

老師提出自讀要求:這篇課文中誰給予了誰?他感到快樂了嗎?爲什麼?

(同學們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可以在書上寫一寫劃一劃。學生讀文思考,教師在鼓勵學生的同時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動態)。

三、精讀探究

1、指名說說課文中誰給予誰?

2、學生交流,相機理解以下部分

▲哥哥對保羅的給予(板書:哥哥——保羅)

相機出示:“我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禮物。”

(1)學生自讀,體會保羅的心情

(2)保羅哥哥在給予中感到快樂了嗎?爲什麼?

(引導體會哥哥給保羅快樂,所以他也快樂)

(3)朗讀體會體會保羅的快樂的心情。

▲小男孩對弟弟的給予(板書:小男孩——弟弟)

找出相應的句子,相機出示:

但是,那小男孩說接下去說的話卻讓保羅十分驚訝:“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1)先抓住“爲什麼保羅會驚訝”?帶出第3節(出示),理解吃驚,爲什麼會吃驚(是吃驚保羅有這樣一個好哥哥)讀出吃驚的樣子。體會保羅認爲他希望什麼?(相機出示第4節前半段話)

(2)然後再來讀第5節,現在保羅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麼?

(3)在讀中想象出他說這句話時的美好心願。小男孩在給予中感到快樂了嗎?爲什麼?

(4)進一步體會保羅吃驚的原因:爲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5)分角色朗讀1-5自然段,感受一下小男孩子看到保羅哥哥送了保羅一輛汽車以後所產生的美好希望以及他說“我希望……”時的快樂的感覺)

(過渡:小男孩不但立下了將來給予弟弟新轎車的希望,而且還要把這種希望親自帶給了他的弟弟,課文中還有那些語句表現了他的這種給予。)

相機出示:

不一會兒,他揹着……返回來了。他……那些好東西了!”

(1)學生讀 ,從他的話語中,你感覺到什麼?(希望送給弟弟汽車,讓他 快樂,美好的願望)

指導讀出自己的感受

(2)從他的舉動中你感覺到什麼?(對弟弟的的關心和愛)

指導讀出自己的感受

(3)他快樂嗎?現在你覺得他是爲什麼而快樂?(板書:給別人關愛)

(不僅是許下一個願望,送轎車,更重要的是他覺得給他殘疾的弟弟送去關愛,送去溫暖,是最快樂的)

(4)讀好這一段話。讀出小男孩對弟弟的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保羅對小男孩與弟弟的給予(板書:保羅——小男孩——小弟弟)

過渡 :課文中還有誰給予誰?是怎麼做的?引導學生思考,保羅有沒有給予誰什麼?

相機出示句子:“保羅下了車,……那位小男孩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1)你認爲保羅這時快樂嗎?爲什麼?

(2)爲什麼說這個夜晚對他們來說是難忘的?(討論)

(體會各人心中的快樂)

四、總結深化

1、齊讀最後一節

2、聯繫板書說說課文中的給予及快樂。

3、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你就會感到快樂)

4、教師小結:同學們,給予是快樂的,哪怕是給予有困難的人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給別人帶來幫助,從而給自己帶來快樂。大家還記得這句話嗎?(出示: “給”永遠比“拿”愉快)

再送給大家巴金爺爺的一句話:人活着,就是要給我們生活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樣我們的生命之花纔會開放。一心爲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麼也得不到。(出示,讀一讀)

5、這些話說得多好啊,與給予是快樂的是同一個意思,你能根據你對“給予是快樂的”的理解,也寫寫你們的格言嗎,要注意從你們的語言中體現出給予是快樂的。(配樂,學生在情境中寫,交流,實物投影出示,朗讀)

6、教師總結,深情地讀“給予是快樂的”

五、課外延伸

今天老師佈置一個不需要用筆,但需要用心靈去完成的作業,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體會“給予是快樂的”。

板書設計

給予是快樂的

給別人關愛

保羅哥哥——保羅——小男孩——弟弟

樓上的備課不錯,以情感體驗爲主線,情感薰陶味特濃。

我們的思路是:以“給予、快樂”爲主線,想讓學生了解課文中人物之間的給予,明白他們爲什麼感到給予是快樂的,深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境界。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自主探究,體現個性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爲主線,想透過引導學生透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字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閱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一、抓住關鍵,引發探究慾望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關鍵是學生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在課堂開始階段,我讓學生針對文末的一句對課文起到總結作用的關鍵句:“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指導學生好好讀讀,引導學生對這句話提最想知道的問題:一是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二是爲什麼給予是快樂的或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怎麼理解?然後以這兩個問題爲起點,引導學生再去讀書,弄清整個經過,然後再引導學生去探究爲什麼給予是快樂的。

