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畫》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畫》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畫》教學反思(彙編15篇)

《畫》教學反思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教師創設喜羊羊的故事情境,播放漢字演變的視頻,將學生帶入漢字王國,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教給學生學以致用的好辦法,在教授“日”與“月”後,適時進行說話練習,學生試着編小口決記住字形,接着老師慢慢放手讓孩子帶着學習到的方法自學“水”、“火”,同時透過字與畫對照識字,學習“看圖識字”、“先觀察再編小口訣”的方法在生動活潑的兒歌中體會字與畫的關係,利用闖關小遊戲來鞏固新知,到達學以致用的最終目標。

然而在執教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不足:

1。 播放漢字演變的視頻後,教師沒能及時引導孩子觀看後的感受以及在影片中看到哪些認識的象形字。

2。 在自學環節,教學不敢大膽放手,將課堂完全教給學生,所以在教授“水”、“火”時,教師的引導過多。

3。 在教師創設的故事情境中,學生熱情高漲,第一、二組同學非常積極,教師對第三、四組學生關注度不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課後及時反思,“思,再思”,相信對課堂的二次思考將會是成長中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畫》教學反思2

“你說我畫”是主題活動“我對你說”背景下的一次美術活動。主要是讓小朋友能認真聽完別人說話,聽清指令,根據同伴的描述判斷物品名稱及樣子,再用筆畫出物品的明顯特徵。

在這個活動裏,我做了以下幾點:

第一、爲幼兒提供了多種物品的圖片,讓幼兒在第一次“你說我畫”中,看着圖片,有東西說,說得更多,說得更好。

第二、爲幼兒選擇的物品儘量簡單一點,特徵明顯一點,這樣可以讓說的幼兒好說一點,能說到點子上;讓畫的幼兒畫起來容易一點,畫得好一點。使幼兒在第一次“你說我畫”中,取得好成績,讓他們充滿自信,喜歡上“你說我畫”的藝術活動。

第三、在最後環節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展示出來,讓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畫》教學反思3

反思《畫》這篇課文的設計與實踐,總的來看非常務實:務實的思想、務實的設計、務實的過程,使學生真正在情境中學習,體現了語文教與學的理性迴歸。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課識字寫字,知道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畫。課堂上,以讀爲主,始終讓“讀”貫穿學習。採用不同方式朗讀,學生邊讀詩句邊認生字,讓孩子既在文中識記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應用。老師在其中少範讀、帶讀,把充分讀詩的機會交給學生,而老師在其中藉機點撥對重點詞的理解,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賞圖、讀詩、識字是輕鬆的,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成爲學習的主人。

2.在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能夠從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點出發,充分發揮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織、協調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畫》教學反思4

《刮出來的畫》是一節十分有意思的課,深受低年級學生的歡迎,因爲學生對新的事物好奇心特別強烈,想迫不及待地去了解和發現。

刮畫這一課的課前準備很重要,需要準備一些小工具。爲了讓孩子們主動地參與準備活動,我先展示了範作,然後說:“你們知道嗎?不用筆也能畫畫。”孩子們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再佈置準備所要工具。教師只是說請同學們準備一些象木棒、牙籤之類的,能夠在紙上畫出痕跡的小工具。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厚,上課時帶來了小梳子、毛衣針、等各式各樣的小工具,爲學習新知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課堂上,學生在欣賞了美麗的刮畫作品後都非常激動,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躍躍欲試。有的孩子還在探究,有的興奮地說:“老師您看,我用硬幣的側面刮,特別快!”有的自豪地說:“我用指甲也能刮。”孩子們在無拘無束的氛圍裏自主的探究,引發創作靈感,培養良好的個性和創新精神。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學得輕鬆,玩得愉快,並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動、有趣的作品,課堂成爲了孩子們的樂園,

當然,在本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也有很多疑惑,比如課堂教學的技術設計環節還不是很到位,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和小組協作上所出現的一些疑點和困難。由於時間關係沒能一一進行解決,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情緒和興趣還沒有被充分調動和挖掘出來,技能課堂的教學模式還有待於進一步嘗試等等的問題,都需要在日後的課堂教學中不斷的摸索和探究。

《畫》教學反思5

我講的是第一冊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畫》這首詩是一個謎語,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利用謎語進行匯入,引起學生興趣,並且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猜猜謎語。當我說完課文,孩子一下子都說出了“畫”,似乎很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帶着這種愉悅的心情,我們進入了課文。其一,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孩子看圖初步瞭解課文,知道題目與詩句的關係。其二,識字是課文學習的重點,其中“遠”、“近”、“還”都是走之兒的,所以我進行了歸類教學,“遠”、“近”還是一組反義詞,在識字時進行了教學,並讓孩子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反義詞。識字方法不斷地滲透,並進行歸類,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反義詞教學也是這一課的重點,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一個遊戲:找朋友。學生學得開心,課堂氣氛。

雖然,在課前我對於教材和教案都爛熟於胸,自認爲胸有成竹,但是,不論是在課堂上自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堂常規都出現了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1.在課堂教學方面,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在前面的學習中,孩子們就已經對看圖理解課文不陌生了,但這節課上,我認爲:學生看到圖就能想象的到遠遠看去山是有顏色的,而水是聽不見聲音的。當我提出:“從高高的山上流下來的水有聲音嗎?”孩子們說:“有,有聲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時讓我措手不及。

2.對於課文中的生字的處理,我僅限於邊讀詩句邊讀生字,讓孩子在文中去識記生字,忽略了生字的應用,學生在識記了生字後,沒有及時地進行口頭組詞的訓練。課後,領導和老師們在評課時及時地給我提出來了。我認真地反思自己,因爲擔心讓學生自己組詞浪費時間,而不能完成後面安排的寫字教學,故而直接讓學生讀卡片上的詞語,沒能聽聽孩子們的的發言,就不能很好的發現問題。這讓我想起語文新課標中強調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爲學生的學習服務。”我在自己的備課過程中,由於過於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

《畫》教學反思6

小學美術教學中,水墨畫也有了一席之地,從三年級開始就有了水墨畫基礎教學,而且新課標也明確提出:“美術課程要能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中國水墨畫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着悠久的歷史。融詩、書、畫、印爲一體,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修養和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之瑰寶和驕傲。

作爲一名美術教育者更有責任將水墨畫教學作爲傳承人類文明與文化發展的手段之一,讓學生切身體驗和感受到它蘊藏的文化涵義。但是現在的學生對中國水墨畫了解的很少,有的甚至連有名的國畫大師都不知道,談及對國畫的認識,他們也多表示國畫的內容都是他們不感興趣的,所以不喜歡,他們的回答也讓我覺得汗顏。我們作爲美術老師,在這個方面是必須加強對中國畫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喜歡上中國水墨畫,並且能夠畫出水墨畫。

但是水墨畫在當前少兒美術教育領域裏,還屬於弱項。不少老師仍按成人技法,以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方法,沒完沒了地畫梅、蘭、竹、菊,把本來天真活潑的孩子教成老年大學的“小老頭”、“小老太”,實在令人惋惜。也有一些教師,把畫兒童畫的方法用在水墨畫教學上,一味地勾線填色,失去了水墨畫的韻味。

出現這種情況有許多原因,尤其是在小學階段,要搞好水墨畫教學,還是有很大的困難。因爲,第一、水墨畫的技法比較複雜,畫水墨畫需要紮實的繪畫基本功,小學生的造型能力還比較差,要用毛筆不打草稿直接畫出造型,已經是很難做到的了,更不用說控制水、墨、顏料在宣紙上的變化了;第二、學習水墨畫要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高雅的審美情操,小學生還正處於學習基礎的文化知識階段,審美能力也還在形成階段,當然不具備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觀。第三、絕大多數水墨畫作品的內容和題材不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受現代電視媒體的影響,都比較喜歡誇張、可愛的卡通形象和色彩鮮豔的圖案,對傳統的水墨畫豪無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當然教學就更加困難。