二、聯繫語境,探究詞句意蘊由於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所以,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到具體的語言,在對語言的品讀中注意裏面的一些關鍵詞句,在與具體語言的對話中,探究這些詞句的意蘊。如在課文第三到第五小節中,有兩個近義詞:“吃驚”和“驚訝”,我在課堂中就讓學生反覆地品讀,想想這裏的兩個詞語分別指的是什麼,意在讓學生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探究意思相同的詞的不同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個部分的內容。

 三、設身處地,探究人物內心

“把心放到課文中去”,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其實就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帶着自己敏銳的心,到文字中去走一個來回,獲得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本文中,雖然語言雖然平淡樸實,但如果細細品味,人物美好的內心世界就能躍然紙上。如“我希望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弟弟,你等着……一樣美。”等語句,我想透過學生反覆品讀,與課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設身處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內心的一些想法,從而讓學生由外在的語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內心世界。四、熟讀深思,探究文字內涵由於本文思想內涵較爲深刻,學生一時半會兒也不能理解“給予是快樂的”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弄清事情經過,理解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思考:爲什麼說給予是快樂的?這樣透過一個漸進的過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得以整合,再聯繫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驗,深入思考,探究課文想要表達的主題,讓個性化的體驗在深入探究中不斷昇華。五、實踐運用,探究文字外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讓學生在讀書中探究文字內涵以外,還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適當地讓學生學會運用,學會實踐,在運用和實踐中擴大文字的外延。本堂課的結尾,我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格言,以及讓學生課後用心靈去完成一次作業,意在讓學生在運用語言和生活實踐中真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2

《給予是快樂的》《卡羅納》這兩篇課文是人教版四年級第六單元的略讀課文,可是根據口語交際和作文的要求來看,我覺得這兩篇課文承載着“寫作方法”的指導作用,又因爲兩篇課文的寫作方法很類似,於是我採用了一課帶一課的方法來講授。

上課伊始,我以《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來匯入,這首小兒歌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也是最快能夠挑起孩子們情緒的歌。孩子們唱完後,我接下來很順利的走入了課文,卡羅納失去了母親,心情一定很悲痛,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寫出體會。接下來小組交流,帶着體會讀。孩子們都讀得入情入境。像這樣,我又讓學生畫出面對卡羅納的不幸,大家都是如何做的,孩子們畫的很快,也分析的很到位。那作者是透過什麼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呢?孩子們紛紛舉手,有的說動作,有的說語言,有的說神態,有理有據,很順利,這出乎了我的意料,讓我整堂課都很開心。

我順勢總結寫作方法,再從寫作方法上匯入了《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讓學生畫出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並分析人物的內心情感。這一課,我們也學得非常的快但是很有效率。

當天下午,我們進行了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學習,孩子們在觀察上能夠加入自己的想象,運動到了上午所學的寫作方法,我想這就是學以致用吧。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3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溫暖。古今中外流傳着無數頌揚人間真情的??故事。在第六單元,我就和孩子們一起展開了一趟愛的`旅行,感受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既體會到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摯的友情,也感受到了海峽兩岸的血脈親情,而《給予是快樂的》以其新穎的故事和獨特的觀點感染了每一個人,這個外國文學作品有很強的人文性,在謀篇佈局上也很有特點。

在匯入部分,我問了學生一個問題:“你曾經因爲什麼而獲得過快樂?”大部分同學都會因爲獲得了別人的給予而快樂,這和我要上的《給予是快樂的》的觀點剛好相反,但沒關係,因爲他們將會因爲本節課的學習而知道,不僅僅被給予是快樂的,給予同樣是快樂的。

接着,我讓學生先整體感知,弄清一個問題“文章中都有誰在給予?”學生邊回答我邊板書,然後讓學生根據人物示意圖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明白我們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的可以用“主要人物幹了一件什麼事”的方式,不知不覺中教會了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接下來的環節,我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學,看看文章哪個部分最讓自己感動?說說讓自己感動的原因。在交流的時候,有的同學抓住了人物的對話來感悟,如從“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中感悟小男孩一心只爲弟弟着想的美好心靈。有的同學抓住小男孩和保羅的動作來感悟人物的心靈……課堂上,同學們暢所欲言,圍繞着“給予”,談論着感動,教室裏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最後,我照應開頭,問了同學們另一個問題“學了本文,你還會因爲什麼而快樂呢?”現在同學們都能圍繞“給予”來說,有的說會因爲幫助同學搞衛生而快樂,有的說會因爲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快樂,有的說會因爲不讓老師操心而快樂……此時此刻,看着學生的回答,不得不誇獎他們長大了。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指導上我時刻以學生爲主體,重點着眼學習方法——自讀自悟。全文以“給予是令人快樂的”貫穿始終。本課教學沒有華麗的課件展示,有的只是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重點句子的賞析,但卻讓學生感悟到了人物的美好心靈,上了人生美好的一課。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4

要讀懂一篇文章,善於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是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有些字詞處於課文主要內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交匯點上,抓住了這關鍵的詞,即可牽動全文內容,又可透視文章的中心。當我們學習《給予是快樂的》這篇文章,學生在理解“以爲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時,孩子們對兩個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都能理解。

關鍵是哪些字詞使得兩個句子產生不同呢?當我問孩子:“句子表達的意思有所不同,流露的情感也不同,你能找出關鍵的字詞嗎?”學生馬上結合閱讀全文後的理解,以及聯繫課文題目所要表達的思想,抓住了句一的“有”字和句二“當”字,看到了男孩希望把快樂給予他人(弟弟),也爲保羅的思想感悟在下文產生大逆轉作了鋪墊。“有”和“當”體會到保羅與男孩當時不同的心理活動。於是,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抓住“吃驚”、“微微一笑”、“眼睛溼潤了”寫出保羅在一次次錯誤理解男孩的言行之後,情感的變化和昇華,讓保羅真正感受到了給予的快樂。

保羅的情感變化過程,不就是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進行了美妙的薰陶,使學生的情感昇華起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學生終於明白了自己爲什麼借給同學一支筆會感到快樂,幫助班級出板報會快樂,扶同學去校醫室,同學的一聲謝謝也感到快樂,假期參加義賣活動自己也會竊喜……那都是因爲“給予是快樂的。”“給永遠比拿愉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了別人,快樂自己”。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5

【教學片斷】

師:那確實是一個難忘的夜晚,在那裏保羅、小男孩及弟弟一起共同體會着給予帶來的快樂。讓我們再來找一找他們快樂的原因吧!

投影:

保羅的哥哥因爲( )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爲( )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爲( )而感到快樂。

生:保羅的哥哥因爲送給弟弟一輛汽車作爲聖誕禮物而感到快樂。

生:保羅因爲和兄弟兩個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而感到快樂。

生:保羅因爲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而感到快樂。

生:小男孩因爲幫助弟弟實現了美好的心願而感到快樂。

師:同學們,你們理解得非常精彩。那麼你有過幫助別人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

投影:

我也曾因爲( )而感到快樂!

生:我曾因爲在雨天裏幫助一個沒有帶雨具的同學回家而感到快樂!

生:我曾因爲在汽車上爲帶小孩的阿姨讓座而感到快樂!

生:我曾因爲在放學路上幫一位老爺爺推車而感到快樂!

生:我曾因爲幫媽媽幹家務活而感到快樂!

師:看到同學們有這麼多的感想,老師感到很高興,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同時,也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有句話叫作: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是一種高尚的快樂,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取一份真正的快樂。

【案例反思】

從學生的發言中不難看出,在學生的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而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喚醒這種沉睡的人性,使之慢慢滋生起來,強壯起來。在語文教材中有多少閃耀着人性光芒的文章,如《搭石》、《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等等。它們不僅陶冶着孩子,也淨化着我們的靈魂。

語文,就是要關注和挖掘課程中的美好人性;語文,就是要喚醒和培植學生心中的美好人性;語文,就是要用教師自身的美好人性去薰陶和感染學生。“唯有用靈魂才能塑造靈魂。”我很欣賞一位老師教學《說一說〈西遊記〉》中的課堂評價:

生:我喜歡孫悟空是因爲他專門打妖怪。

師:真好,有了本領應該爲民除害,做有意義的事情。”

生:老師,我喜歡沙和尚,因爲他很老實,不像孫悟空和豬八戒那樣調皮。

師:看來人忠厚老實也是一種品質,我們這個社會就需要一批勤勤懇懇工作的人。”

生:老師,我知道。因爲白龍馬原來是條小龍,他把唐僧的馬給吃了,後來知道錯了,就變成了馬給唐僧騎。

師:哦,知錯就改,將功補過,多麼好的一種品質!”