《畫》教學反思7

童謠是民間藝術家帶給孩子的一份珍貴的禮物,它既富有童趣,又體現出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同時又是繪畫創作極好的素材。童畫是孩子們在愉悅的情緒中,隨意灑脫地創造另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孩子們閱讀童謠之後,將文學形象轉化爲繪畫特點的語言形式,將文字之美、聲音之美、色彩之美融爲一體,體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美麗。因此,讓學生學童謠,畫童畫,將童畫童謠和諧地綜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熱情。在教學準備中,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的童謠插圖和同年齡學生的童謠童畫作品,進行欣賞、分析,能讓學生更直接的去感受童謠、童畫的歷史特點和藝術特點,擴大學生的想象空間。

本課最突出的難點就是學生創作的童畫既符合童謠的意境,又能體現出一定的繪畫水平。學生不能很好的去詮釋童謠,只爲了完成作業而做,很多同學都是依樣畫葫蘆。在學習態度上也存在很大的問題,這點是在以後需要我特別重視的。這課的教學極具開放性,因此在評價作業的時候,在作畫上色材料上不作任何要求,在評價標準上只要求學生在創作時能表現出童謠的意境,有創意即可。

《畫》教學反思8

《卡通畫》 是一節由欣賞評述與造型表現裏兩大學習領域相結合的美術課,力求透過引導學生欣賞卡通畫進行造型表現,開展美術創作活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卡通伴隨着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十分喜愛卡通畫,尤其是現在的兒童更是在卡通世界裏成長的一代。我在設計本課時,首先讓學生欣賞他們都非常喜愛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片段,讓學生輕鬆的進入本課的學習中。然後我讓學生互相介紹自己收集的卡通形象,使學生初步的瞭解卡通的特點,再透過欣賞大量的世界經典的卡通形象作品,在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卡通形象真可謂生動有趣、活潑可愛,造型獨特;卡通作品的顏色非常豔麗、明快,顏色搭配合理。使學生進一步的瞭解卡通的造型美與色彩美的特點。學生進行了視覺美的享受,就會創造出的豐富多彩的卡通形象。

我在教學中,着重培養了學生對於臨摹的知識的瞭解和掌握。學生透過教師的講解,瞭解了什麼是臨摹,明確了臨摹的目的,並使學生掌握了臨摹的三種方法。我透過學生在作業中的表現,也看到了學生對這三種臨摹方法運用的熟練程度。我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臨摹的方法外,還則重於讓學生自己去想象, 去改卡通形象、去變,在變化中求創造,創造出具有自我個性的卡通形象。

而本節課上學生變化的卡通形象真可謂生動有趣、活潑可愛,造型獨特。他們有的給卡通設計了多個尾巴,有的給卡通設計了翅膀,有的卡通像是“千手觀音”有的給讓蘿蔔去游泳 ------ 學生設計的卡通形象令我大爲驚歎!學生透過本課的學習,思維得到了開拓,知識得到了掌握,()情操得到了陶冶,創造出來的作品十分優秀。

孩子的衣、食、住、行,無處不與卡通畫相聯繫,在本課的結束部分,我讓學生尋找身邊的卡通作品,學生從文具中、生活中找到了許多於動畫相關的物品,使學生了解了卡通畫還可以起到裝飾,美化的作用。 “ 生活是創造的源泉 ” ,這一切正是學生學習本課的生活體驗。

這節課我以引導欣賞爲主線,貫穿始終,環環相扣,逐步深入,目的明確,學生興趣高昂,創作出了富有個性的作品!滾鐵環教學反思跪跳起教學反思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畫》教學反思9