這位老師做的不正是喚醒、培植美好人性的工作嗎?課程中蘊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爲喚醒學生心靈的源泉和動力,才能實現其育人的價值。西方哲人說得好,“教育如果不是深入到靈魂深處,就不能在靈魂中生根成長。”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6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爲主線,想透過引導學生透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字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閱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一、抓住關鍵,引發探究慾望

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關鍵是學生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在課堂開始階段,讓學生針對文末的一句對課文起到總結作用的關鍵句:“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指導學生好好讀讀,引導學生對這句話提最想知道的問題:一是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二是爲什麼給予是快樂的或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怎麼理解?然後以這兩個問題爲起點,引導學生再去讀書,弄清整個經過,然後再引導學生去探究爲什麼給予是快樂的。

二、聯繫語境,探究詞句意蘊

由於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所以,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到具體的語言,在對語言的品讀中注意裏面的一些關鍵詞句,在與具體語言的對話中,探究這些詞句的意蘊。如在課文第三到第五小節中,有兩個近義詞:“吃驚”和“驚訝”,在課堂中就讓學生反覆地品讀,想想這裏的兩個詞語分別指的是什麼,意在讓學生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探究意思相同的詞的不同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個部分的內容。

三、設身處地,探究人物內心

“把心放到課文中去”,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其實就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帶着自己敏銳的心,到文字中去走一個來回,獲得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本文中,雖然語言雖然平淡樸實,但如果細細品味,人物美好的內心世界就能躍然紙上。如“我希望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弟弟,你等着……一樣美。”等語句,我想透過學生反覆品讀,與課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設身處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內心的一些想法,從而讓學生由外在的語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內心世界。

四、熟讀深思,探究文字內涵

由於本文思想內涵較爲深刻,學生一時半會兒也不能理解“給予是快樂的”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弄清事情經過,理解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思考:爲什麼說給予是快樂的?這樣透過一個漸進的過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得以整合,再聯繫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驗,深入思考,探究課文想要表達的主題,讓個性化的體驗在深入探究中不斷昇華。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7

《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聖誕節前夕,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文章的重難點是從文中人物的語言和行爲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我在上這篇課文時,首先是從“快樂”一詞去匯入,讓學生說說自己快樂的經歷,很多學生談到“過生日,會很快樂,因爲可以得到紅包,可以買新衣服”;“六一兒童節,也會很快樂,因爲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得到老師的表揚,會感到很快樂”“考試得了高分,會很快樂,因爲可以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和同學們的稱讚”……我抓住他們回答中的“得到”說“得到確實是讓人快樂的”,可是今天學習的課文——《給予是快樂的》“給予”是什麼意思?給予爲什麼是快樂的呢?然後讓學生根據自讀要求自學課文,在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後,讓學生說說保羅兩次出乎意料的是什麼,再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有感情的讀讀,並說說爲什麼而感動。學生多數都能抓住小男孩的話來談出自己感動的地方;在提出問題的環節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起來有三個:

1、保羅爲什麼眼睛溼潤了?

2、保羅爲什麼要把小男孩的弟弟也抱進車?

3、保羅爲什麼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

我覺得學生這些問題很有價值,就讓他們在小組裏進行討論,而且這三個問題是緊密聯繫的,弄清了第一個,後面的就能迎刃而解,所以我又把問題拋回給學生,讓他們討論,學生說保羅因爲被小男孩的話所感動,我繼續往下“僅僅是那些話嗎?還是小男孩那顆善良的心,那對弟弟的無限關愛感動保羅?”學生的理解就不再停留在表面上了。緊接着下來的第二個問題,學生就很容易解決了,他們說:因爲保羅被小男孩的一心想讓弟弟快樂的心所感動,他要幫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實現他們的願望,讓他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然後我還讓學生說說爲什麼說“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學生在回答保羅爲什麼難忘時,已經把課文的最後一段也解決了。最後,讓學生閱讀《給,永遠比拿愉快》。

上完這一課,我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學生這一寶貴的學習資源,根據學生的回答來捕捉教學的資源,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與文字展開對話,達到心靈的共鳴,效果比較好。

《給予是快樂的》的教學反思3

小學語文課本中,選編了不少外國的文學作品。《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這些文章不僅有很強的人文性,而且在謀篇佈局上也很有特點。我有幸在縣名師展示活動中聽到過天寧小學的吳老師上過此課。

在聽了名師的課後再來上我自己的課,可從中借鑑。與她相比我明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下就是我上課的一點感受。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保羅在聖誕節前夜,用哥哥送給他的一輛新轎車,載着一位小男孩和他腳有殘疾的弟弟兜了一圈,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保羅從那天也才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課文在記敘事情的過程中,作者較多地記敘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對話,以及保羅的心理活動。文章內涵的意思就在這些句子中:

1、辦公室前,保羅聽了小男孩的話:“……天哪!我希望……”以爲小男孩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但是聽了小男孩接下去講的一句話,卻十分驚訝。

小男孩說:“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這話的意思講得不十分清楚,但保羅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想錯了。保羅很驚訝,非常佩服他的志氣。

2、當小男孩請求保羅把車子開到家門前時,保羅認爲他是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小男孩指着車對弟弟說了一段話,保羅此時才知道,原來小男孩只是想讓他的弟弟看看保羅的車,對他的弟弟說,將來長大了也送一輛車給弟弟。

理解小男孩說的這幾段話,是整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只有理解了這段話,才能知道保羅錯在哪裏,才能正確地理解什麼叫“給予”。小男孩對弟弟說這段話,不僅僅是一定要像保羅的哥哥那樣,送一輛新車給弟弟,而是啓發弟弟要鼓起生活的勇氣,要他相信:只要有我,你就會有幸福。

3、保羅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過了一個夜晚。

我發現吳李英老師的課就是緊緊圍繞這寫句子展開的,在讓學生理解的同時,讓學生透過朗讀來體會其中的感情。我上課時,也模仿吳老師的教學過程,但是收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也許是教學經驗的差距吧,也許是對課堂的駕御能力的差距吧,我們四⑵班的同學在體會這幾句話的意思時就是無法深入。

以致於原本一課時的內容上了兩個課時而且效果還不理想,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應多反思,多總結,多學習。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8

《給予是快樂的》是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在準備之前,心裏一直有些擔心會把這篇課文上成精讀課文,不能很好的把握兩種類型課文之間的不同的“度”。因此,在之前聽了指導老師沈老師上的一篇略讀課文《卡羅納》,爭取能做到心中有數。

在安排《給予是快樂的》的教學流程時,我有好幾種設想。

第一種,我的設想是把重點放在“誰”給予“誰”上。課文中有好幾對給予關係:保羅哥哥給予保羅、男孩給予小弟弟、保羅給予男孩和小弟弟。在這種設想中,我想分別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句子去體會,最終真正理解給予是快樂的。

第二種,我的設想是從保羅的角度出發,由保羅從誤解到理解男孩爲線索,分別透過

①保羅以爲男孩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②保羅吃驚地看着這個男孩……

③保羅眼睛溼潤了……展開,來體會男孩對弟弟的愛和對未來的憧憬,由此理解給予是快樂的。再透過簡單瞭解文中其他人物的給予關係,更加深對給,永遠比拿快樂。

第三種,我的設想是從男孩的角度出發,直接感受男孩對弟弟的關心和愛,分別透過

①男孩睜大了眼睛……

②男孩轉過身來,眼睛裏閃着亮光……

③那個男孩眼睛裏閃着喜悅的光芒……展開,由此來理解給予是快樂的。再透過簡單瞭解文中其他人物的給予關係,更加深理解。

透過比較,我覺得第二種設想更好一些,在處理教材的手法上也更合理些,因此在採用這種思路來展開教學。

從課堂實際效果看來,我總結了幾個可取之處。

(1)作爲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我始終把握住重點段,如保羅以爲男孩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男孩卻說:“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從保羅爲什麼這麼“以爲”,男孩的“希望”,明白保羅的“吃驚”——爲男孩美好的心靈。這是保羅第一次誤解。再從保羅眼睛溼潤了,找出原因