《蔬菜印畫》是一節很特別的美術課,對於幼兒是一種新體驗,將單調的圖畫進化成印畫。我將活動的目標定爲引導幼兒感知幾種常見蔬菜切面的形狀和內部結構的不同,養成良好的印畫習慣,感受印畫的樂趣。整個活動我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首先,第一個引題環節,我出示事先準備的印畫,第一次看見印畫的孩子們覺得很漂亮,也覺得很奇怪,因爲那些花與畫的一樣,可是這個小人物雖然形象,但還是有點不規正的。於是,小朋友們更感興趣了。激發了他們的探索欲,便請幼兒猜猜老師是用什麼畫的。然後出示各類蔬菜,請幼兒認知菜名。經過一些講解,幼兒便得知蔬菜還有印畫的本領。這個環節可能有點囉嗦,但我發現效果很好。在探索中發現並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想象能力,爲接下來的環節做鋪墊。

第二個講解示範環節,發現對於孩子的能力估計不足,細節考慮不周全。在講解如何印畫時,我強調了拿起蔬菜印章後在盆子的邊上靠一靠,讓顏料瀝乾。看似很簡單的動作,卻有部分孩子不會做。如果在示範的時候能夠引導孩子跟着一起練一練這個動作,說說口令,如:蘸一蘸,靠一靠,再印一印。可能這樣效果會好一些。當然也可能是孩子過於興奮,急於印畫,而忽略了這一步,導致畫面滴到了顏料。而對於突發事件,很自然的過度了,正好剛畫好的畫豎起來時,發現有水往下滴,就提醒孩子們自己操作的時候要注意。

第三個幼兒操作環節,在很多個孩子操作的過程中,我才發現在材料準備方面欠缺考慮。剛剛升入中班的孩子,對於顏料的特性、運用並不那麼熟知,常會出現到處撒的情況,而教師完全可以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在調好的顏料盒中墊上餐巾紙或者棉花就可以了。

另外,發現大多數孩子在印畫時習慣將圖案排成一排,這樣對於整幅畫的效果是有影響的。孩子對於如何對畫面進行佈局還不清楚,當然,在發現這一現象後,我也適當提醒他們,找空的地方印,儘量不要讓圖案排得那麼整齊,這也是我在講解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的。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本來我計劃走動式印畫,但是考慮到可能會很亂,就進行了合作式作畫。但是在印畫過程中,發現很多小朋友想用別組的印章來印畫。如果按照走動式,也許既不影響他們的合作性,又擴大了他們的想象思維,有更多富有想象的作品。

這次的活動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印畫,使他們對用蔬菜印畫有了奇特的感受,雖然孩子們對各種材料能創作出的作品效果不是很得心應手,但卻激起了孩子們的創作願望,我相信在下一次此類活動中,孩子們會更加豐富自己的創作,表現出更完美的創造力。

《畫》教學反思10

《流動的畫》是北師大版教材二年級上冊四單元“祖國”的第二篇課文。它是一首充滿了款款深情,又蘊藏着濃濃童趣的小詩。詩中,“我”坐在車窗邊觀賞祖國大地,美麗的“畫”是流動的,“我”的情感也隨之靈動!——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熱愛流動的畫,熱愛祖國。詩歌文質兼美,語言形象生動,讀起來琅琅上口,很適合兒童欣賞和朗讀。

在這堂課上,我一下方面做得比較好:

一、重視朗讀,以朗讀帶領孩子走進詩歌世界。

這次開放課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延續了上節課的質疑,圍繞着第一課時提出的兩個問題“爲什麼?”“什麼樣”,讓學生“盡情品讀,賞自然美”。即引導學生品讀詩歌中寫景的六個句子。(課件演示)透過對比讀、指名讀、評價讀、示範讀等方式,(課件出示:品讀:對比讀、自主讀、指名讀、評價讀、挑戰讀、示範讀、配樂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會。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揣摩語言,欣賞景物,獲得美的享受。

緊接着,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內化文字,說自然美”。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猜猜看,流動的畫中還會有什麼美景?指導他們模仿課文的句子進行描繪,讓“大家都來說流動的畫”。爲學生創設說話的情境,進行口語訓練。