①找到了描寫男孩舉動和語言的段落,更深入的體會到男孩對弟弟的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②找到了保羅再一次誤解了男孩的想法。

(2)四年級字詞教學把握上,有了一定的度。剛開始上四年級語文課時,這個環節一直是我非常擔心的,怕自己上成低段的字詞教學。在這篇略讀中,我找了幾個在文中比較關鍵、比較難理解的詞,簡單的讀、簡單的做些分析。因爲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字詞讀寫和理解能力,要相信學生能夠做到。

(3)拓展延伸處理的較爲全面。除了文中《給,永遠比拿愉快》體會高爾基對兒子的行爲進行及時的表揚,並且希望兒子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留給別人的都是美好的東西之外,我給出示了巴金爺爺的一段話和朗讀了一篇《父親的愛》,進一步體會“愛”的偉大。

每一堂課總會發現自己的許多不足,我想這也是一種進步吧。透過這節課,我歸納了幾點自己的不足之處。

(1)很多課上下來,指導老師每次都要提的是——課堂語言的豐富性,可能本身肚子裏的墨水不多,積累少的緣故,在課堂上總是翻來覆去那幾句話,不僅使課堂有枯燥之味,更使學生語言接受過於平乏。還有在課堂上很多學生都會出其不意,提出些教師課前沒有準備的問題。都說課堂生成比預設更爲重要,但我想前提是教師要博學。因此,多閱讀,多積累仍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2)備課不充分。很多課上,我總會忘記一些流程。我想這無疑就是備課沒有到位,沒有做到胸有成竹。

每一堂語文課後,我也像個孩子一樣,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有所收穫。針對自己的不足,在未來的每一個日子裏,我會不斷完善自我,充實自我。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9

《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記敘文主要寫了保羅在聖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理解“獲得”與“給予”的矛盾化解、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昇華人物品質,從而受到助人爲樂、樂於奉獻的思想教育。

爲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教學時我着重抓住小男孩這一中心人物,整堂課的設計也是緊緊地圍繞着小男孩這一中心人物層層展開的。在教學前我沒有特意佈置學生預習,於是在教學中我主要設計了一個這樣的環節:教師引讀部分文句,學生以“我以爲……”想象男孩的言行,然後與課文中男孩實際的言行表現作對比,從中體會男孩的心靈美。

爲了達到他們能放開思維想象說話的目的。在引讀課文中文句前,我要求學生合上書本,充分展開他們想象的翅膀。在引讀“聖誕節的前一天,保羅從辦公室裏走出來的時候,看見一個男孩在他閃亮的新車旁走來走去”時,我問學生:“這時候,我以爲……”學生有的說:“我以爲小男孩很喜歡這輛車。”有的說:“我以爲小男孩沒見過這麼漂亮的車。”有的說:“我以爲小男孩也想有這樣的車。”還有的說:“我以爲小男孩想偷這輛車。”(大部分同學都笑了)……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猜測。然後我話鋒一轉:“是這樣的嗎?”學生不確定。“好,翻開你們的課本往下看。”在我的指令下,學生馬上翻開課本,饒有興趣地往下讀,他們讀書的勁頭可大着呢。一放下書,學生紛紛舉起了手:“老師,小男孩很喜歡這輛車,從他‘有時候伸手輕輕地摸一下,滿臉羨慕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來。” 我輕輕地點頭:“嗯,你很會讀書。”“老師,小男孩對這輛車是誰的很好奇,因爲他問保羅那車是不是他的。”透過這一想象與閱讀原文的對比,學生對男孩愛惜車子的情感有了深刻的體會,這時,指導從“輕輕地摸一下”讀出小男孩的善良及對車子的愛惜就水到渠成了。

在引讀文章第3自然段中“男孩驚歎地說:‘哇,我希望……”時,我再問學生:“我以爲男孩希望……”學生又迫不及待地舉起了小手:“我以爲男孩希望也有這樣一輛新車。”有個學生說:“我以爲男孩希望也有一個會送車給他的哥哥。”“對,保羅也是這樣想的,可是事實是這樣的嗎?”我話鋒又一轉,“趕快開啟課文往下讀,看看男孩到底希望什麼。”學生又埋頭讀起書來,讀完後學生在意外之外又似乎恍然大悟:這個男孩想當能送車給弟弟的哥哥。這說明了什麼呢?顯然,這個男孩很愛他的弟弟。透過這一想象和文字的對比,學生自然明白了這一點。

在引讀男孩懇求保羅把車開到他的家門口的時候,我又問學生:“這時,我以爲……”學生依然興致勃勃,紛紛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在他們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後,我又引導學生讀文字,看看男孩是否如同他們想的那樣,是爲了炫耀或者請保羅吃東西表示感謝。顯然,大家的想法如同保羅一樣,都錯了。經過再一次的想象與對比,學生對男孩這個人物形象漸漸清晰。一堂課下來,學生對小男孩的印象特別深刻。

透過三次學生未讀文字前的想象、以爲以及細讀文字後的獲得的認知作對比,學生逐步地把握住了男孩這一人物的形象。而這個過程是在輕鬆愉悅、開放自然的氛圍中進行的,我感到他們前所未有的投入,而自己是前所未有的輕鬆。整個過程他們是主角,而我只是一個“引路”的角色。之前,我一直埋怨孩子們思維太窄,讓他們說感受等總說不出個所以然,現在我清晰地意識到,他們之所以說不出個所以然,是因爲作爲教師的我沒有很好地搭建平臺,很好地爲他們的“說”作好鋪墊。這是我以後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一個方面。

當然,這節課也有遺憾,那就是由於以上這個環節花費的時間較多,以致原來設想的“拓展延伸,昇華主題:讀《給,永遠比拿愉快》及有關‘給予’與‘施’的名言名句,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給,永遠比拿愉快’的理解”這一環節沒有落實好,讀,讀得不充分,而悟亦悟得不明白。有人說教育永遠是一項遺憾的藝術,的確這樣,正因爲有遺憾,我們纔會積極地尋求對策,意圖消除遺憾。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10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爲主線,想透過引導學生透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字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閱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在這堂課中我仍然貫徹“以讀爲本”的理念,重點透過讀來讓學生理解課文。本堂課我採取了:自由讀、輪流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我很注意對朗讀的指導,包括讀得節奏、讀得重音、讀的表情等我都指導得比較到位。我感覺學生的讀也還是比較令人滿意。透過讀學生也較好得理解了課文中幾位人物的情感。

學生自主讀書的過程中,他們有的自己讀、有的和夥伴分角色讀,有的還把對話和一些故事片段表演了出來,在活動結束後,我再組織學生全班一起學習課文時,已經從孩子們的朗讀聲中和他們的發言中感受到了他們對課文已經有所感悟。

本課教學效果良好!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11

這篇課文給學生真正上了一堂教育課,很多學生在沒學這篇課文之前都認爲得到纔是真正的快樂,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文中小男孩的舉止卻出乎我們每個人的意料,讓學生知道了比得到更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給予,是讓別人得到,這樣的精神境界是何等的高尚,但這讓人驚訝的舉止又是出自一個小男孩之手,這對學生是一個好的教育機會,比比自己,想想生活中有他這樣的想法嗎?有他這樣的活動嗎?

不過在課堂中有幾個不足之處,在整節課中,沒有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上的一個提升過程,整節課缺少厚度。在導課時,一開始可以讓學生什麼事情讓你快樂,學生一般都會說到一些收穫讓自己獲得快樂,那麼教師就可以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一種快樂,出示課題,讓學生說說什麼是給予。爲什麼說給予是快樂的,相信大家在學了課文之後,會有更深的體會。

在教學中,僅僅停留在如何讓我們出乎意料,而這一部分的教學更應該關注的是爲什麼給予是快樂的。對於孩子們平常的感受來說,收穫、獲取是快樂的,而在小男孩眼裏,他認爲給予是快樂的,所以,應該讓學生透過兩者的比較來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我想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出乎意料的情節,抓住爲什麼會出乎意料來展開,讓學生深入到字裏行間去感受小男孩給弟弟的關愛。正因爲小男孩的這些出乎意料的舉動,才讓保羅深深地感動,從而也改變了自己的做法,主動下車抱起小弟弟帶他們去看看美麗的聖誕禮物。在此,讓學生感受一種愛傳遞着另一種愛,一種快樂生長着另一種快樂。