二、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在處理“小河彎彎曲曲,山腰飄着白紗,汽車往來穿梭,路邊開滿鮮花,水庫好似明鏡,山坡點點人家……”這幾句描寫祖國美好河山的語句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理解和品讀,學生的表現非常棒。如“路邊開滿鮮花”一句,有的孩子注重了“開滿”,有的孩子注重“鮮花”,無論他們讀得怎樣,這至少是他們自己的理解,因此我及時給予鼓勵,評價語“你的朗讀讓我聞到了花的芬芳” 等溫馨的話語提高了孩子閱讀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而“大家都來說流動的畫”這個環節學生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眼裏的祖國是美好的,一個省略號結束帶領他們進入無盡的想象空間,在感受的同時又掌握了省略號的作用。

三、以圖片叩問學生的心靈。

可能每個學生都知道要愛護環境,每每提到這個話題,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不能亂扔垃圾,其實,這些孩子的行動和語言還是有脫節的地方。對地段孩子來說能衝擊他們視覺、叩問他們心靈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圖片。爲此,我給孩子們展示了充斥着牛奶盒、紙屑、水果皮的河流,纏滿了塑料袋的樹枝,菸頭殷大的火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這些行爲我們其實也做了!從而深刻反省自己的行爲:怎樣做纔是一個懂事的娃娃?

《畫》教學反思11

我懷着忐忑的心情開始了這堂課,望着聽課的領導和老師,我除了緊張還是緊張。我緊張着孩子們的狀態,也緊張着自己的表現。我深知作爲一年級的老師,一堂課除了有教學任務,往往還要有對學生常規的關注與滲透,正所謂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纔是一切好的開端。

《畫》是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但孩子們在幼兒園都背過,並且對這首詩很熟悉,朗讀和背誦應該沒有問題,而識字、寫字卻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根據教學模式中的六環節設計如下。

讀兒歌《猜一猜》匯入新課,板書課題。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口述本節課要完成的學習目標,接着讓學生觀察圖,看圖上畫了些什麼?是根據生的`述說板書:山水花鳥。在識字環節中。我力爭體現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讓學生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的生字然後多讀幾遍,接着出示寫有生字的小黑板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讀,生認真聽,聽出了什麼,有什麼問題,題出來,學生教學生。在學生自讀自認的基礎上教師強調“還”的讀音。接着進行訓練,找整體認讀音節,前後鼻音,平翹舌音體現當堂訓練,並且進行了易錯讀音的檢測,做了我會選的練習。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由學生髮現新的偏旁,自己找出反義詞。生讀課文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在教學過程中,感覺自己能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教學,但是發現了不少問題:1.學生能讀正確流利就可以了不需要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2.識字沒有很落實,還應多抽讀,而不應過多停留在齊讀上。3.教師在課堂上缺乏兒童話的語言和激勵評價語言。

在課堂常規方面,這節課孩子們絕大多數表現不錯,就連最調皮的劉宇濤也沒有違反紀律。但我還得加強孩子的常規訓練,讓他們有傾聽的習慣,有一切行動聽指揮的意識。張老師告訴我:對孩子們多鼓勵多表揚,及時抓住孩子們的表現進行肯定,這樣孩子們纔會來神,於是聽指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這一點上我還要再下功夫。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門永恆的藝術,需要不斷探索。對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有許多不足,還需要向身邊的老師學習教學經驗及班級管理經驗,今後需要不斷地錘鍊自己。

《畫》教學反思12

《橙色的畫》是人美版第六冊的教材,在整節課的欣賞過程中,要求透過欣賞以橙色爲主的美術作品,使學生感受到橙色>溫暖、明快的美感,感受到它們使畫面構成的特別的藝術效果。然而,整節課欣賞的、談論的、畫的都是橙色的畫,針對學生會不會對此感覺到枯燥乏味的問題,我在“看畫作賞橙色”這一步中的範畫欣賞裏營造出和諧的教學節奏,具體如下:

(1)生活中的橙色。

首先我提出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橙色的問題,待學生回答好後,出示多幅生活中橙色的圖片。針對低段學生的好奇心強、觀察能力強的特點,我快速而富>戲劇性地進行展示 。欣賞圖片的同時,幾個愛動腦筋學生會提出:設計師們爲什麼要把餐廳的牆砌成橙色?我解釋橙色是一種讓人看了之後心裏會覺得暖洋洋的顏色,它會讓在餐廳吃飯的人覺得特別興奮,因此會食量大增,肯德基餐廳的牆壁上也是選擇橙色。一說到吃,孩子們立刻覺得有趣起來。

2)畫筆下的橙色。(爲了避免走馬觀花式的欣賞範作,這一步驟中以欣賞米勒的《晚鐘》爲主。)

多媒體課件出示畢加索、梵高等著名畫家的畫)我首先提出幾個較簡單的問題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覺?這位西班牙的畫家爲了完成這幅畫,先後畫了6張才滿意。

欣賞到米勒的《晚鐘》時,我設問:看到題目,你會想到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大屏幕中打出“米勒《晚鐘》”等字樣,不出現畫作)孩子們感到新鮮,紛紛猜測??再及時展示畫作,學生譁然。他們描述的是兩個虔誠地在做禱告的人,並且感受到該畫面中以人物爲主,畫家把最主要的東西放在明顯的位置,畫得大一些。

孩子們仔細觀察中並小組討論:遠處的小房屋可能是鐘樓吧!怎麼畫得那麼小?他

們在祈禱什麼?這是個理解的過程。

同時,在分析的過程中滲透知識:橙色的畫並不是不能用其他顏色,而是以橙色爲主要顏色。

《畫》教學反思13

1、學生在本節課中學有所獲:《玲玲的畫》爲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動的小故事。玲玲準備參加比賽的畫,不小心弄上了墨漬,在爸爸的啓發下,墨漬被“變“成了小花狗。課文中爸爸的話揭示了主題,引人思考。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啓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我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在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的同時,巧妙的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指導學生讀書方法,在讀書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故事蘊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響和啓迪,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2、現在在語文課堂上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非常多,但真正能將多媒體使用到位、用到精的並不多。我已經使用了多媒體課件來展示玲玲改了之後的畫,接着進一步使用這一教學資源,讓原來的畫與改了之後的畫進行一個比較,對比出因爲一個無意間的過失讓畫面上多了一隻懶洋洋的小狗,使得整個畫面顯得生趣盎然。

從而有助於學生更好地領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內在含義,也向學生傳達這樣一個生活的理念:人只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生活就會有無限的可能。

3、遺憾的是在教學中,我更多的關注教師的教,缺少對學生的需求的關注。呈現在課堂上,學生顯得被動。而細節之處的處理也欠圓滑,教學的痕跡比較濃。看來,只有真正把學生裝在心中,處處以學生的需求出發,語文課才能更加充滿語文味。

《畫》教學反思14

本課是色彩系列課,三原色中的紅色的畫,目標是認識三原色,感受紅色帶給人的美感,會用紅色畫一幅畫,表達自己愉悅的心情。

本課是造型,表現爲主的教學領域,不能上成單純的色彩知識課,學生透過學習認識三原色,感受紅黃藍三原色使畫面產生的美感。結合實際生活,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引發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要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透過回憶,畫面感受,教師示範講解的方法,讓學生由淺入深的對紅色的畫進行感受理解,並學習色彩表現,從而提高學生色彩造型的能力,對色彩畫產生興趣。

本課知識點比較多,在設計時採用了談話法、觀察探究法,課件展示法、演示講解法等方法。因爲技術性比較強,而且學生是初次嘗試用水粉來進行繪畫創造,所以我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用演示來與學生探討色彩的祕密和色彩造型的表現技法。第一次演示爲了解決三原色的定義,並調配出有紅色傾向的色階;第二次演示爲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即如何畫紅色的畫。這兩次演示也爲了打消學生茫然,不知如何下筆,如何調色用色彩明暗反差表現畫面層次的難題。從繪畫情況看,確實達到了目的。