讓學生談談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哪些人,也讓你感受到了給予是快樂的,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來體會給予是快樂的。以“給予是快樂的”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的感受有一個質的提升過程。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12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爲主線,想透過引導學生透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字中,理解語言,最終理解“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

在課的一開始,我引導學生自由讀讀課文前面的導語,由導語帶領着我們一起學習課文。讓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簡單的複述一下課文內容,這樣也能檢測學生的自學情況。

在教學中,我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在適當的引導後,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從一開始的讀全文到後來的品讀人物對話,學生在讀中,體會語言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內涵,同時把讀書的感悟透過有聲的朗讀加以提升。

但是由於學生的分體差異,自學能力弱的學生也較多,爲了能讓相對弱一點的學生也能來說說,在這一環節我花了較多的時間,導致後面的拓展延伸來不及了吸取這次的經驗,在以後教學環節的設定時,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全局考慮。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13

縱觀整堂課的教學,對自己的表現我還是比較失望的。從初讀開始的說話題佈置要求開始,我整個人已處在一個比較混亂的狀態。該說的,沒有說清楚。不該說的,反而是羅羅嗦嗦。因此整堂課的節奏令人並不是感覺很舒暢。

整堂課的很多環節也完成的十分倉促。正因爲概述課文內容要求沒說清楚,以至於在初讀這個環節花掉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爲了趕上原本就準備拖堂的時間,在賞讀這環節的處理就顯得過於草草了事了。直接反映在:老師的話過多,學生的思考時間太少,朗讀的訓練不到位,學生的情更是遊離在文字之外。這對於這樣一篇比較側重於人文性的課文,這是一個比較致命的失誤。

當然,對於這麼一堂漏洞百出的課,對於在座各位是應該有很多意見可提的。因此,希望每位聽課老師能開誠佈公地給予我批評指正。你們的真知灼見也將是我這堂課最大的收益!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14

這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的最後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整節課把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學生,以讀代講,自讀自悟貫穿教學的始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上課伊始,我以“快樂”這個話題,讓學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事情,學生們激情洋溢,快樂無比,正當興趣盎然的情況下,引入了課題:給予是快樂的。接着質疑:讀了課題後想到了什麼?然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質疑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做到讀正確、讀流利,大體瞭解課文內容,最後檢查初讀效果。

二、再讀課文體會感動

在學生初步瞭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相機質疑:默讀課文,課文的哪些地方令你非常感動?學生讀後暢談了自己的體會,很快地感受到了兩次意想不到:“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和“小男孩堅定的承諾今後也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這一環節爲下文體會保羅和小男孩美好的心靈做了良好的鋪墊。

三、品讀課文體會人品

課件出示:“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保羅點點頭。男孩驚歎地說:“哇!我希望……”

採用不同形式的讀後,讓學生猜猜省略號的內容,讓後讓學生明白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給予而不是獲取的高尚品質。使學生內心受到震動。從而體會保羅的第一次感到意外。

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體會第二次感到意外。讓學生再次感受到小男孩純潔無暇、美好無私的心靈和樂觀自信的性格。

小男孩的言行不僅感動着我們,更感動着保羅,學生從保羅的行動中,感受的保羅真正體會到了“給予是快樂的真諦。”

最後設計了一個拓展延伸,讓學生談生活中這樣做的例子及閱讀短文並發表想法,使得學生的感情無形得到昇華,並促使其行動起來。重溫名言,讓學生體會到給予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也給別人帶來快樂,真正明白給予的含義。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15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指導上我時刻以學生爲主體,重點着眼學習方法──自獨自悟。全文以“爲什麼保羅從內心感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貫穿始終。

本課教學沒有熱鬧的場面,時髦的方式,有的只是多種形式的讀書,對重難句的品析。讓學生親歷閱讀過程,感悟作者的心靈,體驗人文情懷。透過質疑、交流、解疑,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課堂上師生、生生合作,聽、說、讀、寫活動始終沒有脫離文字。當談到小弟弟可以親眼看到聖誕禮物時,及時引導學生把文種三個人的情感跟大環境下歡樂的慶祝氛圍聯繫起來,對促進學生情感的提升肯定有幫助的。學生透過朗讀品味到了給予時快樂的。

標籤:教學 反思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