不足:演示講授時間稍長,給學生繪畫的時間就有些侷促,因此在高效上,還需研究教材,設計緊湊而有效地環節,以達到高效。

我啓發學生,我們通常在什麼樣的場面用到紅色?爲什麼呢?紅色給人什麼樣的感受?教材中喜慶的場面使學生瞬間融入到那熱烈的氛圍中,就不難理解紅色是中國人傳統喜慶的顏色和所蘊含的紅紅火火、吉祥如意的寓意。接着又讓學生欣賞感受繪畫大師的作品,進一步感受紅色的色彩美感,樹立生活美術的理念。

《畫》教學反思15

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材第五課《中國山水畫》這一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課程,在這堂課上我嚴格地遵循《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特點,針對八年級學生特點,採取讓學生透過欣賞中國山水畫作品來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讓學生透過欣賞來提高審美水平,提高欣賞水平。在這堂課上,我透過提問匯入新課,問學生到過的自然風光最美麗的地方在哪裏,學生們積極踊躍地告知老師,他們到過廬山、黃山、九寨溝、桃花潭等等自然風光旖旎的地方,從而引導學生回憶自然界美麗的山水風光,讓學生產生樂於遊山玩水,樂於欣賞大自然山水的願望,從而匯出新課,山水之美是我們非常喜愛並且憧憬的。接着,我問學生們想不想把自己心目中美麗的山水自然風光用繪畫的形式描繪出來給爸爸媽媽欣賞,顯然學生們特別渴望表現出一幅幅美麗的記憶中的風景畫,然後匯出山水畫這一主題。

師生互動引發學生對山水畫的濃厚興趣,從而揭示課題——學畫山水畫。接着我講授了山水畫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山水畫是在隋朝獨立成科,當時山水畫的開山始祖是展子虔,學生了解了中國畫之中的山水畫這一領域的發展脈絡,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對中國的國粹——中國畫有個初步的認識。透過介紹隋朝著名山水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這一幅青綠山水畫,講解了山水畫的一些表現形式,介紹了山水畫之所以發達是因爲它同西方的油畫風景有很大區別,爲此我精心繪製了一副仿清代畫家王原祁的《雲山圖》,並用油畫描繪了一幅山村風景。透過對比這兩幅畫,讓學生欣賞中國山水畫以及油畫風景,使學生透過比較瞭解到了中國畫與油畫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畫的認識,瞭解中國畫之中的山水畫的特點,即意境高遠,博大精深,注重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接着指出中國畫在世界畫壇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接着我又現場示範山水畫之中的石頭的技法,講述了畫山石所要用到的各種皴法,但是在講皴法的時候,我只是用專業的術語來界定披麻皴、斧劈皴、捲雲皴,而學生對這些皴法可能不很容易真正的掌握,在下一次的《學畫山水畫》這一課上,我就會告訴學生披麻皴主要描繪的是江南一帶的山,因爲江南比較溼潤,所以山上的泥土質地比較柔軟,所以用披麻皴能表現山石柔軟的質地,而北方比較乾旱,山石多高大的岩石組成,所以質地比較堅硬,多用大斧劈皴來描繪,這樣不僅僅能夠更明確、更生動形象的描述出披麻皴和斧劈皴的不同用法,還能使學生們瞭解到一些中國的地理知識,這樣就能體現出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

在這堂課上,我在時間的控制上沒有做到完美,在匯入的時候時間沒有把握好,講授新課的第一個環節,即描述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以及中國畫的魅力的時候花了過多的時間,導致後面的時間緊迫了,在拿出國畫和油畫兩幅作品讓學生們欣賞比較的時間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了,這在下一次一定要改進,在接下來的教師當堂示範山水畫中的石頭的畫法的時候,時間就顯得有點緊了,以至於沒能夠一邊仔細的示範,一邊講解,而是用很快的速度就把石頭畫完了,導致學生們在下面跟着練習畫山石就顯得有點找不着北了,這是由於前面在時間上的一個延誤造成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作爲青年教師的我將會在美術課堂教學上逐步改進自己在教學上存在的不足,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對症下藥,不斷地提高自身美術教學能力,爭取高質量的美術課堂教學,充分地發揮學生們學習美術的興趣以及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力的培養。

標籤:教學 反思 彙編